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真宗和万历是昏君吗?白白挥霍一千万?

宋真宗和万历是昏君吗?白白挥霍一千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19 更新时间:2024/1/26 15:48:36

宋真宗赵恒是宋朝第三位皇帝,按理说每个朝代的初期,一般都不会有昏君的,秦二世杨广例外,朝代初期的皇帝和大臣,一般都会守成。

客观上说,真宗和萧太后订下了澶渊之盟,的确给辽宋两国带来了几十上百年的和平发展,避免了生灵涂炭,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但是澶渊之盟真不值得宋朝拿出来大张旗鼓地吹嘘夸耀,因为毕竟是宋朝给辽朝进贡的,哪怕每年进贡的30万岁币,不及宋朝用兵费用的十分之一,这件事说出来也不算怎么光彩。

真宗输给萧太后,能找到很多赢不了的理由,一是中原失去了北方的军事地理屏障,北宋以开封为京,幽云十六州早在五代十国晚期,就被石敬瑭拱手让给了辽太宗,还认比自己小的辽太宗为爹,自称儿皇帝,以求偏安。

北宋初年,比起石敬瑭,确实要有骨气太多,二是真宗对上了辽朝最鼎盛时期的人物萧太后,承天太后萧绰出身名门,手段非凡,和宰相韩德让有实际上的夫妻关系,不拘小节,会识人用人。

但真宗比起赵匡胤、赵光义还是要差一些,赵匡胤在世,幽云十六州收复或许有望,赵光义好歹也敢去打,不过打不赢,策略太差,猜忌太重,真宗比起光义还多了点怯懦。

辽宋开战时,真宗御驾路上,都想着要跑去南京,文臣武将跟他说,你一跑,后面就会生变、乱子会更大,必须御驾亲征稳定人心,要知道宋朝的得国,就是靠武将们陈桥兵变的,所以宋朝是对武将猜忌提防最严重的王朝,这也是它亡国的根本原因之一,武风是被皇帝和臣子主动弱化的。

宋真宗做的最荒唐的事,是东封泰山,西祀汾阴,如果他做到了秦皇汉武这个级别,犁庭扫穴,一统八荒,四方来朝,那么当时和后世的人,都不会觉得他封禅有什么问题,但是他的功绩并没有那么大不说,还为此花费了千万贯。

东封泰山用了800万贯,西祀汾阴20万贯,各种宫观2610座,重秦皇阿房骊山的奇观误国,加起来超千万贯是没有问题的,这时候宋真宗已经把前两代的积蓄挥霍一空了,和乾隆弘历有得一比。

《宋史》评价他“一国君臣如病狂”,豆瓣评分高达9分的云国的《细说宋朝》延用了此话做章节名。

朱元璋在《明太祖宝训》中,却竭力称赞宋真宗是贤君,说全是大臣们阿谀奉承的原因,只能说是皇帝最能理解、共鸣和同情皇帝,不过明代初期确实没有出现这种挥霍无度的昏君。

赵恒并没有太大的功绩,白白花费一千万贯却是十分之大的过错,如果这一千万花在当时的民生、教育上,那他就是贤君,可惜他真的是个昏君,甚至不如万历。

再进一步,还不如他的妻子刘皇后,刘皇后用人、稳定的手段,大概仅次于萧绰。

那万历是不是昏君呢?

比起宋真宗,明神宗万历是有功绩的,一是平定宁夏,二是东征倭寇,三是平定播州,就是万历三大征,总共耗费1100万两。

如果宋真宗把1000万贯用在北伐上,拿下幽云十六州的可能性肯定是会更大的。

不过万历虽然有功绩,却比宋真宗更狠,三大征后,国库已经空虚,万历还继续索银1000万两,派太监出去四处搜刮,已经把明朝经济搞得不能再空了,张居正一条鞭法也早就人亡政息。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认证剖析过万历好财货的心理,认为是他前二十年受到太后和张居正的严厉管教,这是有道理的,张居正自己很奢侈,出行大轿奢华无比,婢女侍妾无数,却要万历简朴,张居正死后,万历看透他们的虚伪,才会出现这种报复性心理。

万历的昏招不仅是搞空经济,他还在促使明朝灭亡上提供了2个原因,一是几十年不上朝,开启殆政、慵懒之风,二是国本之争,直接开启东林和宦官的争斗,使得晚明臣子,永远不能团结一心。

总的来说,宋真宗和万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公事之外,都为自己的私事花费了超1000万,宋真宗是个昏君,功绩不太明显,过错很明显。明神宗万历也有昏的一面,但他功过也都比较明显,功绩方面,是超越了宋真宗的。

不过,还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宋真宗的求和,确实保证了辽宋两国长期的和平,而万历的征伐和挥霍,却一步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你认为他们谁更厉害一点呢?

更多文章

  • 龙袍是帝王的专属象征,为什么到了宋朝,皇帝不穿龙纹袍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皇帝龙袍是红色还是黄色,宋朝龙袍的颜色,韩国人眼中的宋朝皇帝龙袍

    众所周知,古代的皇帝是权力的集大成者,是天下的掌舵人,是尊贵的皇室贵族,是万人敬仰的天子。我们时常翻开史书,也总能观到历史中许多皇帝的雄姿,他们高高在上,一呼百应、指点江山的气概从史书中扑面而来。不少皇帝的赞美之词溢于史中,尤其是开国皇帝,他们贵为天子,是神派来掌管人间的贵人,他们总与天之异象挂钩,

  • 宋朝连北京和大同都没统治过,为什么认为是大一统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算是大一统王朝吗,宋朝真的没有大一统吗,宋朝统治的时间轴

    大家对于北宋时期的这个国家有着诸多的意见,首先就认为它连北京和大同这两个地方都没有统治过,怎么敢对外宣称自己是一个大一统王朝?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有着现实因素,还是说它自己的一种自黑或者自吹的方式呢?相信提起这些大一统王朝,大家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秦朝。秦朝的确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大一统,它不仅使得整个中

  • 龙袍是古代帝王的象征,为什么宋朝的龙袍,没有龙纹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龙袍与明朝龙袍的区别,宋朝皇帝龙袍是红色还是黄色,宋代皇帝的龙袍

    宋朝龙纹的“消失”的原因,要从龙袍的起源开始。龙可谓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由各个动物的一部分拼凑而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龙是九五之尊,是万物之首,是天地之间最高贵的存在。 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标榜自己是真龙天子,将这龙绣在自己的衣服上,以此来表明自己是这万民之首,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最早龙袍的出现

  • 赵丽蓉老师说的司马光砸缸是真是假?马未都老师说:那可能是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丽蓉司马光视频,赵丽蓉司马光砸缸段子,司马光砸缸马未都是在变相认错吗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有《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刚正不阿,做事刻苦努力,一直被视为莘莘学子的楷模,我们对司马光的了解,大都不是源于《资治通鉴》,而是来源于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司马光砸缸"(多数还要拜赵丽蓉老师所赐),大家都很佩服司马光沉着冷静、果断、聪明的品格。"司马光砸缸

  • 俺巴孩汗曾被金朝处决,金灭亡时,受到了来自蒙古军队的残忍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蒙宋联军灭金有多残忍,蒙古和南宋联手灭金之战,金朝与蒙古的对抗

    狼就是蒙古人的图腾,蒙古人就是草原狼的化身,蒙古人的首领成吉思汗更以嗜血如命、杀人如麻而著称。老子英雄儿好汉,有其爷必有其孙,铁木真的种子忽必烈、这位元朝的开国皇帝最擅长的也是四个字:屠城、灭族。蒙元统治者的血性和残忍,人类历史上无人能望其项背。公元1274年夏天,忽必烈大举伐宋。蒙古大军继续其残暴

  • 矛盾的蟋蟀皇帝朱瞻基:既开创了太平盛世,又充当了王朝的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但所有盛世都没有朱瞻基开创的盛世厉害,因为别的皇帝都是殚精竭虑、兢兢业业搞出来了,唯独朱瞻基的盛世是玩出来的。朱瞻基是个蟋蟀皇帝,对蟋蟀情有独钟,不但重金购买稀有品种,而且还亲自观察蟋蟀习性,成为养蟋蟀的专家,其蟋蟀方面的知识和成就一点也不亚于南宋的政治家贾似道。有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朱瞻基治国就到

  • 明朝小女子6岁入宫,17岁封妃,因预产期推后,被关进别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宫妃殉葬,明朝宫女出宫年龄,明朝女子几岁入宫

    古代的皇帝非常重视接班人的文化教育,打小就聘请名师对皇储进行权术和厚黑学传授,让他们个个治大国如烹小鲜,玩弄文武百官于股掌之中。说白了就是培养说瞎话不眨眼,杀众生不抖手的宫斗人才。可是由于朱元璋不重视岗前培训,聘请的师傅也不过关,大明江山的接班人不是吃仙丹的高手,就是做木匠的奇才,或者是游戏大师,合

  • 大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说,如果能够穿越,他最愿意穿越到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开车穿越到宋朝完整版叫什么片名,小伙穿越宋朝第一集,穿越宋朝造火枪

    他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在当时英国最有名的公立院校圣玛丽学院接受古典文化教育,对中国文化有着极高的评价,最为出名的便是他的著作《展望21世纪》。这本书当时把西方列强吓得不轻,因为这本书得出了一个结论,21世纪中国会统一世界。当然,这里说的中国会统一世界,指的是文化上的统一,那么汤恩比博士既然这么喜爱和

  • 明朝晚期的鼠疫到底多恐怖,究竟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鼠疫有多可怕,明朝末期的鼠疫到底有多严重,明朝鼠疫爆发历史

    老鼠虽然胆子很小,但长久以来都在人类周围生活,其身体携带的病毒会引发鼠疫从而害死很多人。当年明朝在快要改朝换代的时候,华北地区祸不单行,接连发生了重大鼠疫,而这一场残酷的天灾也间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速度。当时华北地区天气十分奇怪,先是出现天气炎热,鲜少下雨,接着旱灾频生,草木枯萎,农民田里颗粒无收,而

  • 广西狼兵雄于天下,是明朝抗倭先锋,为何缺少历史书中的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日本谈广西狼兵,广西狼兵视频完整版,广西狼兵vs八旗军

    那么为什么如此强悍的广西狼兵记载如此之少呢?广西狼兵起源于明朝,是由当地壮族土司组建的地方武装,自正统年间明朝征用狼兵取得巨大成效以来,征用广西狼兵就成为了后来的惯例,而广西的狼兵也确实取得了许多功绩,袁崇焕就曾经用一万狼兵击败努尔哈赤十三万军队。直到近代民国时期,从广西走出的第七军也被称为钢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