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魏忠贤不倒,大明王朝至少能多存活几十年

如果魏忠贤不倒,大明王朝至少能多存活几十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656 更新时间:2024/3/19 23:13:20

东林党阉党其实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就像现在两党制国家的两个政党一样,你可以说他们都不是什么鸟,但绝对没有谁是谁非这样的区别,两个政治组织而已。

东林党代,阉党代表了皇权,明代权皇权争斗的很厉害,皇帝都是依靠所谓的阉党(其实就是领头的是几个监,多数也是文官)来制衡,这样平衡了权利,使国家多少能保持稳定。所以阉党在明代并不是洪水猛兽,不像汉唐不但把持朝政,还能决定皇帝的废立,只是一个维持权利平衡的政治集而已。

只是我们看到的历史都是由文官写就的,东林党当然被包装成一身正气的高尚人物,对于阉党也就无限贬低了,所以我们看到的阉党都是一群不男不女的老怪,杀人不眨眼,手段残忍,而东林党都是经受种种折磨,不屈不挠,最后终于获得胜利的悲剧式的英雄人物。其实就是政治斗争而已,而中国的政治斗争历来都是残酷的、不死不休的,阉党手段残忍,东林党也好不到哪里去。

崇祯上台的确想做点事情挽救危亡的,但是入手点找错了,他认为国家变成这样就是因为朝廷醉心于党争而没人干实事,其实因为有党争,形成了互相制衡和监督,多少还能干点实事。他一上来就把阉党给一锅端了(这也从另一面说明明代根本没什么宦官专权,只要皇帝一发话,再牛的太监也立完蛋),再加上文官和皇权本身就是对立的,而崇祯等于动放弃了皇权,东林党失去制衡后更加肆无忌惮,皇帝连帮他办事的人都没了,这帮文官更加不鸟皇帝了。

崇祯清除了阉党后,以为能朝政清明了,结果发现东林党这帮人比起阉党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再没有能和他们抗衡的人了。都说崇祯急躁而多疑,内换过几十个,大臣也杀了不少,其实崇祯也是挺无奈的,在位的大臣不听他的,他除了让他们去死或者滚蛋外没任办法,但是换上来大臣也一个样,只能再杀或者再混蛋,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大明朝灭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虽然一个朝代的兴亡有其深刻的历史规律在里面,但是像崇祯这样以简单粗暴的方法草率的打破朝政的平衡,又没有有效的补救手段,最后弄的不可收拾,客观上也加速了一个朝代的灭亡。

标签: 明朝魏忠贤

更多文章

  • 揭秘:朱元璋为何消除了对燕王朱棣的杀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元璋,朱棣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大明帝国的首都应天(南京),皇宫失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最终朱棣以藩王造反的手段取代侄子,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一年距朱元璋去世仅仅四年。朱元璋是历史上白手起家的典范,可以说是历代开国皇帝中出身最差的,因此可以说他的能力绝对是卓越高超的,其政治能力更是突出。这样一个英明睿

  • 明宪宗与万贞儿的姐弟恋!万贞儿是否真是一个狠毒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明宪宗,万贞儿

    提起明宪宗朱见深,我们首先想起的想必就是他与比他大十七岁的宫女万贞儿的爱情故事了。朱见深是朱祁镇的长子,土木之变后朱祁镇被瓦刺人抓去做俘虏,他弟弟朱祁钰即位。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夺门之变而复辟,朱见深再次被立为太子。英宗驾

  • 宋仁宗立太子足足拖了四十年之久,他在四十年间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北宋,宋仁宗

    立太子对于古代的一个王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有了太子,那么当皇帝死后,不管是寿终正寝还是意外死亡,整个国家也不会会陷入混乱,群龙无首,因为大家知道应该怎么样去做,就不会手忙脚乱。可是历史上也不是所有的皇帝,在当上皇帝之后,马上就立太子了,比如宋仁宗,他足足拖了四十年的时间才终于立下太子。为什么

  • 宋朝的花石纲到底是什么,竟然会导致北宋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北宋,花石纲

    宋徽宗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是历史上有名的“贪玩”皇帝。由于生于帝王之家,所以从小就养成了养尊处优的性格。少年时代在诗词书画上就很有造诣,尤其是对蹴鞠、玩鸟、赏石一类的事几乎是无所不能,无所不通。他在书法绘画方面也表现出了超凡的天赋,是一个颇有才华的艺术家。但是这些

  • 慈禧太后一天要花多少钱?换成今天的人民币,竟要500万人民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慈禧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与此同时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相信大家对于清朝的了解一定也远胜于其他的王朝。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到1912年溥仪下诏退位,总共历时296年,出了12位君主。还出了一个女性掌权者,也正是因为她的存在,加速了封建统治的灭亡。这个人就是慈禧了,溥仪

  • 清朝周培公发现宫里的蜡烛没捻,为什么就预料到有人要刺杀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周培公

    周培公是康熙身边重要的谋臣,康熙做成了很多的大事,这些大事背后都少不了周培公的出谋划策,是一位很聪慧的人。《康熙王朝》中有一个剧情,让我们看到了周培公的不凡,这个剧情就是发现宫里的蜡烛没捻,就知道今晚有人作乱。康熙年间,地方的反清势力还是挺大的,特别是朱三太子,打着明朝的旗号“反清复明&

  • 慈禧闹笑话有人敢笑吗?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是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慈禧

    现如今电灯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了,最早的电灯就是白炽灯,不过在清朝时期,电灯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当时的清朝是没有人见到过的。清末时期,电灯等一些物品走入了清朝,这其中包括电灯和火车。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东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清末时期,火车第一次走入清朝,只不过当时的清朝没有人能够识别这种技

  • 李鸿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是一个卖国贼还是爱国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李鸿章

    李鸿章是清朝的四大名臣之一,现在关于李鸿章的评论有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有人说李鸿章是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魁祸首,他是一个卖国贼,但是还有人认为李鸿章是一个爱国者,是清朝少有的忠臣,为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他究竟是一个卖国贼还是一个爱国者呢?李鸿章其实一直都是在为慈

  • 康熙时期的八旗兵战斗力都下降了,康熙是怎么平定三藩之乱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康熙

    清朝入关后,凭借着剽悍的八旗劲旅,横扫天下,很快就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安逸,这支昔日的劲旅很快就腐化堕落。1657年,顺治帝无奈地说道:“今八旗人民,怠於武事,遂至军旅隳敝,不及曩时”。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康熙帝该怎么对付吴三桂呢?吴三桂确实不好对付!

  • 清朝知县一般都是空降过去的,他们们是如何在陌生地方开展工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知县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有一个令外国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方,那就是仅仅用很小规模的官员编制,就能实现对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帝国进行统治。即便到了十九世纪,西方许多国家都已经迈入了工业化进程,但在行政制度方面,却还远不及作为农业帝国的清朝。为了说明这一点,今天小编就以清朝最基层行政单位为例,来跟大家聊聊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