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首次获得升迁时,为何能连升四级?全靠与人打交道这套本领

曾国藩首次获得升迁时,为何能连升四级?全靠与人打交道这套本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09 更新时间:2023/12/23 14:57:40

无论任人,进入一个单位后,首次获得升迁都非重要。获得第一次升迁后,只要善于总结,后面都会不断获得升迁。在历史上,有一个获得升迁次数非常多的牛人,他就是曾国藩。他从进入官场后的第三年开始,每年至少都会获得一次升迁。仅仅用了7年时间,曾国藩就从一名从七品(副处级)官员升到了一名正二品(副部级)的位置上。

我们研究曾国藩的为官路径,一定要了解他首次获得升迁的方法。

曾国藩首次获得升迁,不是升一级,而是连升四级。

曾国藩为何能连升四级?并不是他能力出众,也不是他为朝廷做出了什么突出的贡献,他全靠与人打交道的这套本领,即驭人术。

下面,我们来仔细剖析:

我们从曾国藩的履历来看,他并不是一进官场就获得升迁,而是经历了很多波折。

曾国藩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正式进入官场,这一年,曾国藩30岁。

曾国藩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他一心想成为一个好官,成为一个“内圣外”一样的人物,但现实并不像他想象得那样简单。由于上司的心胸比较狭窄,很是嫉妒曾国藩的才能,加上曾国藩的俸禄有限,没有银子去巴结上司,他很不受上司欢迎。在辛辛苦苦工作3年时间后,不仅没有获得升迁,还被革去从七品的职位,被贬为一名候补检讨。

清朝时期的官场上,实缺很少,当一个官员成为候补后,要想再次获得升迁,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可是,曾国藩却靠这套与人打交道的驭人术,在他被贬职仅仅半年时间后,就连升四级,一跃成为翰林院从五品侍讲。

曾国藩驾驭了谁?他是如何驾驭的呢?

这个人在道光时期,是一个权倾天下的人物,他就是军机首辅大臣穆彰阿

曾国藩驾驭穆彰阿的方法,平淡中透着大智慧,值得我们反复学习。

一是要敢于去接触地位比你高的人。

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官场上,很多人遇到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时,不仅显得没有自信,还有一些战战兢兢的胆怯。如果你想获得升迁,想获得贵人的帮助,一定要树立你的信心。

关于如何才能树立信心、如何才能让自己内心强大的方法,在《曾国藩心学》中有非常详细的介绍,我这里不再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我的“专栏”中订阅。

曾国藩靠一点微不足道的关系,就接触到了穆彰阿。在曾国藩参加会试的时候,由于穆彰阿是大总裁、主考官,按照当时科举制度的规定,穆彰阿就是所有学子们的座师了。

当然,这仅仅是名义上的老师,加上穆彰阿是朝中的一品首辅大臣,很多学子根本不敢去接触。

可曾国藩却不一样,他是孔孟之道的践行者,始终奉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因此,总是不厌其烦地去穆彰阿府中拜访、请教。

二是与人交往时,要善于隐藏自己的目的。

在官场上,人与人之间的警惕性非常高,尤其是一些手中有了一定权力的人,更是不会与人轻易接触。穆彰阿虽然是曾国藩名义上的恩师,但他对曾国藩这样的学子完全不了解,再说了,穆彰阿当过多届会试的主考官,他的门生故吏早已遍布天下,根本不会一下子信任曾国藩。

与人交往的时候,要想驾驭他人,就要善于隐藏自己的目的。曾国藩接近穆彰阿,如果说他不希望得到恩师的提携,显然不符合实情。曾国藩的理想,是成为大清王朝的一名好官,可是,曾国藩在朝中没有任何背景,他想要有人赏识和提携自己,穆彰阿就是最理想的人选。

什么人最容易得到穆彰阿的帮助,那就是他的亲人。为此,曾国藩常常去给穆彰阿请安,并靠善于鉴定古字画的技能,赢得了穆彰阿的信任。

穆彰阿喜欢收藏古字画,有曾国藩替他辨别真伪,是求之不得。就这样,曾国藩像孝敬自己的父亲一样孝敬穆彰阿,终于获得了这位权倾天下人物的认可和提携。

在穆彰阿的保举下,曾国藩在翰林院被贬职后,仅仅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连升四级,成为翰林院侍将,步入大清王朝中层干部行列。

从曾国藩的升迁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官场上,一个人能否获得升迁,和驭人有很大关系。

关于曾国藩这套驭人术,在我的专栏《曾国藩驭人术:用最简单的方法驾驭人心》中有全面讲解,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去看一看,了解曾国藩如何靠驭人术这套本领,在官场上左右逢源,逢凶化吉,最终成为一代名臣的。曾国藩的这些方法,非常实用,读之让人受益匪浅。

点击下方卡片链接,即可订阅、试读、购买。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史智库

更多文章

  • 曾国藩:人到中年做事要有目的,记住这两个字,能让自己变得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曾国藩人到中年身处逆境,曾国藩的做人三大原则,曾国藩谈做人的心态

    晚清名臣曾国藩到了中年,吃了一系列苦头后,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反思,终于恍然大悟:人到中年后,做事一定要有目的,记住“低头”这两个字,能让自己变得强大。“低头”这两个字,虽然谁都能理解,却很难做到。即使曾国藩这样的圣人,他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心理斗争后,才彻底懂得如何低头。低头,是一门学问!每个人的心灵深

  • 此人临死前说:“我一死,大清必亡”,去世10天后,溥仪宣布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溥仪死亡真相揭秘,溥仪死前不留遗言,溥仪退位前的征兆

    清朝末年,中国被列强欺辱,很多仁人志士都开始了探索救国图存的道路,比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清朝的权贵们也有很多有识之士,开始组织在一起进行救国。其中有一位人物,在日本留学归来,多次参加战斗,被称为清朝贵族的“五虎”,他的名字叫良弼。他这个人据说非常的有才。在晚清灭亡之际,其实很多满清的遗老

  • 慈禧为何会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低三下四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王朝重男轻女的大环境里,慈禧能发动政变,扳倒八大辅政大臣,以垂帘听政的形式夺取政权,最终实现了“龙在下,凤在上”的格局,成为清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可谓十分厉害。(慈禧画像)在慈禧把持政权的半个世纪中,她的强势更是令朝廷内外无不对她战战兢兢,俯首帖耳。她还曾对大臣们说过:“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

  • 金默玉:清朝最后一位格格,76岁再创业,一生坎坷又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金默玉,金默玉临终遗言,金默玉清朝最后一位格格

    贵族在我们眼里是“高傲”、“冷静自持”的,但是有这么一位贵族,她开朗又特立独行,早年留学日本,后来自己创业。经过十几年的牢狱之灾后,依然保持童真,悲情和苦难在她口中变成一场轻松的闹剧,她就是“清朝最后一位格格”——金默玉。皇室出身金默玉,1918年出生在辽宁旅顺,她出生时,清朝的皇室已经被赶出紫禁城

  • 都知道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你知道康熙是个科学家吗?并且是顶级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微服私访记康熙被绑在柱子上,历史上康熙皇帝会武功么,康熙帝的文治武功

    人们都知道康熙一生都喜欢科学,在他的宫廷里就有好几个博学的外国传教士,给他讲述科学知识。你千万不要以为,他仅仅是一个科学爱好者,他实际上是一个专家和科学家,他在很多科学领域都达到了当时中国的一流水平,曾国藩在他的《国朝先正事略序》一文中,曾这样评价康熙帝:“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

  • 曾国藩:真正厉害的人,往往能一眼看穿每件事情背后的本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曾国藩真正的三大智慧,曾国藩三招教你看穿人心,曾国藩真正的做人方法

    懦弱的人,面对危机的时候,即使忧心忡忡,整夜失眠,他也找不到方法破解。而真正厉害的人,面对危机的时候,总是面不改色,胸有成竹,因为他们往往能一眼看穿每件事情背后的本质,并遵循一定的规律,成功化解。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这样厉害的人。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六月,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和太平军鏖战十二年后

  • 清朝最奇葩的试婚制度,不管皇子还是格格,在结婚之前必须试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的试婚制度,清朝皇室传统试婚,清朝婚嫁制度对照表

    世人都知道,古代不管男子还是女子,结婚都比较早,一般都在十五岁左右,女子则更早。那时的人,不像现代人这么聪明,可以通过一些资料了解结婚的一些事情,所以,清朝就有一个非常奇葩的“试婚制度”。所谓的“试婚”,其实,就是在皇子结婚之前,需要找一个年长一点的宫女,亲自教导需要结婚的皇子如何做丈夫。在清朝,不

  • 清史上规模最大的贪腐案,光人头就装了一大车,也成为乾隆的耻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年三大贪腐案,乾隆五年出了一个贪腐案,清朝最大的贪腐案件

    这件贪腐大案,发生在乾隆皇帝在位的四十六年,是甘肃全省官员私通谎报灾情、贪污朝廷救济粮的惊天大案。在处理这件贪污案之时,乾隆皇帝快刀斩乱麻,上到当时封疆大吏这样的朝廷要员,下到甘肃省州牧县令这样的芝麻小官,一共将100多人处以死刑但实际只有56人被砍头,光人头就装了一大车。看起来这只是一桩规模较大的

  • 曾国藩的为官哲学和做人准则:舍得放弃,才不会被贪欲束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国藩为官做人之道,曾国藩为人处世的两个诀窍,曾国藩为人处世十二原则

    人和人之间,不同的想法,就有不同的结果。舍得放弃,才不会被贪欲和诱惑束缚。同样是风云人物,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举动就充满了智慧。曾国藩认为:人生要学会退缩,有时一个转身,就能迎来一个春天。这不仅是曾国藩的为官哲学,也是他做人的准则。在曾国藩的人生中,有两次重大退缩。第一次退缩:从五部侍郎的位置上离开咸丰

  • 曾国藩:不要看别人的成功,要看别人的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曾国藩教你如何做到成功,曾国藩成功的秘诀,曾国藩励志名言持之以恒

    历史上的成功人士,从来不把成功当成商品来售卖,而是当作经验,免费讲述给后人,希望后人能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吸取一些教训。如果谁把自己的成功当成商品来赚钱,此人一定是骗子。说到清朝的成功人士,不得不说晚清名臣曾国藩。虽然现在很多宣扬成功学的人也喜欢举曾国藩的例子,但绝对违背了曾国藩当时的想法。在《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