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朱元璋为何消除了对燕王朱棣的杀心

揭秘:朱元璋为何消除了对燕王朱棣的杀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782 更新时间:2024/3/19 23:13:16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大明帝国的首都应天(南京),皇宫失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最终朱棣以藩王造反的手段取代侄子,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一年距朱元璋去世仅仅四年。

朱元璋是历史上白手起家的典范,可以说是历代开国皇帝中出身最差的,因此可以说他的能力绝对是卓越高超的,其政治能力更是突出。这样一个英明睿智的皇帝,在生前为了给儿子朱标孙子朱允炆铺路,可谓是用心良苦、机关算尽,但是他死后仅仅四年,自己安排的政治格局就被打破,难道他生前没能料到燕王的危险性吗?

显然不是这样,朱元璋是何等的睿智,其实他在生前早就考虑到了燕王构成的隐患,而且在晚年长期谋划除掉自己这个”刺头“儿子。在朱元璋的几十个儿子中谁的能力最高呢?很显然,就是燕王朱棣。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自己这个优秀的儿子呢?

朱元璋在储君问题上肯定是有过缜密反复的考虑的,在他的长子朱标活着时,储君问题算不上问题,因为自己这个长子虽然性格柔弱,但他颇有能力,群臣也非常拥戴,而且明显是个未来的仁君,再加上他是儿子们中的长子,也压得住兄弟们,朱元璋全心全意的在为他除掉一切障碍,对儿子是否具备接班的能力从不怀疑。但朱标的过早去世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接班问题立刻凸显出来。

此时最佳接班人无疑是两个:长孙朱允炆、四子朱棣。论能力。朱棣绝对没的说,十足的人才。但是接班问题事关整个帝国政权的稳固,朱元璋必须要从全局角度出发。那么朱棣为什么落选呢?首先,朱棣是四子,他的前面还有老二秦王、老三晋王,虽然这两个人能力一般,但是各个手握重兵,再加上他们都是朱棣的哥哥,资历辈分在那摆着呢,将来如果朱棣上位,他们必然不服,藩王们的斗争必然白热化,这对帝国的稳定是极为不利的。

古代社会,接班过程的稳定是重中之重。再者,这是大明帝国的第一次接班,对未来“千秋万世”的明朝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现在必须要树立稳定平稳的典范,否则将来皇位继承极易血雨腥风,这对一个封建帝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所以,接班问题的核心是权力传承的”稳定”!

而长孙朱允炆,在宗法伦理上优势突出,长孙嘛,宗法传统绝对符合,再加上他与朱标极为相似,性格仁厚,而且极为孝顺,在朝廷众臣中口碑也好(毕竟大家喜欢好说话的仁君嘛),再加上他继位以后必然是个推行宽松政策的仁君,天下朱元璋已经打下来了,将来需要的自然是“守成之君”,柔善的朱允炆自然极为合适,所以比较下来,朱允炆是最合适的人选。

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个人多么老谋深算,政治素养极为成熟。政治接班人确定下来了,朱元璋就不得不考虑燕王朱棣构成的未来隐患了,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左右,朱元璋就有了解决朱棣的心思,于是朱元璋秘密在北平城和燕王府安插了大量的奸细,对朱棣的一言一行严密监控。终于,在洪武二十六年,发生了一件事,给朱元璋带来了机会。

这一年,朝鲜国王李成桂派五子靖安大君李芳远率领使团向明朝贡马,结果李芳远路过北平时与朱棣相谈甚欢,两人甚至密谈了一夜,说白了就是在谈未来在政治上两人如何如何,这一切都被朱元璋的亲信探听的一清二楚。李芳远这个人说来也是有趣,他跟朱棣极为相似,作为老五,他在兄弟中能力最强,在老爹建立朝鲜的过程中出力最大,结果老爹竟然打算传位给小儿子,他后来竟发动政变,杀弟弑兄,把老爹都逼跑了,人生经历与唐太宗李再详细说他。

两人不仅谈的投机,李芳远竟然将本来要贡献给朱元璋的马分出来一部分私下给了朱棣。这下子朱元璋大怒,他决定以此为契机,诛杀朱棣,进而大行牵连,趁此机会除掉剩余的不可靠分子。于是朱元璋跟大臣刘三吾密谋这件事。但是刘三吾极力反对,他的理由是时机不成熟。

这个时候朱元璋冷静下来了,没错,时机确实不成熟,老二、老三可都活着呢,杀了老四,他们怎么办,现在他们好歹还能互相牵制呢,于是朱元璋收起杀意,暂时放过朱棣一马,打算时机成熟再动手。

两年后,洪武二十八年,老二秦王朱樉病死。这个时候,朱元璋也感觉时日不多了,在他看来,假若自己死后,至少还有老三牵制朱棣,至少危险还是可控的,再加上人越老越容易犹豫,更何况是自己的亲儿子,于是解决朱棣的具体实施开始搁置。但是一件事的发生立刻使情况变得严峻,洪武三十一年三月,老三晋王朱棡也病死了,这下子问题棘手了!

我们要知道,朱元璋是这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去世的,也就是说,朱元璋离死只有短短三个月了!这个时候朱元璋越发感觉自己时日不多,而三子的去世更是使这个老人家伤心,身子的一半都埋在了黄土里,临死还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多么凄伤悲痛,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是极为清醒,他对驸马梅殷哀叹道:“燕王病矣!”(意思是:燕王这个人危险啊!)这个时候是他最真切体会到燕王这一隐患带来的严重危机!

但他这句话也透着深深的无奈,毕竟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真的快不行了,恐怕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对自己这个最信赖的女婿梅殷说,将来靠你了,你一定要辅佐好皇长孙!最终,一代传奇枭雄病逝。他死之后的第二年,燕王便起兵“靖难”,最终该来的还是来了,历史就是这般无情。历史就是这么奇怪,如果朱元璋最终举起屠刀,大明朝走进的又将是另一个时代。

标签: 明朝朱元璋朱棣

更多文章

  • 明宪宗与万贞儿的姐弟恋!万贞儿是否真是一个狠毒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明宪宗,万贞儿

    提起明宪宗朱见深,我们首先想起的想必就是他与比他大十七岁的宫女万贞儿的爱情故事了。朱见深是朱祁镇的长子,土木之变后朱祁镇被瓦刺人抓去做俘虏,他弟弟朱祁钰即位。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夺门之变而复辟,朱见深再次被立为太子。英宗驾

  • 宋仁宗立太子足足拖了四十年之久,他在四十年间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北宋,宋仁宗

    立太子对于古代的一个王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有了太子,那么当皇帝死后,不管是寿终正寝还是意外死亡,整个国家也不会会陷入混乱,群龙无首,因为大家知道应该怎么样去做,就不会手忙脚乱。可是历史上也不是所有的皇帝,在当上皇帝之后,马上就立太子了,比如宋仁宗,他足足拖了四十年的时间才终于立下太子。为什么

  • 宋朝的花石纲到底是什么,竟然会导致北宋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北宋,花石纲

    宋徽宗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是历史上有名的“贪玩”皇帝。由于生于帝王之家,所以从小就养成了养尊处优的性格。少年时代在诗词书画上就很有造诣,尤其是对蹴鞠、玩鸟、赏石一类的事几乎是无所不能,无所不通。他在书法绘画方面也表现出了超凡的天赋,是一个颇有才华的艺术家。但是这些

  • 慈禧太后一天要花多少钱?换成今天的人民币,竟要500万人民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慈禧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与此同时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相信大家对于清朝的了解一定也远胜于其他的王朝。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到1912年溥仪下诏退位,总共历时296年,出了12位君主。还出了一个女性掌权者,也正是因为她的存在,加速了封建统治的灭亡。这个人就是慈禧了,溥仪

  • 清朝周培公发现宫里的蜡烛没捻,为什么就预料到有人要刺杀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周培公

    周培公是康熙身边重要的谋臣,康熙做成了很多的大事,这些大事背后都少不了周培公的出谋划策,是一位很聪慧的人。《康熙王朝》中有一个剧情,让我们看到了周培公的不凡,这个剧情就是发现宫里的蜡烛没捻,就知道今晚有人作乱。康熙年间,地方的反清势力还是挺大的,特别是朱三太子,打着明朝的旗号“反清复明&

  • 慈禧闹笑话有人敢笑吗?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是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慈禧

    现如今电灯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了,最早的电灯就是白炽灯,不过在清朝时期,电灯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当时的清朝是没有人见到过的。清末时期,电灯等一些物品走入了清朝,这其中包括电灯和火车。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东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清末时期,火车第一次走入清朝,只不过当时的清朝没有人能够识别这种技

  • 李鸿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是一个卖国贼还是爱国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李鸿章

    李鸿章是清朝的四大名臣之一,现在关于李鸿章的评论有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有人说李鸿章是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魁祸首,他是一个卖国贼,但是还有人认为李鸿章是一个爱国者,是清朝少有的忠臣,为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他究竟是一个卖国贼还是一个爱国者呢?李鸿章其实一直都是在为慈

  • 康熙时期的八旗兵战斗力都下降了,康熙是怎么平定三藩之乱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康熙

    清朝入关后,凭借着剽悍的八旗劲旅,横扫天下,很快就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安逸,这支昔日的劲旅很快就腐化堕落。1657年,顺治帝无奈地说道:“今八旗人民,怠於武事,遂至军旅隳敝,不及曩时”。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康熙帝该怎么对付吴三桂呢?吴三桂确实不好对付!

  • 清朝知县一般都是空降过去的,他们们是如何在陌生地方开展工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知县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有一个令外国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方,那就是仅仅用很小规模的官员编制,就能实现对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帝国进行统治。即便到了十九世纪,西方许多国家都已经迈入了工业化进程,但在行政制度方面,却还远不及作为农业帝国的清朝。为了说明这一点,今天小编就以清朝最基层行政单位为例,来跟大家聊聊基层

  • 清朝什么样的人才能当皇宫侍卫,当侍卫的好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侍卫

    在很多清朝的宫廷戏中,大家都能看到不少侍卫。有的跟在皇上后面,有的在门口站着目不斜视。打打杀杀冲锋向前的也是他们,最快被干掉的也是他们。反正给人的感觉就是这群侍卫身份比较低,从做的工作看也就相当于今天的保安吧。但是实际上,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现在保安人人都可以当,只要没有啥前科。但是这个侍卫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