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长别来无恙
这句话曹操说过两次:一次是华容道关羽堵住曹操之时,“操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这一次还好没啥可说的;第二次就是关羽被孙权擒杀后首级送给曹操之时,”操开匣视之,见关公面如平日。操笑曰:“云长公别来无恙!”。曹操虽然是笑着说的,但是此刻曹操的心情一定是五味杂陈:一方面曹操对关羽极为忌惮,关羽一死,襄阳樊城一线从此无忧,曹操可以卸下心中的担忧;另外一方面,从斩华雄之前的那一杯酒开始,曹操就一直想将关羽收于麾下,而后曹操东征徐州收降关羽,对关羽掏心掏肺的好却仍然换不了关羽的归心;关羽挂印而去曹操也未为难关羽;华容道一别后,两人再未相见,还从来没有一位敌方大将能和曹操有这么多的纠葛。
也许曹操心里从未把关羽当作生死大敌,一声“云长别来无恙!”背后的滋味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对于三国迷来说,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让人心酸不已,从此人间不见关云长。
既生瑜,何生亮
“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周瑜临终之前的这一声长叹,引起后人对他无限的同情,演义中他和诸葛亮斗智斗勇却是三番五次屈居下风,对于周瑜这种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自己英年早逝壮志未酬的悲怆,读来让人感同身受又心酸不已。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这是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临终之前的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换不来苍天对自己的眷顾,如果上天能再给诸葛亮多一点时间,也许日后蜀汉也不用那么举步维艰了吧。
吾计不成,此天命也
“维拔剑上殿,往来冲突,不幸心疼转加。维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时年五十九岁”。姜维大军还在前线剑阁和钟会对峙,后方成都邓艾却已经兵临城下,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刘禅未作抵抗就献城投降了!姜维无奈之下只能曲线复国,假意投降钟会挑起钟会和邓艾的矛盾和钟会的野心,以便自己可以乱中取胜,可惜的是蜀汉大势已去,姜维回天无力,临终之前的这一声呐喊怎不令人心酸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