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一县令,错把300两银子送给2位少女,不曾想这个女子是慈禧

清朝一县令,错把300两银子送给2位少女,不曾想这个女子是慈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152 更新时间:2024/1/26 12:54:51

吴棠,晚清政治人物,官至四川总督、署成都将军。可这样一位历史名臣,大清官员,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姓名。由此可见,吴棠之低调,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他的故事。

鞠躬尽瘁、八年老县令

吴棠,出生在安徽的一个普通农家,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也是“家奇贫,不能具膏火,读书恒在雪光月明之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他家非的贫穷,连买蜡烛的钱都没有。

因此,在夜晚的时候,他想要读书,只能借着月光或者白雪的反光才行。都说寒门难出贵子,可是吴棠,凭借这股好学的精神,在科举中高歌猛进,居然考中了举人。

中了举人之后的吴棠,便被任命为县令,初生牛犊的吴棠认为这是自己仕途的开始,他的才干、理想、抱负等终于有了施展之地。吴棠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在他的管理下,县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们安居乐业。

他也受到了老百姓们的爱戴,被称为“吴大清官”,几年之后,吴棠便收到了调任的通知。当时的吴棠,满心欢喜地认为自己将会升职,可没想到却只是平级的调动,从一个县区调到另一个县区。

不过心态好的吴棠认为,这是对他的考验,只有深深扎根进基层,才能做一个好官。可没想到的是,这县令一做就是八年,这八年时间里,他一直在县令的位置上平级调动。

反观那些没有才干的官员,却靠着行贿一路高升。此时的吴棠,才看清官场的真相,也对升职失去了信心。他只想着尽好自己的职责,做好百姓的“父母官”。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官场打拼了多年的吴棠,却是出淤泥而不染。正是因为有着这一份坚持,才在后来遇到了“机遇”,一飞冲天、至四川总督。

错送丧仪、纹银三百两

不愿阿谀奉承的吴棠在各地辗转,有一年,他又被调任到了淮安府清河县做县令。上任后,吴棠像之前一样,首先打击地方上的盗匪,保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紧接着,他又打压府衙内的贪污腐败之气,一些村霸在吴棠的治理下都哑然失声,不敢再猖狂了。经过了吴棠的大力整顿,整个清河县的风气都改善了,一片政治清明。

这时,吴棠得到了一个消息,自己昔日的同窗因病离世了,同窗的孩子正运送同窗的棺椁,准备回乡入土安葬。吴棠和这位同窗感情深厚,多年友谊,便打算亲自去吊唁。

可是,等到同窗的棺椁途经清河县时,吴棠正好被府衙内的事务绊住了手脚,一时脱不开身。于是,他就安排一个仆人,带上三百两纹银前去吊唁。

三百两纹银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也是吴棠这么多年来的心血,他不肯把钱用在买官行贿之上,却愿意把钱花在吊唁同窗之上,可见是个十分注重情义的人。

仆人赶紧带着银子来到了河边,他看见河边有一艘船,船上挂着丧仪,船上的人也披麻戴孝。于是,仆人多番询问之后,确认死去的老先生是一位道台。

虽说吴棠的好友也是道台,但此道台非彼道台,有意思的是,仆人就默认了这户人家就是吴棠要送银两的人家,于是乎就把这三百两奉上。

船上的两个女儿,惊讶不已,可又不好多问,他们只认为是父亲官场上的好友,而这个女子的父亲就是惠征。当年,惠征在太平军攻打安徽时不作为,弃城逃跑被重罚,随后惊惧而死。

惠征活着时,阿谀奉承的人不少,可是他死时,却是门庭寂寥,那些当年的好友都不敢前来吊唁,唯恐和他们家有什么交集,惹祸上身,所以吴棠此举对这两姐妹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仆人回来复命之后,吴棠觉得奇怪,他的好友只有一位儿子,来两个女儿呢?于是,便派人再去打听,才发现原来仆人弄错了,当时其实有两艘船停在岸上,但仆人没有注意到。

无奈之下,吴棠再次封好五十万两白银,亲自赶往船上吊唁自己的好友。结束之后,他又赶往另一艘船上去吊唁两个女孩儿的父亲,并他们解释了缘由。

三百五十两银子在当时可是巨资,可吴棠就这样一天之内送出去了,事后吴棠虽然也心疼钱,可是送出去的东西断然没有要回的道理,就这样将错就错了。

吴棠行事大方、光明磊落,也给船上的两姐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她们暗暗下定决心,日后定要报答。苦心人、天不负,多年之后,吴棠也的确得到了回报。

连升三级、官至总督

让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吴棠在船上遇到的两姐妹,其中之一居然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慈禧......多年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朝的多地都被攻陷,可是吴棠治理的清河县,却是誓死抵抗。

最终打退了起义的队伍,保住了自己的县城,可尽管这样,吴棠却还是没有得到重用。长时间的蹉跎,让吴棠对官场再也提不起信心,而他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甚至一度有了告老还乡的想法。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吴棠突然被加官进爵,升任到了江宁布政使,从二品的大官,一跃三级,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但不管如何,吴棠的官场生涯再度拉开了帷幕,在此后的日子里,他勤于政事、访贫问苦。

几年后,因为出色的业绩,又被提名为四川总督,吴棠也充分展现了他的政治才能,赈灾济民、整饬吏员等。正是因为这三百两白银对于慈禧来说是雪中送炭,而吴棠本人又清正廉洁,所以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大力扶持。

晚清的统治,可谓摇摇欲坠,不管是左宗棠张之洞,还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吴棠。他们都有一片赤诚之心,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既倒,也正是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更能凸显出人性的宝贵。

俗话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想来就是这个道理,吴棠在赠与那三百两银子时,也是念在他们年幼,孤苦无依,没有指望会有什么回报,却不想是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也要传承下去这种美德,助人为乐、诚意待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说不定命运也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喜事。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全国时,为何遗漏卫国?最终成为汉武帝的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为啥没统一卫国,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为什么留下卫国,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年代

    [var1]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千古帝王,在统一全国的时候,却漏掉了一个地方。而且漏掉的地方还不是边界,而是中原的一部分地盘。秦始皇没有统一的这个国家叫卫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自古统一全国,中原都是必统一的地方。甚至说,可以不统一边界,也一定要统一中原。因为中原自古就象征着中国的中心地盘

  • 白起吞下40余万赵兵,背后有一人功不可没,没有他长平之战胜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起为何坑杀40万赵军,白起对抗405万赵国军队,白起为何这么狠毒坑杀40万俘虏

    战国末期,混乱的局势已经无比清晰。齐国和燕国相互功伐了十余年双双衰弱不堪,楚国也被秦国打的遍体鳞伤,连自己的国都都被秦国攻破了,韩国早已沦为了秦国的小弟,而魏国强大一时积攒下来的家业,也被魏文侯的子孙败坏光了。这时候能够和秦国抗衡的有且只有赵国了。[var1]秦国想要统一必须要先把赵国这块堵在门口的

  • 一个对朝廷不满,一个对国家不忠,屈原与伍子胥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许多网友感激屈原,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难得的假期。不过,端午节的起源,或许并不是因为纪念爱国的屈原,而是为了悼念叛国的伍子胥。[var1]据闻一多等学者考证,在屈原出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如果从时间和史籍来看,端午节最开始很有可能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证据有两个,一是伍子胥生活的年代比屈原更早,

  • 浅谈:春秋战国时期,北部燕国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时期的两个燕国,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版图,春秋时期的燕国实力

    一、北燕的立国1、大杂居对此,周王朝采取了分封建国的方法。《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在讲到周初实行分封时有这样一句话:“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召公被封于燕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召公所封的燕本就是商朝时的北部及东北部边疆地区。[var1]商汤灭夏时,夏王朝的一部分人就曾到这里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杂居。所以

  • 强悍的唐朝军队,为何面对吐蕃时,却屡屡被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就与吐蕃的占据的一些优势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就是它的地位位置占优势,可以说,要征讨他们,唐朝的军队必须要经过极为恶劣的地理条件。首先,唐军必须要从湟水谷先进入到青海湖这片地域,接着再从此向南出发,经过积石山等多个冰山,而这些冰山不仅极为寒冷,温度特别低,而且一个个都非常的大,无论是高度还是长度。而唐

  • 陕西出土一石碑,碑文颠覆传统认知:张士贵没有打压薛仁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薛仁贵真实的墓,历史人物故事薛仁贵,考古挖出薛仁贵祖坟

    《薛仁贵征辽事略》、《薛仁贵征东》、《薛仁贵传奇》中,薛仁贵军路极为不顺,尤其受到张士贵的各种打击,比如不让薛仁贵跟李世民见面,对薛仁贵不停打击,多次坑害薛仁贵,但由于薛仁贵能力突出,所以张士贵又离不开薛仁贵,需要利用薛仁贵为自己添加功绩,所谓“薛仁贵征东,张士贵得功”.......总之,演义中的张

  • 明知武则天是她的灭族仇人,为何上官婉儿却甘心侍奉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上官婉儿跟武则天关系,武则天为什么愿意重用上官婉儿,关于武则天与上官婉儿的历史

    初入宫时,上官婉儿还在襁褓之中,出身名门的郑氏自然不希望女儿从此为奴,荒废一生,因此上官婉儿逐渐长大后,便让她进入宫学馆接受宫廷教习。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上官婉儿在十三四岁时,便能博古通今,才华出众,而且性情聪敏灵动,在宫中名声大噪。武则天非常爱惜人才,史料记载她“政由己出,明察善断,当时英贤竞为之

  • 唐朝名将高仙芝虽威震西域,但他有一致命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十大将军高仙芝,唐朝高仙芝的历史,西域战神高仙芝真实历史

    唐朝时,西域地区一直都被统治者所看好,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唐朝的国力空前强盛,军事实力也显著增强,西部地区很多小国都臣服于唐,但吐蕃却一直与唐朝进行战争,并且不相上下,随着国力的增强,唐朝更加坚定攻打吐蕃的决心,除此之外还有大食国。先来简单介绍一下高仙芝,高仙芝,高句丽人,善于骑射,骁勇无比,

  • 三星堆为什么越挖越神秘?李白曾感叹:四万八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星堆十大不解之谜,三星堆简介及传说,关于三星堆的四大传说

    古蜀文化到底有多久?唐代之时已经成了历史的迷雾。李白曾在蜀道难中深情感慨: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古蜀国曾经有多神秘?到了盛唐之时,已经成了近乎神话的传说。李白为何在《蜀道难》中具体的说古蜀国有“四万八千岁?”其实很简单,可能还是源自于他的一贯浪漫主义的夸张,而且确实对于唐朝来说,古蜀国除了留下一点

  • 此人是隋朝第一猛将,生前打过老虎,死后当了阎王,被人一直祭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阎开印,隋唐真正的第一猛将,隋初第一猛将谁最厉害

    每一朝都有一些非常出色的将领,尤其是在开国之际。当时战乱频繁,需要平定的势力有许多,因而就会产生战功累累的将军,他是隋朝第一大将,生前曾经生擒过老虎,死后成为了阎罗王,被后人一直祭拜。他的名字就叫韩擒虎,其实他原来的名字叫韩擒豹,之所以改成这个名字,是因为他13岁的时候真的单靠自己生擒过一只猛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