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莲教起义是怎么把乾隆皇帝逼得搞“魔法攻击”的?

白莲教起义是怎么把乾隆皇帝逼得搞“魔法攻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27 更新时间:2024/1/20 2:36:22

一、太上皇“念咒”

乾隆六十年(1795年),此时已经八十五岁的乾隆决定禅位。他把皇位交给了自己的第十五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乾隆虽然名义上是太上皇,但实际上清朝的军国大事还是掌握在他的手中。就像乾隆自己说的那样,“朕虽然归政,大事还是我办”。然而太上皇乾隆军国大事办了还没一年,在嘉庆元年(1796)就爆发了一场让清朝前后共耗费了整整两亿两白银方才镇压下去的白莲教起义。颇为有趣的是,战争前三年是太上皇乾隆亲自指挥十余万清军进行作战的,可是十万清军打了三年,花了七千万两白银,白莲教反而越打越强。以至于嘉庆三年(1798)乾隆在焦头烂额之下,居然亲自搞了一波“魔法攻击”。

原来一天上完早朝后,乾隆皇帝召见和珅,嘉庆皇帝则坐在太上皇乾隆旁边。八十九岁的乾隆闭着眼睛端坐着,嘴中还念念有词,嘉庆皇帝努力的想听清乾隆在念叨些什么,但始终听不清。就在嘉庆还在琢磨乾隆念叨什么时候,乾隆的眼睛猛地一睁开,大声问道:“这些人叫什么名字”,跪着的和珅立马回答道:“高天德、苟明(都是白莲教首领)”。听到人名后,乾隆立马又闭上了眼睛接着念诵,等到念完后又一句话不说直接走了。

乾隆的这一番操作让嘉庆非常好奇自己的老爹在干什么,所以他就去问和珅。和珅则告诉嘉庆,乾隆念叨的是一种来自西域的秘咒,只要念诵这一秘咒,哪怕你所厌恶的人在几千里之外也会暴毙而亡。而自己之所以回答这两个人的名字,是因为猜到太上皇乾隆肯定在为白莲教的事烦心。那么,乾隆晚年爆发的这一次白莲教起义有多厉害才能把老皇帝逼到搞“魔法攻击”的这一步呢?

二、

白莲教

说起清朝中期的这一次白莲教起义,首先要先说下它是怎么形成的。白莲教相信很多读者并不陌生,因为不管是在武侠小说中还是电视剧里都经常出现这么一个教派。白莲教在唐宋乃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在吸收了摩尼教和佛教的一些教义和仪式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就教义而言,白莲教认为世界存在光明和黑暗两种力量在不断地斗争,光明最终会战胜黑暗,世界将会进入一个类似佛教中“极乐世界”的状态。但是光明和黑暗在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会有一个大劫难,只有信教入教才能化险为夷并享受以后的极乐世界。就宗教仪式而言,白莲教的信徒崇拜弥勒佛,平常念经烧香即可。最重要的是,白莲教宣传入教者“习教者有患相救,有难相死,不持一钱可周行天下”。因此,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白莲教的特点,那就是白莲教“接地气”,它的教义、仪式乃至宣传对底层老百姓来说都简单易懂,所以白莲教从诞生开始就在底层民间很有市场。

三、

川、陕、楚三省交界处的深山老林

四川、陕西、湖北三省交界处是大片大片的深山老林,就像史书上说那样,该地是“高山长林绵亘千数百里”。由于是三省交界处,外加都是深山老林,所以这个地方在行政管理上处于三省三不管的位置,自然条件上也不太适合居住生活。然而这种情况在乾隆年间发生了转变,这是因为乾隆时全国人口激增,人均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少。如清朝初年湖北省西北的郧阳府人口只有一万左右,而到了乾隆晚期嘉庆年间则暴增至五十八万人,人均拥有土地仅有不到三亩。并且这三亩地还是理想状态,土地兼并的存在,使得大量的农民连三亩地都没有,四川、陕西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陕西南部、四川东北、湖北西北大量破产农民为了活下去,开始源源不断的涌入三省交界的这大片山林中,史载:“流民之入山者,扶老携幼,千百为群,络绎不绝。”

三省大量百姓的涌入,使得这片原本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也开始吃不消。本身这个地方都是山地,可供开垦的土地有限。老百姓们除了开垦梯田外,只能靠挖草药、养木耳、养猪羊等活计勉强糊口。前面的人还没吃饱呢,后面的人还是源源不断的往这片大山来。所以万般无奈之下,老百姓只能靠山吃山,到木厂去搬运木材,或是到偷偷的背负私盐。这些工作都十分危险,如背私盐的话一次就要扛两百四十斤,并且山路不好走,一旦踩空了脚则人摔死盐包摔烂。除谋生艰难之外,这片地方的治安也是加剧了涌入老百姓的痛苦。如前文所述,这大片的山林是三不管的地带,经常有土匪进行抢劫。如在山中的集市上,盗匪往往数十人一块假装去卖东西的百姓问价,然后不给钱就直接抢走,一旦去追赶,他们就回头把人杀掉。即“忽精壮数十人来市,始则流观问贾,既则攫夺径去,绝不予值,岁以为常,追则刀刺商贾之腹中矣。”

四、三省变五省

一边是在这三省交界处的山林中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没活路,一边是白莲教“接地气”的宣传,越来越多的百姓选择加入了白莲教,白莲教的力量开始快速成长。故回到一开始说的,等到乾隆刚完成禅位大典没多久,白莲教就开始起事了。白莲教的首领聪儿、姚之富起兵后,四川、湖北、陕西的白莲教徒也纷纷开始攻打各处官府。非常有意思的是,本来白莲教起兵的中心是在三省交界处,还没完全波及周边省份。而清军和地方官员开始借剿贼的名义去盘剥百姓,活生生的闹出了一个官逼民反,一下使得白莲教的起兵不光全面扩散到三省,还顺带波及了河南、甘肃两个省,让此时的太上皇乾隆分外恼火。

让乾隆更糟心的还在后面。因为从清朝准备调兵镇压开始一直到战争结束,清军和清朝的官员就在不断地闹出笑话。清朝在这三省交界处附近驻扎布防的军队人数有限,只有在四川东北部有七千左右的绿营军,而且平常为了防止老百姓造反,这七千人的军队也都是几十几百人的分散驻扎在各地。除了兵力分散外,清军的战斗力也是一言难尽。这些本地驻扎的清军由于长时间的和平,一般也不出城,所以“负枪荷戈走山路数十里,汗淫淫下,喘息不能宁”。因此等到数万白莲教徒攻打的时候,这几十几百人根本抵挡不住。既然本地的士兵靠不住,那就从外地调兵吧!八十多岁的乾隆不让儿子插手,自己全力负责这场战事,他不断地从山东、两广等省乃至黑龙江调兵,企图用优势兵力包围白莲教徒,然后再一点点的围剿。

五、清军的一系列操作

乾隆的计划不错,但奈何清军执行的实在不到位,而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清军怯战。没错,就是官军居然怕白莲教徒。清军说是出城去与白莲教作战,但往往离城十几里就开始紧张起来。倘若真的遇到白莲教,也不敢直接进攻,而是白莲教走,清军也跟着走,白莲教停,清军也停,如同护送一般。史载负责围剿的清军“以贼之远去为幸”,只要不是白莲教徒攻打自己,则认为与己无关,一概不问。最可笑的是,负责围剿的四川总督在给乾隆皇帝的报告中,大骂清军无耻。说前去围堵白莲教的清军,本来的作战任务是防止白莲教徒突围而出,结果这些清军一听白莲教来了,就直接关闭营门当起缩头乌龟。等到白莲教走了两三天后才开门放炮,然后或是跑到附近村庄抓老百姓当白莲教徒邀功,或是捡几件白莲教丢下的器械,说自己杀退了白莲教徒请赏。清军的怯战,使得乾隆围剿白莲教的计划落了空。白莲教徒突围而出,战争迅速波及五省,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六、

嘉庆中衰

仗打到这个时候,乾隆也不能收手了,只能硬着头皮接着打。所以,在太上皇的指挥下,十万清军围剿白莲教的战争从嘉庆元年打到嘉庆三年,花了军费七千万两,光是一二品大员就已经死了十几个人了,可还是不见胜利的曙光。这一场白莲教起义给晚年的乾隆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他死前的头一天还写了首《望捷》诗,盼着西南好消息的到来。嘉庆四年正月乾隆死后,嘉庆皇帝亲政,加大了对白莲教的镇压力度。清朝方面终于在死了一二品大员二十多人,副将、参将以下军官三百多人,耗军费两亿两白银,前后打了十年后,才镇压掉这场把晚年乾隆逼得搞“魔法攻击”的白莲教起义。不过,虽然起义被镇压了,但清朝从此也衰落了下去,历史上说的清朝嘉庆中衰便是从此时开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李光彩

更多文章

  • 康熙三大重臣索额图、明珠、佟国维,为何只有佟国维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索额图和佟国维谁的权势大,索额图和佟国维是同朝为官吗,康熙王朝索额图佟国维

    索额图,满洲正黄旗人,父亲索尼是康熙皇帝的辅政大臣,历时四朝的元老人物,孝诚仁皇后(即赫舍里皇后)的叔父。佟国维,满洲镶黄旗,太子太保佟图赖次子,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弟弟,康熙帝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的父亲,他另外一个女儿是康熙皇帝的悫惠皇贵妃,佟国维是康熙帝的亲舅舅,他的儿子隆科多又辅佐了雍正

  • 民国第一小生,母亲是冯小刚妻子恩师,苗圃称他是个纯粹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冯小刚和苗圃谁漂亮,冯小刚苗圃,冯小刚和苗圃关系好不好

    说起李宗翰这位民国第一小生,他之前息影一年,应该有很多人快要忘记他了吧!不过这也是无奈之举,李宗翰的父亲住院,身为在子女自然是要在身边陪同的。父亲离世后,他也需要从这片阴影中走出来,所以这一耽搁就是1年之久。民国第一小生,母亲是冯小刚妻子恩师,苗圃称他是个纯粹的人。大家都知道李宗翰是个非常有实力的演

  • 日本教授,把日本比作大清,中国也得当心,会不会被传染日本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目前日本的高致命性传染病的情况,日本有多少罕见病,专家估计日本最少感染了多少人

    首先,日本出了什么问题?日本生病了,日本病这3个字,本身就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我们为什么重视日本病,因为我们得琢磨,中国会不会也被“传染”日本病。简单来说,日本病指的是经济陷入停滞,单看GDP总量,从1995年开始计算,日本约30年几乎没变,还是5万亿美元上下。美国1995年GDP是7.6万亿,约中

  • 清朝末年的武术家霍元甲,如何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术最厉害的人霍元甲,霍元甲是第一个中国武术家吗,历史上的霍元甲是怎么开始习武的

    霍元甲生于1868年1月18日,父亲叫霍恩第,是天津静海县的一名镖师。在清朝末年,镖师行业非常吃香,但也非常辛苦,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霍恩第见霍元甲小时候身体瘦弱,不愿意让他从事镖师行业,没有传授武功给他。霍元甲不服气,偷偷地练习武术,霍恩第无奈之下,只好让他与兄弟一起练武。看样子,霍元甲是一个天生

  • 雍正的糊涂账:把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给了俄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雍正割地给俄国,雍正把贝加尔湖给了俄国,雍正和俄国的关系

    可能很多小伙伴被晚清的不平等条约吓怕了,一听到”条约“两个字就热血上涌,想张嘴骂娘。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康熙不傻。《尼布楚条约》虽然一直存在争议,但它确定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方都是中国的领土。该条约虽然放弃了一部分领土,但这些土地并未被清朝实际

  • 吴王夫差不傻,为何不直接杀了勾践?这就是刚愎自用的最好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勾践是怎么打赢夫差的,勾践对吴王夫差臣服时说的话,夫差和勾践谁最厉害

    [var1]时间回到春秋时期,吴国国君阖闾是个贤明有才干的君主,他任用了著名的军事人才伍子胥,推行了许多有利于民生的措施,大大增强了吴国的综合国力,阖闾[ hé lǘ ]是个很有远见和抱负的国君,他看到国家政治局面已经趋于稳定,也是时候该实现自己的宏图伟业了,于是就开始向外四处征战,想进一步称霸中原

  •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轲为什么说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刺秦王的经典语录,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喜读书击剑,曾游说卫元君,不为所用。后游历天下,与四方名士豪杰交往。曾经在榆次和盖聂论剑,话不投机,盖聂怒目而视,二人不欢而散。又在邯郸和鲁勾践争道,鲁勾践怒斥他,他默默离开。又到燕国,和当地的狗屠夫及擅长击筑的高渐离结交,成为知己。荆轲嗜酒,每天和高渐离在街市中喝酒,酒酣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

  • 商鞅变法为秦国立下大功,为什么秦孝公还想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孝公为什么杀商鞅,秦孝公与商鞅变法为什么能成功,商鞅变法为秦国做出了什么贡献

    [var1]卫鞅见秦孝公颇费周折,但幸好的是两次面谈,秦孝公对他都很满意,并决定重用卫鞅,让他来主持变法强国,刚变法一年多后,秦孝公发现,持续多年的国家粮食短缺问题不但得到了解决,而且还有许多余粮,本来闹事的农民少了,回家种田的多了,人员办事的效率有了提高,社会变得越来越稳定了,军队也变得比以前更有

  • 战国时代,秦国燕国韩国弱小,为何能坚持很长时间而不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燕国灭亡的原因,战国末期秦国是如何灭掉韩国的,秦国灭燕国过程

    [var1]乱世里天下大乱,没有法度纲纪,也没有道德和正义,只有实力的强弱,在这个时候,如果不长足发展综合国力,那么,国家必然变得岌岌可危,比如春秋战国。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乱世,春秋战国时代经历了长达300多年的争斗,尤其是在战国时代的时候,各大诸侯国经历了上百年的纷争,相互之间攻伐不断,比的

  • 秦国的白起和王翦都是战神,为何白起被杀,而王翦却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起王翦谁厉害了,白起和王翦的对比,白起和王翦是同一朝代吗

    [var1]白起,是楚平王之孙白公胜的后代,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身为秦国将领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万精锐士兵,使曾经对抗秦国的赵国,变成了弱国,再也没有机会与秦国对抗,白起因此成名。在秦昭王掌权后,任白起为大将,随后白起为秦国征战无数。长平之战后,作为军事将领,白起认为应该乘胜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