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爷坑子,子坑孙,清朝历代财政危机的总爆发——“道光萧条”

爷坑子,子坑孙,清朝历代财政危机的总爆发——“道光萧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317 更新时间:2024/2/20 3:30:09

中国在19世纪上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最先发现这一现象的是龚自珍,没错,就是那个“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龚自珍。他在嘉庆末年(约1820年)就已明白指出:

“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日月,奚暇问年岁!”

因为此衰退始于道光时期,因此吴承明称之为“道光萧条”。

道光帝旻宁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嘉庆十八年被封为智亲。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嘉庆驾崩,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道光。铸行“道光通宝”,钱制沿前朝。

但道光年间,因鸦片的非法输入日渐严重,白银外流加大,日复一日,银价上涨,而铜钱制度是清朝币制的核心内容。

清政府以银权钱,明确规定了“每钱一千,值银一两”,且“永为定例”。由于白银外流导致的银价上涨,1000铜钱兑白银一两的情况难以维持。

银贵钱贱,各省铸钱局开始不断减重,整个国家如同陷入通货膨胀一般,铜钱的价值不断缩减,百姓的生活日益艰苦。

这样一场巨大的灾难是怎么样造成的呢?

要知道康熙死后清朝国库只有七百多万两白银,亏空十分的严重,康熙的盛世其实是一个衰败的盛世。

虽说雍正年间将国库重新填满,但乾隆皇帝二十年间败光了六千万两,可怜嘉庆辛苦一生也才留下两千七百万两。

所谓康乾盛世只不过是挥霍国库中的银两造成的假象,而可悲的道光皇帝,克承父志,崇俭去奢,颇知物力艰难,生平最不舍得用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传说他套裤穿破,在膝盖上补了两块,而不肯缝制新的。一度创造了三千三百万两的佳绩,颇有恢复元气的指望。

但是怎奈道光虽有光复之心,上天不爱成人之美啊,有道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古中国各个王朝覆灭时期,往往都处于气候变迁期。

古中国以农业为主,而农业对气候变迁非常敏感。因为气候变冷,降雨量降低,会导致农业产量下降,农民起义频繁,而道光年间便不幸的遭遇了气候变迁,1815印尼的坦博拉火山爆发,导致全球变冷,于是清朝的粮食价格迎来一个小高峰,坦博拉火山爆发造成,对农业的影响近乎60年,而恰恰就是这期间这被称为“道光萧条”。

加之洋人甚至不惜用鸦片来加快我国白银外流的进程,当时的中国,物价飞涨,连小一点的地主都吃不饱饭,铜钱与银两的兑换比例越来越离谱,而国家纳税却以银两结算,这意味着农户相当于要缴纳远高于本应上交的税款,商户也大多难以支撑,市面上铜钱剧增,而其中夹杂着大量的私铸铜钱。

铜钱的通货膨胀就此愈演愈烈,而经济危机也随机席卷而来。

总结而言,造就这一切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其一气候变迁致使于当时中国的农业社会遭受重创;其二外国通商码头致使大量白银外流,使得广大人民手中的铜钱贬值严重。最后,气候变迁无法避免,但是白银外流很多原因就得归咎于当时的统治阶级了,或是有心无力,或是放任自流。

更多文章

  • 同治帝死后,他的1后4妃命运如何?地位越低反而寿命越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同治帝之死,同治帝与谁合葬,同治帝一共几个孩子

    在古代,一般来说,皇帝驾崩,后妃的结局无非三种:随帝殉葬、出家为尼、母凭子贵幸得终老。但在清一朝,尤其是慈禧太后当权之后,皇后、嫔妃的命运略有转机。但这种转机,跟慈禧太后的好恶关系极大,这在同治帝的后、妃之间表现格外明显——那么同治帝19岁英年早死后,他的1位皇后和4位妃子命运如何?仔细来看,竟然有

  • 有天子之才,却无天子之命,晚清重量级人物——恭亲王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晚清第一猛人恭亲王,晚清对恭亲王的评价,恭亲王奕訢一生

    在其辅政期间,平定了三监之乱,并制礼作乐,帮助国人从商朝的重鬼逐渐走向关注人类生活的重文。新生的周朝在他辅政期间,有条不紊地向前运行着。东汉末年,同样皇权不振,各方势力起而逐之。而东汉正统所在的汉献帝却无地可守,极为被动。在一方取得一定影响力的曹操却尊天子以令诸侯,借助恭迎汉献帝取得道义上的主动权。

  • 曾国藩为何能获得成功?他入阁拜相后告诉弟弟们:记住这4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曾国藩最成功的秘密,曾国藩真的40岁还没考中秀才吗,曾国藩怎么进入仕途的

    曾国藩为何能获得成功?这和他一贯坚持的成功方法有关。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52岁的曾国藩迎来了他在官场上的新辉煌,这一年,他被朝廷命以两江总督领协办大学士,正式入阁拜相。踌躇满志的曾国藩,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总结,并告诉弟弟们:任何人的成功都没有巧合,一定要记住这4个字,即“自立自强”。曾国藩总

  •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官”的传奇,他一生幸运,离不开这四位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民国外交官顾维钧照片,顾维钧的历史影响,顾维钧外交生涯多少年

    这是1919年顾维钧为夺回山东主权在巴黎和会上与西方据理力争的一番驳论,他在此次会议上掷地有声的演讲,在当时西方国家垄断的弱肉强食的时代里,无疑为积贫积弱的中国挽回了民族尊严。虽然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早已随着中国是弱国的国际地位而定论,但不可否定的是,顾维钧在此次会议中,还是用自己出色的外交才能

  • 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为何一定要除掉肃顺?两人的矛盾由来已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咸丰皇帝与慈禧关系,肃顺与咸丰的关系,咸丰皇帝为啥不杀死慈禧

    但是,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为何一定要除掉肃顺呢?两人的矛盾由来已久,就连咸丰皇帝健在的时候,也无法调和。这也导致肃顺后来无路可退。慈禧身处后宫,而肃顺是朝中大臣,两人何来的矛盾?事情还真有一些复杂。肃顺是郑亲王端华的弟弟,是皇室成员,在道光时期,肃顺就混得非常不错。从肃顺的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

  • 宴会上朱元璋给开国功臣夹菜,结束后功臣回家,马上杀了2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杀功臣名单,朱元璋烧死开国功臣,明朝皇帝朱元璋杀功臣

    令当时满朝上下皆心惊胆战。而这些人之中就有一位曾经的开国功臣傅有德,当时明朝另一位大将军名为蓝玉,也是开国功臣,但最终被诛九族。且为了杀一儆百,落了个死无全尸的下场。这一惨案可谓是给傅有德敲响了警钟。而随后他被召回京城更是心惊胆战,心想这一次恐怕要轮到自己了。进京之后他谨小慎微,生怕皇帝找到杀他的理

  • 锦衣卫实力强大,在明朝危机之时,崇祯为何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锦衣卫为什么不救崇祯,崇祯为何裁撤锦衣卫,崇祯对锦衣卫的影响

    锦衣卫是朱元璋时期就已经设立的一个组织,那个时期尽管朱元璋已经当上了皇帝,可他毕竟是从硝烟中走出来的,这就决定了他对谁都没有绝对的信任,因此,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锦衣卫的权力很大,不仅能够巡查缉捕,甚至还能够先斩后奏,这样一来,朱元璋就能够更加的巩固自己的地位,加强自身的统治。只不过在朱元璋时期的锦

  • 宋真宗和万历是昏君吗?白白挥霍一千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太宗和宋真宗究竟算不算昏君,万历算不算昏君,万历皇帝与宋仁宗的关系

    宋真宗赵恒是宋朝第三位皇帝,按理说每个朝代的初期,一般都不会有昏君的,秦二世和杨广例外,朝代初期的皇帝和大臣,一般都会守成。客观上说,真宗和萧太后订下了澶渊之盟,的确给辽宋两国带来了几十上百年的和平发展,避免了生灵涂炭,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但是澶渊之盟真不值得宋朝拿出来大张旗鼓地吹嘘夸耀,因为毕竟是

  • 龙袍是帝王的专属象征,为什么到了宋朝,皇帝不穿龙纹袍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皇帝龙袍是红色还是黄色,宋朝龙袍的颜色,韩国人眼中的宋朝皇帝龙袍

    众所周知,古代的皇帝是权力的集大成者,是天下的掌舵人,是尊贵的皇室贵族,是万人敬仰的天子。我们时常翻开史书,也总能观到历史中许多皇帝的雄姿,他们高高在上,一呼百应、指点江山的气概从史书中扑面而来。不少皇帝的赞美之词溢于史中,尤其是开国皇帝,他们贵为天子,是神派来掌管人间的贵人,他们总与天之异象挂钩,

  • 宋朝连北京和大同都没统治过,为什么认为是大一统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算是大一统王朝吗,宋朝真的没有大一统吗,宋朝统治的时间轴

    大家对于北宋时期的这个国家有着诸多的意见,首先就认为它连北京和大同这两个地方都没有统治过,怎么敢对外宣称自己是一个大一统王朝?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有着现实因素,还是说它自己的一种自黑或者自吹的方式呢?相信提起这些大一统王朝,大家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秦朝。秦朝的确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大一统,它不仅使得整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