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收到一封信,里面仅有三十字,为何立刻服毒自尽?

吕不韦收到一封信,里面仅有三十字,为何立刻服毒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889 更新时间:2024/1/25 6:13:23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翻译过来就是:你何德何能?封你河南地十万户侯,你还真敢伸手?你跟秦国何亲何故,竟然敢号称寡人的仲父?打明儿起,你就卷铺盖去蜀地吧!

于是,文信侯吕不韦全家老小,就踏上了发配蜀国之路。

[var1]

吕不韦刚刚走出封地,就越想越不对劲——自己从一个商人走上秦国相国之位,又从相国之位被贬出京城,现如今又被发配到蜀地;下一步,秦还会怎么对待自己呢?会不会把自己杀掉呢?

更何况,吕不韦与秦王的母亲赵太后有不清不白的关系。吕不韦为赵太后所举荐的“大阴人”嫪毐还给秦王生了两个弟弟;若是仅仅生了两个弟弟也就罢了,两年前,嫪毐竟然发动蕲年宫之变,差点儿让秦王提前“驾崩”。

吕不韦的命运,也就是从蕲年宫之变以后,发生了大转折。

吕不韦犯下的这几条罪状,若真的按秦律定罪,哪一条都够他死好几回。想到这里,吕不韦有些绝望,索性一杯鸩酒下肚,了却残生。

可是,嬴政将吕不韦发配蜀地,真的打算在半道上搞死他吗?

答案是:不一定。

嫪毐被处死之后,嬴政下令严查此案。毫无疑问,举荐嫪毐的吕不韦,也被牵连其中,《史记》记载:

“于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

译文:嫪毐死后,嬴政下令严查此案,得到了详实的结果,而且此案与相国吕不韦有极大的关系。

[var1]

当时秦王就怒了。

人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嬴政当时虽不是天子,可是他的怒火也不可小觑——嬴政下令将赵太后(嬴政亲妈)发配到雍地软禁起来;与赵姬有染的吕不韦,当然也没能逃过此劫,嬴政欲将其诛杀。

这个时候,吕不韦“三千门客”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听说秦王要诛杀吕相,秦国诸多大臣及吕氏门客纷纷前往说情,大家一致认为:吕相侍奉先王功高,罪不至死,还请大王网开一面。

思来想去之后,嬴政饶了吕不韦一命。

[var1]

一直到第二年十月,吕不韦才被免去相国的职位(此前仍旧担任秦相国);免相之后,秦王将河南地赐给吕不韦,不想在咸阳见到他。

秦王嬴政将吕不韦“赶”到河南地,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嬴政年纪渐长,王权与相权之间的冲突渐显;另一方面,吕不韦之前种种行为,虽然有诸多大臣和门客说情,嬴政真的不介意?

可见,嬴政虽然对吕不韦非常不满,种种表现来看,显然没有要杀死他的意思;吕不韦没有在河南地服毒自尽,说明他心里清楚,秦王并不想杀他。

真正促使吕不韦产生“秦王欲杀我”的想法,是另一件事,《史记》记载:

“秦王十年十月…而出文信侯就国河南。岁余,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

大意是:吕不韦迁往河南地之后,并没有像嬴政想象中那样,安分守己静默等死;他仅仅在新的封地待了不到一年,过去的三千门客,纷纷到河南地“请教”吕不韦。如此,让嬴政非常惊恐。

试想,嬴政将吕相迁到河南地,就是为了削弱相权。

令嬴政没想到的是,吕不韦“搬家”之后,相权非但没有减少,似乎还慢慢变大了!长此以往,会不会是第二个“嫪毐”?会不会有第二场“蕲年宫之变”?

嬴政不敢往下想。

吕不韦私自结社聚会,嬴政当然能以“聚众谋反”的罪名将其处决。可是,嬴政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继续饶他一命,这就有了开头的那封信——即,将吕不韦往更远的蜀地迁徙。

[var1]

说到底,嬴政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孩子了,他要实现宏图大志,吕不韦就必须走。

可惜,吕不韦意会错了秦王的意思。如果他老老实实迁往蜀地,说不定,他还真的死不了。虽然日子不如在中原那般钟鸣鼎食,却也足以丰衣足食。

《史记》记载:

“秦王十二年秋 ,复缪毒舍人迁蜀者。 ”

译文:秦王十二年秋天(吕不韦死后两年),那些因嫪毐谋反而迁往蜀地的门客,又被迁回原籍。

吕不韦如果不自杀,会不会如“嫪毐舍人”那样,在蜀地逍遥三五年,又回到中原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子骂了一句脏话被流传千年,还变成现代的口头禅,是哪一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骂过的十句脏话,孔子随口一句脏话成现代人口头禅,孔子被学生气得说了哪句脏话

    [var1]孔子有一日在跟学生讲书授业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个学童在课间打瞌睡,于是孔子立马就憋屈动怒起来,拿着尺子走过去痛骂该名学童。孔子可能认为读书人应该要对得起圣贤书,作为一个书生除了平时注意仪表得体、举止儒雅之外还需要尊重圣人,所以孔子特别不满别人对贤圣之人不尊重,而该学童在自己授课的时候打瞌

  • 百般屈辱后,越王勾践和王后雅鱼回国,雅鱼看穿勾践,愤而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越王勾践,可以说很多人都知道他,卧薪尝胆的故事可以说是很多人在艰难困苦,遭遇困境的时候拿来激励自己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而她的妻子陪伴他度过这最艰难的一段时期,我们平民百姓尚且知道糟糠之妻不可弃,作为一国之君的勾践肯定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那么为什么雅鱼最后却自杀了呢?[var

  • 一向重视人才的秦穆公,为何临终强迫177位秦国人才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穆公殉葬的是哪三贤,秦穆公得到了哪些人才,历史上的秦穆公之死

    在秦穆公之前,秦国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秦国地处东周列国最西,时时遭受西戎的侵扰,东边又有强大的晋国窥伺,南边和北边也都有敌人虎视眈眈。秦国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派强兵与西戎作战,而且还得分出重兵防守东边的晋国。[var1]后来,秦国四方征战,简直就像家常便饭一般。稍有懈怠,就会被敌人打到王城,秦人没有

  • 精明绝顶的吕不韦为什么会选择自杀了却余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吕不韦的最终结局表面看是自杀,实际却是被逼杀,而他之所以走到这般境地,还得从头说起。吕不韦生于公元前292年,是卫国濮阳人,祖籍今河南安阳。吕不韦一生的传奇,乃是从他遇见嬴异人开始。嬴异人,又名子楚,他便是后来的秦庄襄王,也就是秦王嬴政名义上的父亲。吕不韦遇见他时,他仅仅是秦国放在赵国的质子(人质)

  • 春秋五霸算啥?两个霸主是他的手下败将,还有一个霸主是他的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五霸的各个下场,春秋五霸是怎么称霸的,春秋五霸谁死了后无人管

    [var1]甚至其中有两个是他的手下败将,还有一个是他的孙子,他便是楚国雄主楚成王熊恽。先说一说楚成王和春秋第一霸齐桓公展开的恩怨纠葛。齐桓公尊王攘夷争霸天下的时候,当时就有一个人对此表示非常的不服,这个人就是楚成王。齐国位于北方,楚国地处南方,两国之间南北争霸。争霸前期,齐国稍占上风,齐桓公率领的

  •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李牧出师面对强秦,为何却连战连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虽然赵国战败,被秦军“”杀神白起”坑杀降卒四十余万人,但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国也损失了二三十万的兵力。为了咬下这块肥肉秦国难免会崩下几颗门牙。[var1]这门牙一崩吧,就容易漏风,这不,紧接着长平之战之后的邯郸之战赵国又成功取得魏国和楚国的支持,在他们的支持下成功击退了秦国,随后韩国也加

  • 古代历史上的高端局,齐国管仲堪称套路王,只用一招击垮鲁国经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管仲经济谋略,管仲历史资料,管仲有何历史功绩

    管仲经济局——齐国管仲堪称套路王,只用一招击垮鲁国经济据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叫管仲的文官,他才华出众善于管理经济,于是被齐王器重。齐国的周边有一个鲁国,该国有一种叫鲁缟的织布,做工分精美备受欢迎,当地权贵富商都喜欢购买鲁缟来缝制衣装。后来,鲁国这种小热潮被管仲熟知,于是就建议齐王跟官臣贵族们穿用鲁缟

  • 伐蜀战争的最后幸存者——魏国后期第一谋士卫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卫瓘是怎样死的,三国卫瓘简介,魏国伐蜀

    单独看魏伐蜀的片段,像极了电影版《仙鹤神针》的设计,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尘土飞扬,攻守之中奇谋诡计、兵来将挡,最终结局却是孤单一人残旗瘦马,凄凉收场,不过伐蜀史实是把电影中的马君武换成了卫瓘。[var1]伐蜀前奏及人员组合卫瓘,字伯玉,史载其为河东安邑人,为官有道,“在位十年,以任职称”,并被傅嘏认为

  • 中国古代政权不断采用战国七雄国号,为何“韩国”却单单被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韩国有统一天下的可能吗,战国七雄国号是怎么来的,战国时期赵国和韩国的关系

    [var1]第一类:从部落名称而来,如夏。第二类:从发迹地名而来,如商、周、秦等。第三类:取名称霸时的地方属于战国时期的国名,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在河北一代,河北春秋战国的时候是赵国的地盘;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地盘也在战国时期的燕国一带。西秦,陇西鲜卑族(一说属赀虏)首领乞伏国仁所建,都苑

  • 刘备会输给吴国,就是因为策略失败,为何随军前去的马良不指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打了20年败仗怎么过来的,刘备在正史中打过多少次败仗,吴国哪位将士抵挡刘备的进攻

    对方的军师陆逊非常有才干,可是以刘备的能力最终会面临这样的一个结局,也是让很多人特别意外。最重要的是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对蜀国的打击真的是非常大,军队实力逐渐下滑,刘备没过多长时间还去世了。[var1]其实刘备当初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策略上出了问题。当初刘备边打边向前冲击,陆逊就决定带着吴国的军队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