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在军事上有四个鲜为人知的“世界第一”

明朝在军事上有四个鲜为人知的“世界第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050 更新时间:2024/4/16 4:32:04

作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的朝代,明朝对中国乃至世界明作出了很多伟大贡献。但它在军事技术方面取得的四个世界第一,却鲜为人知。

水底龙炮想像图

一、首创“水雷战”击沉日本战舰

早在16世纪,各种类型的水雷就已经成为明朝海军的重要武器。1549年制造的“水底雷”,可称为世界上第一枚水雷。该雷用木箱做雷壳,油灰粘缝,下面的绳索连接铁锚,控制深度,人工操纵击发,比西方制造使用水雷早了200多年。第一颗定时爆炸水雷是1590年制造的“水底龙王炮”。该雷用牛脬做雷壳,内装黑火药,用香点火作引信,凭借香的燃烧时间来定时引爆水雷。第一颗触发水雷是1637年明朝末年制造的“混江龙”水雷,该雷通过与舰船直接接触进行引爆。

据史料记载,在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时期,明朝海军使用“水底雷”一举击沉日本一艘大型战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水雷取得实际战果,比日俄战争(1903~1905)中的水雷战早了近3个世纪。

火龙出水

二、“火龙出水”是反舰导弹“鼻祖”

明朝在16世纪发明的“火龙出水”是一种用于水战的两级火箭。“火龙”的龙身由约1.6米长的薄竹筒制成,前边装一个木制龙头,后边装一个木制龙尾。龙体内装有火箭数枚,引线从龙头下的孔中引出。龙身下前后共装4个火箭筒。前后两组火箭引线扭结在一起。前面火箭药筒底部和龙头引出的引线相连。发射时,先点燃龙身下部的4个火药筒,推动火龙前飞行。火药筒烧完后,龙身内的神机火箭点燃飞出,射向敌人。这种火箭已经应用了火箭并联(4个火药筒)、串联(两级火箭接力)原理。它用于水战时,可在水面上飞行数公里远。当飞向敌舰时从龙嘴发射火箭直接攻击对方舰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从战舰上发射的大型远程火箭武器,堪称“反舰导弹鼻祖”。明朝海军也因此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支装备和使用反舰火箭的海军。

最早使用触发式地雷

三、最早使用触发式地雷

明代工匠设计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由钢轮压火击发引爆的铁壳地雷。明朝陆军广泛装备了这种地雷,并用它在江浙地区多次重创进犯的倭寇。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实战中使用非人工引爆的触发式地雷,西方到18世纪以后才有类似的武器。

第一支骑炮兵

四、第一支骑炮兵

明朝陆军曾装备有一种“虎蹲炮”。此炮首尾长2尺,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外形酷似一只蹲卧的老虎,看起来煞是威风。开火前,先装填5钱重的铅弹或石子上百枚,再用一个重30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杀伤力惊人。该炮重量轻,体积小,非适合骑兵用战马直接驮带,由此便催生了明朝陆军的骑炮兵。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骑炮兵,又领先了西方大约200年。

标签: 明朝武器军事

更多文章

  • 若用康熙替换崇祯,明朝能避免灭亡的命运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康熙,崇祯

    比较两位皇帝,必须放进当时的时代背景里,这种问题是将个人才能置于历史背景之上,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康熙的个人才能是很强的,但也是在清朝盛世的基础之上,才有一番作为,如果崇祯帝替换了康熙,国家也将会是个盛世因为崇祯帝在某些方面,跟康熙存在相似之处。崇祯帝和康熙都是少年英雄,有着雷厉风行的一面,康熙一上位

  • 明武宗时期的太监刘瑾为什么会落至被凌迟的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太监,刘瑾

    为稳固皇权,保持中央集权,中国的统治者创制了许多措施制度以防大权旁落,由于一些幼帝登位,因其羽翼尚不丰满,所以不可避免的造成外戚或强臣干权。皇帝在回攥权力时,常年在其身边的侍从人员自然而然的成为亲信,如太监,但一些太监在获取皇帝信任后,反而成为皇权上的一颗毒瘤,正如唐朝中后期太监长期把持朝政,皇帝一

  • 南宋战神救了他!然而45年后他的儿子竟然灭了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南宋,孟珙,张弘范

    坊间有云:“北宋出名相,南宋出名将。”的确,在风云激荡、战火连天的南宋时期,名将层出不穷。大家所熟知的就有岳飞、宗泽、韩世忠、吴玠等人。不过,在岳飞被宋高宗赵构、秦桧联手杀害后,南宋一度出现将星凋落的局面。以至于颇有雄心壮志、积极图谋北伐的宋孝宗,哀叹身边无可用的将领。直到孟

  • 明朝保卫京师的部队有多牛?堪称世界顶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军队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在强化皇权方面下了许多功夫,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在京城周围布下重兵,这些部队被称为“京营”。明朝的军队以卫所为单位,每卫5600人。在明朝初年,京营有四十八卫,合计兵力近27万人。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由于京师接近前线,所以京营部队扩充到了七十

  • 宋朝赵普做了三次宰相吗,宋太祖为什么疏远赵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赵普

    赵普是宋太祖和宋太宗两朝宰相,然而在最开始的时候,他还仅仅只是一个从属于他人的小吏。做的工作也仅仅只是文字方面的,权利不大。从一位位低权小的小小官吏,是如何坐到宰相的位置的呢?这一点就不能忽略,最开始重用赵普,并且一手将他提到宰相高位的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图片来自网络)读过宋朝历史的朋友应该

  • 被成为“阎老西”的阎锡山何以成为民国割据最久的军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民国,阎锡山,军阀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内部始终是军阀割据、四分五裂,从未实现过统一,其中阎锡山在山西当“土皇帝”长达38年之久。在风云变幻、政坛人物如走马灯式更替的民国时期,阎锡山可谓创造了割据一个省时间最长的纪录。在近代军阀纷争中,阎锡山率先总结出所谓的“存在哲学”

  • 强力剥析:清朝入关后为何仅传十位皇帝就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康熙,皇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统一的封建王朝,从顺治皇帝入关起到清末帝溥仪退位,历时二百六十八年,包括顺治帝在内共传十位皇帝。清朝统治期间,没有西汉末年的外戚专权,也没有明朝晚期的宦官乱政,政治也还算清明。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清朝仅传十帝就亡国了呢?康雍乾三位皇帝(图片来自网络)清朝自顺治起,前几任皇帝

  • 二战后百万日侨被弃东北,日本政府对东北日侨的漠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日本,二战,日侨,东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此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中美苏等盟国开始磋商解决滞留海外的日侨俘问题,并做出遣返安排。然而日本政府却向驻外国公使馆发出训示,提出日本侨民“现地定着”的方针,要求驻外公使采取措施,保护当地日侨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当此之际,日本驻外公使

  • 清朝嘉庆年间的一次农民小起义,不到100人却攻进了紫禁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嘉庆,起义军

    农民起义在历史上数不胜数,但可以攻进紫禁城的却几乎没有。毕竟紫禁城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地方,既是国家发布政令的首脑机关,又是天子居住的地方,其防御能力可想而知。但在清朝嘉庆年间一股不足百人的农民起义力量却攻入了紫禁城。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就连嘉庆皇帝《遇变罪己诏》中都说此为“汉、唐

  • 清朝咸丰在位11年,签订了11条不平等条约,条条丧权辱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咸丰

    清朝的咸丰皇帝绝对是有史以来最命苦皇帝,在他即位第二年就遇上太平天国运动这一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名起义;三千年来未侵略中国的西方列强让他赶上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没落要让他碰上了。清王朝交道他手里的时候已经是腐朽不堪,他责无旁贷却又无力回天,在位十一年里签下了十一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TO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