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为何惊得放下酒杯,康熙发现了什么?

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为何惊得放下酒杯,康熙发现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893 更新时间:2024/1/21 16:20:41

第一是要修建自己的陵墓,百年之后可入土为安。不然就要像顺治皇帝那样,死的时候陵墓还没建,硬生生停棺3年才入土,这在古代被视为大忌。

第二是要尽快确定接班人,若等到自己去世了还没有太子,必然会掀起一场争夺权力的血雨腥风。

第三要建立起大臣和新皇帝之间的关系,让两者之间的磨合期缩短,这样就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问题。

头一件事还好,只要选定好陵墓的位置,派遣工匠修建即可。可后面两件事颇为头疼,尤其是立太子这件事,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为此煞费苦心。

就拿清朝的康熙皇帝来说,他两度废太子,搞得人心惶惶,自己也颇为伤神。不过这一切在他看到孙子乾隆之后彻底改变,他决定传位于乾隆的父亲雍正

那么乾隆第一次看到孙子乾隆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雍正的牡丹园

雍正还是王爷的时候,没事就会去牡丹园里监工。

因为他深知父亲康熙喜欢牡丹,为此他几年间派人寻访全国,收集到了各类名贵的牡丹栽种在园中。

最让雍正花心思的就是“青龙卧墨池”,这是牡丹中的名品。因为其形状为冠,中心青绿色且狭长翻卷的彩色花瓣,以及周围紫色的多层花瓣,让整朵牡丹呈现出一条青龙盘卧在花中的视觉冲击。

雍正料定父亲会喜欢,因此花费重金聘请名匠栽培。

在雍正的苦心经营之下,公元1722年的春天,牡丹园芬芳四溢,蝴蝶飞舞,加上亭台楼阁的相互衬托,宛如仙境一般让人神往。

雍正觉得时机到了,于是邀请父亲前来游园。

雍正的举动可以看出他很聪明,手段也很高明,采用投其所好的策略来争夺皇位。

然而这只是他的策略之一,甚至牡丹园只是陪衬,或者说是一个由头。雍正真正的目的是想让康熙看到自己已经12岁的三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这才是雍正真正的聪明之处。

他非常明白,人老了以后,最想要的就是后辈之中能够出现人杰。而他的三子弘历,天生聪明睿智,自己又精心培养了12年,所以纵观康熙所有孙子辈的孩子,没有一个人能比得过弘历。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弘历的性格和康熙颇为相似,绝对可以让康熙一眼看中。

其实历史上隔代指定皇帝的例子比比皆是,晋朝的司马炎为了隔代指定,甚至把皇位传给了一个傻子。此外明朝的朱元璋朱棣也都是如此。

所以雍正不是为自己争皇位,而是在为自己的儿子弘历争皇位。

有人或许很奇怪,乾隆都12岁了,康熙怎么可能还没见过?

这其实并不奇怪,康熙儿子多,孙子更多,历史记载的就有97个孙子。此外,这些孙子都不住在皇宫之中,即便是某些特殊的时候可以进宫,但一般也都是长子,乾隆是第三子,基本上没有机会进宫见爷爷。

第一次见面

在雍正的再三邀请下,康熙也想看看牡丹园的景色是否真的宛如仙境。

果不其然,刚进入花园,先是扑鼻的香气吸入鼻中,瞬间就让康熙来了精神。随后映入眼帘的就是形态各异,仪态万千的牡丹。

康熙不由得感叹:

“京城之中,居然有如此精致的牡丹园。”

雍正没有多说话,只是说自己也喜欢牡丹。

牡丹赏心悦目,康熙的脚步也就慢了下来,走走停停一直欣赏,大约游览了半个多时辰,才走到花园中心的凉亭。

康熙一看凉亭之中已经备下精致菜肴,正好走了半天,已经有些饥渴,于是就走到了凉亭之中和雍正喝酒聊天。

就在此时,一个孩童被管家带了过来。

康熙转头一看,发现这个孩子面如冠玉,一双剑眉之下,闪亮有神的大眼睛似乎可以发出光芒。不仅如此,红润的脸颊上一对小酒窝,虽然显得可爱,但整体看上去既有孩童的稚气,也具精神英武之感,颇有帝王之相。

康熙看罢,惊得放下了酒杯马上询问孩子的情况。

得知竟然是自己的孙子,已经12岁,名叫弘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然而这还只是开始,孩子不仅长相不凡,谈吐更是超越了年纪,甚至能够背诵《爱莲说》并解释其中的含义。

言语之间康熙似乎看到了儿时的自己。

在之后的半天时间里,康熙没有继续游览牡丹花园,而是和孙子谈天说地,直到傍晚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看到此情此景,想必雍正的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而最后的结局也如雍正所料,他成为了皇帝,而弘历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太子。

小结

雍正是一个极其聪明之人,他不直面皇位之争,而是采用迂回策略,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去感动康熙。

而弘历也非常争气,给康熙留下了一个非常完美的第一印象。

后来康熙直接下旨,让弘历进宫学习,而老师就是康熙自己。康熙做出这个举动之后,但凡是明眼人都可看出,雍正将是下一个皇帝。

不得不说,在“九子夺嫡”的战争之中,雍正的策略,弘历的聪慧,使得他们父子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也给世人留下了“康乾盛世”的大好局面。

参考资料:《清史稿》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想出一个办法让军队不曾挨饿,日军曾效仿却饿死五万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成吉思汗打仗厉害的原因,成吉思汗怎么使军人饿死,日军仿效成吉思汗的粮草补给方法

    我国历史上领土最大的朝代,当属元朝,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士兵一度打到欧洲,被欧洲称之为“上帝之鞭”,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所向披靡,但是终究敌不过病魔,最后在于西夏作战时病逝了,成吉思汗死后蒙古骑兵并没有止步不前,儿孙后人们通过努力,建立了元朝和四大汗国,四大汗国疆域一

  • 唐代河朔为何移民?其带来了怎样的社会文化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河朔指的是哪里,唐朝河朔地区在今天哪里,河朔之地对唐代的影响

    逃离了家乡的百姓受到新的居住地文化的影响,本身的习性与新的文化产生碰撞,不知不觉间就实现了两地文化的交融,直到现在,还有一个庞大的迁徙群体,我们称其为客家人。客家人由北方迁移到南方,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即客家文化,最早的客家人迁徙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由此可知,移民文化自古以来都是存在的。一、唐朝河朔

  • 从亡国公主到李世民宠妃,杨淑妃一生到底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为什么娶杨淑妃,李世民喜欢过杨淑妃,李世民的杨淑妃叫什么名字

    剧中的杨淑妃是一个大反派,处处算计,以弱制强,甚至还谋划了一场谋反!那历史上的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1-《武媚娘传奇》中的杨淑妃杨淑妃作为亡国公主,嫁给了李家的小儿子李元吉。因为李世民的原因,李元吉去世了,而李世民也按照当时的风俗迎娶了杨淑妃。并且在自己登基以后,册立她为四妃之一的淑妃。杨淑妃在后宫

  • 李世民第一宠妃韦贵妃才没有影视剧中演得那么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的杨妃是李元吉的贵妃吗,李世民对韦贵妃的评价,李世民宠爱韦贵妃吗

    1-关于出身剧中没有讲韦贵妃真名叫什么,但是史料记载了她的名字叫韦珪。不管是剧中还是历史上,韦贵妃都是出身于“李武韦杨”四大家族中的韦氏一族。2-关于位份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韦贵妃先是被家里送进宫册封为韦昭容,其次才是韦贵妃。历史上的韦珪和自己的堂妹都是二婚嫁给李世民,韦珪带着闺女嫁过来,还被册

  • 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看到杨贵妃真实体重后,女孩们都笑不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杨贵妃脸上有肉吗,唐朝杨贵妃多高多胖,唐朝杨贵妃为什么以胖为美

    在生活中形容美女时,会用到“燕瘦环肥”这个成语,这里的燕,是指历史四大美女之一的赵飞燕,瘦的很漂亮;而环肥就是指杨玉环,就是杨贵妃。传说中杨贵妃很胖,但胖的很好看,位列四大美女之一。那杨贵妃真实的体重是多少?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还美么?知道杨贵妃真实体重的女孩都笑不出来了。 唐代真的以胖为美么 现在我们

  • 李世民发明1种职业, 成古代女人噩梦, 如今的女人争先恐后去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发明的一种职业,李世民的用人之术,历史上李世民的用人之道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历朝历代都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和故事,翻开每一页近代中国历史,每一页都是屈辱、战败、割地、赔款。但是这不能抹灭中国古时候的辉煌,比如说唐朝,当时要说世界第一的国家,绝对是非大唐莫属。因为唐朝的强大一度渲染到欧洲等较远的国家,也让各国商人争先恐后的来中国进

  • 武则天为何能活到81岁高龄?她有个生理优势,现代女性很难拥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身体肯定吃不消,肯定就熬坏了身体,因此寿命也不会很长。那么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还能活得这样长久,还是让人有些诧异的。在古代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很落后,能活到像他这个年龄的还是很难见的。武则天怕付出的精力和心血都比普通人多得多,所以休息时间也非常少。那他是怎么活到81岁的呢?首先还是因为他的家世背景很好

  • 战国四公子中谁最厉害?当属春申君无疑,因为他儿子做了楚国的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四大公子春申君,春申君和楚国王室的关系,战国楚国春申君

    战国时期有四大公子。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皆在当时名噪一声,他们牢牢把持着本国的朝政,以致臣民只知有君,不知有王。所以就君臣之礼而言,这些旧贵族的公子哥也并不能被称之为君子,当然信陵君或许是个例外,这里暂不表。[var1]就政治体系而言,这些养数千门客的贵

  • 毛遂:那个敢用剑威胁楚王的人,结局却让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毛遂是如何一步步让楚王定盟约的,毛遂威胁楚王,毛遂和楚王什么关系

    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流传着很多从历史事件中演变出来的成语,毛遂自荐就是其中一个啦,而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毛遂也就成了我们家喻户晓的人物啦。虽然我们对毛遂自荐的故事很熟知,可是你知道毛遂最后的结局吗?说起来可是很让人为之欷吁呢![var1]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困邯郸,赵王派遣平原君如楚国求救

  • 齐国的稷下学宫,在齐国统治时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稷下学宫为什么叫稷下,齐国稷下学宫灭亡原因,齐国真的有稷下学宫吗

    [var1]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稷下学宫是古代官学的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它的产生又促进了私学的发展。春秋战国时代,西周官学已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官府垄断文教的局面被打破,由此私学兴起,并影响和推动了当时诸侯各国公室养士用士制度的发展。齐国富有收揽贤士的光荣传统,田齐夺取政权后,随着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