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灵被曹操厌恨,为何死后能够得以配享太庙?

朱灵被曹操厌恨,为何死后能够得以配享太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12 更新时间:2024/2/23 16:27:13

曹操死后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立魏国,曹操庙号太祖,谥号武皇帝;公元233年曹操孙子魏明帝曹叡首次选定夏侯惇,曹仁和程昱三人陪祀曹操太庙,从233年到262年曹魏先后五次选定26人配享曹魏太庙,这些人当中有夏侯惇曹仁等宗室人员,也有张辽荀攸等外姓人员。

五次配享太庙中公元243年第二次配享人数最多达到20人,其中武将有15人占了绝大多数,这个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曹爽在和司马懿的争权中占据了上风,曹爽为了取得军中支持他伐蜀所以大规模的把曹操时期的名将大都列入配享太庙名单之中,这15位名将包括曹真、曹休、夏侯尚、张郃、徐晃、张辽、乐进、曹洪、夏侯渊、朱灵、文聘、臧霸、李典庞德、典韦等人,几乎囊括了曹操时期大部分名将。

剔除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夏侯尚、曹洪、夏侯渊七位宗室大将,剩下人中张郃、徐晃、张辽、乐进位居五子良将之列;文聘、臧霸、李典称得上是屡立战功;庞德和典韦两人死难:一人宁死不降,一人为保曹操脱险战死。唯独朱灵既无显赫战功,又无死难之痛,名气也不如其他人,而且还被曹操厌恨:《三国志》记载:“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既然如此,朱灵又何以能够得以配享太庙?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有三大原因,我们分析一下。

第一,朱灵资格很老:朱灵原是袁绍部将,董卓迁都之后,曹操和袁绍的关系一度良好,所以在193年曹操征讨徐州陶谦之时袁绍派了一部分人由朱灵统领前去支援曹操,结果仗打完了其他人都回去了朱灵却留了下来。以公元193年来算,曹操麾下外姓大将中只有乐进于禁和李典三人投效曹操时间比他早,而且其实也早不了多少比如于禁原来是曹操老朋友鲍信部下,鲍信死于192年后于禁才归于曹操麾下,李典也是在曹操入主兖州后才投靠过来,朱灵入伙的时间其实和他们相差不了多久。

第二,朱灵的弃袁投曹对当时的曹操来说称得上是雪中送炭,当时曹操的实力并没有那么强大,所占据的也只是兖州一地,不要说和袁绍袁术相比,就是比公孙瓒可能也有所不如,所以朱灵放弃实力强大的袁绍改投曹操意义非同一般,何况朱灵还说过这么一句话:“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复何之?”这个不仅把曹操捧得很高还大涨了曹操阵营的士气。

第三,因为上述的原因,朱灵在曹操军中的地位不低,大概仅在于禁乐进之下,至少不会低于张辽张郃等人;对这样一位老伙计,曹操为何会“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要夺朱灵兵权?这其实是一个历史谜团,原因不得而知。但是曹丕登基后不仅封朱灵为鄃侯,还增加了他的食邑,并且专门下诏说“将军佐命先帝,典兵历年,威过方、邵,功逾绛、灌。图籍所美,何以加焉?朕受天命,帝有海内,元功之将,社稷之臣,皆朕所与同福共庆,传之无穷者也。今封隃侯。富贵不归故乡,如夜行衣绣。若平常所志,原勿难言。”

这个有点夸张了,“功逾绛、灌”就是说功劳比汉朝开国功臣周勃灌婴还大(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曹操麾下那么多名将,朱灵并没有什么显赫战功,为何曹丕还会这么说?有相当大的可能是当初曹丕和曹植世子之争的时候在宗室都不吭声,其他大将也不表明态度的情况下,朱灵很可能是非常明确的表态过支持曹丕!这就比较好理解曹操为何“常恨朱灵”(想一想杨修的下场,这个可是曹操的逆鳞),所以曹丕登基后认为朱灵被夺了兵权完全是受自己所累才会对朱灵评价这么高,对他这么好!曹爽之父曹真和曹丕关系相当好,所以不难理解为何曹爽会把朱灵列入配享太庙名单中。

标签: 三国曹魏朱灵

更多文章

  • 内忧外患:是什么原因把孙吴推上了灭亡的绝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东吴

    东汉灭亡之后,国家陷入动荡,群雄并起,后来魏蜀吴逐渐建立,三国鼎立,孙权割据扬州、荆州、交州等地,在229年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吴”,史称“东吴”,盘踞长江一带。吴国政权是三国之中延续时间最长的,蜀汉政权在263年被晋灭,而魏国政权也于265年伴随司马

  • 曹丕篡位称帝之后,曹丕为什么不杀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曹魏,曹丕,汉献帝

    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延康元年十月初一(220年11月13日,癸卯日),魏王曹丕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将士。十三日(11月25日,乙卯日),汉献帝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二十九日(12月11日,辛未日),曹丕登受禅台称

  • 秦始皇陵为什么一直没被盗墓者光顾,考古队也不继续开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朝,秦始皇,秦始皇陵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都知道,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是相当重视自己的墓地的,在登基不久就有皇帝修建陵寝了,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他的陵寝规模肯定不小,事实上,我们现在发掘的是一部分,其实还有一部分没有发掘,那就是地宫。虽然后来秦始皇的陵墓已经经过挖掘,也就是现在的秦兵马俑坑等等,但是都是已经知道

  • 曹操动过多次杀心,却至死都没杀掉司马懿,这是为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曹魏,曹操,司马懿

    司马懿虽然很有能力,但是入仕的年龄却很晚,直到30来岁的时候才进入曹操的幕府。按说以司马懿的家世背景,要入朝做官那是很轻松的,而且他的机会早在建安六年,也就是他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已经出现。曹操当时下令有意征辟他,可是司马懿却“辞以风痹,不能起居”,而拒绝了征辟,这实在给人有一点

  • 董卓讨伐战打了那么久,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东汉,董卓

    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呀,那故事可真是太多了。大家都知道,曾经的那个时代虽然非常的动荡,但是也可以说是英雄辈出的,产生了非常多的英雄故事,让大家即使到了现在也依然怀念着那时的事情,虽然那些事情已经距离我们非常的遥远,但是只要一想起来,还是有很多人会对于那段历史很了解,而小编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有关于那个

  • 哪有什么鸿沟协议,刘邦只是要回人质而已,项羽还是太嫩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刘邦,项羽

    公元前203年8月,秋高气爽,楚汉双方阵营签订鸿沟协议。以荥阳的鸿沟为界,划出了楚汉的势力范围,鸿沟就是象棋里楚河汉界的原型。楚汉在荥阳对峙的两年时间里,西楚霸王项羽对阵汉王刘邦,简直是屡战屡胜,为什么此时甘愿与刘邦握手言和呢?项羽一直把刘邦压制的毫无还手之力,三次把刘邦打成光杆司令。第一次彭城之战

  • 诸葛亮打仗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坐轮椅,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我国这么多的历史人物中,诸葛先生应该算是最传奇的一位了,后人对于他的评价也有很多,比如“智多星”、“发明家”等,除此之外,他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虽然是个文人,但是有他出谋划策的战争,就一定是战无不败的,刘备也应为他的鼎力相

  • 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功,董卓为何就被人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东汉,曹操,董卓

    东汉末年,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天下大乱。在经历黄巾起义后,公元189年,汉灵帝死,汉少帝刘辩继位,实权掌握在母亲何太后和大将军何进手中。随后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与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内斗,于是袁绍建议何进调外地兵力,剿灭十常侍宦官。结果事情泄露,十常侍诱杀何进。后来董卓以诛灭十常侍为名义,率军进入

  • 盘点曹操一生的2个致命错误,背后到底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东汉,曹操

    提到曹操许多朋友都会由衷的称赞他为英雄,对此小编我一样是认同的,但即便如此曹操也并非圣人,他也并非是绝对完美的,他的身上一样会有不好的地方。东汉末年,曹操为将董卓搞定了,奋力抗争,最后得到了天下英雄的支持。而曹操也凭借自身的实力很快就平定了中原,使得中原北方得以统一。此外曹操还做了许多好的措施使人们

  • 公孙弘为人究竟如何?为何被称为汉武帝时期第一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西汉,公孙弘

    此人名叫公孙弘,公孙弘才华出众,他一步步的从一个基层干部最后做到丞相的位置,而且还被汉武帝封为平津侯,可谓位高权重。史书记载公孙弘做事十分严谨小心,为人也很低调,也很勤俭节约,而且他十分孝顺,他对母亲十分尊敬,一直亲自照顾老母亲,汉武帝十分喜爱他。或许看到这会有人好奇,从此看来,公孙弘岂不是个大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