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延禧攻略》中,帮魏璎珞的傅恒有多厉害,他要长寿和珅就没戏了

《延禧攻略》中,帮魏璎珞的傅恒有多厉害,他要长寿和珅就没戏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338 更新时间:2024/1/17 9:44:01

不过真正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傅恒是乾隆朝非常非常厉害的人物,如果他能长寿,可能和珅就不可能起得来了。

公元1722年,比乾隆晚出生了快一轮的傅恒,出身于一个非常显赫的官宦世家。

他家有多显赫呢?

首先,他家属于镶黄旗。清朝的八旗中,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由皇帝直辖,旗人在清朝有很多优待,而这三旗则更甚。这三旗除了腰杆子别的旗硬之外,还有一项特权,就是皇帝身边的侍卫,原则上只会从这三旗中选。而这些被选中的人,可以通过侍卫先转到内务府当差,然后再进入朝堂。

也就是说,傅恒一出生,就极有可能到皇帝身边当差。

其次,傅恒的姓氏是富察氏。他爷爷曾先后荣任康熙朝的吏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他的叔叔马斯喀,马武,以及大名鼎鼎的马齐,都是康熙朝的重臣,傅恒的亲爹后来是乾隆皇帝的正牌老丈人,傅恒的姐姐未来是乾隆的正牌皇后......

傅恒有这样的家世背景,就决定了他人生的起点,不过他后来的功成名就,也离不开他自己的努力,以及一个难得的机会

公元1740年,傅恒成了自己妹夫身边的侍卫,这个侍卫的编制当时只有90人,原则上一人出才能一人进。傅恒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又被升为了御前侍卫。而晋升速度一度让人亮瞎眼的和珅,爬到这个位置也比傅恒多用了一年。

可能有人会说,傅恒晋升得这么快,还不是因为他的背景非常厉害。

的确,如果没有这些背景,傅恒可能不会升得这么快,但是如果大家翻开史书,傅恒绝对不是当时家境最显赫的那个。因此傅恒的快速进步,除了有家庭背景的原因之外,还和他本人的能力有很大关系。

公元乾隆十一年(1746年),大清的西南出了一些问题。当时乾隆皇帝派去处理这个问题的人分别是川陕总督张广泗,和满族的大学士纳亲

不熟悉清朝权力架构的,可能会问,乾隆派川陕总督张广泗去平乱我还能看懂,纳亲一个大学士,乾隆为什么还要让他身临一线。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清朝是由满人建立,他们自然不光可能放心一个中原人控制着那么多的平叛军队,所以才会安排一个自己人监督。

其实这并不是完整的正确答案。乾隆之所以让纳亲这个大学士去一线,其实是另有一个目的。

清朝建国以后,虽然开始重用中原人,但是他们在权力的核心层,还是更相信自己人,即使有中原人被重用,皇帝也会安排一个满人来钳制中原人。

乾隆即位之初,满人这边的核心是鄂尔泰。不过在公元1745年,鄂尔泰就因病去世了。这个时候,乾隆就需要重新为满人团队选一个“小组长”。乾隆皇帝当时对纳亲给予厚望,因为纳亲是开国重臣之后,在雍正朝就被重用,无论是忠诚度还是看得见的能力,似乎都很适合。

不过纳亲要想扛起大旗,除了靠家世和资历以外,他还需要有一定的政绩,而这个政绩既包括朝堂上的政绩,还要有一线的军功,要不然军机大臣这个位置他就坐不牢靠。

乾隆为了捧他,曾在继位之初就让他当上了兵部尚书,后来西南出了问题之后,乾隆又让他去镀金。对,就是镀金。因为当时清廷在纸面实力上远胜敌人,又有极富经验的张广泗主持工作,所以乾隆不认为会出什么问题。

但是,纳亲从小家境优渥,做官又是平步青云,新皇帝继位之后,又要重点培养,所以纳亲就有点飘。于是他本来只要走个过场就行,但是到了西南之后,他却因为想表现,而和张广泗起了龌龊

将帅一不和,自然仗就没法好好打,结果乾隆期待的一场大胜没来,反而收到了大败的消息。乾隆一怒之下,就判了自己本来给予厚望的纳亲死刑

据史书记载,纳亲让乾隆失望之后,乾隆又派出了毛遂自荐的傅恒。从傅恒的晋升节奏来看,乾隆当时可能是想培养傅恒在若干年后,当纳亲的接班人,但纳亲的不争气,就把这个过程给提前了。

不过从傅恒的履历看,乾隆当时让他去,应该也是抱着试试看的目的,毕竟傅恒之前也没什么军事方面的经验。结果他这一试,还真的试出了傅恒是块真金。

傅恒凯旋归来之后,乾隆不光因为战事胜利而高兴,更让他高兴的是,有人可以填补纳亲留下来的空洞。公元1747年,26岁的傅恒荣升为户部尚书,第二年又直接身兼保和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

清朝前期,大学士加领班军机大臣几乎就等同于宰相。和珅虽然后来升迁的速度不比傅恒慢多少,但是他在临终前才混上领班军机大臣。那么和珅那么得宠,为什么一直没能当上领班军机大臣呢,有人说这是因为他的前面一直有阿桂

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和珅在军事上没有建树,乾隆捧了几次都没捧起来,所以没有军功的和珅,才长时间没能当上领班军机大臣,仅这一点,他就不如傅恒,人家傅恒不光搞定了西南,在平定准噶尔一役中,人家也是居功至伟。

后来傅恒还曾临危受命(前面折了三位总督)督师缅甸,本来傅恒已经计划得很周密,但是因为他染上了病,乾隆担心他出事,才赶紧把他叫了回来。

如果傅恒能够长寿,那么乾隆只要有他一个人就足以平衡满汉关系,及处理国家大事了。但是他却英年早逝了,傅恒一去世,权力就又出现了空洞,于是乾隆又开始物色人来填坑,结果他就找到了和珅......

更多文章

  • 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为何惊得放下酒杯,康熙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跟乾隆的关系,康熙第一次见乾隆为什么会放酒杯,康熙和乾隆是祖孙关系吗

    第一是要修建自己的陵墓,百年之后可入土为安。不然就要像顺治皇帝那样,死的时候陵墓还没建,硬生生停棺3年才入土,这在古代被视为大忌。第二是要尽快确定接班人,若等到自己去世了还没有太子,必然会掀起一场争夺权力的血雨腥风。第三要建立起大臣和新皇帝之间的关系,让两者之间的磨合期缩短,这样就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问

  • 成吉思汗想出一个办法让军队不曾挨饿,日军曾效仿却饿死五万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成吉思汗打仗厉害的原因,成吉思汗怎么使军人饿死,日军仿效成吉思汗的粮草补给方法

    我国历史上领土最大的朝代,当属元朝,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士兵一度打到欧洲,被欧洲称之为“上帝之鞭”,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所向披靡,但是终究敌不过病魔,最后在于西夏作战时病逝了,成吉思汗死后蒙古骑兵并没有止步不前,儿孙后人们通过努力,建立了元朝和四大汗国,四大汗国疆域一

  • 唐代河朔为何移民?其带来了怎样的社会文化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河朔指的是哪里,唐朝河朔地区在今天哪里,河朔之地对唐代的影响

    逃离了家乡的百姓受到新的居住地文化的影响,本身的习性与新的文化产生碰撞,不知不觉间就实现了两地文化的交融,直到现在,还有一个庞大的迁徙群体,我们称其为客家人。客家人由北方迁移到南方,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即客家文化,最早的客家人迁徙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由此可知,移民文化自古以来都是存在的。一、唐朝河朔

  • 从亡国公主到李世民宠妃,杨淑妃一生到底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为什么娶杨淑妃,李世民喜欢过杨淑妃,李世民的杨淑妃叫什么名字

    剧中的杨淑妃是一个大反派,处处算计,以弱制强,甚至还谋划了一场谋反!那历史上的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1-《武媚娘传奇》中的杨淑妃杨淑妃作为亡国公主,嫁给了李家的小儿子李元吉。因为李世民的原因,李元吉去世了,而李世民也按照当时的风俗迎娶了杨淑妃。并且在自己登基以后,册立她为四妃之一的淑妃。杨淑妃在后宫

  • 李世民第一宠妃韦贵妃才没有影视剧中演得那么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的杨妃是李元吉的贵妃吗,李世民对韦贵妃的评价,李世民宠爱韦贵妃吗

    1-关于出身剧中没有讲韦贵妃真名叫什么,但是史料记载了她的名字叫韦珪。不管是剧中还是历史上,韦贵妃都是出身于“李武韦杨”四大家族中的韦氏一族。2-关于位份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韦贵妃先是被家里送进宫册封为韦昭容,其次才是韦贵妃。历史上的韦珪和自己的堂妹都是二婚嫁给李世民,韦珪带着闺女嫁过来,还被册

  • 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看到杨贵妃真实体重后,女孩们都笑不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杨贵妃脸上有肉吗,唐朝杨贵妃多高多胖,唐朝杨贵妃为什么以胖为美

    在生活中形容美女时,会用到“燕瘦环肥”这个成语,这里的燕,是指历史四大美女之一的赵飞燕,瘦的很漂亮;而环肥就是指杨玉环,就是杨贵妃。传说中杨贵妃很胖,但胖的很好看,位列四大美女之一。那杨贵妃真实的体重是多少?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还美么?知道杨贵妃真实体重的女孩都笑不出来了。 唐代真的以胖为美么 现在我们

  • 李世民发明1种职业, 成古代女人噩梦, 如今的女人争先恐后去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发明的一种职业,李世民的用人之术,历史上李世民的用人之道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历朝历代都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和故事,翻开每一页近代中国历史,每一页都是屈辱、战败、割地、赔款。但是这不能抹灭中国古时候的辉煌,比如说唐朝,当时要说世界第一的国家,绝对是非大唐莫属。因为唐朝的强大一度渲染到欧洲等较远的国家,也让各国商人争先恐后的来中国进

  • 武则天为何能活到81岁高龄?她有个生理优势,现代女性很难拥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身体肯定吃不消,肯定就熬坏了身体,因此寿命也不会很长。那么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还能活得这样长久,还是让人有些诧异的。在古代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很落后,能活到像他这个年龄的还是很难见的。武则天怕付出的精力和心血都比普通人多得多,所以休息时间也非常少。那他是怎么活到81岁的呢?首先还是因为他的家世背景很好

  • 战国四公子中谁最厉害?当属春申君无疑,因为他儿子做了楚国的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四大公子春申君,春申君和楚国王室的关系,战国楚国春申君

    战国时期有四大公子。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皆在当时名噪一声,他们牢牢把持着本国的朝政,以致臣民只知有君,不知有王。所以就君臣之礼而言,这些旧贵族的公子哥也并不能被称之为君子,当然信陵君或许是个例外,这里暂不表。[var1]就政治体系而言,这些养数千门客的贵

  • 毛遂:那个敢用剑威胁楚王的人,结局却让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毛遂是如何一步步让楚王定盟约的,毛遂威胁楚王,毛遂和楚王什么关系

    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流传着很多从历史事件中演变出来的成语,毛遂自荐就是其中一个啦,而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毛遂也就成了我们家喻户晓的人物啦。虽然我们对毛遂自荐的故事很熟知,可是你知道毛遂最后的结局吗?说起来可是很让人为之欷吁呢![var1]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困邯郸,赵王派遣平原君如楚国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