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广西狼兵雄于天下,是明朝抗倭先锋,为何缺少历史书中的存在感?

广西狼兵雄于天下,是明朝抗倭先锋,为何缺少历史书中的存在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984 更新时间:2024/1/25 8:19:26

那么为什么如此强悍的广西狼兵记载如此之少呢?

广西狼兵起源于明朝,是由当地壮族土司组建的地方武装,自正统年间明朝征用狼兵取得巨大成效以来,征用广西狼兵就成为了后来的惯例,而广西的狼兵也确实取得了许多功绩,袁崇焕就曾经用一万狼兵击败努尔哈赤十三万军队。

直到近代民国时期,从广西走出的第七军也被称为钢军,也有人称其为狼兵。

这样勇猛的军队在历史中却名声不显是必然有着原因的。

其一,广西出狼兵,但是广西缺名将。

都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支部队要想出名,自己本身纪律严明,能够打仗是其中的一点,但是拥有一个能力出众的将领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当一支军队作为表率被宣传的时候,最好的宣传对象自然是其中功绩最高的一个人,那便是这支军队的统帅,因为人人都有英雄主义。

所以像历史上的戚家军,岳家军能够名传千古,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戚继光岳飞二人身上的光环所致,当然这不是否定士兵在其中的功绩,毕竟没有一直强劲的军队,将领也无法百战百胜,打出如此之高的声威。

广西狼兵虽然战斗力强悍,但是能够数得上号的将领倒是真的没几个,就拿明朝对努尔哈赤那一场大胜来说,领头人是袁崇焕,而袁崇焕却是广东人。

民国时期虽然出了李宗仁白崇禧这类桂系将领,除了抗日战场上的英勇,军阀混战时期的所作所为实在也难以被当作为英雄来宣传。

同样,在太平天国时期,虽然太平军的将领战绩也都不错,但是因为当时太平军最后的结局是以失败告终,而正统的统治者还是清廷,太平军这一系列广西将领同样是没有被过多的记载,自然而言,广西狼兵也不会被过多的提及。

其二,有功有过,功过相抵。

虽然广西狼兵一直以来勇猛杀敌立功无数,但是由于广西狼兵一般不受中央派遣的官吏命令,只听从自己所认定的统帅,而由于将领的统帅不力和一些民风的问题,导致军纪不是特别的好。

尤其是出境作战时,劫掠害民之举亦为数不少,以至外省百姓有惧狼兵甚于贼之说,亦称广西猴兵、猿兵等。因为军纪严明,善待百姓等等可以说是历代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政策,做不到也要这样宣传,作为被宣传的部队,自然得满足这一个最起码的条件,而因为广西狼兵有着自己的不太光彩的一面,史书中自然不会过度提及广西狼兵。

还有一点很重要,要想被后世宣扬,立场也要摆的正,广西狼兵最初的创立,其实是为了镇压内部的少数民族起义,是被封建统治者当枪使,用来“打内战”的地方王牌军,是有一定“历史污点“和原罪的,并不适合被用来高调宣扬。

最后一点,从明朝一直到民国时期,广西人也少有上升到过中央统治中枢的高级别领导群体之中,朝中无人,自然这官方认可度和宣传美化程度也就跟不上了。

关于广西狼兵厉害这一点不能够被否认,但是不得不说我国很多地区都出过强悍的军队,例如甘军、川军、湘军等,在对内对外战争史上的表现,可以说并不比广西狼兵差。

所以我们不必过多的纠结广西狼兵没有被史书过多的提及,因为每一个地方都有能打仗的兵。

史书上应记载的更多是历史洪流中的大事,亦或是在这数千年历史中勇当先锋,为人民谋福祉的伟大改革者,创新者、开拓者,和一些能够改变当时环境的重大事件。

至于你能不能打,只要你没有颠覆了一个旧王朝并建立起一个新王朝,那么在历史中,你没被过多的记载那就再正常不过,胜者王侯败者寇,此理在此处也通用。

更多文章

  • 十分钟了解明朝的“三司会审”,什么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三司会审是指哪三,明代三司会审,明朝三司会审的著名案子

    明朝的“三司会审”说的到底是哪三个部门?三司会审的有关部门并非诞生于明朝,其实早在唐朝盛世的时候已经存在,它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后来明朝的官员根据唐朝沿袭下来的三司制度为基础,形成明朝的独有“三司会审”。那么在明朝时期,若是发生了重大疑案,诸如狸猫换太子、某某妃子离奇死亡等着一般都交由刑部、

  • 朱高炽只当了不到一年皇帝,便一命呜呼,在明朝历史上却评价极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高炽如果多活十年明朝会怎么样,明朝朱高炽有什么功劳,明朝皇帝评价朱高炽

    别看在位时间短,但是在史料中,却对朱高炽有着极高的评价,至于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在永乐一朝中,朱高炽就开始协助父亲朱棣的执政生涯,而且在朱高炽所执政的洪熙时期结束了明朝永乐时期一直维持的超负荷运载状态,开创了"仁宣之治",给当时的百姓一个稳定安康的生活环境。虽说朱高炽仅仅当了不到一年的皇帝,但是

  • 《三侠五义》中包拯死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虎张龙,包拯身边的张龙赵虎几品官,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衣服为啥不一样

    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钻天鼠身轻如燕,彻地鼠是条好汉穿山鼠铁臂神拳,翻江鼠身手不凡锦毛鼠一身是胆,这五鼠义结金兰七侠和五义,流传在民间……大家看到以上这段话时,是不是会不由自主的哼唱起来,这就是最为人所知的经典——93版《包青天》影视剧的主题曲中的歌词。从主题曲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包大人屡破奇

  • 明朝大将蓝玉如果活着,朱棣敢造反吗?敢是敢,结果就不好说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蓝玉不死朱棣能成功吗,朱元璋不杀蓝玉朱棣绝不敢造反,朱棣为何要杀蓝玉

    明朝也不例外,要说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这方面还是有点不幸的,大家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第一个皇帝,第二位皇帝是他的孙子,第三位皇帝又回到他的儿子这一辈做皇帝。那么这第三位皇帝是谁呢?就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在最属意的长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力排众议将朱允炆立为太子,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建文帝。但是儿子都还在

  • 西夏向蒙古人投降时,成吉思汗索要两物,让西夏陷入困境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吉思汗攻打西夏保留寺庙了吗,成吉思汗和西夏的战场,成吉思汗是在打西夏的时候死的吗

    西夏灭亡,就是一个例子。公元1209年,西夏向蒙古人投降时,在蒙古人获得大量金银财宝、布匹和女人的时候,成吉思汗却向西夏索要两物,让西夏从此陷入困境中。成吉思汗索要的这两物是什么?我们得从西夏的富庶开始说起:西夏这个王朝虽然如昙花一现,不过,它也有辉煌的时候。在其实力最为鼎盛时期,敢与宋朝、辽国较量

  • 西夏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为何不愿投靠成吉思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西夏是一个盛极一时的王朝,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非常发达。西夏的繁荣,得益于历代皇帝的智慧,他们审时度势,谁强大就依靠谁。这种委曲求全的策略,让西夏一直在夹缝中生存,投靠辽国和金国,让西夏得到了和平和发展,可是,西夏为何偏偏不愿投靠成吉思汗,落得一个亡国灭种的凄惨下场呢?当一个处于安逸生活中的人或者

  • 成吉思汗创业初期,是如何寻找合作伙伴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吉思汗创业,成吉思汗的经营之道,成吉思汗创业团队有多强大

    成吉思汗的成功,我们不用去评价,也不容怀疑,更不容反驳。可是,让我们十分关心的是,他首次创业时,是如何寻找合作伙伴的呢?成吉思汗9岁的时候(当时还是铁木真,为了方便阅读,本文统称成吉思汗),由于父亲被塔塔尔人毒死后,部众纷纷离去,成吉思汗一家人生活异常艰难,而且,直到他成家后,虽然获得了他岳父的一些

  • 朱元璋问询犯人祖先,得知后大喜:“名臣之后,免死五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叮嘱子孙,朱元璋与名臣,朱元璋后期有哪些名臣

    如果实事求是地说,朱元璋虽然不算民族英雄,但史上第一暴君还轮不到他,说他性格狂躁、喜怒无常,患有杀人爱好症,倒是符合历史事实。为什么说朱元璋不是民族英雄呢?史学家都知道朱元璋是靠元朝发家的,他造反后,矛头对准的都是反元的友军,曾是元朝不折不扣的在编公务员。至于说朱元璋喜欢随便杀人,这是跟他的出身相匹

  • 易中天为何认为“明朝是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为什么是最黑暗的朝代,易中天说明朝完整版,易中天对明朝的评价

    想当年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讲那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三国的时候,可谓是每天准时准点的守候在电视机旁。而易中天老师却曾说过,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时代,那么大明王朝为什么会被人这样评价呢?易中天曾经说过,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朝代。是我国千年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这一番评论让

  • 乌台里的“文字狱”——苏轼一生中最严峻的考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苏轼在乌台诗案中承认的罪行,乌台诗案对苏轼影响,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心态

    清军入关,打败明朝,一统中原之后,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使得这些满清统治者感到自卑,信心不足。而一直在民间活跃的反清团体,高喊的"反清复明"的口号一次次的挑衅着这些统治者们的敏感神经。他们畏惧,畏惧汉族的士大夫一直怀念大明王朝,畏惧他们对新王朝的异族统治不满,从而产生反清的思想。所以,面对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