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伯温儿子拒绝辅佐朱棣,还说了一个字气得朱棣把他斩了

刘伯温儿子拒绝辅佐朱棣,还说了一个字气得朱棣把他斩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950 更新时间:2024/3/6 19:44:00

有些人天生做事心狠手辣,属于过河拆桥那种人,任凭你以前对他做过多大的贡献,给他带来过多少的好处,一旦他觉得你再无利用价值了,也就对你产生了嫌弃之意。关键是嫌弃还不算,还非得把你至于死地而后快,仿佛你的存在会威胁到他什么似的,或许是你知道了他太多的秘密,类似于有点杀人灭口的意思。

朱棣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夸大之辞。历史上还真出现过不少这样的人物,特别是一些开国的帝君,或是身世存在迷团,让人不知是不是他父皇的亲生子,或是原本不应他当皇帝,可他却篡夺了别人的位置之类的。在这些人身上,你往往能窥视的出他们行事的风格,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好出狠招,根本不按理出牌,总是让人大吃一惊或是倒吸一口凉气。

朱元璋和他儿子朱棣就是这样一类人。我们知道,朱元璋的治国之道是很有手腕的,政绩也是可圈可点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这个人做事历来心心狠手辣,在他身边被他密密杀害的人简直数都数不过来,而这些人中有一大部分是知道他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的人。

朱棣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流传至今的那个“八个小孩分吃一头牛”的故事中的那个算命道士,正是从他口中人们得知并相信了小时候的朱元璋就有当皇帝的命,他能成为明朝首任皇帝,那是天意。其实,有人说那个道士到处散播这种言论,是朱元璋有意安排的,为的就是给他今后登基寻找合适的依据。而那个道士后来就神秘失踪了,人们怀疑是被朱元璋干掉的。纵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不过我们还是能从中感觉到朱元璋这个人的恐怖之处。

再比如,朱元璋对待刘伯温这件事,也能反映出他这个人阴险的一面。刘伯温一生跟随朱元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他为朱元璋稳定江山所出的点子简直数不胜数,而且他本人博学多才,上知天地理下晓人文风水。

刘伯温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可到了刘伯温老的时候,他自知对朱元璋的贡献也不会太大了,而且他还掌握了这位皇帝太多的秘密,再加上他深知朱元璋的本性,所以他便隐退回乡躲了起来,可惜,他还是能没躲得过去这一劫,最终患病而死(一说被朱元璋毒死)。

真的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作为朱元璋的排行第四的永乐帝朱棣,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几乎完全继承了他父亲那种狠到骨子里的本质。大家都知道,朱棣本轮不到他当皇帝,他是赶跑了他侄子才当上的这个皇帝。

刘伯温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刘伯温死后,他的儿子们也没能幸免。他的二儿子刘璟,为人耿直,说话比较让朱棣不太爱听,他明明知道朱棣是怎么当上的皇帝,可他却哪壶不开提哪壶,不仅拒绝辅佐朱棣,还非要当着朱棣的面说出他是篡夺了他侄子的位置才如愿以偿的, 这可一下子招来了杀身之祸,被朱棣关押了起来,之后就被逼自杀于牢内。

标签: 明朝刘伯温朱棣

更多文章

  • 文天祥誓死不投降,忽必烈想了一招残忍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南宋,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南宋“三杰之一”的文天祥,在面对元军不断诱降时发出的心声。祥兴元年(1278)夏天,南宋已经来到了最后时刻,崖山海战惨败后,南宋灭亡。当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张弘范,上书忽必烈如何处理文天祥时,忽必烈回复&l

  •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还把他棺材头锯掉,露出六个字让朱元璋惭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朱元璋,刘伯温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的奇人异士,他们的智慧也一直被后世所称赞。比如说那个促成三国鼎立的诸葛亮,他在人们的心中不仅仅是一个军师、一个政治家,他更是人们心中的神。像他这样的人物,他们的智慧也是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刘伯温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个和诸葛亮本领十分相似的人。生逢乱世,为天下苍生为黎民百姓的安定

  • 元朝中期更换皇帝频繁,曾二十多年内换36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皇帝

    元朝的败亡,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政治黑暗,民族歧视和政治压迫政策。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政局不稳,皇帝大多不理国政,贪图享受,腐化至极,经臣钩心斗角,欺上瞒下,朝廷横征暴敛,经济越来越衰,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各地农民起义,指向元朝。元朝在历史潮流面前衰亡。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1307年(大德十一年)

  • 宋高宗赵构到底为什么要猜忌武将害死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南宋,宋高宗,岳飞

    宋高宗赵构酷爱武艺,“挽弓至一石五斗”,而且他是依靠一群武将的支持,才保住南宋半壁江山的。不过赵构却对武将没有丝毫好感,他猜忌这些武将,收回他们的兵权,甚至还杀死了岳飞。那么赵构为何这么不信任武将呢?这不仅受宋朝“重文轻武”传统的影响,更和一场兵变有关

  • 开创南宋一百五十年基业的赵构,能与刘秀并肩为“中兴之主”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南宋,宋高宗,刘秀

    最近看到一些言论,说宋高宗赵构是可以与汉光武帝比肩的“中兴之主”。我想来想去,赵构也没有任何资格和刘秀并列,如果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的话,无非就是这俩人都是一个被拦腰斩断的王朝的下半阙的一代目罢了。实际上,他赵构充其量不过就是个腹黑加强版的司马睿。在《宋史-高宗本纪》的末尾,史

  • 他终身不仕终身不娶却写了首最美的爱情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北宋,林逋

    北宋林逋才华横溢,但却无意仕途。隐居在西湖孤山中二十余年,终身不仕,终身不娶。与僧道来往,写诗填词,种梅养鹤,以"梅妻鹤子"自诩。他的《山园小梅》尤为后世称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清丽出尘,冠压古今,成了千百年来咏梅的绝唱。王十朋赞其"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暗香"由此

  • 海瑞敢直接上书骂皇帝,嘉靖那么生气,为何却不敢动手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海瑞,明世宗,朱厚熜

    说皇帝不敢杀海瑞,那是真的胡扯。嘉靖一朝,连首辅大学士都杀过,怎么会怕海瑞这个六品主事?说起来,还是要回到历史现场,去品味嘉靖当时的心境: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

  • 史上著名的一次变法结果却成了腐败的温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北宋,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大家应该都熟悉,是北宋时期针对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从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方面入手,颁布了一系列改革的方针政策。应该说,此次变法的初衷是

  • 崇祯上吊以后,吴三桂为何不尽忠死国,反而投降了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吴三桂,李自成

    您要是说吴三桂背叛了汉民族、背叛了李自成,我觉得说得有点道理;但您要说吴三桂背叛崇祯皇帝,那对不起,没有。吴三桂这个人,有点“三姓家奴”的意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一开始是大明的辽东总兵,后来跟了李自成,再后来又打开山海关,放清兵进来灭了李自成。在他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

  • 明朝最牛的书生是谁?文能安邦武还能定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刘伯温

    一说到文人书生,我们的印象基本都是宁采臣、张生那个模样的,文质彬彬、温文有礼等等,总之,都是文弱书生。其实,不然。历史上有很多人是书生,但指点江山,文韬武略,样样都会。比如诸葛亮、张良,其实都算是书生,但才华横溢,匡扶国家,辅佐君王。比如下面这位,他虽是明朝的书生,但都很厉害。他就是刘伯温。这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