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矛盾的蟋蟀皇帝朱瞻基:既开创了太平盛世,又充当了王朝的掘墓人

矛盾的蟋蟀皇帝朱瞻基:既开创了太平盛世,又充当了王朝的掘墓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67 更新时间:2024/2/20 3:29:21

但所有盛世都没有朱瞻基开创的盛世厉害,因为别的皇帝都是殚精竭虑、兢兢业业搞出来了,唯独朱瞻基的盛世是玩出来的。

朱瞻基是个蟋蟀皇帝,对蟋蟀情有独钟,不但重金购买稀有品种,而且还亲自观察蟋蟀习性,成为养蟋蟀的专家,其蟋蟀方面的知识和成就一点也不亚于南宋的政治家贾似道

有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朱瞻基治国就到了这个境界。

虽然朱瞻基爱玩,但人家并没有荒废朝政,给大明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明史》所言:"(宣宗)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那些专家们就说了,朱瞻基在位,政绩斐然,"功绩堪比文景"。

专家们的溢美之词太多了,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要我们知道一点,朱瞻基统治的时候,国泰民安、歌舞升平。

俗话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要有枪就能打天下,其实有枪也可以坐天下,因为开国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威,个人威望高到难以想象,即使犯了错误,不仅人民可以理解,大臣也战战兢兢、不敢埋怨,更不会产生信任危机。

但越往后皇帝越难做,首先是官员对皇帝的迷信程度越来越低,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其次官员对皇帝的包容越来越少,越来越挑剔。

皇帝渐渐发现,祖宗留下的制度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而新的制度全靠自己摸索。

但朱瞻基是不仅是个聪明的皇帝,也是个非常自信的皇帝,正是他的自信,一不小心就玩出了个仁宣之治,但也出现了一个失误,让老朱家江山日渐衰落,为朱由检的上吊埋下伏笔。

朱瞻基最大的失误就是过分依靠宦官,为太监干政祸乱朝纲创造便利。

都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江山也不是一代皇帝弄垮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朱家江山的隐患不是朱瞻基一个人埋下了,他爷爷朱棣也有一份功劳。

每逢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出生的时候,他们的父母都要做梦,有的梦见太阳落入院子,有的梦见飞龙入怀,有的梦见大鹏进屋。朱瞻基出生之前,爷爷朱棣也做了一个梦,梦到玉玺飞到了屋里的办公桌上。朱棣醒来大喜,天降祥瑞啊,说明孙子是个当皇帝的料。

可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坐在家里等不来皇帝,老子不当儿子怎么当皇帝,孙子更不可能当,于是朱棣才坚定了夺权的念头。

朱棣成功夺权登基,如愿以偿成为皇帝,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是法定接班人,朱瞻基作为朱高炽的嫡长子,注定是大明江山的接班人。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帝王家的儿子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央视名主持人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弄条狗放到他们单位也会出名;这句话放到这里,就是说哪怕皇后生出一头猪,也能当皇帝。

这里只是强调平台的重要和环境的重要,没有别的意思。

朱瞻基从小在皇宫长大,厚黑学、权谋之术、帝王之道和治国安邦之道耳濡目染、无师自通。

朱瞻基登基后,小试牛刀就获得成功,一举粉碎了朱高煦反动集团的分裂阴谋。

枪打出头鸟,藩王一看朱高煦被拿下,他们纷纷很识趣,纷纷向交出兵权,表态坚决拥护朱瞻基领导。

经过一番较量,朱瞻基牢牢掌握了枪杆子,政权得到空前巩固,高枕无忧地当起了皇帝。

这时候的朱瞻基觉得江山稳如泰山了,就该好好放松一下了。

要知道朱瞻基不仅是个皇帝,也是个文艺青年,有艺术细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手到擒来。

比较起来,政务太枯燥了,弄得人头昏脑涨,艺术才是朱瞻基一心向往的生活。

因此朱瞻基心想,乏味的奏折让别人处理,自己去追求艺术,既给了下属立功受奖的机会,自己也能专心去搞创作,岂不是两全其美。

朱瞻基是个很聪明又很有魄力的皇帝,他说干就干,把皇帝独揽大权的祖宗制度抛在一边,创立了司礼监联合内阁辅政的制度。

其程序如下:

一、内阁先浏览对各种奏章,然后提出处理意见,

二、皇上进行"审核"。

三、宦官同志——"司礼秉笔太监"来代表皇帝,在文件上签名盖章,这样的文件才产生法律效力。

皇帝审核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皇帝要追求艺术,一心不能二用,真正一锤定音的其实是太监同志。

这样一来,皇帝就能做到江山和艺术两不耽搁。

太监虽然不是中国的专利,但是中国把这种制度发挥到了极致。太监在宫里又能胜任各种脏活累活力气活,又不至于跟皇上的女人乱搞,可谓是最伟大的发明。

而且太监无儿无女,没有野心,比较靠得住,没有监二代监三代的后顾之忧。

太监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被阉割后没有了阳刚之气,多了些女人的缜密细腻和善解人意。

他们总能把大事小事处理得有条不紊,对皇帝的关怀也无微不至。

因此皇帝跟太监既是君臣,也是同志和战友,还是保姆和知己,更是皇权的合理延伸。

但太监不男不女,有些人心理很变态,一旦掌权就会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甚至会葬送皇帝江山。

所以,朱元璋登基后,强调宦官不能干政。

老朱明文规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庭"。并把制度制作成铁牌悬挂在宫门上面,而且不允许宦官看书识字,一旦发现定斩不饶。

但是朱瞻基为了更好地让太监为自己分忧解难,打破了祖宗的禁令,专门在宫里开办了太监学校,聘请名师进行指导,让他们成为有文化、有理想的新一代太监。

太监不可怕,就怕太监有文化。太监识字干政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发而不可收拾。

一时间,太监势力遍布各行业、各部门,连军队也是太监影响范围内。

他们仗着皇帝的宠幸陷害正直官员,到处吃拿卡要,榨取民脂民膏,胡作非为,无恶不作。

更可怕的是,这些太监没有执政经验,却往往自以为是,经常出台拍脑门政策,将国家推向深渊。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就是被脑残宦官王振坑了,不听大臣的劝阻,擅自亲征被瓦剌俘虏。

到了熹宗年间,皇帝朱由校宠信大宦官魏忠贤,大权独揽、祸乱朝纲,成为大明的掘墓人。

明朝亡国不是皇帝多无能,也不是闯贼和蛮夷多厉害,“太监干政”要背很大的锅。

《明史》有言:"宦寺之盛,自宣宗始"。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创了宣宗之治的朱瞻基,同样也是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小女子6岁入宫,17岁封妃,因预产期推后,被关进别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宫妃殉葬,明朝宫女出宫年龄,明朝女子几岁入宫

    古代的皇帝非常重视接班人的文化教育,打小就聘请名师对皇储进行权术和厚黑学传授,让他们个个治大国如烹小鲜,玩弄文武百官于股掌之中。说白了就是培养说瞎话不眨眼,杀众生不抖手的宫斗人才。可是由于朱元璋不重视岗前培训,聘请的师傅也不过关,大明江山的接班人不是吃仙丹的高手,就是做木匠的奇才,或者是游戏大师,合

  • 大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说,如果能够穿越,他最愿意穿越到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开车穿越到宋朝完整版叫什么片名,小伙穿越宋朝第一集,穿越宋朝造火枪

    他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在当时英国最有名的公立院校圣玛丽学院接受古典文化教育,对中国文化有着极高的评价,最为出名的便是他的著作《展望21世纪》。这本书当时把西方列强吓得不轻,因为这本书得出了一个结论,21世纪中国会统一世界。当然,这里说的中国会统一世界,指的是文化上的统一,那么汤恩比博士既然这么喜爱和

  • 明朝晚期的鼠疫到底多恐怖,究竟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鼠疫有多可怕,明朝末期的鼠疫到底有多严重,明朝鼠疫爆发历史

    老鼠虽然胆子很小,但长久以来都在人类周围生活,其身体携带的病毒会引发鼠疫从而害死很多人。当年明朝在快要改朝换代的时候,华北地区祸不单行,接连发生了重大鼠疫,而这一场残酷的天灾也间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速度。当时华北地区天气十分奇怪,先是出现天气炎热,鲜少下雨,接着旱灾频生,草木枯萎,农民田里颗粒无收,而

  • 广西狼兵雄于天下,是明朝抗倭先锋,为何缺少历史书中的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日本谈广西狼兵,广西狼兵视频完整版,广西狼兵vs八旗军

    那么为什么如此强悍的广西狼兵记载如此之少呢?广西狼兵起源于明朝,是由当地壮族土司组建的地方武装,自正统年间明朝征用狼兵取得巨大成效以来,征用广西狼兵就成为了后来的惯例,而广西的狼兵也确实取得了许多功绩,袁崇焕就曾经用一万狼兵击败努尔哈赤十三万军队。直到近代民国时期,从广西走出的第七军也被称为钢军,也

  • 十分钟了解明朝的“三司会审”,什么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三司会审是指哪三,明代三司会审,明朝三司会审的著名案子

    明朝的“三司会审”说的到底是哪三个部门?三司会审的有关部门并非诞生于明朝,其实早在唐朝盛世的时候已经存在,它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后来明朝的官员根据唐朝沿袭下来的三司制度为基础,形成明朝的独有“三司会审”。那么在明朝时期,若是发生了重大疑案,诸如狸猫换太子、某某妃子离奇死亡等着一般都交由刑部、

  • 朱高炽只当了不到一年皇帝,便一命呜呼,在明朝历史上却评价极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高炽如果多活十年明朝会怎么样,明朝朱高炽有什么功劳,明朝皇帝评价朱高炽

    别看在位时间短,但是在史料中,却对朱高炽有着极高的评价,至于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在永乐一朝中,朱高炽就开始协助父亲朱棣的执政生涯,而且在朱高炽所执政的洪熙时期结束了明朝永乐时期一直维持的超负荷运载状态,开创了"仁宣之治",给当时的百姓一个稳定安康的生活环境。虽说朱高炽仅仅当了不到一年的皇帝,但是

  • 《三侠五义》中包拯死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虎张龙,包拯身边的张龙赵虎几品官,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衣服为啥不一样

    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钻天鼠身轻如燕,彻地鼠是条好汉穿山鼠铁臂神拳,翻江鼠身手不凡锦毛鼠一身是胆,这五鼠义结金兰七侠和五义,流传在民间……大家看到以上这段话时,是不是会不由自主的哼唱起来,这就是最为人所知的经典——93版《包青天》影视剧的主题曲中的歌词。从主题曲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包大人屡破奇

  • 明朝大将蓝玉如果活着,朱棣敢造反吗?敢是敢,结果就不好说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蓝玉不死朱棣能成功吗,朱元璋不杀蓝玉朱棣绝不敢造反,朱棣为何要杀蓝玉

    明朝也不例外,要说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这方面还是有点不幸的,大家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第一个皇帝,第二位皇帝是他的孙子,第三位皇帝又回到他的儿子这一辈做皇帝。那么这第三位皇帝是谁呢?就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在最属意的长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力排众议将朱允炆立为太子,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建文帝。但是儿子都还在

  • 西夏向蒙古人投降时,成吉思汗索要两物,让西夏陷入困境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吉思汗攻打西夏保留寺庙了吗,成吉思汗和西夏的战场,成吉思汗是在打西夏的时候死的吗

    西夏灭亡,就是一个例子。公元1209年,西夏向蒙古人投降时,在蒙古人获得大量金银财宝、布匹和女人的时候,成吉思汗却向西夏索要两物,让西夏从此陷入困境中。成吉思汗索要的这两物是什么?我们得从西夏的富庶开始说起:西夏这个王朝虽然如昙花一现,不过,它也有辉煌的时候。在其实力最为鼎盛时期,敢与宋朝、辽国较量

  • 西夏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为何不愿投靠成吉思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西夏是一个盛极一时的王朝,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非常发达。西夏的繁荣,得益于历代皇帝的智慧,他们审时度势,谁强大就依靠谁。这种委曲求全的策略,让西夏一直在夹缝中生存,投靠辽国和金国,让西夏得到了和平和发展,可是,西夏为何偏偏不愿投靠成吉思汗,落得一个亡国灭种的凄惨下场呢?当一个处于安逸生活中的人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