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黎阳之战徐晃为何弃斧用刀?可能和关羽有很大关系

黎阳之战徐晃为何弃斧用刀?可能和关羽有很大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87 更新时间:2024/2/5 0:56:43

先看看演义中徐晃几次用斧作战的例子:第一次出场救汉献帝时“一将手执大斧,飞骤骅骝,直取崔勇。两马相交,只一合,斩崔勇于马下。”;和许褚大战时候用的也是大斧“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白马之战挑战颜良时虽然没说,但也应该是大斧;因为随后的延津之战战文丑时同样还是用斧头“文丑回马复来,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

可是官渡之战后,曹操大军进攻袁谭袁尚,在黎阳之战时,徐晃却突然换了武器不用大斧改用刀了,”谭遣大将汪昭出战,操遣徐晃迎敌。二将战不数合,徐晃一刀斩汪昭于马下。”,明白无误的说是“一刀斩汪昭于马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用惯了一种武器突然改用另外一种武器必有原因,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一次徐晃弃斧用刀?这一切很可能和关羽有很大的关系。

大家知道关羽为人骄傲,一生都没有几个朋友,唯有在投降曹操后结交了两个朋友,一个是张辽,另外一个就是徐晃。关羽和张辽两人在徐州时就认识,白门楼下曹操要杀张辽关羽还跪地求情,两人交情不是一般的深;徐晃不同,在关羽投降之前两人应该是不认识的,能成为好友肯定是关羽投降之后的事情。演义中也提到关羽挂印封金后,“却说曹操部下诸将中,自张辽而外,只有徐晃与云长交厚”。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两人“交厚”?其中一个原因有可能是张辽从中牵线搭桥,因为张辽和徐晃两人关系很好,除此之外就是今天要说的另外一个原因了:徐晃向关羽请教过刀法,关羽没有藏私教过徐晃如何用刀,所以两人因此成为好友。

关于这点有两个证据可以说明:第一个就是上文提到的黎阳之战时徐晃用刀斩杀汪昭,从时间点来看,因为关羽在曹操处也没待多久时间,大概也就几个月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延津之战后不久关羽就离开了,可以想象到的是在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前徐晃就在关羽指点之下研习刀法,只是当时刀法还没娴熟所以徐晃那时还是用斧,几年之后的黎阳之战可能徐晃刀法大有长进,就用刀斩杀了汪昭。

第二个证据就是襄樊之战两人阵前相见时徐晃说过的一番话:“自别君侯,倏忽数载,不想君侯须发已苍白矣!忆昔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感谢不忘。”,关羽自己也说“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说明当初在曹营时,关羽确实给过徐晃一些”教诲“,两人那时关系也确实很好,所以徐晃才会这么说,联想到徐晃突然弃斧用刀斩杀了汪昭,所以不难理解肯定是关羽教过徐晃的刀法无疑。

除此之外其实在戏曲和民间传说中还有"阅军校刀"的故事,说的是曹操在阅军操练士兵之时,关羽曾和徐晃比武,结果徐晃很佩服关羽的刀法,关羽也很爽快地向徐晃传授春秋刀法的事情。综合来看,徐晃和关羽之所以关系良好,一方面可能是张辽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就是关羽教过徐晃刀法从而两人成为好友。

更多文章

  • 三国死得最可惜3人,一助蜀成霸主,一帮吴立江东,一推魏平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庞统绰号“凤雏”,他和有着 “卧龙”之称的诸葛亮的成名离不开司马徽的大力宣传和推荐,司马徽当时打出了惊世骇俗的广告词: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庞统出山之后,先跟的老大是孙权而不是刘备,然而,当时的孙权只器重周瑜,因此,庞统并不得重用。尽管如此,庞统还是很快在东吴混出了名声——“吴人多闻其名。”庞统

  • 蜀汉灭亡的“责任人”到底是谁?黄皓、姜维还是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魏国灭掉了蜀汉,那么,关于蜀国的灭亡,到底谁才是“第一责任人”?我想大家有各种各样的考量吧。今天我们来从“对蜀汉灭亡有重大影响的人”来分析谁最有可能是蜀汉终结的“罪魁祸首”。我们今天所说的“责任人”,并非为了批判打嘴炮。而是根据状况做出判断的人物、指挥战争的人物、导致致命战败的人物等。根据定义

  • 夏侯惇单挑关于,若没张辽阻拦,几回合能击杀巅峰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大战夏侯惇能撑住几回合,夏侯惇和关羽单挑谁强,夏侯惇为什么敢公然大战关羽

    曾经夏侯惇和关羽相遇在黄河渡口,本来就被关羽压制已久的夏侯惇就有了斩杀关羽的想法。双方对战一触即发,夏侯惇先是派出了自己的部下秦琪,可是秦琪几回合就被斩下了马。夏侯惇正准备前去迎战关羽,这个时候张辽携带着曹操的文书放走了要回刘备身旁的关羽。所以夏侯惇和关羽没有正面交上手,那么到底夏侯惇能否战胜关羽?

  • 庞德为何没有继续追随马超去投奔刘备?反而投降曹操?原因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庞德为什么背叛马超,庞德后来为何不追随故主马超,庞德为什么不跟马超一起追刘备

    庞德转投新主的事情一直让许多人惋惜,特别是他投靠曹操而没有跟随马超投奔刘备,这让许多爱戴刘备的人感叹不已,那么为什么后来扬名天下的庞德当时没有和马超一起投奔刘备呢?世人疑惑不解,其实原因应该有以下几个:第一种原因:庞德得病了,错过了和马超一起来投奔刘备的机会。庞德得病这个说法流传比较广,主要是受《三

  • 大英雄项羽,死了两千年,至今留给我们的依旧是无尽的遗憾和遐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之死简介,项羽失败了为啥还把他当作英雄,项羽败了为什么还那么受人敬仰

    之后,项羽感觉快支撑不下去了,心中有些害怕。根据《史记》的记载,那个时候刘邦主动乞和,他派出陆贾前去说服项羽,可是,项羽却不听这个人的胡言乱语。接着,刘邦派出侯公人前去,项羽这才被说服,答应和刘邦和平相处。他们约定,以鸿沟为分界线,西边属于刘邦,东边属于项羽。那么,这次为什么是刘邦主动乞和,而项羽却

  • 你喜欢《三国》,可知荀彧之子有一句惊世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荀彧经典语录,荀彧说过的名言名句,荀彧后人

    荀奉倩即荀粲,曹操手下的谋士荀彧之子,娶曹操大将曹洪之女为妻。荀粲多情、痴情,曹女则美艳而有女人味儿,夫妻俩如胶似漆,到什么程度呢?一个冬天,曹女发烧,浑身烫热,于是荀粲穿着单衣,跑到寒风凛冽的庭院里,把自己冻冷,回来贴在老婆身上帮其散热。先不说这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只凭荀粲这心意就已经令人感动了。有

  • 曹操攻下汉中后为什么没有乘胜追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取汉中的经过,官渡之战曹操有没有乘胜追击,曹操攻占汉中的真实过程

    公元215年3月,在夏侯渊打败马超、韩遂军,剿灭割据势力何首平汉王宋建,平定陇右后,曹操率领10万大军从陈仓故道出发,攻打汉中张鲁。先是消灭了河池的氐王窦茂,随后到了阳平关。曹操用刘晔计谋,拿下了阳平关。当年11月,张鲁向曹操投降,曹操得到了汉中地区以及巴东、巴西、巴郡。▲古阳平关在拿下汉中后,范晔

  • 霸王项羽,果真能以一敌百?现代人专门进行了试验测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项羽真能一敌百吗,外国人看霸王项羽,项羽能否打败五虎将

    但在现在人看来,这种描述,一点都不科学,毕竟一个人的体力是有限的,就是给你一百个人站着不动让你砍,最终手都会抬不起来,更不要说战斗了。就比如历史上被神化的项羽。传说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力能扛鼎,是旧楚国不可多得的勇士和猛将。自从跟叔父起兵之后,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全天下就没有一合之敌。据《史

  • 楚汉争霸时期,刘邦被项羽围困于荥阳,陈平以两千妇女救刘邦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羽陈平,楚汉之争刘邦兵败荥阳,陈平解荥阳之围

    汉二年(前205年),刘邦趁项羽主力被牵制在齐地的机会,亲率五十六万大军突袭西楚,一度攻占楚都彭城,却被项羽率领三万军队回援击败。不过,彭城之战虽然损失惨重,但主要损失的都是诸侯联军,刘邦的嫡系军队却基本得以保存,一百四十多个开国功臣全都安然退回荥阳。面对项羽的追击,刘邦虽然通过部署断后军队,劝降楚

  • 诸葛亮去世后,杨仪和魏延发生内讧,为什么大臣们都偏向杨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延杨仪死后影响,杨仪杀魏延,诸葛亮死后杨仪和魏延的反应

    魏延究竟是否谋反,在历史上一直有争议,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魏延只是不满杨仪带领大军北归,既没有投降曹魏,也没有攻击蜀汉,根本就不能认定谋反。魏延谋反罪名的确定,是蜀汉大臣们一致的表态,那么既然魏延没有谋反,为什么大臣们都要偏向杨仪呢?这个问题就要从魏延的性格说起,魏延这个人性格非常的孤傲,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