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晚年被毒杀,死之前下一首绝句

朱允炆晚年被毒杀,死之前下一首绝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21 更新时间:2024/1/20 10:15:30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热血方刚的皇三代朱允炆登上皇帝宝座,刚上台的朱允炆虽然年轻,做起事来却也毫不含糊,很快便用霹雳手段,把几位不听话的叔叔给削爵的削爵、流放的流放,而四叔朱棣那里也派了人给重点监控。可是毕竟他还是太年轻单纯了些,很快就被朱棣的装疯卖傻给蒙蔽了双眼,却俨然不知朱棣的屠刀已经快砍到自己脖子来了。

准备充足、时机成熟的朱棣很快举起一杆大旗,要像南京杀去,出师之名是“清君侧”,更好听的名字叫“靖难”,这是历来造反家们惯用的口号。见朱棣举起屠刀向自己砍来,这位自幼长于深宫之中的少年皇帝才明白过来自己已然上当受骗了,可是长这么大恐怕连京城都没出去过,又怎能跨马横枪,统帅大军去应敌?

朝中有能力、足以震慑朱棣的老将们都已在洪武朝凋零殆尽,此时又有谁堪干城之任?朱允炆想到了自己的表叔曹国公李景隆。可是朱允炆话一出口,就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假如任命李景隆作为平叛大军的统帅,很有可能会带来当年秦赵长平之战时赵括给赵国带来的灾难。

但是朱允炆一意孤行,任命李景隆为平叛前敌总指挥,坐镇德州,节度各路平叛军马。不久,果如许多大臣所料,李景隆哪里是朱棣的对手?虽然朱棣遭遇到了铁铉等人的顽强抵抗,但李景隆的军队却一路溃败,也许李景隆也有着自己的小打算,毕竟是你朱家人自己争天下,将来不管你们叔侄谁做了皇帝,咱两家总归还是亲戚,保住我的荣华富贵才是最要紧的。

所以在朱棣渡江打进南京城的时候,李景隆便立马倒戈投降了朱棣。而此时南京皇宫内也燃起了熊熊大火,帝后不知去向,朱棣得到的情报是他们此时已经化为灰烬了。

四年的血战,九死一生,如今踏进这皇宫大殿,即将成为这里乃至全天下的主人,朱棣浑身充满抑制不住的兴奋,但他还是假惺惺的说了一句:现如今的我已经得罪了天地祖宗,将来到地下还怎么见他们?好在中国历来不缺墙头草,建文旧臣工部尚书茹常立马站出来说:殿下您应天顺人,哪有什么罪过?朱棣一高兴,立马给这个歌茹常封了一个很讽刺的爵位“忠诚伯”。

很快,朱棣就下诏数落朱允炆的罪行,在这封诏书中也彻底暴露了政治家翻云覆雨的无耻嘴脸,诏书大意如下几点:

当年先太子朱标去世后,太祖本意要传位于我,只是我觉得小宗不能正统,才极力推辞掉的。

朱允炆登基后,丝毫没有人君之度,倒是很像西汉末年那个傀儡刘盆子,而且他肆意变更太祖时期的制度,重用奸佞小人,戕害骨肉至亲。

我不忍心太祖千辛万苦才打下来的基业毁在这样的人手里,才不得已起兵靖难,本来也不想杀他,只想匡正他的过失,却不料他竟然自焚死了,我才不得已做了皇帝。

时光荏苒,转眼已过去二十多年,朱棣的孙子朱瞻基登基做了皇帝,是为宣德帝。

这一年从江南来到京师一个老和尚,自称是朱允炆。回忆二十多年前,破宫的那一天,他想起皇祖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曾给他一个密封的盒子,告诉他不到万不得已不得打开。那天他打开这个密封的盒子,见到了里面是一把剃刀、一件僧袍,一张密道地图。就这样他从密道逃出后,在江南某个寺院做了二十多年和尚。

老和尚给当朝皇帝朱瞻基写了一封信,大意说:我当年从密道中逃走,在外躲藏二十年,世人没有知道我还活着的,如今我老了,并不回来与你争夺皇位的,只是想身后把这把老骨头埋在故土上,不想飘零异乡无根之人,也想让后世知道我不是自焚死的。

朱瞻基接到书信,非常重视,立马安排人对这个老和尚鉴别真伪。

宫内一个老太监,在年轻的时候曾伺候过朱允炆,朱瞻基派了他去。二十多年过去了,沧桑巨变,老太监也无法辨别出眼前这个老和尚到底是不是朱允炆了,好在老和尚还认识他,问他道:你还记得某年的七夕夜,我赐给你三枚桃子,你只吃了一个,说另外两个要回家时带给父母,我听后很受感动,随即又赐给了你五枚?

老太监听闻此言,顿时痛哭流涕,眼前这个老和尚就是朱允炆。此时,许多还在世的老臣,也纷纷前来和他交流,确认他就是朱允炆,无不唏嘘感叹、痛哭流涕。

既然确认是朱允炆,朱瞻基把他好生安置,好吃好穿好房子,按诸侯王的待遇伺候着,安安稳稳过完残生也无不好。可是没过多久,朱允炆便在一天夜里突然莫名其妙的死了,知情人都知道他是中毒死的。谁杀死的他?不言而喻。

据说朱允炆在临死前,留下了一首绝句诗,流露出了自己晚年无限惆怅的心境:

沦落江南数十秋,可怜霜雪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昭阳殿上雨声愁,新浦细草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标签: 明朝朱允炆

更多文章

  • 朱允炆为什么会被朱棣扳倒,他做错了哪些决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朱允炆

    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由汉人所建立的封建王朝,朱元璋从一介布衣一路做到了一朝天子,朱元璋死后由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继承了皇位,但是朱允炆并没有做多久的皇帝就被自己的叔叔朱棣取而代之,朱允炆也下落不明。我们先来说一下朱允炆为何会被朱棣取而代之,朱元璋在位期间,朱标原本是皇太子,朱元璋对朱标非常的重视,在朱元

  • 赵构能做皇帝真的是偶然吗,赵构为何能重新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南宋,宋高宗

    赵构能称帝建立南宋,在很多人眼里算是充满了偶然性。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宋就此灭亡,当时大宋子民对金兵已经充满了愤怒。赵构也是迫于民心才派出将领抗金,实际上站在赵构的立场来看,他才不想救出宋徽宗还有宋钦宗,不然自己的皇位可能就不保了。所以这也导致发生了民族英雄被冤杀的荒唐事件,不过赵构称帝看

  • 明代残忍殉葬:揭密朱元璋陪葬妃子的死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元璋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里,最残忍的就是殉葬。秦汉时期,殉葬制度还比较盛行,但到汉朝以后,统治者发觉这一制度太不人道,便逐渐将其废止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古学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宫女的白骨,很明显,朱元璋死时实行过秦汉时期的殉人制度。那么,这些陪葬的妃子时怎么死的呢?明朝时一个比较特殊的王

  • 西夏王陵的神秘布局有何深意,解开西夏王陵的布局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西夏,西夏王陵

    西夏是一个神秘的民族,同样神秘的还有它那陵墓的布局,西夏王陵为什么是八卦北斗布局的呢?西夏,在中国历史上曾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它是一个以党项民族为主体,包括汉、吐蕃、回鹘等多民族的国家政权。隋代之前,善于游牧的党项人开始崛起。不久,他们征战南北,占据了今四川、甘肃、青海及内蒙的部分地区。到了宋代,党

  • 赵光义如何戏谑小周后?当众强幸小周后让画师画下临幸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北宋,宋太宗,小周后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华的一个朝代,但是尽管营造了太平的盛世,一个时代也不会永远的辉煌下去,于是这个时候就有很多的新生力量,在当时动荡的时候出现许多的乱。唐朝时期也没有幸免,所以到了晚唐就走向了没落。作为南唐后主的李煜从一出生就已经有不可逆转的命运,虽然一直都是将自己的思想寄托于山水之中无意对皇权富贵

  • 朱棣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相对危险的北方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朱棣

    对于古代皇帝对都城的定位,相信一些朋友应该也对这个问题有所注意。国都是一个国家的重心,而确定国都这件事对于每个新建国的皇帝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国都不仅能够决定国家的政治重心,更是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重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人民,如果寻求更加强大的城市机能,那么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国都。而自古以

  • 姚广孝为什么被称为“妖僧”,他有哪些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姚广孝

    说起刘伯温大名,很少有人不知道,中国历史上前有诸葛亮,后有刘伯温。可说起姚广孝的大名,很多人怕是要百度一下了。姚广孝,生于1335年,江苏苏州人。自幼聪颖好学,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大神必备优点)。十四岁出家为僧,法号道衍,奇怪的是,姚广孝虽为和尚,却拜了当时的道士席应真为师(一个敢拜,一个敢收),学习

  • 汤和身为明朝的开国功臣,为何却能够安享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汤和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晚年的时候诛杀了很多有功之臣,众多开国功臣几乎无人幸免,然而其中却也有例外,他就是信国公汤和。汤和为什么最后能够安享晚年呢?汤和是濠州凤阳县人。虽然他也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但其实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朱元璋的玩伴和引路人。他和朱元璋的年龄相仿,两人从小关系就不错。不过后来朱元璋家里太

  • 杨信口不能言,为何却能受到赵匡胤的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北宋,杨信

    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他能够兵变成功的原因其实与他的身份有关,当时的后周禁军分为两部分,即殿前司、侍卫亲军司。其中赵匡胤不仅是殿前司的最高掌管者,同时很多侍卫亲军司的将领也都是他的党羽。可以说把控了后周的军事大权,这也是他能轻松夺得皇位的原因。当然在赵匡胤当上皇帝后,过得并不踏

  • 高拱改革:高拱改革失败原因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高拱

    中国历史上是不缺改革的:李悝变法、商鞅变法、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这些变法,无论其最终是否有所成就,以及这些成就是否得到了保留,推动它们的主要人物都是后世评说的常见对象。但有这么一位改革之才,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