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能记得演义中有一个细节的描述,就是在关羽回来之后,本来诸葛亮确实是要按照军令状行事斩杀关羽的,但是再在众将士求情的情况下,诸葛亮并没有杀他。之后在军帐中诸葛亮跟刘备谈起此事的时候,诸葛亮说其实他知道关羽义薄云天肯定会放走曹操,这个就是让关羽去做一个顺水人情。
那么这到底是不是诸葛亮故意放给关羽的一次做人情的机会呢?诸葛亮又为什么要让关羽放走自己的敌人呢?
在当时的环境下,各路诸侯军阀混战,刘备也算是辗转多地南征北伐,也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自己的根据地出来。然而当时他的盟友东吴孙权却已经有了三个州的地方。曹操就更不用说了,占据了中国北方大部分的地区。这个时候如果曹操死了。北方肯定会大乱,那么首要有利的肯定是东吴的孙权,这个时候刘备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
别说想分一杯羹吃,连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都是个问号。诸葛亮肯定不会做事不管,让孙权肆意妄为的扩大自己的势力,给刘备造成威胁,这样放回曹操是最好的选择,虽然曹操也是威胁,但是起码在力量上,能形成三家制衡的态势。
其次,曹操征战多年几乎统一了北方,在北方早已培养了一帮他自己的专属势力,如果这个时候刘备方面把曹操给杀了。那必将成为曹操子嗣以及忠实下属的众矢之的。当然了,这个道理孙权肯定也很明白,所以当时把这个差事让给刘备的时候孙权非常的乐意。
那么刘备手下大将云集,诸葛亮又为什么非要派遣关羽前去堵截曹操呢?
诸葛亮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知道关羽义薄云天的性格把感情看得比什么都重,曹操曾经对他也算是有恩,诸葛亮料定关羽不会杀他,虽然在走之前让他立下军令状,在众人面前发誓之类的各种操作,也只是为了走个流程稳定一下军心而已。
还有一点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在当时关羽不见得能杀掉曹操。赤壁之战时期曹操投入了20余万大军,虽然号称80万,后来的资料记载也就20来万左右。然而孙刘联军总共加起来才5万人。虽然在赤壁中曹操被火烧战船大败而归,但是所剩的精兵良将还是数不胜数,而此时的关羽只是孤身带领了一堆小卒前往拦截,此时的张飞和赵云等人也是各自有任务在身,不可能立马前来支援,在华龙道要是关羽和曹操真的动起武来,关羽的胜算很小。
当然了,这个故事也都是罗贯中老师在三国演义中杜撰出来的,不乏有添油加醋的成分,在正史中这个细节描述的并没有这么细,具体有没有还不知道呢,只是加了一些艺术杜撰以后能让人们更好的接受历史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