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永乐朝第一名将,未能永镇安南是永远的痛

明代永乐朝第一名将,未能永镇安南是永远的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0 更新时间:2024/1/21 20:37:09

说到明初名将,大家都知道,那可是灿若星辰啊!明朝号称“日月重开两宋天”,因此,明初的武功,可谓是中华自唐末400余年来的总爆发,名将辈出,一片蓬勃,洪武时代绝对是几百年一出的名将时代,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傅友德、邓俞、蓝玉等,板着指头数都数不过来。

但与唐朝不同的是,明朝的名将没有一代代传承下去,差不多到了永乐朝,明朝的名将就开始凋零了,当然,这可能与朱元璋屠尽功臣世家以及靖难之役的殃及有关。

可事实的确是,朱棣时代,明朝的名将已经很少了,朱棣依仗的也就张玉、朱能、邱福、陈亨几个,后来被称为靖难第一功臣的邱福败死胪朐河,可见朱棣手下将领质量之差。倒是建文帝的盛庸,很有名将范,可是也不可能受到朱棣的重用。

名将凋零,并非没有名将。

在征安南之役中,永乐朝第一名将正式诞生。

他就是张辅,在朱能病死军中的关键时刻,31岁的张辅接过统军权,南征安南,灭亡胡朝,改安南为交阯,设交趾布政司,自唐末400年来,安南再次版籍入朝。。

这可是灭国之功啊,据九幽子粗略统计,自唐亡后,中原王朝将军有灭国之功的少之又少。非要算的话,也就徐达、常遇春破元大都,蓝玉捕鱼儿海破元廷了。而且,自永乐朝之后,大明朝再无北征之功。

后来,张辅先后三次平定交趾叛乱,并出任交趾总兵官,共四至交阯,史称其“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还参与明成祖朱棣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北征。自永乐至正统,张辅可谓大明军界第一人。

所以,永乐朝第一名将张辅,绝对是一个历史地位被低估的人。

但永乐第一名将张辅,和他的战斗皇帝朱棣,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遗憾。

这件事,就是没有收拾好安南。

如果当时,朱棣像朱元璋之于沐英那样,命张辅永镇安南。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越南国,我国也不会凭空多出许多事端来。

退一步说,让第一名将张辅镇安南,有大材小用之嫌,朱棣完全可以将云南沐氏兄弟分开,沐晟、沐昂,一镇云南,一镇安南,岂不更好!

但遗憾的是,朱棣没有乃父朱元璋的气魄。

后来,宣德年间,柳升败死安南,朝廷要放弃其地,张辅力争不得。数十年之功,一朝尽毁。

安南之失,不仅是朱棣和张辅的最大遗憾,更是我们中华的千古遗憾!

标签: 明朝朱棣张辅

更多文章

  • 大明创建前期,刘伯温为什么要立誓阻止朱元璋消灭日本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朱元璋,刘伯温

    朱元璋进攻日本国的念头根本原因倭寇长期性在中国东南沿海搔扰,洪武年间有记述的倭寇犯边总有44起,因此朱元璋始终很讨厌那时候日本政府对倭寇的懒政,而感情上也很瞧不起英国人。以前在灭倭全军出击上缴获的折扇上题诗《倭扇行》,称日本主无道,群众皆盗贼,就是说这类心态的反映。朱元璋继位时,日本国在历史上恰好是

  • 为何朱元璋后来对刘伯温会变得越来越刻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朱元璋,刘伯温

    时期更替之初,亲身经历了兵荒马乱的群众,并沒有那么非常容易妥泰出来。朱元璋拿下河山以后,时局忽高忽低,人心动荡不安。加上,朱元璋本就是说贫苦出生,自个并沒有念过是多少书。打江山非常容易守河山难,能够说,在明代前期,国家的整治以刘伯温为先的好多个重臣功不可没。刘伯温,别名刘基,生在浙江省,从小天赋聪慧

  • 南宋开国之君赵构竟然在逃跑中坐稳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南宋,宋高宗,赵构

    自秦始皇帝开始至清朝灭亡,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皇帝不胜牧举,但历史上确有一位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在逃跑中坐稳了江山,这个皇帝究竟是谁呢?他就是南宋开国之君赵构,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赵构(1107年1187年),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即宋高宗

  • 明朝最悲剧的后妃,皇后身份不被正史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明代宗,肃孝皇后

    明朝偏偏有这样一个皇后,她活着的时候被册立为皇后,在后宫中风生水起,死后却被剥夺了皇后之名。后宫中的女人一辈子声名不显倒也罢了,可是,这位皇后真的很倒霉:生前从一介民女一步步爬到皇后的宝座,死后又失去了一切荣誉,真可谓人生如戏。 说起这位皇后之前,笔者有必要交待一下他的丈夫,也就是朱祁钰。大家都知

  • 朱棣听了三个字后就决定了明朝未来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棣

    对于明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可能都知道,明成祖朱棣早期一直纠结到底是该立皇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还是该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按照祖制,明朝的皇帝继承都是按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朱高炽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所以理当立太子朱高炽为太子。不过,朱棣本人的经历却让他产生了更多的想法。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按理说皇

  • 宋太祖赵匡胤不只是开国皇帝,还是战神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

    提起赵匡胤的名字,我们的修饰词时候始终都是宋太祖赵匡胤,我们最先想到的也都是大宋的建立者。我们知道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我们知道陈桥兵变的赵匡胤,我们也对他的离奇死亡好奇不已,可是我们却忽视了将军赵匡胤,那个建立宋朝以前的英勇无敌的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

  • 为什么南宋能延续一百多年南明却扛不住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南明,朱由崧

    1127年,金军南下攻占了北宋首都开封,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大量皇族宗室、后宫妃嫔、贵卿、朝臣都成了金国的俘虏,自此北宋退出了历史舞台。同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国号仍为大宋,历史上将这一政权称为南宋。南宋建国之初,金国也曾试图一鼓作气将其歼灭。但在南宋军民的拼死抵

  • 北宋咸平之治简介:咸平之治的治绩 有何不足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宋,宋真宗

    “咸平之治”咸平之治指的是北宋宋真宗咸平(998年-1003年)年间出现的治世。北宋真宗时的一段小康时期,北宋经济非常发达,文化也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物资,精神文明都搞得不错。只是武力太弱,只能向邻国割肉以维持和平,从此中国再无汉唐的国威。咸平之治的治绩经过一系列惠民政策后,

  • 朱元璋的圣旨为什么都是大白话,真的是因为文化水平不够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的圣旨满篇都是通俗的大白话,是因为他出身贫寒、教育程度低吗?他白话文里那些看不懂的奇怪句子,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只)是户口不明白俚……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hell

  • 历史上魏忠贤是怎么死的,你可能被历史给忽悠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魏忠贤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原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明朝天启七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