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人到中年做事要有目的,记住这两个字,能让自己变得强大

曾国藩:人到中年做事要有目的,记住这两个字,能让自己变得强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64 更新时间:2023/12/7 22:35:04

晚清名臣曾国藩到了中年,吃了一系列苦头后,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反思,终于恍然大悟:人到中年后,做事一定要有目的,记住“低头”这两个字,能让自己变得强大。

“低头”这两个字,虽然谁都能理解,却很难做到。即使曾国藩这样的圣人,他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心理斗争后,才彻底懂得如何低头。

低头,是一门学问!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自尊,尤其是到了中年的时候,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但现实生活,并不会按照我们的想法来运行。

曾国藩43岁时,以一个丁忧在籍的侍郎身份,出任湖南团练大臣,并靠自己的才识和能力,练成了一支强大的湘军,成为清朝唯一一支能和太平军抗衡的武装力量。

曾国藩创建湘军时,他的地位比较高,是朝廷的二品大员,而湖南的巡抚也仅仅是从二品,因此,曾国藩就显得有一些高高在上的感觉,对于地方官员们给他提的一些建议或意见,他常常听不进去,为此,得罪了很多官员。

曾国藩手握重兵,并不会在意地方官员们对他的想法,他更在意朝廷对自己的看法。由于打了很多胜仗,曾国藩为了能有效利用资源,让地方给湘军筹集粮饷,因此,在湖北巡抚位置空缺的时候,他希望朝廷有所褒奖,让他出任湖北巡抚。

按理说,曾国藩为大清朝浴血奋战,朝廷自然应该给予支持,可是,咸丰皇帝是一个多疑善变的人,他为了遏制曾国藩手中的权力过大,将湖北巡抚的位置给了别人。

后来,四川总督的位置空缺,曾国藩又想成为四川总督,可是,咸丰皇帝依旧不同意。

曾国藩十分失望,却不想向咸丰皇帝低头。于是,曾国藩利用父亲病逝的机会,将部队丢在江西,自己回到了湖南老家,并上奏朝廷,他要在家丁忧三年。

曾国藩的目的非常清楚,他是在要挟咸丰皇帝,希望朝廷能给予他地方实权。咸丰皇帝见无法命令曾国藩,索性同意了他的奏请,让他在家安心守孝。

就这样,曾国藩因为不懂低头,将手中的兵权弄丢了。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在被剥夺兵权近一年时间里,他无事可做,开始读《庄子》等经典著作,最终明白,自己到了中年后,之所以处处碰壁,遭官场上的同僚排挤,让咸丰皇帝不待见他,就是因为不懂低头,自认为有本领,把谁都不放在眼中。

曾国藩有本领,这是事实。论做学问,他能成为天下人们的楷模;论为官,他仅仅37岁就做到了二品侍郎的位置上;论打仗,从未带过兵打过仗的他,能成为湘军统帅。

曾国藩的这些成就,在清朝的历史上,屈指可数,他自负也情有可原。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并不是每个人都佩服他,甘愿被他驱使。

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曾国藩越发明白,人到中年后,做事不能意气用事,一定要有目的,而只有懂“低头”这两个字的人,才能让自己变得强大,也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为了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曾国藩决定“与光同尘”,向现实低头。因此,当前线战事紧张,咸丰皇帝再次命令他出山,带领湘军抵御太平军时,曾国藩丝毫没有推辞,更没有提任何条件。

这次出山,曾国藩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他每到一个地方,就主动屈尊去拜访地方官员,连长沙的一些县级衙门,曾国藩也亲自去拜访,希望得到地方官员们的支持。

可以想象,一个正二品官员能到基层地方衙门去拜访,对地方官员们来说,那是多大的荣耀。

低头后的曾国藩,做事更游刃有余,很快就做到了两江总督的位置上,封侯拜相,权倾天下。

曾国藩的这些智慧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就是因为都是他亲身实践的,虽然很简单,却十分实用。为此,推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关于曾国藩的这两部作品,一个是视频介绍,一个是文字介绍。视频为《曾仕强:管理大师曾国藩的人生智慧》。

曾仕强从曾国藩识人的角度,讲他如何为大清王朝选拔人才的方法,将其认人识人的奥妙讲解得十分精彩,对我们如何认人识人有很大的帮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下方卡片订阅。

文字介绍的曾国藩也非常经典,这部《曾国藩权谋术:乱世可成枭雄,盛世可为富商》专栏,近30万字,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帮我们解决以下几个疑问:

一、曾国藩没有任何背景,他靠什么获得升迁?

二、曾国藩没有任何从政经验,他30岁才进入官场,是如何为官的?

三、在当时腐败的官场中,为官清廉的曾国藩为何能左右逢源?

这些问题,都和曾国藩善于权谋有关。曾国藩的权谋和帝王权谋、权臣权谋截然不同,是帝王和权臣之间的第三种权谋。

正是这种权谋术,成就了曾国藩的一生。该专栏采取传记的方式,讲解了曾国藩为官的一生,通俗易懂,读之让人茅塞顿开,是学习曾国藩的入门级作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订阅、试读、购买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邦

更多文章

  • 此人临死前说:“我一死,大清必亡”,去世10天后,溥仪宣布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溥仪死亡真相揭秘,溥仪死前不留遗言,溥仪退位前的征兆

    清朝末年,中国被列强欺辱,很多仁人志士都开始了探索救国图存的道路,比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清朝的权贵们也有很多有识之士,开始组织在一起进行救国。其中有一位人物,在日本留学归来,多次参加战斗,被称为清朝贵族的“五虎”,他的名字叫良弼。他这个人据说非常的有才。在晚清灭亡之际,其实很多满清的遗老

  • 慈禧为何会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低三下四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王朝重男轻女的大环境里,慈禧能发动政变,扳倒八大辅政大臣,以垂帘听政的形式夺取政权,最终实现了“龙在下,凤在上”的格局,成为清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可谓十分厉害。(慈禧画像)在慈禧把持政权的半个世纪中,她的强势更是令朝廷内外无不对她战战兢兢,俯首帖耳。她还曾对大臣们说过:“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

  • 金默玉:清朝最后一位格格,76岁再创业,一生坎坷又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金默玉,金默玉临终遗言,金默玉清朝最后一位格格

    贵族在我们眼里是“高傲”、“冷静自持”的,但是有这么一位贵族,她开朗又特立独行,早年留学日本,后来自己创业。经过十几年的牢狱之灾后,依然保持童真,悲情和苦难在她口中变成一场轻松的闹剧,她就是“清朝最后一位格格”——金默玉。皇室出身金默玉,1918年出生在辽宁旅顺,她出生时,清朝的皇室已经被赶出紫禁城

  • 都知道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你知道康熙是个科学家吗?并且是顶级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微服私访记康熙被绑在柱子上,历史上康熙皇帝会武功么,康熙帝的文治武功

    人们都知道康熙一生都喜欢科学,在他的宫廷里就有好几个博学的外国传教士,给他讲述科学知识。你千万不要以为,他仅仅是一个科学爱好者,他实际上是一个专家和科学家,他在很多科学领域都达到了当时中国的一流水平,曾国藩在他的《国朝先正事略序》一文中,曾这样评价康熙帝:“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

  • 曾国藩:真正厉害的人,往往能一眼看穿每件事情背后的本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曾国藩真正的三大智慧,曾国藩三招教你看穿人心,曾国藩真正的做人方法

    懦弱的人,面对危机的时候,即使忧心忡忡,整夜失眠,他也找不到方法破解。而真正厉害的人,面对危机的时候,总是面不改色,胸有成竹,因为他们往往能一眼看穿每件事情背后的本质,并遵循一定的规律,成功化解。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这样厉害的人。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六月,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和太平军鏖战十二年后

  • 清朝最奇葩的试婚制度,不管皇子还是格格,在结婚之前必须试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的试婚制度,清朝皇室传统试婚,清朝婚嫁制度对照表

    世人都知道,古代不管男子还是女子,结婚都比较早,一般都在十五岁左右,女子则更早。那时的人,不像现代人这么聪明,可以通过一些资料了解结婚的一些事情,所以,清朝就有一个非常奇葩的“试婚制度”。所谓的“试婚”,其实,就是在皇子结婚之前,需要找一个年长一点的宫女,亲自教导需要结婚的皇子如何做丈夫。在清朝,不

  • 清史上规模最大的贪腐案,光人头就装了一大车,也成为乾隆的耻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年三大贪腐案,乾隆五年出了一个贪腐案,清朝最大的贪腐案件

    这件贪腐大案,发生在乾隆皇帝在位的四十六年,是甘肃全省官员私通谎报灾情、贪污朝廷救济粮的惊天大案。在处理这件贪污案之时,乾隆皇帝快刀斩乱麻,上到当时封疆大吏这样的朝廷要员,下到甘肃省州牧县令这样的芝麻小官,一共将100多人处以死刑但实际只有56人被砍头,光人头就装了一大车。看起来这只是一桩规模较大的

  • 曾国藩的为官哲学和做人准则:舍得放弃,才不会被贪欲束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国藩为官做人之道,曾国藩为人处世的两个诀窍,曾国藩为人处世十二原则

    人和人之间,不同的想法,就有不同的结果。舍得放弃,才不会被贪欲和诱惑束缚。同样是风云人物,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举动就充满了智慧。曾国藩认为:人生要学会退缩,有时一个转身,就能迎来一个春天。这不仅是曾国藩的为官哲学,也是他做人的准则。在曾国藩的人生中,有两次重大退缩。第一次退缩:从五部侍郎的位置上离开咸丰

  • 曾国藩:不要看别人的成功,要看别人的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曾国藩教你如何做到成功,曾国藩成功的秘诀,曾国藩励志名言持之以恒

    历史上的成功人士,从来不把成功当成商品来售卖,而是当作经验,免费讲述给后人,希望后人能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吸取一些教训。如果谁把自己的成功当成商品来赚钱,此人一定是骗子。说到清朝的成功人士,不得不说晚清名臣曾国藩。虽然现在很多宣扬成功学的人也喜欢举曾国藩的例子,但绝对违背了曾国藩当时的想法。在《曾国藩

  • 曾国藩刚刚进入官场时,为何能得到一品大员穆彰阿的赏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为什么坐上一品大员,曾国藩一夜之间连升4级,曾国藩为何当二品大员

    要解答这些疑问,就不得不提穆彰阿,道光时期权倾天下的人物。可是,曾国藩刚刚进入官场时,没有任何影响力,他为何能得到一品大员、军机首辅大臣穆彰阿的赏识呢?知道曾国藩和穆彰阿交往的方法后,自然就知道答案了。曾国藩能得到穆彰阿的赏识,综合起来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真诚。真诚每个人都有,是最廉价,也是最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