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光后世评价都很高,为何他的下场却不好呢?

霍光后世评价都很高,为何他的下场却不好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17 更新时间:2023/12/7 20:59:55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谈到历史上的权臣,那大司马霍光绝对算得上是,排的上名号的,他权倾朝野,虽然死后没有什么好的下场,但他的功劳就连后世的皇帝都有很高的评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霍光(?-公元前68年),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大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说起霍光的一身权贵不得不感谢他那作为私生子的哥哥—霍去病。霍去病为人忠孝两全,在当上大将军之后,见到父亲时不仅没有怨恨一天没有养过他的父亲,还将异母和弟弟都带到长安照顾,当时年仅十几岁的弟弟霍光被他举荐做了官,从此平步青云。不过霍去病死得早,这让汉武帝非常痛心,于是爱屋及乌对霍去病的这个弟弟非常重视和青睐。

霍光也是非常给他在天上的哥哥争气,没有辜负汉武帝的信任,出入宫禁20多年,居然一次错误都没有犯过,这叫汉武帝怎么能不委以重任呢。刘弗陵成为储君之后,霍光收到了武帝给的《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意图已经很明显了,这是让霍光协助刘弗陵治国啊。公元前88年,由于霍光、上官金日磾三人平叛乱有功,汉武帝遗诏中将三位封为列侯。次年,霍光封为大将军和大司马,三位列候与桑弘羊一起成为辅政大臣。

不过四个辅政大臣的组合逐渐被瓦解,金日磾在汉昭帝继位1年多就早逝了,剩下三个里面两个勾结在一起对付另一个。其实霍光和上官桀之间有姻亲关系,霍家长女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并且两人孕育一个女儿上官氏,上官氏6岁时上官安就想让女儿送进宫嫁给刘弗陵当皇后,以求飞黄腾达,却被霍光反对,即便彼此是姻亲关系,但霍光还是当上官家是对手,婚姻只是政治需要。

碰了一鼻子灰的上官安后来找鄂邑盖长公主帮忙,才如愿做了刘弗陵的岳父。自此上官家就和长公主联合起来,后来霍光又反对长公主的相好走后门,因此跟上官家结怨愈深。其实霍光当时已经是有点一家独大的意思了,加之他还同时打击另一个辅政大臣桑弘羊的家族,导致上官父子、桑弘羊、长公主勾结起来反对霍光专政,还有当时汉武帝的弟弟燕王刘旦对自己没当上皇帝非常不满,也以霍光为阻碍。

几个反对派以燕王的名义状告霍光意图不轨,没想到汉昭帝却十分袒护霍光,不但没有相信“反对党”,还表示如果有人再诬陷大司马马上问罪。上官家和桑弘羊等气急败坏,决定掀起政变,结果事情败露,反被霍光一网打尽,从此霍光朝中在无人抗衡,成了汉家的实际掌权者。

汉昭帝命短死了,无子嗣,霍光选了一个觉得可以操纵的木偶刘贺继位,谁知刘贺并不老实,还没当上一个月皇帝就被废,被废理由是刘贺荒淫无道,不过这条罪状见仁见智吧。之后霍光又推选了一个他认为好摆弄的角色,这就是汉宣帝。汉宣帝刘病已当上皇帝的故事比较坎坷,霍光认为宣帝应该懂得对他感恩,因此在刘询刚当上皇帝时考验了刘询一下,霍光说要还政,汉宣帝十分明白自己不是霍光的对手,拒不接受不说,还韬光养晦多年,假装对霍光言听计从。

其实本来汉宣帝和霍光的关系就很紧张,一个臣子居然骑在皇帝头上,皇帝已经很不爽了,后来又发生了不立霍光女儿为皇后,而立了原配许平君为后的事儿,导致霍光之妻的不满,继而毒死了许平君,还被霍光掩盖过去,这件事儿成了汉宣帝心里隐隐的恨。

毕竟汉宣帝年轻,他想:凭实力我斗不过你霍光,我总能等到你死吧。霍光死后,汉宣帝报复的机会来了。汉宣帝渐渐疏远霍家,并削弱其力量,霍家不满遂要造反,其实宣帝就等着这一天,将霍家一网打尽“满门抄斩”,霍家果然谋反败露,除女婿金赏告发有功活了下来,几乎霍家人都被斩杀或自杀。

虽然汉宣帝不喜欢霍光,最后还斩了霍家满门,但对霍光的评价却非常的高。

汉宣帝刘询:故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有余年,辅孝昭皇帝十有余年,遭大难,躬秉谊,率三公、九卿、大夫定万世册,以安社稷,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无有所与,功如萧相国。博陆宣成侯光宿卫忠正,勤劳国家。

抛去他确实有点控制欲之外不说,霍光还是很有远见卓识的人,而他辅佐过的皇帝对他评价都不错,就连最后汉宣帝也没有不承认霍光的功绩,可见他功大于过。那对于霍光你又有什么见解呢?

标签: 汉朝霍光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城除了能防住外敌,还有哪些其他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长城经常为史学家们所称道,一方面是因为它抵御北方外敌强大作用,一方面是古人空前绝后的建筑智慧,但是为什么说长城防住了外敌,防住了百姓,但是没防住人心呢?听小编来跟您分析分析。长城是怎么防御外敌的呢?长城自古有之,自从中原民族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生活秩序和城镇之后,因为怕北方外敌强取豪夺,而且都是抢

  • 三国哪个皇帝的妃子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哪个皇帝的妃子最多?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国是历史中最为恢弘的篇章之一,也是战乱不断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民不聊生难以治国的时期,身为一国之主本应为民分忧,可偏偏有这么几位贪恋美色的君王,每天沉醉在宫殿,和妃嫔们夜夜笙歌,成为了有名的"好色之徒"。这三国第一个沉迷于女色的君王应该就是董卓

  • “开元大衍历”是谁编撰的?是如何计算历法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日本,安倍晴明,历史解密

    《大衍历》亦称“开元大衍历”,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施行二十九年的历法。一行撰。因立法依据《易》象大衍之数而得名。一行测各地纬度,南至交州北尽铁勒,并步九服日晷,定各地见食分数,复测见恒星移动。十五年而历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大衍历》共分七篇,包括平朔望和平气、七十二候,

  • 古代囚犯就要被砍头的时候 古人为什么将人五花大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囚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囚犯临刑前为何五花大绑?众所周知,中国流传有一句古话叫做“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看是一个快意恩仇的契约精神,其实就是一个彻头彻脑的伪命题。因为在中国古代虽然是封建专制主义社会,可是也存在一种“律意虽远、人情可推”的情况,有点类似于现在的

  • 古代宰相和丞相只相差一个字 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宰相和丞相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丞相和宰相,究竟差别在哪?我们数千年的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文字方面,两个字组成词语,意思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同一个字与别的字组成在一块也是如此,人们往往会潜意识地将其理解为同一个意思,因而难免会闹出笑话,所以得注意差别

  • 古代将军对战都会单挑吗 双方又是怎么你来我往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将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将军们骑在马上单挑,究竟是怎么打的?将军们一般是不会单挑的,但古代将军有单挑的本事,那也是肯定的。那么马上功夫,真的是二将各执长矛大刀,然后二匹马转着圈、各以兵刃相交...?如你一刀砍来,我横枪架住,然后顺势枪杆一侧,抬手一枪刺还。你又

  • 街亭失守真的全怪马谡吗?其实诸葛亮也有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自然是不用说的,但是在第一次北伐战争中,很多人把失利的原因怪罪在马谡身上,毕竟作为镇守街亭的主将而言,马谡背锅毫无疑问。可是街亭失守能全怪马谡吗?主帅诸葛亮就一点责任没有吗?当然也不是,不能知人善用的统帅也要负责。诸葛亮当时的诸葛亮明明知道街亭非常重要,也知道马谡从未真正单独的统帅过

  • 大礼议之争是怎么回事?嘉靖帝是如何全面获胜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礼议之争,明世宗,历史解密

    大礼议之争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之间,是对明世宗能否改换父母的重大争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和朱厚照“唾手可得”的皇位相比,朱厚熄的继承大统多少有些“天上掉馅饼”的感觉。作为明孝宗唯一的儿子,明武宗朱照厚给皇族传递香火的责任显得十分重大。可惜

  • 宋朝苏轼为什么总是陷入“文字狱”的泥沼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苏轼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中,苏氏父子占了三席,号称“三苏”。那么这样一个大才子,为什么总是陷入“文字狱”的泥沼之中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父亲带着苏轼和弟弟苏辙一起来到 京城,第二年春参加了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本拟取苏轼为第一

  • 洪亮吉因为一封信差点被杀,信中到底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洪亮吉,清朝,历史解密

    洪亮吉,乾隆朝时期榜眼,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著名经学家、文学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乾隆在位60年的时候,传位给嘉庆了。不过前三年多乾隆还在,嘉庆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等到嘉庆亲政后,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大贪官和珅,接着就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看似嘉庆朝马上就要一派祥和,欣欣向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