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任何人,进入一个单位后,首次获得升迁都非常重要。获得第一次升迁后,只要善于总结,后面都会不断获得升迁。在历史上,有一个获得升迁次数非常多的牛人,他就是曾国藩。他从进入官场后的第三年开始,每年至少都会获得一次升迁。仅仅用了7年时间,曾国藩就从一名从七品(副处级)官员升到了一名正二品(副部级)的位置上。
我们研究曾国藩的为官路径,一定要了解他首次获得升迁的方法。
曾国藩首次获得升迁,不是升一级,而是连升四级。
曾国藩为何能连升四级?并不是他能力出众,也不是他为朝廷做出了什么突出的贡献,他全靠与人打交道的这套本领,即驭人术。
下面,我们来仔细剖析:
我们从曾国藩的履历来看,他并不是一进官场就获得升迁,而是经历了很多波折。
曾国藩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正式进入官场,这一年,曾国藩30岁。
曾国藩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他一心想成为一个好官,成为一个“内圣外王”一样的人物,但现实并不像他想象得那样简单。由于上司的心胸比较狭窄,很是嫉妒曾国藩的才能,加上曾国藩的俸禄有限,没有银子去巴结上司,他很不受上司欢迎。在辛辛苦苦工作3年时间后,不仅没有获得升迁,还被革去从七品的职位,被贬为一名候补检讨。
清朝时期的官场上,实缺很少,当一个官员成为候补后,要想再次获得升迁,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可是,曾国藩却靠这套与人打交道的驭人术,在他被贬职仅仅半年时间后,就连升四级,一跃成为翰林院从五品侍讲。
曾国藩驾驭了谁?他是如何驾驭的呢?
这个人在道光时期,是一个权倾天下的人物,他就是军机首辅大臣穆彰阿。
曾国藩驾驭穆彰阿的方法,平淡中透着大智慧,值得我们反复学习。
一是要敢于去接触地位比你高的人。
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官场上,很多人遇到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时,不仅显得没有自信,还有一些战战兢兢的胆怯。如果你想获得升迁,想获得贵人的帮助,一定要树立你的信心。
关于如何才能树立信心、如何才能让自己内心强大的方法,在《曾国藩心学》中有非常详细的介绍,我这里不再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我的“专栏”中订阅。
曾国藩靠一点微不足道的关系,就接触到了穆彰阿。在曾国藩参加会试的时候,由于穆彰阿是大总裁、主考官,按照当时科举制度的规定,穆彰阿就是所有学子们的座师了。
当然,这仅仅是名义上的老师,加上穆彰阿是朝中的一品首辅大臣,很多学子根本不敢去接触。
可曾国藩却不一样,他是孔孟之道的践行者,始终奉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因此,总是不厌其烦地去穆彰阿府中拜访、请教。
二是与人交往时,要善于隐藏自己的目的。
在官场上,人与人之间的警惕性非常高,尤其是一些手中有了一定权力的人,更是不会与人轻易接触。穆彰阿虽然是曾国藩名义上的恩师,但他对曾国藩这样的学子完全不了解,再说了,穆彰阿当过多届会试的主考官,他的门生故吏早已遍布天下,根本不会一下子信任曾国藩。
与人交往的时候,要想驾驭他人,就要善于隐藏自己的目的。曾国藩接近穆彰阿,如果说他不希望得到恩师的提携,显然不符合实情。曾国藩的理想,是成为大清王朝的一名好官,可是,曾国藩在朝中没有任何背景,他想要有人赏识和提携自己,穆彰阿就是最理想的人选。
什么人最容易得到穆彰阿的帮助,那就是他的亲人。为此,曾国藩常常去给穆彰阿请安,并靠善于鉴定古字画的技能,赢得了穆彰阿的信任。
穆彰阿喜欢收藏古字画,有曾国藩替他辨别真伪,是求之不得。就这样,曾国藩像孝敬自己的父亲一样孝敬穆彰阿,终于获得了这位权倾天下人物的认可和提携。
在穆彰阿的保举下,曾国藩在翰林院被贬职后,仅仅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连升四级,成为翰林院侍将,步入大清王朝中层干部行列。
从曾国藩的升迁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官场上,一个人能否获得升迁,和驭人有很大关系。
关于曾国藩这套驭人术,在我的专栏《曾国藩驭人术:用最简单的方法驾驭人心》中有全面讲解,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去看一看,了解曾国藩如何靠驭人术这套本领,在官场上左右逢源,逢凶化吉,最终成为一代名臣的。曾国藩的这些方法,非常实用,读之让人受益匪浅。
点击下方卡片链接,即可订阅、试读、购买。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文史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