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甘肃挖出一墓碑,揭开李世民“伪善”真相:篡位之心其实蓄谋已久

甘肃挖出一墓碑,揭开李世民“伪善”真相:篡位之心其实蓄谋已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021 更新时间:2024/1/28 12:51:31

在出征之前,太子李建成却建议将秦王李世民帐下的大将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以及秦琼等人一同前往。其理由是李世民及其部将对战突厥有经验,让李世民的部将随同前去,对齐王有很大帮助。

对于李渊而言,这个主意自然是好的,于是欣然同意。

可对于李世民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李世民收买了在太子东宫担任率更丞职位的王晊,王晊告知李世民李建成的目的,是要趁机收买或者除掉这些大将,好削弱秦王府的力量。并且在齐王出兵之前,太子李建成会邀请你(李世民)为李元吉践行,届时会埋伏刀斧手将你(李世民)杀死!

这个消息对李世民太过重要了。因此,在如此逼迫之下,李世民才不得已被动反击,最终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在很多史书的记载,李世民的这次政变是“被动反击”,对于骨肉相残是非常抵制的,乃是手下尉迟恭、长孙无忌等人再三劝说方才同意。因而,李世民即便作出了 诛杀兄弟逼父禅位的做法,却依旧能够青史留名。

那么,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真的就是如此吗?一份在甘肃莫高窟发现的“墓志铭”,让此事有了新的发现: 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并非是被动的应对,而是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资治通鉴》记载了这两句话, “世民帅长孙无忌等入,伏兵于玄武门”以及 “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李世民是提前设好伏兵的,并且在李世民与李建成等人争斗时,尉迟恭引兵70人支援。

可皇宫是什么地方,普通官员将士带武器进入都是大罪,更别说安排军队设伏了。那么李世民是如何完成这件事的?这个墓碑中,就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点。

这份墓志铭叫做《常何墓碑》。

△《常何墓碑》抄本局部

根据碑文上的记载,常何是唐初的一个将领,早先曾加入过瓦岗军,随后投降唐军。碑文中提到他曾追随过太子李建成征讨河北(令从隐太子讨平河北),之后在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成为玄武门的领兵,统兵北门禁军(令总北门之寄)。

当时的皇宫有东西南北四个入口,分别以“四灵”命名,北门就是玄武门。而碑文中提到了很多次李世民赏赐常何的记载,比如 “赐金刀子一枚,黄金三十挺”。

要知道,宫廷守卫乃是皇帝的亲信,除了皇帝之外不能与任何人有利益来往,就是要保障对皇帝的忠诚程度。而李世民却对他多有赏赐,不得不让人怀疑动机。除此之外,碑文还记载李世民 “仍以数十金刀子委公锡骁勇之夫”,意思是还赏赐常何金银,委托他帮助自己收买骁勇之人。

李世民在收买人心方面,着实有一套。

值得一提的是,李渊召集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三人入宫后(玄武门事变之前),李元吉就预感到不对,对李建成说道: “托疾不朝,以观形势。”他建议称病不上朝,静观其变。而李建成却回答道: “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

李建成如此回答,也是有根据的。毕竟在他眼中,皇宫守卫森严,禁军更是严禁与外界交往,只忠心皇帝一人。前面也提到,玄武门的常何早年曾追随过李建成,按照关系而言,就算收买也应该是自己收买,哪轮得到他?

因此,李建成才有如此有恃无恐。可正是因为这个疏忽,才导致了他们功败身死。

玄武门之变中,常何绝对是一个关键性人物,然而正史中记载的玄武门之变却并未看到他的名字。如今只有通过常何的墓志铭才能得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如此重要人物却不记起功劳,反而刻意隐瞒,其原因只有一个—— 隐瞒自己收买宫廷守卫的事实。

守卫皇宫的统领,都是要经过严格的选拔的,并且都是绝对忠诚于皇帝。而李世民能够在李建成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收买,显然也是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并且一定要慎之又慎,毕竟收买皇帝亲卫罪名可不小。按理说,李世民的竞争对手是李建成以及李元吉,他在太子宫安插人手无可厚非(比如前文提到的太子东宫率更丞王晊),可他为何冒险收买皇帝身边的人?

种种迹象表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绝对是蓄谋已久的,他的根本目的也并非是李建成,而是趁此机会行篡逆之事!

李世民称帝之后,修改了很多史料,对他的行为进行美化、歌颂,并且抹黑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并且还特意描述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与李元吉对自己百般刁难,收买后宫嫔妃,让其在李渊面前诋毁自己,而自己不忍兄弟相残才选择处处忍让,无非就是想要给自己树立一个 “得国理所当然”的形象。

如今这个《常何墓碑》的研究,无疑是揭开了李世民“伪善”的真面目,他篡位之心早已存在了。

总之,史书都是胜利者所写。李世民能够取得最终的获胜,凭借的也都是独特的远见,有句话叫做 “胜利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李世民就是如此。倘若他不早早准备,打点关系,等真到了与太子、齐王兵戎相见的时候,失败了恐怕就是他了。

更多文章

  • 契丹叛唐:为后来节度使之制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契丹打不赢晚唐五代节度使,唐朝节度使对抗契丹,契丹叛唐

    关键词: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平定契丹前因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648年,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安置归附唐朝的契丹部落。▲松漠都督府遗址后果平定契丹:700年,武则天用降将李楷固、骆务整攻打契丹余部,将契丹平定。▲契丹族过程始末一、契丹部落遭受了饥荒公元696年,归附于唐朝的契丹部落遭受自然灾害,契丹酋长

  • 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为何选择与父亲唐玄宗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亨怎么平定安史之乱,李亨和唐玄宗分兵,安史之乱太子李亨留在北方的意义

    李亨虽贵为太子,但活得真不容易!开元二十六年,当了23年太子的二哥李瑛被唐玄宗赐死,与他一同蒙难的还有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史称“一日杀三子”。李瑛死后,李亨捡了个大便宜,意外地当上了太子爷,那一年他27岁,风华正茂,年富力强。但只有李亨自己知道这个便宜不好赚,二哥的鲜血让他看得心惊肉跳。世人都知道李

  • 唐朝有1穷秀才,妻子非要改嫁,秀才说了57个字,闻者无不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十大经典故事,唐朝历史人物小故事,唐朝名人发生的有趣故事

    杨志坚有个媳妇,当年他母亲砸锅卖铁帮他娶的,本来一开始两人的婚后生活还不错,但很快,媳妇对杨志坚越来越厌烦。后来,她与同乡的赵老板勾搭上了,于是便要求和离。对于发妻,杨志坚自然是百般挽留,表示自己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给她最好的生活。但是媳妇却认为杨志坚说的都是鬼话,她是铁了心要跟赵老板双宿双飞,于是

  • 法国展出一份遗书,揭开唐朝灭亡原因:李隆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是907年的朱温篡唐,还是878年的黄巢起义,又或是宦官专权?或许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法国展开的一份遗书,揭开了唐朝覆亡的真实命运。这封遗书便是《封常清谢死表闻》,后来不知为何流落到了法国巴黎,正是它揭露了唐朝灭亡的真相。《封常清谢死表闻》是唐代名将封常清写给唐玄宗李隆基的临终表章,揭示李隆基才

  • 真正的隋唐第一猛将,一人横扫三国,李元霸只能靠边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四大猛将李元霸,李元霸是隋唐第一猛将吗,隋唐第一好汉真的是李元霸吗

    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虚构的,如李元霸的原型李玄霸15岁就夭折了,还没有表现的机会。那么隋唐第一猛将是谁呢?他就是一代名将苏定方。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苏定方的父亲苏邕为保护乡里,也拉起一支千余人的队伍,负责讨伐当地的起义军。苏定方虽然才十几岁,但他“骁悍多力,胆气绝伦”,跟随父亲作战,每

  • 唐朝一将领被乱箭射死,李世民得知后用4个字评价他,让人心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有没有被箭射中眼睛,李世民被箭射中眼睛是真的吗,李世民单枪匹马一箭射死

    此人便是郭孝恪,根据相关史料记载,郭孝恪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跟自己老实巴交的兄长不一样,郭孝恪从小就喜欢结交当地的游侠剑客,因为重义,所以在当地小有名气。当时正值隋朝末年,瓦岗军的声势一时无两。郭孝恪在当地拉起了一支武装队伍投奔了瓦岗军。在郭孝恪投奔瓦岗的时候,李密已经赶走了翟让,自己成为了瓦岗军的

  • 一武将靠八个字从唐朝活到宋朝,侍奉13个皇帝,赵匡胤对他很看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太祖赵匡胤资料,赵匡胤对唐朝的评价,宋太祖赵匡胤军事能力

    最后,安史之乱在节度使的努力下被平定了,但节度使也因此坐大,唐王朝陷入了一个大怪圈,也就是“边镇强大,中央无力。”本来就已经苟延残喘了,唐僖宗时期,黄巢起义爆发,黄巢虽然只是一介农民,但在战阵厮杀这方面却十分有天赋,屡屡击溃唐朝军队,巅峰时期甚至还占领了国都长安,建国称帝。唐王朝耗尽了自己最后一点力

  • 唐朝状元不愿意迎娶公主,宰相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状元:结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最年轻的状元,唐朝娶公主的状元是谁,唐朝宰相顺序表

    历史上最不喜欢娶公主的朝代无疑是唐朝。几乎每个唐朝皇帝都有一个梦魇,连李世民都不例外,那就是世家大族。很多世家都有几百年的传承,在这些人的眼中,拥有胡人血统的李唐皇室,只不过暴发户罢了,虽然表面上恭恭敬敬的,但暗地里,很瞧不起李唐皇室。唐朝强大的时候还好,这些世家大族只敢在暗地里嘀咕几句。但到了唐朝

  • 司马懿平定辽东后,引发了五胡乱华的危机?八王之乱跟他有关系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征辽东杀了多少人,司马懿平定辽东是哪一年,司马懿平定辽东

    司马懿这个大兄弟不地道,他抢了曹家的江山也就算了,在平定辽东的时候,也做了一些惨绝人寰的坏事儿,比如说屠城。魏明帝还在的时候,辽东公孙渊造反,司马懿这哥们带着一票骑兵冲杀到辽东,把公孙渊摁在地方摩擦了一阵子,成功平定了辽东的叛乱。雨霁,起土山、脩橹,为发石连弩射城中。渊窘急。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

  • 她没有武则天的魄力,却想颠覆李唐江山,竟毒死唯一爱自己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杀李唐皇族,唐朝有哪六个女人想效仿武则天,李世民与武则天的历史记录

    李显并非一个贪恋美色的帝王,他这一生只钟爱一个人,然而,他深爱的女人却和情夫一块毒死了自己。这个女人便是韦皇后,她一直想成为武则天第二,用“野心家”来形容此人最合适了,可是她并没有武则天的政治魄力和眼光,也没有相应的政治才能,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却想以一己之力颠覆颠覆李家的江山。尽管没有成功,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