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辽东争夺战:后金攻城掠地,明朝一错再错,东北边防体系趋于瓦解

辽东争夺战:后金攻城掠地,明朝一错再错,东北边防体系趋于瓦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21 更新时间:2024/2/28 1:55:11

一,开原、铁岭陷落,叶赫灭亡

早在萨尔浒战役之前,努尔哈赤就攻陷了抚顺和清河堡,拉开了辽东争夺战的序幕。1619年,明朝调集重兵进攻赫图阿拉,结果惨败而归,此战为萨尔浒之战。此后,明朝再也没有主动进攻的能力,于是努尔哈赤大规模在辽东攻城略地,辽东的争夺战也就全面爆发了。

萨尔浒之战后,辽东的百姓人心惶惶,大多逃亡。大学士方从哲指出了辽东的局势:“军气日益灰沮,人心日益惊惶,开原商贾士民逃官几半,宽叆城堡弈溃一空。”然而,明朝的士大夫商量了两个月,并未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这个关键的两个月内,努尔哈赤继续秣兵历马,拿下了开原城。

开原是辽东要塞的最前沿,这里东邻建州,西接蒙古,北界叶赫,战略地位非常之高。1619年六月初十,努尔哈赤带领4万大军向开原挺进。当时正下大雨,道路泥泞,河水上涨,行动不便。为了不走漏风声,努尔哈赤派遣小部队袭击沈阳,沿途烧杀抢掠以渲染声势,结果明朝军队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沈阳。

辽东都司

当叶赫派来使者给明军通风报信时,开原兵备事推官郑之范却以叶赫使臣乱报消息为由,将之毒打一顿。随后,努尔哈赤大军突然出现在开原城下,明朝守军慌忙应敌,焉能不败?

经过几番激烈的战斗,开原陷落。努尔哈赤又对开原进行了大屠杀,逃离者仅有几千人。最后,努尔哈赤就开原城焚毁,这座历史名城沦为了废墟。

随后,努尔哈赤又对铁岭发动了进攻。铁岭,原本是设置来图们江以南的卫,因为朝鲜北侵而被迫迁徙到辽东。明朝后期,铁岭卫防御松散,守军腐败无能,只知道贪图享乐,这里“妓女者至二千余人”,每晚“夹道皆弦管声”。

铁岭

攻城之前,努尔哈赤花重金买通了铁岭卫的参将丁碧。后金军于七月二十日出发,沈阳的李如桢犹豫不决,不肯支援,使铁岭处于孤立之势。大军到达城下后,丁碧打开城门,八旗军蜂拥而入,铁岭焉能不陷?此战,明军阵亡4000人,城中百姓俘虏万余人,其他均被屠杀。

当年八月,努尔哈赤灭叶赫,至此完成了对女真的统一。

二,沈阳、辽阳陷落,辽东基本沦陷

辽东局势如此不堪,明朝最终将杨镐逮京问罪。但是谁来接任辽东经略一职呢?明朝士大夫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敢上。这时候,本来已经离职的熊廷弼给朝廷上了奏折,分析了辽东的局势。于是,朝廷就干脆直接让熊廷弼担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为辽东经略。

熊廷弼曾经担任过辽东巡按,对李成梁和赵楫放弃宽甸等地的行为进行过弹劾,可见是一位正直敢言之人。熊廷弼被任命为辽东经略后,就单枪匹马去辽东就任,真是一位风尘仆仆,雷厉风行的好官啊。

熊廷弼首先做的是安定人心。他奖励能战之士,斩杀逃亡之将,弹劾辽东总兵李如桢,招揽流民数十万,由是人心复定。熊廷弼随后做出战略调整,让辽东军队坚守堡垒,在坚守中求进攻。各路的守军互为犄角,相互呼应。事实证明,熊廷弼的政策是正确的。1620年六月,努尔哈赤带领万人侵扰辽东,被相互配合的明军击退。

然而关键时刻,万历去世,明光宗即位。明光宗上台只有一个月就服药去世,昏君朱由校继位,是为天帝(明熹宗)。这时候,朝廷党争严重,魏忠贤控制了朝政。熊廷弼太过于正直,不肯趋炎附势,最终被罢免。随后,袁应泰担任辽东经略,已经快要转危为安的辽东局势又开始急转直下。

袁应泰以来,立马就否定了熊廷弼以守为进的政策,选择主动进攻。努尔哈赤听说明朝换人了,高兴得跳起来,立马带着大军对沈阳发动了进攻。1621年三月十二日,努尔哈赤大军到达了沈阳城下。沈阳总兵贺世贤勇猛有余,谋略不足,他喝了几杯热酒,竟然直接带领千人出城迎战。努尔哈赤将贺世贤引入包围圈歼灭。沈阳城内的士兵听说贺世贤战死,无心坚守。很快,沈阳被攻破。

下一个目标就是辽阳。辽阳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经略东北的据点,拥有两千年的历史。明朝时期的辽阳也是整个辽东的指挥中心,城池坚固,兵强马壮。袁应泰听说努尔哈赤即将到来,又调集了13万大军守卫辽阳。

三月十九日,努尔哈赤带领大军杀到辽阳城东南角,袁应泰派遣5万人出城五里迎战,于是双方呈现对垒之势。这时候,皇太极又带领四旗赶到,想加入战斗,努尔哈赤不准。但是皇太极哪里肯作壁上观,他直接带领四旗军队进攻。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夹攻之下,明军溃败,皇太极追杀了60里才回来。

皇太极

到二十一日,辽阳陷落,袁应泰自好自焚殉国,张铨也上吊自杀,努尔哈赤敬佩张铨的忠心,将之厚葬。辽阳陷落后,努尔哈赤又分兵夺取了金、复、海、盖等州、卫,于是辽东基本上被后金攻取。

三,后续影响

三月二十日,努尔哈赤力排众议,迁都辽阳。到1625年,努尔哈赤再次迁都沈阳。

那么如何才能在辽东坐久呢?努尔哈赤颁布了“计丁授田令”,也就是重新分配土地。当然,这里的“计丁授田”不是给辽东居民分配土地,而是将大量的荒地、无主之地转让给女真贵族,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圈地”。经过圈地,大量的八旗部队驻扎于辽东,巩固了辽东的防御。

辽东被吞并之后,后金的人口大量增长,经济实力迅速上升,有了和明朝抗衡的实力了。辽东为汉文化地区,占据辽东,使得女真人和汉人出现了杂居的情况,加速了两大民族的融合。此后,女真族不断学习汉族的文化,仿照明朝的制度,最终从一个单纯的女真国家演变为了多民族共存的王朝。1636年皇太极建立清朝就是这个转变的标志。

明朝在失去了辽东之后,不得不将东北的防御体系后撤到辽西。此后,辽东通往辽西的广宁就成为明清争夺的重点了。当然,努尔哈赤没有想到辽西的争夺战远比辽东战争激烈,最后自己也死于征战之中。为了顺利拿下辽西走廊,皇太极决定向蒙古发展,于是有了连蒙入关的政策。

更多文章

  • 作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领先于西方的朝代,元朝的科技有多发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是最强的朝代吗,元朝的文明成就,元朝有什么科技成果

    中国的传统科技主要以天文、医学、农学和数学为代表,本文就主要从这四大方面来简单介绍元朝科技的发展状况。在天文历法方面,元朝之前的宋金两代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元朝初期主要沿用金国的大明历,这种历法年代长久,已经出现了很大的误差。南宋的历法十分先进,已经将一回归年的时间精确到了365.2425天,但

  •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昏君最多?原来明朝是昏君扎推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皇帝每隔一辈都是昏君,以前的明朝有几个昏君,明朝历史上有哪些昏君

    首先,先把古代的君主分为明君、庸君、昏君、虚君四种,明君不仅在行为准则上比较符合基本道德伦理,还要对国家要有重大的贡献。而庸君则是政绩比较平凡,没有大的政治过错,也没有大的功绩。虚君就是没有掌握实权,他们的功过不做评价。而这里的昏君包括暴君。从秦朝以来,存在时间较长的朝代有汉朝(前202——220)

  • 参加靖难之役的精锐“朵颜三卫”如果彻底归附了明王朝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朵颜三卫与清兵的关系,朱棣收买朵颜三卫,靖难朵颜三卫有多少兵力

    靖难之役朵颜三卫从属变更明朝的藩王格局中,北方诸王因为封地贴近边境防和防范蒙古的原因所以军队编制都大。封地在大宁的朱权实力最为强大,朵颜三卫就从属于宁王。历史记载宁王的实力:“统塞上九十城,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这样的实力都可以独立建国了,可见宁王实力之强。当燕王朱棣想

  • 什么是世界性帝国?大明王朝算是世界性帝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帝国讲的是什么,大明帝国vs俄罗斯帝国,大明王朝经历了哪些改革

    如果按照明朝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代来看似乎只有奥斯曼帝国可以与之匹敌。曾经强悍以是的帖木儿帝国、金帐汗国以及波兰-立陶宛都已经雨打风吹去,横跨亚欧的沙俄和大航海时代崛起的西欧诸国逐渐强大。下面我们从明朝版图、财富总量、人口、航海能力以及军队战斗力等各个因素做下一评测。版图面积、人口和热兵器的领先程

  • 北宋有一次消灭西夏的机会,可惜无能的皇帝未能成功把握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北宋打败西夏的原因,北宋如果灭了西夏,北宋灭西夏有什么后果

    实际上,北宋曾经出现过一次灭夏而统一河西的最佳机会,但是因为北宋皇帝和将领的无能,导致这次千载难遇的机遇很快就丧失了。这次机会出现于宋朝最强盛的早期,当时的皇帝正是宋太宗。那么为什么宋朝未能实现收复西北呢?我们从历史中来发现答案。881年,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因为平定黄巢起义有功,被赐姓为李,册封为定

  • 明十三陵有多好?为何明朝13位皇帝都要葬这里?看完地形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十三陵中有哪三个,明十三陵有哪三个皇帝没进去,明十三陵哪个皇帝最厉害

    13陵坐落在现在的北京市昌平区,那里东、西、北三面环山,是一个小盆地,陵区周围有群山环抱,中部是平原,有小河流蜿蜒曲折而过,那里一共埋葬了13个皇帝、23个皇后、2个太子、30多个妃嫔和2个太监。第一个被埋葬在13陵中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最后一个被葬入十三陵的崇祯,这经过了230年,著名的《永乐大典

  • 朱元璋的一个决定,让明朝沿海地区乱了几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在明末可以挽救明朝吗,朱元璋的明朝历程,朱元璋怎么巩固明朝

    其实,记载当时抗倭的文字,除了正史外,明人采九德的《倭变事略》一直为史学者所重视。这其中,记录的是嘉靖年间浙江海盐县受到倭寇侵扰的事情,这段时间正是倭寇肆虐的高峰期。然而,多数人会从“倭寇”一词,简单的认为就是日本人。但事实上,在嘉靖年间,这些人的身份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对此,《明史》也从不避讳这一点

  • 北宋徭役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经济最繁荣的时代,徭役依然摆脱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一,以厢代役:百姓的负担大幅度减轻在唐朝前期,唐朝政府结合北朝的赋税制度,推行了“租庸调制”,其中庸就是允许百姓“以钱代役”。由于“以钱代役”的价格很高,普通百姓还是无法免去徭役。唐朝后期,推行了两税法,将主要的赋税、徭役统一为两次征收,主要征收钱财为主。然而,这并不代表百姓可以免去徭役了,唐朝中央

  • 苻坚和朱元璋性格差异很大,作为帝王谁更适合管理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苻坚朱元璋对比,苻坚性格,朱元璋玩转帝王之术

    苻坚和朱元璋两人的性格差异非常明显:苻坚仁义、冲动,前者让其迅速平定北方;后者让庞大的前秦土崩瓦解。朱元璋坚毅、冷酷,但是大局观稍差。大明王朝平定天下后屠戮功臣不但丢失了人心,还让燕王朱棣轻松夺取了天下。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让朱元璋做出了关闭海外贸易的禁海政策,这个错误流毒百年让领先了数千年的中

  • 朱元璋给地主家放牛时偷吃了牛,为何把牛尾巴塞到石头缝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放牛吃牛尾,关于朱元璋放牛的故事,朱元璋在地主家放牛把牛犊吃了

    等到放牛娃朱重八气喘吁吁地跑去汇报此事的时候,刘德惊掉了下巴。牛钻到石头缝里了,真可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但是刘德很快发现了朱重八、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嘴角上的油渍,以及身上那股腥气味,顿时就明白了这帮熊孩子感情是把自己的牛杀了吃了。刘德怒上心头,揪起朱重八就是一顿毒打。要知道这牛在古代那是重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