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平了沿海倭乱之后,戚继光又被调到北方,抗击蒙古余孽。此时已是万历年间,朝中许多大小事情,都由万历皇帝信任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做主,调戚继光到北疆抗击蒙古余孽,正是张居正的主意。戚继光达到北疆后,立刻着手整顿军备,训练兵士,布置防务,终日忙碌操劳,尽职尽责。
一日,一位宫人前来向戚继光传达圣旨,命令戚继光用棉布换取蒙古的战马,以此解决军队战马紧缺的问题。谁知,戚继光看了一眼圣旨后,转身就将传者的宫人杀掉了,吓得一旁的其他将军心惊肉跳,斩杀传旨之人可是欺君罔上、蓄意谋反的大罪,依律是要诛灭九族的啊,戚继光疯了吗?当然不是,这份圣旨并非是真的,而是刻意伪造的!
万历皇帝继位之初,年仅10岁,对张居正十分信赖,让他全权处理朝廷一切大小事宜。张居正非常赏识戚继光,对戚继光也十分信任,一直视戚继光为自己的心腹。然而,朝廷里还有许多人暗中与张居正作对,对戚继光也多有弹劾。虽然张居正在明面上可以保护戚继光,但是保不准那些人会在背地里对戚继光下手。
张居正深知戚继光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忠臣,对朝廷绝无二心,这也正是他的弱点所在。由于担心一些反对自己的人,会利用戚继光身上的这个弱点,谋害戚继光,所以张居正就想了一个办法—张居正、万历皇帝和戚继光三人约好,若是朝廷以后向戚继光传旨,圣旨的祥云正中会有一滴墨汁;如果没有,那么圣旨就是伪造的,戚继光可不必遵守,尽可以杀掉传旨之人!这等于是给圣旨贴上了一个防伪标志,确实很高明。
而当戚继光看到这份圣旨的祥云正中,并没有墨汁时,立刻断定这是有人假传圣旨,所以就杀了传旨之人。事后通过调查才得知,当时北方即将入冬,而身居漠北的蒙古人棉衣紧缺,所以他们就勾结明朝内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试图通过假传圣旨,换取明朝的棉布。但是令他们想不到的是,朝廷的圣旨已经做了防伪处理,所以他们的阴谋诡计就被识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