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体制而言,宋朝从初年开始,军队的战力就只有禁军,地方的兵力完全就只有老弱残兵,然后禁军后来也重量不重质,造成之后的冗兵。在制度没改的情况下,打赢北方有点困难,整个宋朝很常在北伐(关系到第三点的自尊问题),但往往是屡战屡败。
2.以当时潮流而言,宋朝重文轻武相信是大概都了解的,武将素质低下无可避免,只有少数人愿意放弃高官而为国家作战(而且还要打得很好就更少了)。
如同前面所说,宋朝灭亡的原因必定是多重因素的结果。我个人是觉得就算两者联盟大概也不能免除灭亡,最多也只是两国一起撑过忽必烈回去抢汗位然后数十年后一起被攻破。因为当时南宋很明显得不可能会有多少战力,似乎他们夹攻金朝时还是一直败;金朝因为政策的实施导致汉化太快,学习到中国的文化同时也丧失女真族的骠悍,简言之就是两者都有腐败的情况。
开始宋高宗是主战派的,但是后来一方面没有反攻的决心,另一方面是怕钦宗回来夺走皇位的继承者(高宗无子嗣),还有一方面是怕军人掌权(还时回归到风气问题),所以在秦桧的唆使下跟金谈和(当时金兀术战败而归),最后也是皇帝下令处死岳飞的。
后面各个皇帝的继承者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譬如太上皇、皇后、奸臣贾似道、丁大全等),我是觉得普遍昏庸,这影响到ㄧ些政策的实施和钱的浪费。像是蒙哥阵亡,忽必烈等人争夺汗位时,贾似道自作主张谈和并割地赔款(蒙古人本来就要退兵了)等等。虽然当时皇帝好像不知道这件事,不过以他依赖贾似道的程度,我看大概也会同意吧。
所以说,南宋中衰责任在于皇帝,虽然宋朝皇权没有明清那么极端,但是从宋太祖的政策中也可看出有皇权集中的迹象,政策实施与否应该是取决于皇帝同不同意,虽然到后期把持在权臣手中,不过也是皇帝是宠信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