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嵇康的儿子嵇绍是晋朝的大忠臣

嵇康的儿子嵇绍是晋朝的大忠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73 更新时间:2024/2/13 17:55:20

嵇康临死前将自己的孩子托给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并且说了这么一段话:

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曰:“巨源在,汝不孤矣。”——《晋书·列传·第十三章》

嵇康死时才四十岁,山巨源就是山涛,嵇康因为山涛举荐他为官而特意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以表达自己的心意。

图片源自网络

很多人都很奇怪嵇康自己主动和山涛绝交,为什么却将自己的孩子托给他呢,要知道嵇康是有兄弟亲族的,有可以选择托嘱之人的。

嵇康写这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并不是真的与山涛绝交,而是避免山涛受到司马氏的迫害,因为山涛是为司马氏干活,又与嵇康是好朋友。如果嵇康不和山涛切割,受损的是山涛。山涛明白嵇康的用意,虽然明面上两个绝交了,实际上两个人之间还是无比的信任。两人立场不同完全不影响友情,这是古人之节操。

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嵇绍不孤这个词语就是说明山涛和嵇康之间的友情。

嵇绍长大成年之后,山涛任吏部尚书向晋武帝司马炎举荐嵇绍。

司马炎一开始也不愿意接受,自己的父亲司马昭杀了嵇绍的父亲嵇康,现在再让他来做官这合适吗?

山涛说服司马炎的理由有二点:

真正打动司马炎的是第二点,让嵇绍出山做官正好可以给自己的形象加分。

山涛搞定司马炎之后接下去就是搞定嵇绍的问题,要知道嵇绍也记得自己的杀父仇人,让他出仕,难度很大,最后山涛是怎么劝服嵇绍呢?

山涛说了这么一句话:

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况于人乎!——《资治通鉴晋纪二》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尝试着翻译过,但觉得不管怎么译还是原句好,就不译了。

嵇绍以秘书丞这种掌管文籍等事官职起步最后做到侍中这样的高官。

司马炎死后,他的儿子司马衷继位了,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傻皇帝。大权在贾南风手中,在贾南风的胡乱运作之下,西晋很快陷入八王之乱。

朝廷调嵇绍去司马衷身边任职,此时正值八王之乱,大臣朝不保夕。当这个命令下达之后,同僚秦准问他你有好马吗?

嵇绍听完莫名其妙,我去皇帝身边工作要好马干什么。

秦准说现在情况变幻无常,有好马遇到危险时逃得快,结果嵇绍听完脸色都变了,正色地说我去皇帝身边护卫,生死都在,要好马干什么。

一语成谶,司马越北伐被司马颖部将石超击败,司马衷中了三箭,脸也受伤了,百官都逃走了。此时嵇绍穿好朝服,用身体挡在司马衷的前面,阻止士兵伤害司马衷。

石超的部将接到的命令是不能杀皇帝,其他都杀了。

嵇绍如此挡着,士兵一把将他按住就要砍杀,此时司马衷开口了说这是忠臣不能杀。

士兵说我们接到的命令是不能杀皇帝,就这样嵇绍就被杀害了,司马衷就被带到石超的军营之中。

石超是西晋开国功臣石苞孙子

当有人问老百姓没饭吃了怎么办,司马衷说为什么不吃肉呢?这样的皇帝在嵇绍这件事上却又是清醒的。当随从想洗掉这件沾上嵇绍的衣服的时候,司马衷说了一句:

左右欲浣帝衣,帝曰:嵇侍中血,勿浣也!——《资治通鉴·晋纪七》

你想想连司马衷都被感动了,更何况是其他人。

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司马颙上表朝廷追赠嵇绍为司空,进爵为公,不过时局混乱没办成。后来又一个八王之一的司马越路过嵇绍墓时痛哭也上表朝廷,于是朝廷开始对嵇绍进行追赠。

帝乃遣使册赠侍中、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进爵为侯,赐墓田一顷,客十户,祠 以少牢。——《晋书列传·第五十九章》

嵇绍这件事情在晋朝已经盖棺定论了,在后世看来看法是不一样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留下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臣光曰:昔舜诛而禹事舜,不敢废至公也。嵇康、王仪,死皆不以其罪,二子不仕晋室可也。嵇绍苟无荡阴之忠,殆不免于君子之讥乎!

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嵇绍如果最后不是保护司马衷而死,而是寿终的话,估计会被后世君子嘲笑。

如果嵇绍是寿终真的会被人嘲笑吗?

既然会被嘲笑,嵇绍为什么还要出来做官?嵇绍真的这么想做官吗?如果真的只想当官,大家都逃时,他为什么不逃?

可能朝代不同,评价也不同,像刘备白帝城托孤,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评价是:

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陈寿将其列为古今之盛轨,也就是古今之典范,依旧有许多人在怀疑刘备伏着刀伏手之类的猜测,认为刘备不是真的信任诸葛亮。

嵇康可以与山涛绝交,但可以放心将孩子托给他,这也是一种信任。

唉,我突然发现我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写这一篇文章。

重温山涛这句: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况于人乎!

知常容突然感慨万千,或许司马光只看到嵇绍的行为却没有看到嵇绍的心。

更多文章

  • 唐朝由皇帝发动的两次政变,一次成功造就盛世,一次失败继续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的政变有几次,上下五千年唐朝衰落完整版,唐朝的盛世是哪代皇帝开创的

    唐朝是个政变大朝,在其统治中国大地的二百多年中,发生过多次宫廷政变。这大概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开国后不久,就搞出个“玄武门之变”,带来的后遗症吧。老祖宗都玩这个,后代们还不有样学样?在这些政变中,有两次比较与众不同,是由当时坐在御座上的皇帝发起的。皇帝也需要搞政变?自然是因为皇权受到压制,两次政变针

  • 现代“武则天”谢才萍,同时坐拥16名年轻男子,只为一时享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武则天人物简介,八大女强人武则天,盘点十位武则天

    不过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现代社会中居然也有人被称为武则天,不是因为她的名字与武则天一样,而是因为她的人生和武则天有不少出入,尤其是在男女问题上,武则天喜欢包养男宠。而这位女士则一个人就拥有了16位情人,她就是早年重庆有名的女老大谢才萍。重庆是中国重要的直辖市,经济也算发达,但是伴随发达经济而来而的,

  • 李嘉诚刊登的《黄台瓜辞》火了,作者是武则天儿子!寓意很深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嘉诚武则天,黄台瓜辞是谁写的,武则天儿子摘瓜诗

    李贤把武则天为了权利弑子比喻成“摘瓜”,李贤自己是其中一个,武则天先是废掉非亲生的李忠,后来让自己的长子李弘当太子,后来又下毒,李贤相当于第三个瓜,武则天对自己的儿子也不留一点亲情,下手没有犹豫,第一位太子李忠被废,李贤写下“一摘使瓜好”说明他可以理解武则天把非亲生的孩子赶下台。但是武则天再次摘瓜,

  • 李世民临死前告诉李治:此人太有谋略,你压不住就杀了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对李治有多好,李世民怎么传位给李治的,李世民给李治什么遗旨

    李世民从小跟随李渊打天下,所以也练就了一身的本事,后来他就逼迫李渊退位,他当上了皇位,也是极为的励精图治的,他上任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文治天下,对外调养生息,国泰民安,也正是这种作为才深得百姓的爱戴。或许是因为李世民太聪明、太能干了,他的继任者李治却是平庸之辈,这也让李世民看到了李治的不足,

  • 周易预测事业运势古例:隋唐李纲占问事业运势卦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易哪一卦适合做事业,周易哪一卦最能说明事业,易经卦象里哪一卦财运最旺

    李纲(公元547—631年),字文纪,观州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北周隋唐时期名臣,素以崇尚高风亮节而闻名。在北周时期,曾任参军。隋朝建立后,李纲担任太子杨勇太子洗马。据《旧唐书·卷六十二·列传第十二·李纲传》记载:当时权臣杨素、苏威受到隋文帝杨坚宠幸,李纲每固执所见,不与之同,因此二人都非常

  • 贪恋美色终误国,隋炀帝死于谁手?其实并不是自缢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炀帝荒唐晚年,隋炀帝是被谁害死的,因贪恋美色而误国的皇帝有哪些

    说到隋炀帝,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提起杨广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弑父杀兄的人,其他都没有什么好感。杨广是独孤迦罗的儿子,独孤迦罗至死也没有想到他会生出这样一个贪恋美色并且弑父杀兄的人。杨广在死到临头的时候都不知道他是因何而死,但是在民间它却是一个可恶又可恨的人。在年轻的时候,杨广就将自己伪装成一

  • 玄武门之变给李世民留下了阴影,李世民继位,开创贞观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怎么记载下来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什么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的罪行

    大唐王朝一场隐晦的权力之争,以李世民的获胜而画上了句号。但是亲兄弟之间为了争夺权利而同室操戈,李世民甚至是亲手用箭射死了大哥李建成,同时也杀死了齐王李元吉。这件事情会在李世民的内心深处留下什么样的情节呢,而在玄武门前的战争结束之后,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就立刻命令尉迟敬德去保

  • 武则天复原图原来长这样,可算明白为什么李世民不爱,而李治痴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李治真实照片,武则天和李世民及李治的关系,武则天真实的历史图片

    武则天原本是李世民的女人,因为李世民是很宠爱李治,所以李治就常常出入李世民的宫殿,也就避免不了看见武则天在服侍李世民的身影。而当时已经年过40的李世民对于明艳动人的武则天不是很感兴趣,反而对于温润尔雅的徐慧很是喜欢。那武则天自然是在李世民的身边得不到什么好的发展,却是也如此,她和李世民生活13年,未

  • 秦灭六国的过程中,为何灭楚之战最为艰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灭六国为什么楚最冤,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原文,秦灭楚纪录片

    [var1]在历史上的秦灭六国之中,诸如燕、韩、齐等国的覆灭,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在山东六国中,却有这样一个不存在,为了灭掉这个诸侯国,秦国甚至为此动用了全国的兵力,进行征讨,这个诸侯国便是南方的楚国。当时,在秦灭六国之战中,楚国可以说是秦军最为难啃的一块骨头。不同于,灭韩之战一样,秦军一到抵抗

  • 长平之战后,廉颇去了哪里?最后廉颇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之战失败后廉颇去向,廉颇是长平族的族长吗,赵国老将廉颇坚守长平

    在邯郸之围中,作用最大的是平原君,是他到处请求诸侯派遣援军帮助赵国,最终在城破之前击败了秦军。那么此时廉颇在哪里呢?其实廉颇这时候也在带兵抵抗秦国的进攻,只不过当时廉颇在长平之战被免职,所以当时他的地位并不高,所以作用并不是很明显。[var1]不过随着邯郸之围被解决,廉颇的时运又开始冉冉升起了。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