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雍正儿子弘时的下场怎么样了,和《雍正王朝》描述一样吗?

历史上雍正儿子弘时的下场怎么样了,和《雍正王朝》描述一样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804 更新时间:2024/3/8 17:36:00

(电视剧《雍正朝》,雍正帝一杯毒酒赐死儿子弘时)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弘时因为父皇雍正偏爱其弟弘历而心生不满,他有心争取皇储,于是便亲近八叔允禩,在他的挑唆下,联合同样失势的隆科多,三人在朝堂之上公然逼迫雍正让位。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让雍正大为震惊,关键时候,十三阿哥及时赶来,震慑了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内廷护卫,将隆科多赐死,把允禩削去宗籍圈禁起来,而弘时,则未能取得雍正雍正的原谅,直接毒酒一杯赐死,弘时死时年仅24岁。

当然,《雍正王朝》毕竟算不得是非常严谨的正剧,弘时之死有着很明显的剧本痕迹,而不少学影视作品,也大都刻意渲染雍正帝杀子的情节,以凸显出雍正帝的冷酷无情,像港剧《君临天下》都能拍出雍正为谋位逼宫康熙这样荒唐的故事情节,可见影视作品对雍正帝印象是有多么差。史学界对于弘时之死,一直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雍正下令处死,另一种是弘时遭雍正打击后抑郁而终,笔者以为,第二种说法当更接近历史真相。

在雍正帝所有儿子中,最不喜欢的估计就是弘时了。

(弘时剧照)

雍正帝共有十个儿子,但大多数皇子都早夭,活到成年的只有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和最小的儿子弘瞻。四子之中最年长的便是弘时,雍正所有的儿子中,除了早夭的皇长子弘晖是正宫皇后孝敬皇后乌拉那拉氏所生外,其他皇子都不是嫡出,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皇位继承制度,身为雍正最年长皇子的弘时,理当是他择嗣时的首要人选,更何况弘时生母李氏在雍正居潜邸时就已经是侧福晋,深受雍正宠爱,这样优越的先天条件,最后却为什么令他早早被排除在储君人选,并被雍正厌恶而赶出宫去呢?

弘时的悲剧,是他性格造成的

由于是雍正较年长的儿子,弘时在20岁以前,便先后经历了皇祖父康熙的两废太子,诸皇子们为谋取储位拉党结派,明争暗斗,皇十四子允禵率师西征,收复藏地,康熙帝崩逝,胤禛获取皇位等一系列大事。可以说,弘时是伴随着宫廷发生的很多大事而慢慢成长的,弘时的父皇在激烈的储位争夺中艰难胜出,也无疑令他在之后对争取太子之位产生了不少影响。

(康熙帝晚年非常宠爱弘历)

雍正首创秘密建储制度就是为了避免重演康熙年间“九子夺嫡”,兄弟倾轧的悲剧,因此,早在雍正元年(1723年)他密定弘历为储君时候,便决定不对外公布储君名字,但是,雍正百密一疏,仅仅两年时间,他便两次泄露天机,将弘历的储君身份间接的公之于众,令弘时大为沮丧,彻底失去了对储位的幻想。

雍正元年(1723年)十一月,雍正帝指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替他前往景陵为康熙帝周年忌辰致祭,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信号:康熙帝升遐周年祭,刚刚继位的雍正帝自己不参加,却指派皇四子弘历代为主持祭式,这不是明白着让弘历以未来皇帝的身份升遐的先皇帝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正,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如此安排,满朝文武几乎都心知肚明,自然弘时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是这个时候的弘时多少仍报有一定的幻想。

次年(1724年),雍正再一次指派弘历代替他主持康熙帝的“再期忌辰”,弘历第二次“祭景陵”,这一次弘时再也无法淡定了。身为事实上皇长子的他,明白自己彻底与储位无缘了,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弘时进一步倒向父皇的反对派八叔允禩一方,对父皇的所做的一切持不以为然的态度。雍正即位之时,“九子夺嫡”的影响仍在,八爷允禩在夺嫡之争中出局后,转而支持十四爷,战功显赫有“大将军王”之称允禵,他们继续与雍正对着干,一直到雍正继位后,表面上支持雍正暗地里仍然小动作不断。弘时倒向八叔允禩,加剧了他与父皇关系的恶化,他已逐步站到皇权的对立面,已经为皇权所不容。

(八爷教唆弘时)

乾隆帝继位后,曾评价自己的这个异母哥哥“年少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表明弘时具有率直、任性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往往会率性而为,冲动多过冷静,通过很多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不少端倪,在雍正帝争储局势还未明朗的情况下,弘时对于八叔允禩等人即怀有一定好感,他对康熙朝晚清储位之争的看法,具有与其父胤禛截然不同的倾向性。雍正帝已经很早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与八爷等对立派有交往,才在秘密建储时,果然将这个心怀异志的儿子排除在外。

弘时党附八爷允禩,为雍正帝所不容,父子关系急剧恶化,为弘时的悲剧埋下了祸根。雍正四年(1726年)已经稳固了皇位的雍正帝决定对八爷党展开清算,允禩、允禟被全部削除宗籍交宗人府圈禁,当年八九两月,两人先后故去。而对弘时的处置,同样是极为严酷,不仅将其从宗籍削除,还勒令他去做允禩之子,宣告父子之情已绝,完了还无情的将这个儿子赶出宫去,把他交给十二爷允裪看管,至此,弘时算是彻底失去了一切,连番严厉打击之下,最终抑郁成疾,很快便在一年后(1727年)九月去世,年仅24岁。

弘时选择站在皇权的对立面,与自己父皇的死对头允禩混在一起,就注定了他的结局是悲剧的。但归根结底,这个年长的皇子在深宫中经历了太多的事,对储位的无限渴望,和他性格上的明显缺陷,才造就了一个让雍正帝都感到绝望的自己。但是,关于雍正帝是否狠心处死这个儿子,长期以来却是争议不断。

(在《雍正王朝》中,喝下毒酒的弘时痛骂八叔允禩是“阿其那”)

笔者以为,雍正杀子行为并不存在,尽管很多说法都拿出各种证据分析弘时之死乃雍正所为,但是这些说法大多断章取义,从清宫史料中妄加猜度,而有些史料本身就缺乏严谨性。弘时是因为允禩之事牵连获罪,他是从罪,比起允禩等人进入雍正朝还阳奉阴违,弘时少不历事,显然是被心怀不轨的八叔所蛊惑,尽管他自父皇立四弟弘历为储君起便已经心怀不满。弘时被削除宗籍,交由十二叔允裪严加看管,这要比允禩亲子弘旺“发往热河充军”,继而又被长期拘禁的境况又好上不少。更何况,弘时去世于允禩、允禟一年多后,时间跨度长达一年零八个月,作为主谋的八爷党首恶已死,雍正何以独独对自己的亲儿子弘时不依不饶,下令将他处死。

因此,雍正杀子并不成立,经历了“九子夺嫡”兄弟反目,互相倾轧悲剧的雍正,无论如何也不能再通过杀子给四子弘历留下人生阴影,他能做的,是以最极致的方式处置这个公然与自己对着干的儿子,将他们的全部身份、荣誉剥夺,除此之外,又念骨肉亲情,令其自醒,而性格率直、冲动的弘时一旦与父皇关系彻底恶化,他的内心必然是愤懑痛苦的,在这种心理煎熬下,直至抑郁成疾,乃至于病故,年仅二十四岁,这确实令人可惜。

更多文章

  • 鳌拜辅佐了三代帝王,为何到康熙的时候却被拿下?是他叛变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鳌拜有能力废掉康熙吗,康熙年间鳌拜厉害吗,鳌拜为何不废康熙

    满清入关前两个皇帝都是小小年纪就坐上了帝位,第一个皇帝顺治在6岁就坐上了皇位,顺治能坐上皇位,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与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争夺皇位的幸运儿,本来小福临是没啥机会坐上皇位的,这起源于他的老爸皇太极毫无征兆的死了,白天还在处理政务,夜里突然猝死,当时皇太极才52岁,由于生前没留下遗嘱,也没交待

  • 民国第一武林高手“赛活猴”孙禄堂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禄堂视频全集,孙禄堂晚年练什么拳,郑怀贤回忆孙禄堂先生

    孙禄堂是一位武学宗师,人称“赛活猴”,“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是中国内家拳法的集大成者。在他的武学概念之中,武术不仅仅具有强身健体和搏击取胜的作用,他挖掘出中国武术之中的“道”,让中华武术的文化品位都得到了提升。孙禄堂并非武学世家出身,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的公子哥,他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九岁这

  • 清朝时期,为什么谭嗣同向光绪皇帝提出,要卖掉新疆和西藏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谭嗣同向光绪皇帝建议卖掉新疆和西藏,这样荒唐的建议对于维新派来说只是小儿科。康有为还主张中日合邦变成一个国家,由伊藤博文来担任领导人。康有为还说要把部分中国人移民到巴西去,再造一个新帝国。谭嗣同建议卖掉新疆和西藏,实际上证明他已经介入了当时的朝政之争。洋务运动以后,曾国藩去世,李鸿章和左宗棠就成了政

  • 同样是农民起义,为什么朱元璋取得了成功,洪秀全却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洪秀全与朱元璋个人素质比较,洪秀全对朱元璋的评价,洪秀全和朱元璋关系

    首先,朱元璋是自己从基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发展巩固自己的势力,最终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强有力的领导集团;而洪秀全虽然创立了“拜上帝教”,可是他做事无耐心,怕吃苦,在传教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就退缩回家了。太平天国的基业是由冯云山通过不懈努力、辛勤耕耘而创建的,冯云山是太平天国的灵魂人物。当冯云山

  • 拥兵自重的吴三桂实力有多强?为什么能威胁康熙皇帝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灭吴三桂用了几年,吴三桂真实的实力,康熙时期吴三桂的势力

    清朝入关之初,由于八旗兵力有限,当时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大顺军和占据东南半壁江山的南明小朝廷依然拥有一定的实力,因此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降将充当马前卒,从事招抚及武力镇压。在明朝的降将中,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吴三桂四人,都早在清朝入关前,或献关或献城投降,在清朝入主北京,逐步统一天下过程中出力最大,

  • 年羹尧手握大权,又是封疆大吏,为何雍正帝能轻松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怎么夺了年羹尧兵权的,年羹尧在雍正上位起了什么作用,雍正是怎么除掉年羹尧的

    转年的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便将其革职查办,拟定92条大罪,最终念其功勋,赐其自裁。那么,手无大权,又有运筹帷幄之能的年羹尧为何会如此轻易的被雍正帝除掉呢?身为汉人的年羹尧,自幼便十分好学,更是才学卓著。21岁便高中进士,因此也被康熙帝授翰林院检讨。而仕途宦海对他而言可谓是一路坦途,平步青云,

  • 1980年考古队打开光绪陵墓,为什么会作呕呢?因光绪非正常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就是这么一位“可怜、凄惨”的帝王,在死后又赶上民国乱世之年,由于帝王的身份陵寝又遭遇被盗,据说盗墓者把光绪皇帝的尸体糟蹋的不像样,真是生前不得志,死后不得安生。光绪陵墓处在几十米深的地下,墓室中空气不流通,还充斥着各种东西被腐蚀的气味,考古队在没有戴口罩(防毒面具之类)的情况下自然作呕。众所周知清朝

  • 康熙五彩瓷,独树一帜,开启彩瓷新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五彩瓷器真品欣赏,康熙五彩瓷有紫色吗,康熙瓷器斗彩

    (釉上五彩人物图瓷砖)在明代,五彩已经出现,大多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多彩相互结合,被成为清华五彩。而到了康熙年间,因为了有了深色调的出现,形成了釉上多种色彩的搭配,使得五彩更加和谐。《饮流斋说瓷》中云: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而《陶雅》之中则记载:康熙彩画手精妙,官窑人物以耕织图为最佳,其余龙凤、番莲

  • 皇太极为什么要独宠海兰珠,无视有才华的孝庄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孝庄与海兰珠关系,皇太极为什么对海兰珠比孝庄好,皇太极为何一生独宠海兰珠

    公元1643年8月9日,清太宗皇太极去世。作为一代雄主,大清基业的奠基人,他的死因却令人唏嘘不已。因为他既不是战死沙场,也不是寿终正寝,而是为了一个女子忧思过度而亡。而这位令皇太极爱得魂不守舍的女子,并不是人们所熟知的孝庄,而是孝庄的姐姐,二婚的宸妃海兰珠。说起来,皇太极也是个苦命人,他一生娶妻十五

  • 民国最美交际花,怀胎十月遭男友狠心抛弃,却生下一家喻户晓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17岁民国第一美人,民国十大美丽女子,民国漂亮姐妹花

    此女是民国时期的谈雪卿。后人对她的生平事迹非议不断,有人认为她可怜,因为她被自己的心上人抛弃,也有人认为她不检点,所以活该落得这番下场,更多人却单纯是为那个被这对男女生下的可怜女娃叹息。虽然前文说谈雪卿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一个最美的交际花。可实际上,她不过是一个销售员罢了。如今在车展上,许多人参加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