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都是在东北起家张作霖却失败了,为何努尔哈赤成功了?

都是在东北起家张作霖却失败了,为何努尔哈赤成功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939 更新时间:2024/2/9 10:28:55

努尔哈赤

在大明历史上,努尔哈赤祖上掌管建州女真一直就不怎么安分。从成化年间就掳掠辽东人口,被激怒的万历皇帝派军队来了个犁庭扫穴建州损失惨重。到努尔哈赤的外祖父建州指挥使王杲和儿子阿台叛明,李成梁率领的明军在平叛的过程中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这也成了努尔哈赤起兵造反的理由之一,他利用十三副盔甲起兵。

明朝后来也归还了努尔哈赤的祖、父的尸体,给予了马匹和敕书并给于将军的册封。但是有野心的努尔哈赤利用这个空隙逐渐统一建州以及女真各部初步在赫图阿拉建立政权。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努尔哈赤的野心在推动,腐败的明朝政府在努尔哈赤的这么大兼并各部的动静下居然丝毫没有察觉。

直到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前辽东给明朝的奏报还是说一切正常,女真各部很顺从。这是辽东边将严重的失职,错失了最好破除努尔哈赤做大的机会。如果早点重视辽东,那么对女真各部分化拉拢就不可能让努尔哈赤轻松的统一女真各部。似乎突然之间一个占据东北的后金政权横空出世一般。

张作霖

相比从容成长的努尔哈赤,张作霖崛起东北的环境更复杂、过程也更传奇。在单田芳老爷子的《乱世枭雄》中我们可以领略张作霖的传奇一生,虽然和实际情况不太相符但是纷乱复杂的势力格局还是客观存在的。

张作霖就是个大老粗,参加过甲午战争的入朝作战。回国后在岳父张占元的资助下成立了保险队,其实也和土匪差不多。那个年月社会动荡不安,土匪横行,再加上沙俄和日本在东北这片土地上势力的角逐是非常复杂的。张作霖以一个小土匪出身,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左右逢源的功力在东北复杂的各方势力中游刃有余。

在敏锐地发现了土匪不是长久之计就接受了清朝政府的招安,成为巡防营的长官主管剿匪。在剿匪过程中逐渐壮大,在清帝退位和袁世凯执政的过程中凭借手中的27师终于做大成为东三省巡阅使。

努尔哈赤能够成功而张作霖不能成功的原因

所谓张作霖失败那是相对清朝能够统一中国来说的,其实张作霖能够兵出山海关坐上北洋最后一任执政、海陆空大元帅的职位名义上也是北洋政府一国的元首。当然这只是在名义上,而努尔哈赤在被明军炮击重伤身亡前都没有进过中原。从这一点来说张作霖比他强,只不过爱新觉罗的子孙争气生生打下了上千万平方公里的版图。那么为什么张作霖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功呢?个人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年龄

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张作霖都没有什么背景,都是经过自己打出来的。所以身体都很好,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都快七十了还在征战厮杀。所以他有充足的时间来支配自己的规划,不但有攻城略地还有对于后代爱新觉罗氏对后金政权的铁定的继承权。

在看张作霖,虽然也身体好但是在皇姑屯被炸死才仅仅五十出头。对于政治人物来说这个年龄正是黄金年龄,如果再给张作霖20年他就有充分的时间来施展自己对于东北的控制能力。也许东北至少不会像历史上那样让日本轻松控制吧。

第二:地缘环境和崛起时机

努尔哈赤的后金崛起的地缘环境简直是千载难逢:北边是野人女真,沙俄探险队还在更北的冰天雪地里探索呢?更北的女真根本不是统一后金政权的对手;南面是日益腐朽的大明王朝,一帮文官只顾着争权夺利根本不管崛起的后金;东面的朝鲜的实力和明朝都差多了跟别提更生猛的女真;西面的蒙古察哈尔和喀尔喀部都处于四分五裂的衰落期。所以后金完全是在萨尔浒大战后直接席卷东北。

再看张作霖就惨多了,在土匪时期东北就有对东北垂涎三尺的沙俄和日本势力的控制。甚至还有没落的清政府和各大土匪势力简直是多如牛毛。张作霖是一个也惹不起,只能逐渐的兼并土匪队伍后来即使被没落的清政府招安就很开心了。当然后来在清朝灭亡袁世凯执政的过程中张作霖才通过效忠贿赂以及机缘巧合凭借手中的27师逐渐升任奉天督军甚至更高的东北巡阅使,才成为真正的东北王。

北边是强大的沙俄、东边是日本控制吞并的朝鲜、西面是北洋政府,你说张作霖所处的地缘环境能和努尔哈赤比吗?

第三:后代继承人

在这点上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努尔哈赤的运气,从努尔哈赤开始、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六代战功赫赫的帝王在我国历代王朝中仅次于西汉的七代明君。正是他们才造就了大清王朝两百多年的国祚,不得不佩服清朝的运气和继承人的培养机制。

从皇太极开始到乾隆,清朝的版图一直在扩张,到乾隆时期终于平定了西北的蒙古准噶尔部再次把西域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奠定了我们现代版图的基础。

再看张作霖就比较惨了,他选定的继承人张学良从眼界和手段来说和他爹差远了。当然我们承认少帅的爱国行为,但是在各方势力周旋的手腕严重欠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民国枪杀大案:争夺家产妯娌矛盾弟嫂奸情狗血剧情一样不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重庆人和街七十二号是太平洋肥皂厂,门前有一排竹篱,推开的大门是一间小客厅,客厅的右边有三间卧室。第一间是这次案件中的被害人薛云峰与他的三太太曾菊香所住的卧室。房间内陈设凌乱,椅子上堆满了衣服,曾菊香身穿内衣、短裤倒卧在床上已经死亡。在案件中身受重伤的薛云峰则躺在窗前的地板上。凶手薛云鹏两口子的卧

  • 宾阳人没见过的老照片:消失在历史中的芦墟镇民国赶墟时的盛况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广西宾阳芦墟老照片,宾阳芦墟历史视频,100张宾阳老照片

    芦墟镇,就是现在的广西宾阳县城宾州,曾经也叫芦墟,是广西四大名镇之一,也是广西人口最多的乡镇。根据明万历《宾州志》卷3:芦墟在“城南八里”的竹围村。相传原本那里是一块杂草丛生的坡地,没有几户人家在那里居住。后来陆续又卢、刘、伍、谢、胡等姓陆续迁入这里定居,再加上这里本就是周边地区通往南宁的必经之路。

  • 若没有此人,鸦片战争本可以避免,中国人待他不薄他却成了白眼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深度揭秘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细节资料,三分钟了解鸦片战争

    1840年4月,英国的议院正在进行一场重要的辩论,辩论的主题是:“英国本土要不要向中国派遣远征军。”在漫长的辩论过程中,小斯当东表现突出,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每当轮到他发言时,其他人都会特意安静下来,只为能听清楚他的表达,大家都听得特别认真。小斯当东非常果断地说:“这一战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征服

  • 乾隆清楚知道永琰是继承人,为何嫡妻选家世不高的喜塔腊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永琰登基谁做太后,永琰和惢心女儿,永琰出生在乾隆哪一年

    老谋深算的帝王之术清朝的皇帝没有一个省油灯,一个个都是人精。从康熙末年的九龙夺嫡让老皇帝康熙心力交瘁;也让新皇帝雍正惴惴不安。关于继承人的重压之下,还真让雍正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秘密立储”制。不公开立太子,写好遗照收好死后公布。虽然方法不错但是也避免不了弘时和弘历的夺嫡之争,因为有些不是想隐藏就能

  • 当时的蒙古离大清国境接壤,为何不趁机跟清朝开战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蒙古与清朝真实的关系,蒙古为什么臣服于清朝,蒙古为何忠于清朝

    关于清朝跟蒙古的战争,我们的历史课本上没有讲述,所以大部分人都不了解。实际上蒙古跟清朝一直都有战争甚至还打了100多年。直到最后,俄国跟清朝联合对蒙古国展开前后夹攻,蒙古不敌落得惨败收场,所以蒙古国被清朝跟俄国瓜分土地,其中一部分国土被划分给俄国,成为现今俄罗斯的国土,而被清朝吞并的部分国土就成了现

  • 清朝皇陵中,这座皇陵的故事最多,但二战后却已破败不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皇陵没有明朝皇陵建得好,清朝皇陵和明朝皇陵哪个大,清朝皇陵和明朝皇陵谁更奢侈

    都知道,清代皇陵规模宏大,其设计和规制基本沿袭了明代。根据确切的资料记载,清东陵共建有五座陵寝,分别为:顺治帝的孝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康熙皇帝的景陵、慈禧太后的定陵以及同治帝的慧陵。因为,距今年代并不久远,所以,坊间关于清皇陵的传说有很多。特别是大名鼎鼎的清东陵,似乎总有说不尽的历史故事。可是,若要

  • 武则天为何一定要迁都洛阳?因为不迁都的话,皇位很难坐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的一生可谓极富传奇色彩,她先是被唐太宗李世民看中,而后又入感业寺为尼,若不是与唐高宗李治有了感情,说不定永远都会在感业寺出家。武则天被李治重新带回后宫,以高超的情商和手段斗败王皇后和萧淑妃,成为了皇后。公元660年,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朝政,便让武则天代为处理,从此武则天一发不可收

  • 历史上比靖康之耻更耻辱的西晋灭国,为何不为人所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晋灭国的原因,西晋王朝怎么灭国的,西晋靖康之难

    纵观历史,无论是西晋还是东晋都不是什么强势的王朝。况且由于皇族内部的争权夺势早早的自己就把王朝搞没了。北方的平民百姓在动荡和黑暗中躲过了颠沛流离的一百三十年。所以无论是史学家还是普通民众都对两晋没有什么好感,即使西晋灭亡再惨烈那也是西晋皇族自己作的不但不值得同情还让人非常痛恨。西晋的皇族是怎样把自己

  • 自古才子多命薄,王勃的人生虽然短暂,却足以惊艳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生必背千古名句王勃,王勃哪里人,王勃最著名的十句名言

    《滕王阁序》一出,惊艳的绝不止大唐一个时代。一篇值得称颂的作品,至少要能摘取一两句传世经典。然而,在王勃的这篇骈文里,我们随意找出一句,都足以让人侧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

  • 历史上真有少林13棍僧救唐王?李世民没那么弱,和尚们也没那么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少林和尚救过李世民吗,历史上有没有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跟少林寺什么关系

    电影除了打斗镜头逼真精彩,叫人目不暇接,故事情节也非常精彩,扣人心弦。故事的背景发生隋朝末年,那个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年代。因为父亲被军阀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杀害,小伙子躲到少林寺当了和尚,苦练武功报仇。这时候,秦王李世民被王世充追杀,少林和尚站在了正义一边,被少林和尚救下。王仁则追到少林寺让住持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