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刘备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政治家,对于刘备而言,发展壮大,最终兴复汉室才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当时荆州被曹操占据后,刘备与孙权联手将曹操击败,并逐渐收复荆州的失地是没有问题的,更何况刘琦在世时,刘备让刘琦为荆州刺史,知道刘琦去世后,刘备才在孙权的举荐下成为了荆州刺史,因此在占据荆州的问题上,刘备没有做错什么。至于说占据益州,这本就是刘备的战略规划,只不过当时有机可乘,刘备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了。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刘备算不得是伪君子。
至于说刘备是否是真仁义,看刘备对待他人的态度就知道了。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后,吕蒙偷袭荆州,当时驻守后方江陵的糜芳出城投降,关羽兵败身死,荆州沦陷。按理说,刘备完全可以追究糜芳家人的责任,可当糜芳的长兄糜竺将自己绑起来见刘备时,刘备却亲自为其解绑,并称弟弟的事情与哥哥无关。
如果说糜竺没受罚,是因为他是刘备的姐夫,那黄权的家人没有受罚就不能找其他理由了。在夷陵之战后,走投无路的黄权投靠了曹魏,然而刘备却认为是自己辜负了黄权,因此对待黄权的家人十分有待,足见刘备心里确实没有什么成见。
笔者认为,从刘表对待糜竺和黄权家人的态度中不难看出,刘备绝不是假仁假义之人,他对待他人一直是以仁义为主的,因此刘备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仁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