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十国,唐朝两支雇佣军争霸天下,狠角朱梁为何斗不过沙陀人?

五代十国,唐朝两支雇佣军争霸天下,狠角朱梁为何斗不过沙陀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59 更新时间:2024/1/21 2:42:26

就这样小心翼翼维持了百十年,唐朝政局不仅没有丝毫好转,反而是愈发混乱。到唐僖宗继位时的874年,历史上出现无数次的官逼民反再度上演,关东时逢大旱,而官吏横征暴敛,强制徭役,不断激化矛盾。

老百姓流离失所,“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关内大饥,人相食”。

唐僖宗乾符二年初,“盐贩”王仙芝发布檄文起兵反唐,同年六月,黄巢在山东起兵响应。与王仙芝共同起兵反唐的三年中,黄巢率兵转战南北,连克河南八县,兵峰直指东都洛阳。乾符四年,因“招安”而起争执,黄巢与王仙芝决裂,遂自引兵二千北上。

之后,王黄两军时而合兵一处,时而分兵而战,搞得朝廷不胜其烦。乾符五年,王仙芝在湖北兵败被杀,其余部奔亳州投靠黄巢,推黄巢为黄王,自称“冲天大将军”。至此,黄巢实力大增,开始率军向长江下游一带进军。

黄巢大军势不可挡,渡江南下后从福建进入广东,乾符六年(879年),起义军攻克广州,活捉节度使李迢。休整两个月后,黄巢以“百万都统”的名义发表北伐宣言,随即挥师北上。

这个时候,本文的主人公该出场了。

与历史上所有帝王出生时一样,朱温出生的当天自然是天显异象,“所居庐舍之上,赤气上腾”,邻居们以为朱家失火了,纷纷提着水桶赶来救火,却不知是天子出生了。

乾符四年(877年),朱温兄弟两人一起投奔黄巢军中,转战岭南时,其兄战死沙场,朱温则荣立战功而升为队长。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攻陷唐都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黄巢受朱温派遣领兵驻扎在东渭桥,并成功说服唐将诸葛爽归降黄巢。

次年二月,朱温又攻克邓州,六月返回长安时,欣喜不已的黄巢亲自到灞上劳军。

八月,黄巢派朱温前去抵御唐军,在东渭桥一带,朱温率军大败唐军。

十一月,朱温乘胜在富平大破李孝昌、李思恭二部,二李溃不成军,狼狈而逃。

一连串的骄人战绩表明,朱温还是很能打的。如果黄巢能与这样的悍将精诚合作下去,彻底推翻唐王朝也不是不可能的。

遗憾的是,农民起义军的“通病”又犯了。中和二年(882年)二月,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令其“自行攻取”。朱温很快领兵攻克同州,同州刺史逃奔河中。而当时的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不甘心,遂纠集其他藩镇以数万兵力攻打同州。

被王重荣迎头痛击,朱温紧急向黄巢请求支援,而连续十次表章均无回音。极度失望之下,朱温开始有了降唐的念头,他的亲信将领则不失时机地劝他“投诚”。当年九月,朱温同心腹杀了黄巢的监军使,随后向王重荣投降。

对于斩杀朱温的建议,王重荣坚决阻止:“朱温此人骁勇可用,杀他不祥。”朱温感激涕零,认王重荣为舅父。“舅父”当天就将这一喜讯上报朝廷,唐僖宗看到奏章十分高兴:“这是上天赐给我的上将啊”。僖宗下诏授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

从此,“朱全忠”率部所到之处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生生扭转了黄巢起义军形势一片大好的战局。

中和三年(883年)二月,唐朝廷任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等唐军收复京城后即可赴任”。于是,朱温加紧与各路唐军围攻长安,四月,黄巢无奈之下退出长安。

此后,朱温在与黄巢的陈州之战和平定秦宗权的蔡州之战中屡立战功,唐僖宗和随后继位的唐昭宗不断为其加官进爵,至龙纪元年(889年),朱温已集检校太尉、中书令与东平王于一身,权势如日中天。

光化三年(900年),朱温演了一出当年董卓进京的把戏,率兵七万兵临长安郊外“勤王”,两度围攻凤翔镇,最后挟持唐昭宗回到长安。朱温大杀宦官七百余人,唐中期以来长期专权的宦官势力遭受沉重打击。朱温则在一连串头衔基础上再进爵“梁王”,并加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

接下来的剧情就更熟悉了,朱温诛杀丞相和朝中重臣,把皇帝从长安弄到了洛阳。很快,各路藩镇以兴复唐室为名共同讨伐朱温。天佑元年(904年),朱温举兵“平定叛乱”之前,指示手下将昭宗杀害。

干掉唐昭宗后,朱温立其第九子李柷为帝,顺手将昭宗的九个儿子一网打尽,时年13岁的唐哀帝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准备称帝的朱温认为,唐朝的朝臣中还有不少人忠于李唐皇室,是自己建立新王朝的障碍,必须彻底铲除。期间,谋士李振不断推波助澜,因其早年屡试进士不中,对这些科举出身的朝士非常痛恨,极力主张将这些人全部杀掉。

于是,朱温在滑州白马驿一举屠杀裴枢为首的朝臣30多人,李振意犹未尽,对朱温说:“此辈常自称是清流,应当投入黄河,使之变为浊流!”朱温深以为然,立即命人把这些尸体投入滚滚黄河,上演了一出“白马驿之祸”。

经此打击,唐哀帝虽仍在位,唐王朝已是名存实亡。老套路继续上演,天祐四年(907年),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朱温“推辞不过只好接受唐哀帝禅位”,正式即皇帝位,更名为朱晃,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都,改唐东都洛阳为西都。

至此,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的纷乱时期。战战兢兢过了三年,唐哀帝又被朱温废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济阴囚禁。次年被朱温鸩杀,终年17岁。

代唐称帝,朱温算是把自己架在火炉上了,各方反对势力接踵而至,而对其构成最大威胁的当属他的“老搭档”李克用

李克用,沙陀族,本姓朱邪,十几岁就随父出征冲锋沙场,作战骁勇善骑射,有军中“飞虎子”之美誉,在率沙陀军镇压黄巢起义中立下战功而被唐皇帝赐姓李。后因在长安收复战中功劳最大,被命为河东节度使。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再自河东南下大败齐军,最终使得黄巢自杀。

乾宁二年(895年),李克用再度率军勤王,救出被三帅挟持的昭宗,因功被封为“晋王”。此后,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与占据汴州的朱温形成对峙,成为与朱温争夺天下的最强劲对手。朱温代唐称帝,李克用自然不服,仍用唐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一决雌雄。

称帝当年,朱温即与李克用在潞州展开激战,双方苦战多日,打得难分难解。战至次年一月,李克用病逝,其子李存瑁继位后,率军大败梁军,成功解了长达一年多的潞州之围。朱温大发感叹:生子当如李亚子!

从朱温称帝前直到被儿子杀害,后梁与河东的晋国之间的争夺战就没有停息。都曾作为唐王朝的“雇佣军”,在这对老冤家互相厮杀过程中,骁勇善战的沙陀人逐渐占了上风。

923年,晋王李存勖称帝,国号大唐,后唐与后梁展开对决。四月,李存勖派大将李嗣源调集精兵10万北讨后唐,11月唐大军兵临开封城下,梁投降而亡。李存勖大发感叹:“先帝弃世时仅保一隅,岂知今日吾有天下.....”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继后唐之后的后晋、后汉、后周皆出自河东“沙陀集团”。

后晋:献上幽云十六州,甘做契丹人“儿皇帝”的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为沙陀族。

后汉:后晋被契丹灭国后,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同为沙陀族。

后周:建立者郭威虽为汉人,但也出自后汉,以节度使兼枢密使之高职发动政变篡国。

十年后的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进而黄袍加身,把从后周太祖郭威那学到的“篡术”再上演一遍,北宋的建立宣告五代时期结束。此后,赵匡胤兄弟相继扫荡群雄,最后于979年攻灭北汉,十国结束。

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是一段大分裂时期,几十年的时长虽然远不及南北朝时期,但也对当时中国特别是北方地区进行了大洗牌。割据地方的各方实力派时常叛变夺位,中原大地战乱不止,沙陀、契丹、蒙古等少数民族势力趁机崛起,不断与汉人展开政权争夺,中原大地愈发动荡不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晋第二位皇帝:历经“八王之乱”,坐视西晋滑向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八王实力排行,西晋八王死后埋哪了,西晋的四个皇帝

    一首先,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司马衷生于曹魏甘露四年(259年)。彼时,虽然曹魏依然存在,却已经是行将就木了。对于司马衷的祖父司马昭来说,彻底架空了曹魏的皇帝,正在朝着完全取代曹魏的方向前进。咸熙二年八月辛卯日(265年9月6日),司马昭病逝,时年五十五岁,葬于崇阳陵。九月癸酉,司马昭被追谥为文

  • 哪个朝代的皇帝在位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应的皇帝,开元盛世是哪一个皇帝的年号,开元盛世在位的皇帝指的是谁

    不过关于唐玄宗李隆基,可以说是毁誉参半。如果从前期来看,他的确是一个英明之主,但到了后期昏庸无能,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可以说他对唐朝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儿子。一代女皇武则天在神龙政变后,被逼退位。然而这之后,大唐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动荡时期。起初是唐中宗李显的老婆韦后联合武三思等人祸乱

  • 玄武门之变的真正面目,主要在于李渊支持太子和齐王迫害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渊为何不能阻止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急忙禅位,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当时李渊在干嘛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宫李渊,先被立为太子,不久父亲李渊禅位于他,这场皇子之间的自相残杀,以李世民的最终胜利而告终。一般来说,玄武门之变,大多数人认为是因为李渊昏庸,一碗水端不平,所以兄弟失和,以致自相残杀。其实兄弟失和的背后,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的矛盾,才是

  • 玄武门兵变,如果太子李建成成功逃出,李世民还能继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为什么杀李渊,李世民李建成在玄武门决战,玄武门李建成结局

    李世民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唐国公李渊顺应时代潮流,起兵反隋,他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在反隋战争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二儿子李世民,手下人才云集,像秦琼、程咬金等瓦岗寨一众人员都投奔了李世民。在两个儿子的帮助下,李渊的唐军迅速推翻了隋朝,李渊称帝,建立了唐朝。李建成是李渊的长子,自然而然被立为太

  • 李渊退位前愤怒留下14个字,李世民嗤之以鼻,结果16年后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渊十四字遗言,李渊怎样让位给李世民的,李渊何时让位的

    李渊退位后留下了十四个字,李世民对李渊留下的字并不在意,但是十六年后这十四个字竟然应验了。那么李渊是真的无能吗?李渊留下的十四个字是什么呢?李世民杀兄上位,并且篡改历史李世民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位明君,对待国家非常负责,关心百姓民生,正是因为李世民对百姓的注重,使唐朝的社会秩序和谐稳定,使经济也更

  • 李世民权利没有皇帝大,他凭什么敢逼李渊下台?李渊:打不过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和李渊谁功劳大,李世民当皇帝后对李渊好吗,李渊是李世民什么人

    然而在事后,李渊不仅没有追究,反而还迅速传位给了李世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李世民又是用怎样的手段来逼迫李渊让出皇位的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打不过。征战天下公元617年,李渊招兵买马后正式发动兵变,一路挥师南下直至长安。在此次起义战争中,他的后代建功颇多,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就连女儿李秀宁与其

  • 霍去病年纪轻轻就名震天下,那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霍去病真正死因,马踏飞燕和霍去病,李广和霍去病在同一时期吗

    对于他的死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虽然有几种说法,但也都充满了疑问,因而霍去病的死因成了一个千古谜团。霍去病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但因为他是私生子,所以小时候的日子并不好过,他甚至在很长时间里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后来也是因为卫子夫成为了皇后,他也

  •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四伐匈奴全部惨败,十多万汉军惨死边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马踏飞燕和霍去病,麒麟阁十一功臣和霍去病关系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匈奴并未停止对汉边的袭扰,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河西走廊及西域地区的争夺和控制。因此,为了打击匈奴的扰边和确保西域,汉武帝统治后期,汉军曾经多次向漠北进军,而这些进军的结果,大多是难以启齿的失利或无果。图/漠北之战元狩六年(公元前 117 年),年仅24 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病故。汉

  • 同是恢复汉室江山,刘秀能成功刘备却失败了,三个细节注定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和刘秀的关系图,刘秀为何没刘备出名,刘秀为什么能恢复汉室

    乍一看这个问题确实是能发人深思,刘秀和刘备看起来都是白手起家,一路争取各个谋士将领加入而逐鹿天下。看似相同的奋斗道路,而为何两者的结局却又大相径庭?其实在我看来,中国历史上有志于复国的各色人等,大多以失败告终,而刘秀是一个特例,刘备才是常态。而刘秀为何能成功,可以用一句话解决。这就是范晔在《后汉书》

  • 如果公子扶苏成为二世皇帝,秦朝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快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假如扶苏当皇帝能挽救秦朝吗,秦朝二世有公子扶苏吗,秦朝如果是扶苏会灭亡吗

    虽然导致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但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秦二世胡亥和赵高实行苛政。在这种残暴的统治下,百姓的赋税日益沉重,力役、杂役、军役等无偿的徭役任务更是没完没了,百姓的生存和生活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加上赵高又建议秦二世修改了法律,导致法令刑罚一天比一天残酷,不仅百姓深受其害,连秦朝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