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他的儿子与孙子分别是什么下场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他的儿子与孙子分别是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10 更新时间:2024/1/20 0:39:38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君主,他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政权,在他和宋太宗赵光义的努力下,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裂割据的五代十国时代。而他所建立的宋朝虽然在军事上面对少数民族政权处于弱势,但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可以说发展到了封建时代的顶峰。

不过,创立了这个富庶的朝代的宋太祖赵匡胤,他的子孙后代们并没能享受到由他带来的皇位的荣耀。众所周知,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并不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人,而是宋太祖的亲弟弟。而宋太宗的继位,在历史上也一直存在着争议,官方的说法是兄弟俩的母亲杜太后在多年以前就已经让赵匡胤同意将皇位传给宋太宗,并立下了“金匮之盟”。

但也有不少人支持“烛光斧影”的说法,认为宋太宗赵光义是靠着非法的手段,谋害了哥哥赵匡胤,夺得了皇权。而他们认为宋太宗赵光义得位不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宋太祖的儿子们都死得很离奇,给人一种似乎是其做贼心虚的感觉。不过,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如今早已无法考证,这些疑点也都成了历史的疑案。

虽然宋太祖的两个儿子都英年早逝,而且死亡原因离奇。但两人都留下了子嗣,为太祖一脉保留了香火。才会有南宋年间,宋高宗还位于太祖一脉的结果。那么,既然宋太祖的儿子们都离奇死亡了,他的孙子们又过得怎么样呢?

宋太祖赵匡胤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滕王赵德秀和三子舒王赵德林早夭,并没有留下子嗣。真正长到成年的就两个,分别是次子燕懿王赵德昭和四子秦王赵德芳。而两人分别生育了五个儿子和三个儿子,总共是八人。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分别介绍一下这八人的情况。

首先是燕懿王赵德昭的五个儿子。长子同安僖靖王赵惟正,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被授予左千牛卫将军一职。之后又迁到左龙武军。宋真宗继位以后,晋升为左千牛卫大将军。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再次升迁,担任简州团练使。几年后的天禧二年(1018年),升迁为齐州防御使。

宋仁宗继位以后,升迁为亳州观察使,而且还被授予了乐平郡公的爵位。天圣十年(1032年)去世.被追赠太傅兼侍中,追封为同安郡王,谥号僖靖。不过,赵惟正虽然历经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四朝,但却没有子嗣,只能从四弟那里过继了一个儿子作为子嗣。

次子冀康孝王赵惟吉,同样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他被授予了左监门卫将军一职,不过他这时已经被封为了平阳郡侯。不久之后就被升迁巍峨左骁卫大将军,加封为安定郡公。相比于到了仁宗朝才被授予公爵的哥哥,赵惟吉的升迁速度堪称可怕。淳化四年(993年),被调任为左羽林军大将军,掌管皇帝禁军,可见太宗对其的信任。到了真宗继位,授予其武信军节度一职,并且担任同平章事(宰相)。

赵惟吉的受宠其实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他出生于太祖一朝,出生刚满一个月,就被带到了宫廷内抚养,太祖专门派了两个老宫女照顾他,有时半夜哭号,太祖一定会亲自前去抱起安抚。而他也确实不凡,三岁的时候,宋太祖给他准备了小弓箭,用金钱来作为靶子,让他射击,结果十箭八中,太祖都感到惊奇。加上从小好学,五岁就能读书背诗。这一切让宋太祖十分喜爱这个孙儿,时常都将他带在身边。

而他也对祖父赵匡胤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太祖驾崩之时,他才年仅六岁,整日痛哭哀号,食不下咽,最后还是祖母孝章皇后多次劝慰,才能慢慢吃下东西。这使得他在宗室之内声誉极佳,一直以仁孝闻名。真宗甚至在其死后,专门为他罢朝五日,以示哀悼。追赠他为中书令,追封南阳郡王,谥号“康孝”。

三子赵惟固,这位生平在历史上记载比较少,只知道他本名为赵元扆,字宗干,生母和出生的年份都不详。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受封的时候,他一样被授予了左千牛卫将军一职,并赐予了现在的名字。不过在那一年的冬天他就去世了。

四子赵惟忠,本名赵文起,同样在太平兴国八年,被赐予了现在这个名字,还被授予右千牛卫将军一职,之后调任右龙武军。宋真宗继位以后,升迁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升迁到哥哥曾经担任将军的左监门卫,担任大将军。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去世,追赠鄂州观察使,追封江夏侯。

五子赵惟和,可能是年龄比较小的原因,端拱元年(988年)他才被授予了右武卫将军一职,之后历任右骁卫、神武龙武军、右卫将军等职位。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担任澄州刺史。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升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去世,年仅三十六岁。

因为他和雅好学,而且写诗非常清丽,并且十分推崇礼法,被宗室所敬重。曾经和真宗一起作诗,真宗觉得他写的很不错。他死后,真宗觉得十分惋惜,甚至难过了很久,到了为之流泪的地步。并且将他的书稿集成二十二轴,亲自为其作序。

之后便是秦王赵德芳的三个儿子。长子赵惟叙,是宋太祖的嫡长孙。秉性纯厚谨慎,特别好学,为官之时,谨言慎行。端拱初年(988年),授予开武卫将军一职。之后升迁为左卫将军,兼任勤州刺史。大中祥符四年(101年1),升为左千牛卫大将军。但同年的八月就去世了。追赠怀州防御使,追封河内侯。

次子赵惟宪,是一个美男子,早年放荡不羁,年龄越来越大以后开始学会谨慎。擅长射箭,喜欢吟诗,喜欢读道家的书籍。端拱初年(988),授予左屯卫将军一职,之后历任左羽林将军、左卫大将军演州刺史、贺州团练使、资州团练使等职务。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去世,年仅三十八岁。追赠安德军节度使兼侍中,追封英国公。

三子赵惟能,端拱二年(989年),授予右屯卫将军,累迁神武卫将军。大中祥符元年去世,年仅三十,追赠蔡州防御使,追封张掖侯。

总的来说,宋太祖的孙子们的生活基本上符合一个宗室成员的情况,虽然有像冀康孝王赵惟吉这样不论在那一朝都受宠的特例,但基本上都是按部就班一样,到了年龄受封,然后进入官场。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宋太祖孙子这一辈里英年早逝的比例不小,也是一种悲哀了。

标签: 宋朝北宋宋太祖

更多文章

  • 朱棣擅改朱元璋的一项国策,为明王朝的衰落埋下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朱棣

    中国东北这块地界,打唐朝灭亡那会起,就不归中原王朝管了,直到四百来年后一个牛人的诞生,才把东北划入中原王朝的版图,这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一口气将蒙元赶到了外蒙地区,本来蒙古部分部落还想在东北地区活动伺机骚扰明朝,但朱元璋一直将蒙古人视作明朝最大的威胁,即便把他们打散了,朱元璋依旧对

  • 朱允炆晚年被毒杀,死之前下一首绝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允炆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热血方刚的皇三代朱允炆登上皇帝宝座,刚上台的朱允炆虽然年轻,做起事来却也毫不含糊,很快便用霹雳手段,把几位不听话的叔叔给削爵的削爵、流放的流放,而四叔朱棣那里也派了人给重点监控。可是毕竟他还是太年轻单纯了些,很快就被朱棣的装疯卖傻给蒙蔽了双眼,却俨然不知朱棣的屠刀已经

  • 朱允炆为什么会被朱棣扳倒,他做错了哪些决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朱允炆

    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由汉人所建立的封建王朝,朱元璋从一介布衣一路做到了一朝天子,朱元璋死后由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继承了皇位,但是朱允炆并没有做多久的皇帝就被自己的叔叔朱棣取而代之,朱允炆也下落不明。我们先来说一下朱允炆为何会被朱棣取而代之,朱元璋在位期间,朱标原本是皇太子,朱元璋对朱标非常的重视,在朱元

  • 赵构能做皇帝真的是偶然吗,赵构为何能重新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南宋,宋高宗

    赵构能称帝建立南宋,在很多人眼里算是充满了偶然性。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宋就此灭亡,当时大宋子民对金兵已经充满了愤怒。赵构也是迫于民心才派出将领抗金,实际上站在赵构的立场来看,他才不想救出宋徽宗还有宋钦宗,不然自己的皇位可能就不保了。所以这也导致发生了民族英雄被冤杀的荒唐事件,不过赵构称帝看

  • 明代残忍殉葬:揭密朱元璋陪葬妃子的死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元璋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里,最残忍的就是殉葬。秦汉时期,殉葬制度还比较盛行,但到汉朝以后,统治者发觉这一制度太不人道,便逐渐将其废止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古学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宫女的白骨,很明显,朱元璋死时实行过秦汉时期的殉人制度。那么,这些陪葬的妃子时怎么死的呢?明朝时一个比较特殊的王

  • 西夏王陵的神秘布局有何深意,解开西夏王陵的布局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西夏,西夏王陵

    西夏是一个神秘的民族,同样神秘的还有它那陵墓的布局,西夏王陵为什么是八卦北斗布局的呢?西夏,在中国历史上曾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它是一个以党项民族为主体,包括汉、吐蕃、回鹘等多民族的国家政权。隋代之前,善于游牧的党项人开始崛起。不久,他们征战南北,占据了今四川、甘肃、青海及内蒙的部分地区。到了宋代,党

  • 赵光义如何戏谑小周后?当众强幸小周后让画师画下临幸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北宋,宋太宗,小周后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华的一个朝代,但是尽管营造了太平的盛世,一个时代也不会永远的辉煌下去,于是这个时候就有很多的新生力量,在当时动荡的时候出现许多的乱。唐朝时期也没有幸免,所以到了晚唐就走向了没落。作为南唐后主的李煜从一出生就已经有不可逆转的命运,虽然一直都是将自己的思想寄托于山水之中无意对皇权富贵

  • 朱棣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相对危险的北方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朱棣

    对于古代皇帝对都城的定位,相信一些朋友应该也对这个问题有所注意。国都是一个国家的重心,而确定国都这件事对于每个新建国的皇帝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国都不仅能够决定国家的政治重心,更是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重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人民,如果寻求更加强大的城市机能,那么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国都。而自古以

  • 姚广孝为什么被称为“妖僧”,他有哪些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姚广孝

    说起刘伯温大名,很少有人不知道,中国历史上前有诸葛亮,后有刘伯温。可说起姚广孝的大名,很多人怕是要百度一下了。姚广孝,生于1335年,江苏苏州人。自幼聪颖好学,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大神必备优点)。十四岁出家为僧,法号道衍,奇怪的是,姚广孝虽为和尚,却拜了当时的道士席应真为师(一个敢拜,一个敢收),学习

  • 汤和身为明朝的开国功臣,为何却能够安享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汤和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晚年的时候诛杀了很多有功之臣,众多开国功臣几乎无人幸免,然而其中却也有例外,他就是信国公汤和。汤和为什么最后能够安享晚年呢?汤和是濠州凤阳县人。虽然他也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但其实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朱元璋的玩伴和引路人。他和朱元璋的年龄相仿,两人从小关系就不错。不过后来朱元璋家里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