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尼姑状告和尚非礼,朱棣闻了一下尼姑,冷笑道:立即将她凌迟处死

尼姑状告和尚非礼,朱棣闻了一下尼姑,冷笑道:立即将她凌迟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33 更新时间:2024/2/9 2:45:08

因此,朱棣残暴的杀戮并不能掩盖他一生的辉煌功绩。也正因为朱棣的皇位得来不正,所以他在做了皇帝之后,不遗力地治理大明,让其往强盛的方迈进。古代的国策,几乎都是以农为本,因此百姓们的收成就显得极为重要。

话说这一年开春,朱棣便带着几名侍卫微服私访,到民间去视察百姓们的农耕情况。将近中午时,朱棣满头大汗,略显疲惫,便靠在河边的一棵大柳树下乘凉歇脚。他双眼微闭,打算小憩一会儿时,却听路旁的过路人喊道:“有热闹看喽,尼姑状告和尚非礼,县老爷在灵雀庵外面开堂审案!

朱棣听罢,不觉有些好笑,和尚虽然也多有破戒律者,但是去招惹尼姑的倒是很少。朱棣一时起了好奇之心,便命令一个侍卫前去打探究竟是怎么回事。大约过了一刻钟,侍卫来到朱棣身边,轻声说道:“回禀陛下,那女尼是灵雀庵的住持,她哭得死去活来,硬说是那和尚行非礼之举。和尚则一口否认,说自己乃是鸡鸣寺的和尚,怎会做这等下作之事。

朱棣听到鸡鸣寺三个字不禁皱了一下眉,因为鸡鸣寺非同一般,而是道衍和尚的居住地。道衍俗名姚广孝,朱棣起兵靖难时,扮演的是军师的角色,可谓是劳苦功高,朱棣对他十分的敬重。

按理来说,以道衍的名声和威望,断教不出这样恶劣的弟子。不过也架不住有些僧人,打着道衍的旗号,在外面胡作非为。想到这里,朱棣倏然站起身,对众侍卫说道:“随我前去看看这场热闹。

灵雀庵门外黑压压一片,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百姓,其中一个侍卫挤到里面,从怀里掏出一块手牌让知县看了看,那知县看罢心中一惊。侍卫又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那知县慌忙起身,亲自将朱棣迎到了上座。

朱棣向知县摆了一下手,道:“今日你是主审,我只在一旁看看就好。”知县见朱棣在一旁坐下,于是便向他施了一礼,坐在主位上继续审理。朱棣向那尼姑望去,见她大约三十岁上下年纪,身材高挑、姿色过人,若是还了俗蓄了头发,必是一位不多见的大美人。

那和尚的长相便很普通,个子不高,还很清瘦,但眼神中却有一股坚韧之气。尼姑倒是会察言观色,她见知县大人对朱棣恭恭敬敬,想必他必是一位高官或者勋贵。于是走到朱棣面前,行了一个佛礼,抽泣道:“请贵人为贫尼做主,这个恶僧见我姿容美丽,不但行非礼之举,还欲讹诈香火钱。此等劣僧,败坏我佛门的清规戒律,一定要严惩不贷!

朱棣看了看和尚,道:“此事当真吗?”和尚上前两步,道:“阿弥陀佛!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在地狱。一切善恶皆有心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和尚指了指女尼,又道:“她的恶果虽然与贫僧无关,但贫僧却与她有一份佛缘,因此贫僧情愿代她受罚,希望她能放下屠刀、回头是岸!”朱棣等的聪明,和尚这话分明是内有隐情啊,便笑了笑问道:“犯罪受罚,天经地义!大明开国以来,还没有代人受过的道理。你只要拿出没有非礼她的证据,我自然会还你一个清白。

和尚摇了摇头,道:“小僧没有非礼她,可是也拿不出证据,因此只能听从施主的发落。”朱棣与和尚对话的同时,也在用余光不停地观察着女尼的一举一动,只见她面色红润、体态轻盈、且眉眼间还有一股妩媚之气,哪里像常年清修的出家人?

想到这里,朱棣故意起身,走到尼姑的身旁闻了一下,只觉一股浓厚的脂粉味扑面而来。除此之外还发现她的耳垂上有耳洞,脖子上竟然还挂着一条非常细的金色项链。见到此情此景,朱棣疑心大起,他对一个侍卫低语了几声,侍卫闪身匆匆离开。

朱棣坐回到椅子上,轻笑了一声,道:“你们二人谁说的是真,谁说的是假,一会儿便有答案。”和尚站到一旁,微微地闭上了眼睛,而那尼姑则是有些紧张地看着侍卫离去的背影,再看看朱棣淡定自若的表情,心中忽然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过了一个多时辰,侍卫匆匆来报:“老爷,灵雀庵后堂佛像之下有一个地道,属下进去查验之后,发现里面竟有二十八位男人的尸体,而且全是年轻男子。”听到这话,尼姑脚下一软,扑通一声跌坐在地上。

朱棣盯着尼姑,笑着说道:“哼!劫财害命,你还有何话说!立即将她凌迟处死!”观看的百姓听到尼姑残害男人不禁连连惊呼,听到朱棣的判罚却又纷纷叫好。尼姑听了这话,使尽全身的力气喊道:“大人饶命啊......

当她被侍卫拖走,声音渐渐消失时,朱棣才问和尚:“你和少师是什么关系?”朱棣嘴里的少师即是道衍和尚,是对他的一种尊称。和尚道:“贫僧只是听道衍大师讲过佛经,没有任何关系!

朱棣点了点头,心想鸡鸣寺乃是有名的古寺,和尚受到道衍的熏陶,也不至于在外面为非作歹,朱棣又问道:“你且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告诉我”。原来这位和尚是奉师父之命去外地的寺院送书信,路过灵雀庵的时候,口干舌燥,便进去讨一杯茶水喝。

却不想这个尼姑庵竟是个黑店,女住持经常用迷药迷倒来这里借宿的商客,有钱的劫钱,没钱的劫色。和尚因为要走远路,身上带的盘缠倒也不少,因此那尼姑便在茶水里下了药。和尚只喝了几口,便觉得头重脚轻有些无力。

于是便怀疑是尼姑在茶里下了迷药,只因他平时经常习武,硬生生地逃出了灵雀庵。女住持哪能轻易放过,若是被和尚传出去,她还能活命吗?二话不说,领着众弟子疯狂地追赶。追到人多的地方时,她心中想出一计,便大喊一声:“和尚非礼我,快抓住他!

百姓本就痛恨这种无耻之人,遁入空门的和尚更是罪加一等,于是纷纷上前将其按住。若不是碰到了朱棣,地方官吏绝没有权力动用卫所,也不可能为了一件小事动用卫所官兵来搜查一个小小的尼姑庵。

再者,那和尚为了维护佛门的尊严,并没有打算将女尼的恶事说出去,如此便又增添了一件冤案。不过幸好被朱棣遇到,再加上道衍和尚的一层关系,最终破获了此案,这也正应了那句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更多文章

  • 清官告老还乡,卖女儿凑路费,朱元璋得知后怒斥:把这个贼人阉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发小告老还乡,朱元璋看老头戴枷锁发怒,朱元璋阉了没钱回家的清官

    首先,元朝统治时期,官吏十分贪纵,这股不正之风同样影响了明朝初年的政治运转。其次,明朝刚刚设立,面临着百废待兴和人才短缺等问题。朱元璋为了重整纲常法纪,不惜动用重典治吏。尤其是对待贪污的官员,朱元璋常常使用手段极其残忍的野蛮刑罚。此外,朱元璋有时候会不顾全大臣体面,随意折辱廷臣朝士。有一位明朝清官回

  • 康熙刚驾崩,雍正就赶忙处死了父亲60年的心腹,他知道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清朝,人们便会想到那个封建腐朽愚昧的年代,可清朝在历史上也曾有过盛世,史称“康乾盛世”。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人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各个行业发展欣欣向荣。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就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继位,虽然在“康乾盛世”四个字中没有雍正的名字,但不可否认的是,雍正也为为康乾盛世的推动

  • 和珅赈灾时在粥里放沙子, 得乾隆赞赏, 数百年后被世界肯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珅为什么往粥里撒沙子,和珅为什么不能丢沙子,和珅在赈灾粥里放沙是不是真的

    其实和珅是个十分有才能的人,他童年过得很悲惨,父母早亡,自己的兄弟姐妹也相继去世,和珅为了活下去,曾经沿街要过饭,后来他发愤图强,立志要好好读书,出人头地,和珅如此爱钱,跟他悲惨的童年不无关系。和珅不但善于处理各项朝廷事物,但凡是乾隆交给他的事情,他一准早早置办妥当,有一年,城内发生了灾荒,百姓饿殍

  • 看看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的差距,就知道甲午海战为何赢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解析,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能打过日本吗,甲午战争北洋海军视频

    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展开激战,可惜曾经排名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了,在黄海海战中一败涂地,失败的原因当然包括清政府的腐朽、李鸿章企图避战自保,又或是北洋水师制定的战术失败。但绝不是因为北洋水师官兵贪生怕死,相反,此战中北洋水师全体官兵都表现得十分英

  • 身前怼天怼地对空气,死后只身去拜祭,诸葛亮给周瑜吊孝的底气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瑜死后诸葛亮为啥还敢去吊孝,诸葛亮为周瑜吊孝说了哪些话,孔明吊孝周瑜完整版

    在周瑜死后,东吴君臣上下不免悲痛交加,对诸葛亮更是恨之入骨,甚至很多曾经的周瑜亲信都要为周瑜报仇,势必要杀掉诸葛亮,而就在这时,蜀汉方面传来消息说诸葛亮要前来吊孝,当时刘备是全力劝阻,诸葛亮却也是全力要一意孤行前去吊孝。那么诸葛亮明知道东吴群臣对他虎视眈眈,恨不得吃了它才好,为什么他还是要去给周瑜吊

  • 三国时期,结局最凄惨的四位猛将,姜维名列榜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姜维有多厉害,三国人物姜维著名事件,蜀国猛将姜维高清照片

    导语:三国这乱长达100年的乱世中虽然上演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等也活跃了无数名将。他们或天下无双,或忠义无双,或神勇无双,或威震敌胆,但生在乱世也是他们的不幸,战死沙场已经是最高的选择了。但在当时有这么四位猛将,死的最为凄惨,姜维更是名列榜首,这些人都有谁呢?第四

  • 曹魏五子良将的不同死法:一个羞死四个中箭,其中一个死因至今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五子良将之首是于禁还是张辽,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答案:按照陈寿在《三国志》中的排序,是张辽第一,但于禁却是五人中最早受封四方将军并假节的大将,他统领七军三万人驰援襄樊的时候,地位曾仅次于诸夏侯曹。于禁晚节不保,谥号“厉侯”也是贬义:“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愎狠无礼曰厉,扶邪违正曰厉,长舌阶祸曰厉。

  • 汉宣帝刘病已后宫佳丽三千,为何抵不过一个死去多年的许平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许平君的女儿,汉宣帝真的爱许平君吗,刘病已怎样评价汉宣帝

    自古传统文化中有君子和小人之分,有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也有人发达了就变脸,就像“考公热”背后的许多调侃,如“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认为自己高贵了,原本的配偶就不再配得上自己,这种现象好像慢慢变得普遍,甚至总给人一种错觉——见异思迁、富贵变脸好像是正常的,专心和专情才是罕见的。可是普遍了

  • 孙权的儿子被关羽以虎女焉能嫁犬子所拒绝:那虎女最后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权的妹妹离开刘备后又嫁给了谁,孙权的七个夫人结局,孙权他有过哪些事迹

    都说虎将无犬子,一代武圣关羽曾被孙权提过亲,想要让他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但是关羽果断拒绝了,认为孙权的儿子配不上自己的女儿,那么最后关羽的女儿嫁给谁了呢? 武圣关羽 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着“文圣孔子,武圣关羽”的称号,从中足以看出关羽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高。 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一时之间天

  • 魏晋之后,史书上不能提司马懿,否则不是有人被杀,就是有人倒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晋人物谈司马懿,司马懿正史记载,司马懿在魏晋南北朝中实力如何

    论名将风采,关羽和张飞是最著名的万人敌,以至于后世不断碰瓷这两人。尤其让人发笑的是西晋,都达到了“关羽、张飞遍地走”的程度。如苻飞、邓羌等,至少有五六位,都号称“关张之流”,但问题是有几人,听说过他们?尤其是关羽,最后还一屁股坐在武圣宝座,跟文圣孔子平级。无论是谁,服也好,不服也罢,反正关羽应该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