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开元大衍历”是谁编撰的?是如何计算历法的呢?

“开元大衍历”是谁编撰的?是如何计算历法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60 更新时间:2023/12/15 3:26:08

《大衍历》亦称“开元大衍历”,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施行二十九年的历法。一行撰。因立法依据《易》象大衍之数而得名。一行测各地纬度,南至交州北尽铁勒,并步九服日晷,定各地见食分数,复测见恒星移动。十五年而历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大衍历》共分七篇,包括平朔望和平气、七十二候,日月每天的位置与运动、每天见到的星象和昼夜时刻、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

由来

传说《大衍历》为唐代僧一行所作。唐开元九年(721),帝诏令一行制新历,此乃因淳风所作之麟德历渐为人所忽用,且麟德历中之日蚀推测的误谬亦日益显著,故帝诏一行另撰新历。一行曾南赴交州,北抵铁勒,以测量各地之纬度,又用各种测日之仪器以定下各地日蚀之日期,并测见恒星之移动,撰妥草稿,然其于开元十五年十月寂灭,故所谓开元大衍历五十二卷,概系为草稿。

其后,帝又诏令张说、陈玄景编订历数七篇、略例一篇、历议十篇等,开元十七年颁付有司,实行至宝应元年(762)改用郭献之之五纪历。大衍历之名即依据周易系辞‘大衍之数’一语而来。[旧唐书卷三十四律历志、新唐书卷二十七上历志、通志略卷二十、佛祖统纪卷四十]

历法系统

该历法系统周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一行从实测中意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格式编历

后世历家遂相沿袭用其格式来编历。《新唐书.历志一》:“唐终始二百九十馀年,而历八改。初曰戊寅元历,曰麟德甲子元历,曰开元大衍历。”又《历志三上》:“开元九年,麟德历署日蚀不效,诏僧一行作新历,推大衍数立术以应之,较经史所书气朔、日名,宿度可考者皆合。十五年,草成而一行卒,诏特进张说与历官陈玄景等次为《历术》七篇、《略例》一篇、《历议》十篇,玄宗顾访者则称制旨。”

陈遵妫《中国天学史》第六编第二章五:“一行在梁令瓒和南宫说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编撰了《大衍历》;当时很少经过这样充分准备而后编造的历法,因而大衍历被称为唐历之冠,列为好历,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

标签: 日本安倍晴明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囚犯就要被砍头的时候 古人为什么将人五花大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囚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囚犯临刑前为何五花大绑?众所周知,中国流传有一句古话叫做“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看是一个快意恩仇的契约精神,其实就是一个彻头彻脑的伪命题。因为在中国古代虽然是封建专制主义社会,可是也存在一种“律意虽远、人情可推”的情况,有点类似于现在的

  • 古代宰相和丞相只相差一个字 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宰相和丞相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丞相和宰相,究竟差别在哪?我们数千年的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文字方面,两个字组成词语,意思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同一个字与别的字组成在一块也是如此,人们往往会潜意识地将其理解为同一个意思,因而难免会闹出笑话,所以得注意差别

  • 古代将军对战都会单挑吗 双方又是怎么你来我往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将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将军们骑在马上单挑,究竟是怎么打的?将军们一般是不会单挑的,但古代将军有单挑的本事,那也是肯定的。那么马上功夫,真的是二将各执长矛大刀,然后二匹马转着圈、各以兵刃相交...?如你一刀砍来,我横枪架住,然后顺势枪杆一侧,抬手一枪刺还。你又

  • 街亭失守真的全怪马谡吗?其实诸葛亮也有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自然是不用说的,但是在第一次北伐战争中,很多人把失利的原因怪罪在马谡身上,毕竟作为镇守街亭的主将而言,马谡背锅毫无疑问。可是街亭失守能全怪马谡吗?主帅诸葛亮就一点责任没有吗?当然也不是,不能知人善用的统帅也要负责。诸葛亮当时的诸葛亮明明知道街亭非常重要,也知道马谡从未真正单独的统帅过

  • 大礼议之争是怎么回事?嘉靖帝是如何全面获胜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礼议之争,明世宗,历史解密

    大礼议之争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之间,是对明世宗能否改换父母的重大争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和朱厚照“唾手可得”的皇位相比,朱厚熄的继承大统多少有些“天上掉馅饼”的感觉。作为明孝宗唯一的儿子,明武宗朱照厚给皇族传递香火的责任显得十分重大。可惜

  • 宋朝苏轼为什么总是陷入“文字狱”的泥沼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苏轼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中,苏氏父子占了三席,号称“三苏”。那么这样一个大才子,为什么总是陷入“文字狱”的泥沼之中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父亲带着苏轼和弟弟苏辙一起来到 京城,第二年春参加了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本拟取苏轼为第一

  • 洪亮吉因为一封信差点被杀,信中到底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洪亮吉,清朝,历史解密

    洪亮吉,乾隆朝时期榜眼,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著名经学家、文学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乾隆在位60年的时候,传位给嘉庆了。不过前三年多乾隆还在,嘉庆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等到嘉庆亲政后,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大贪官和珅,接着就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看似嘉庆朝马上就要一派祥和,欣欣向荣了。

  • 太子丹朱是尧帝之子,为何没能成为一代帝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就像诸葛亮这个人物,历史上他更接近一个长于外交和行政管理的谋士,而不是一个打仗作战的天才,但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排兵布阵未卜先知,谋略惊为天人,民间传说中的他更是神通广大,奇门遁甲阴阳法术无所不通,简直就是一个半仙。神话传说时代的人物,我们就更加无法确知他们的真正形象了,只能从残存有限的史料中

  • 击杀曹操父亲的诸侯,后来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击杀曹操父亲的诸侯,后来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直到曹丕称帝结束,持续36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经过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因此,这意味着东汉末年的很多

  • 同是借师助剿为什么唐朝较为成功,吴三桂却成了降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借师助剿,清朝,历史解密

    吴三桂是明清之际具有转折意义的人物,也是被认为明末的最大汉奸。然而,客观地讲,吴三桂延请清兵入关,其初衷是借师助剿,而不是降清做汉奸。吴三桂镇守辽东多年,深受朝廷的器重与厚恩,而与清兵长期厮杀,国恨家仇交织在一起,主动降清在情感上就说不过去。而据吴三桂致多尔衮的书信,信中写道: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