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孔子有一日在跟学生讲书授业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个学童在课间打瞌睡,于是孔子立马就憋屈动怒起来,拿着尺子走过去痛骂该名学童。孔子可能认为读书人应该要对得起圣贤书,作为一个书生除了平时注意仪表得体、举止儒雅之外还需要尊重圣人,所以孔子特别不满别人对贤圣之人不尊重,而该学童在自己授课的时候打瞌睡,明显是不尊重自己,于是孔子就忍不住骂人了。凡事皆有起因,学童被骂之后开始不敢再怠慢读书,反而越发努力攻读知识,后来长大的他就成为了孔子的得意弟子,且学得了老师的哲理真传。
[var1]
通过此事则说明了孔子骂学生是“恨铁不成钢”的良性责骂,而非泼妇骂街的刁蛮之骂。他也许是因心痛而骂学生,想用骂来告诫他去重视学习。有人觉得孔子是一名良师,骂起人来必定有他的道理跟原因,不过孔子一生不止骂过一名学生而已,还有不少的人被其痛骂过,其中所引用的脏话出口成章,部分话语还成了经典的语录,并且流传至今。
[var1]
文献《论语》描述着一些孔子骂人的典故。其中的子路是最经常遭到孔子痛骂的学生,该学生可能十分倒霉或者很窝囊跟不争气,孔子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就骂他,隔三差五一小骂,逢年过节一大骂,骂得街坊邻居皆知,纷纷质疑孔子的人品。然而知情人都理解孔子是事出有因,多数是劝劝他而已,后来明朝的文学家李贽以此表示称:“孔老先生每于子路下毒手”。不过子路虽然是被骂得最多的学生但不是最惨的一位,宰予才是被孔子骂得狗血淋头的学生。
[var1]
由于孔子的性格问题,绝不允许学生在课堂打瞌睡,有一次宰予又在他教课的打瞌睡,最终惹怒了孔子,于是他就破口大骂的喊出那句经典话语:“朽木不可雕也”,此话成是孔子非常动气时用来骂出口的,其意思大概是骂对方犹如一根朽木,根本没发雕刻成器。
《论语·公治长》有记载,当宰予昼寝的时候,孔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泥的墙不可扶也,何诛?”又曰:“吾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而改之。”此话讲孔子在生气的骂完宰予之后,又心平气和地表示自己当初听了他的说话,相信其能改正,可现今我又见他屡次不改光说而已,因此我以后除了听他说话还要观察其真正的行为。
[var1]
而孔子以前的想法在遇到宰予的例子之后就被改变了,因此他骂完人之后,又自我感概认为这又有什么好责骂对方的呢。因此“朽木不可雕也”自从出自孔子之口后,被后人们常用来骂不争气的学生,并且被一直被广为流传至今,这也使得很多语文教师在发现学生课堂打瞌睡或者不听话的时候,就会沿用孔子的这句话责骂学生,最终就逐渐成为现代人常用来骂人废材无用的脏话,相信很多人都说过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