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三大重臣索额图、明珠、佟国维,为何只有佟国维得以善终?

康熙三大重臣索额图、明珠、佟国维,为何只有佟国维得以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49 更新时间:2023/12/12 8:28:25

索额图,满洲正黄旗人,父亲索尼是康熙皇帝的辅政大臣,历时四朝的元老人物,孝诚仁皇后(即赫舍里皇后)的叔父。

佟国维,满洲镶黄旗,太子太保佟图赖次子,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弟弟,康熙帝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的父亲,他另外一个女儿是康熙皇帝的悫惠皇贵妃,佟国维是康熙帝的亲舅舅,他的儿子隆科多又辅佐了雍正帝,这才是真正的皇亲国戚。

明珠,满洲正黄旗人,他祖父是叶赫那拉·金台吉,也就是叶赫部落的首领,金台吉的妹妹孟古哲哲是皇太极生母,明珠又娶了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论资排辈的话,康熙还得称呼他为堂姑父,儿子是清朝早期的词人纳兰性德

话说到这儿,可以看出三位大臣身份都十分显赫,并且都是康熙帝倚重的大臣,官居高位要职,仕途却是一波三折,最终结局如何呢?

索额图从位极权臣到第一罪人

索额图是康熙亲政之初,除去权倾朝野的鳌拜及其党羽关键性人物,进而得到康熙的信任。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索额图奉命担任清朝大使,负责清朝与沙皇俄国中国东北边界问题的谈判,并最终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索额图奉旨平定噶尔丹的叛乱,但因未率兵追剿敌人,被连降四级,七年后随康熙出征有功,恢复原级。

索额图有显赫家族做背景,再加上功勋卓越,让康熙皇帝对他十分的器重,朝堂上也有着极高的声望。

索额图和明珠在朝中一直是明争暗斗,权力的相互制衡,康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可迎合形势的许多大臣纷纷站队,慢慢地形成两大党派,索额图因私下收受贿赂,引起康熙极度不满,便革去他重要的职务,只留下了佐领职务。

《清史稿·明珠传》记载:“与索额图互植党相倾轧。索额图生而贵盛,性倨肆,有不附已者显斥之,于朝士独亲李光地。明珠则务谦和,轻财好施,以招来新进,异已者以阴谋陷之,与徐乾学等相结。索额图善事皇太子,而明珠反之,朝士有侍皇太子者,皆阴斥去。”

太子胤礽是索额图的侄孙,康熙为保护太子在朝廷的势力,索额图便成了最合适的人选,一来二去太子和索额图之间的关系不断亲密,索额图开始积极为太子出谋划策,利用自己的关系想办法拉拢大臣们支持太子,随着事情发展越来越严重,康熙意识到了太子和索额图的威胁。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南巡的路上,走到德州太子病了,康熙让索额图在德州陪着太子养病,康熙此举,有意试探二人,最终被康熙发现二人密谋皇位的证据。

康熙皇帝在上谕中对索额图罪名的定义是:“尔所行事,任举一端,无不当诛。”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索额图被幽禁于宗人府。

康熙皇帝对于索额图的罪过,《清史稿·列传五十六》有载:

索额图助允礽潜谋大事,朕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允礽欲为索额图报仇,令朕戒慎不宁。昔索额图怀私,倡议皇太子服御俱用黄色,一切仪制几与朕相似。骄纵之渐,实由於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索额图被康熙帝赐死于幽禁禁所,享年67岁。

仕途一片光明的索额图,千不该万不该,不应该触及康熙最在乎的事,落了圈禁的下场,所立下的汗马功劳也被“本朝第一罪人”给掩盖了。

明珠从肱骨之臣到无人问津

和索额图相比,明珠则为人谦和,一步一步走上高位,朝廷中大臣们称他为“明相”。

康熙亲政,处理完鳌拜之后,还有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裁撤三藩。

此时的“三藩之首”吴三桂,在朝廷树大根深,连根拔起很难,明珠顺应康熙主张撤蕃,三藩平定之后,康熙对明珠开始重用,他又在收复台湾和抵御沙俄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时之间明珠权倾朝野,仗着康熙对他的偏爱,明珠露出了真实的面目,他不断笼络“自己的人”,收受贿赂,卖官鬻爵,猖狂至极。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直隶巡抚于成龙(小于成龙)向康熙帝密奏:“官已被明珠和余国柱卖完。”

没过多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御史郭琇弹劾明珠: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康熙因此开始彻查,至此明珠仕途失势,被罢免了官职,但在康熙西征噶尔丹时,让他奉旨随行,回京后虽官复原职,可至此以后再没有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四月十五日,纳兰明珠去世,康熙派三皇子胤祉前往祭奠。

相比索额图的一生,明珠的结局还是可以的,虽在晚年倒台,但还一直在朝廷任职。

根正苗红的“佟半朝”得以善终

佟国维和康熙的血缘关系与索额图、明珠二人不一样,作为皇帝亲舅舅和老丈人的佟国维,做人做事向来谨小慎微,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恃宠而骄。

康熙九年(1670年),佟国维因逮捕吴三桂儿子吴应熊,有功授内大臣。

康熙二十一年(1682),佟国维被任命为议政大臣,这是他一生中最高的职位,但却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官职。

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皇帝下令讨伐噶尔丹,佟国纲和佟国维奉召去乌兰布通,这次征战中哥哥佟国纲战死,佟国维因没有追击敌军,被康熙罢免了他的官职,康熙三十五年,佟国维再次出征噶尔丹,获得胜利。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佟国维被康熙皇帝以年老的理由罢去官职。

佟国维被辞官后,本应该在家养花种菜,颐享天年,但他却不安生,偏偏要卷进皇子争夺皇位的斗争之中,看到太子被废,佟国维马上站到了八皇子胤禩这边,康熙十分清楚当时的形势,对佟国维这一举动非常不满,把他召进宫中训斥一番,警告佟国维闲赋家中就不要再插手皇储之事,随后佟国维解释的一番话引得康熙更加生气。

《清史稿》中记载,“尔乃国舅,又为大臣。皇太子前染疯疾,朕为国家计,安可不行拘执?后知为人镇魇,调治全愈,又安可不行释放?朕拘执皇太子时,并无他意。不知尔肆出大言,激烈陈奏,果何心也?诸大臣闻尔言,众皆恐惧,遂欲立允禩为皇太子,列名保奏。”

经过康熙一顿训斥之后,佟国维并没有像索额图那样横加干涉,造成严重的后果,康熙皇帝因此也不再追究他的责任。

康熙五十八年,佟国维去世,康熙赐祭葬。雍正元年,赠太傅,死后享受哀荣。

纵观三人,皆出身高贵,家族显赫,索额图、明珠俩人做官太过高调,结党营私,党争严重威胁到康熙的皇权,有了鳌拜和吴三桂的前车之鉴,康熙怎么会容忍这样的事情重新上演,相比较而言,佟国维的罪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得以落得圆满的结局。

更多文章

  • 民国第一小生,母亲是冯小刚妻子恩师,苗圃称他是个纯粹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冯小刚和苗圃谁漂亮,冯小刚苗圃,冯小刚和苗圃关系好不好

    说起李宗翰这位民国第一小生,他之前息影一年,应该有很多人快要忘记他了吧!不过这也是无奈之举,李宗翰的父亲住院,身为在子女自然是要在身边陪同的。父亲离世后,他也需要从这片阴影中走出来,所以这一耽搁就是1年之久。民国第一小生,母亲是冯小刚妻子恩师,苗圃称他是个纯粹的人。大家都知道李宗翰是个非常有实力的演

  • 日本教授,把日本比作大清,中国也得当心,会不会被传染日本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目前日本的高致命性传染病的情况,日本有多少罕见病,专家估计日本最少感染了多少人

    首先,日本出了什么问题?日本生病了,日本病这3个字,本身就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我们为什么重视日本病,因为我们得琢磨,中国会不会也被“传染”日本病。简单来说,日本病指的是经济陷入停滞,单看GDP总量,从1995年开始计算,日本约30年几乎没变,还是5万亿美元上下。美国1995年GDP是7.6万亿,约中

  • 清朝末年的武术家霍元甲,如何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术最厉害的人霍元甲,霍元甲是第一个中国武术家吗,历史上的霍元甲是怎么开始习武的

    霍元甲生于1868年1月18日,父亲叫霍恩第,是天津静海县的一名镖师。在清朝末年,镖师行业非常吃香,但也非常辛苦,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霍恩第见霍元甲小时候身体瘦弱,不愿意让他从事镖师行业,没有传授武功给他。霍元甲不服气,偷偷地练习武术,霍恩第无奈之下,只好让他与兄弟一起练武。看样子,霍元甲是一个天生

  • 雍正的糊涂账:把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给了俄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雍正割地给俄国,雍正把贝加尔湖给了俄国,雍正和俄国的关系

    可能很多小伙伴被晚清的不平等条约吓怕了,一听到”条约“两个字就热血上涌,想张嘴骂娘。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康熙不傻。《尼布楚条约》虽然一直存在争议,但它确定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方都是中国的领土。该条约虽然放弃了一部分领土,但这些土地并未被清朝实际

  • 吴王夫差不傻,为何不直接杀了勾践?这就是刚愎自用的最好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勾践是怎么打赢夫差的,勾践对吴王夫差臣服时说的话,夫差和勾践谁最厉害

    [var1]时间回到春秋时期,吴国国君阖闾是个贤明有才干的君主,他任用了著名的军事人才伍子胥,推行了许多有利于民生的措施,大大增强了吴国的综合国力,阖闾[ hé lǘ ]是个很有远见和抱负的国君,他看到国家政治局面已经趋于稳定,也是时候该实现自己的宏图伟业了,于是就开始向外四处征战,想进一步称霸中原

  •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轲为什么说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刺秦王的经典语录,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喜读书击剑,曾游说卫元君,不为所用。后游历天下,与四方名士豪杰交往。曾经在榆次和盖聂论剑,话不投机,盖聂怒目而视,二人不欢而散。又在邯郸和鲁勾践争道,鲁勾践怒斥他,他默默离开。又到燕国,和当地的狗屠夫及擅长击筑的高渐离结交,成为知己。荆轲嗜酒,每天和高渐离在街市中喝酒,酒酣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

  • 商鞅变法为秦国立下大功,为什么秦孝公还想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孝公为什么杀商鞅,秦孝公与商鞅变法为什么能成功,商鞅变法为秦国做出了什么贡献

    [var1]卫鞅见秦孝公颇费周折,但幸好的是两次面谈,秦孝公对他都很满意,并决定重用卫鞅,让他来主持变法强国,刚变法一年多后,秦孝公发现,持续多年的国家粮食短缺问题不但得到了解决,而且还有许多余粮,本来闹事的农民少了,回家种田的多了,人员办事的效率有了提高,社会变得越来越稳定了,军队也变得比以前更有

  • 战国时代,秦国燕国韩国弱小,为何能坚持很长时间而不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燕国灭亡的原因,战国末期秦国是如何灭掉韩国的,秦国灭燕国过程

    [var1]乱世里天下大乱,没有法度纲纪,也没有道德和正义,只有实力的强弱,在这个时候,如果不长足发展综合国力,那么,国家必然变得岌岌可危,比如春秋战国。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乱世,春秋战国时代经历了长达300多年的争斗,尤其是在战国时代的时候,各大诸侯国经历了上百年的纷争,相互之间攻伐不断,比的

  • 秦国的白起和王翦都是战神,为何白起被杀,而王翦却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起王翦谁厉害了,白起和王翦的对比,白起和王翦是同一朝代吗

    [var1]白起,是楚平王之孙白公胜的后代,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身为秦国将领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万精锐士兵,使曾经对抗秦国的赵国,变成了弱国,再也没有机会与秦国对抗,白起因此成名。在秦昭王掌权后,任白起为大将,随后白起为秦国征战无数。长平之战后,作为军事将领,白起认为应该乘胜追击

  • 秦赵长平之战后,廉颇在做什么?他的最后结局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赵长平之战廉颇与白起,长平之战后廉颇的结局,秦赵长平之战有多惨烈

    [var1]廉颇身上除了负荆请罪的故事闻名遐迩外,再就是长平之战了。长平之战初期,廉颇坚守不出,与秦军死耗。双方即使发生短兵相接,也是极小的战斗事例。从战术层面上看,赵军吃了不少小亏;但是从战略的角度分析,秦军千里馈粮,战争成本高昂,渴望速战速决。廉颇偏偏不给秦军正面你一刀,我一枪对决的机会,就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