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了33年忠臣的索额图,为何要造反,康熙隐忍多年,最终痛下杀手

当了33年忠臣的索额图,为何要造反,康熙隐忍多年,最终痛下杀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34 更新时间:2024/2/4 20:41:40

四大辅臣拥有权力日久,辅臣们的心思难免生变,即使辅臣们不生别的心思,随着皇帝日益长大,亲政的渴望日益加深,如果辅臣们能够适时还政于皇帝,那么皇帝与辅臣之间的矛盾也会少很多。四大辅臣之一的索尼之子索额图,做了33年的忠臣本可以如其父一样流芳千古被后世所敬仰,奈何他却走上了造反的不归之路导致晚节不保,最终被康熙所杀,这又是为什么呢?他又为什么要那么做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皇室索家联姻成,荣辱与共除鳌拜

历史的舞台是非常的精彩的,各路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康熙皇帝继位之初,有他的父亲顺治皇帝为他留下的四大辅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来辅佐他。随着康熙的逐渐长大,辅臣之一的索尼渐渐年老,辅臣之一的鳌拜正值壮年,其人骄横跋扈的特点逐渐显露,此时鳌拜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权臣,对康熙皇帝的皇位造成了威胁。鳌拜在朝堂之上飞扬跋扈,导致一部分朝臣与他成为敌对势力,相互争斗,导致皇权不稳,朝局动荡。太皇太后孝庄和小皇帝康熙倍感焦虑,于是决定拉拢忠心为国的辅臣之一索尼,来安定大清的统治,稳定皇权。

他担任辅臣多年影响力还在,所以可以牵制鳌拜的势力。为了让索尼更加死心塌地的效忠皇室,更是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嫁给了康熙皇帝成为皇后。从此索家与皇家荣辱与共,可以更加用心的牵制鳌拜。索尼与他的儿子索尔图在帮助康熙皇帝除去鳌拜的势力上是出了很大的力气的。鳌拜对皇帝欲要除掉自己早有戒心,加上鳌拜的武力值天下间难逢对手号称大清第一勇士。要除掉鳌拜,首先就是要让他放松警惕,不能硬攻,只能智取。

于是索额图在康熙的授意下,找来了一群布库,布库一直秘密接受训练已经颇具规模和实力!并且索额图还在康熙的授意下将鳌拜的手下逐步调离京城,卸去鳌拜的左膀右臂。康熙八年的一天,康熙以想让鳌拜指点布库摔跤的名义让鳌拜进宫,康熙和索额命训练有素的布库勇士或扮成太监伫立两旁或藏于大殿之内,趁鳌拜与其他布库鄙视拳脚之时,出其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铁链将鳌拜全身锁住,众人一拥而上一举擒住鳌拜。一代权臣、叱咤朝廷几十年的鳌拜就此落幕。

贪赃枉法铸大错,念其有功未留性命

索额图帮助康熙除去鳌拜之后,受到康熙的绝对信任和赏识,被任命为国史院大学士,这个官位在清朝是一个有很高地位的官职。在这个职位上刚过了一年,索额图又被任命为保和殿大学士,可谓一时风头无两。原以为会更得意的时候,谁想到索额图在这个职位上一呆就是十年,竟再无升迁,索额图一生中最高的职位就是保和殿大学士了。不过,索额图虽然在这个职位上呆了十年,但也没有白呆。由于除灭鳌拜有功,官职又这么高,索额图迅速膨胀了,甚至贪赃枉法也不在话下。他开始私下收受贿赂,家里的珠宝、玉器、古玩、金银堆积成山。

做官做的越久,也越来越娇纵蛮横。他的两个弟弟犯法,被人举报之后,索额图知道之后,不仅没有大义灭亲,好好惩戒两个弟弟,反而罔顾法律,将此事轻轻揭过。康熙皇帝知道索额图这些行径之后,当着众大臣的面,痛斥索额图一桩桩罪行,又将索额图革职,以此来敲打警醒索额图,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可是索额图却不知悔改甚至变本加厉,在后期重新为官之后更是与明珠那方经常进行明争暗斗,他们的情况,康熙不是不知道,只是念及索额图帮助他除掉鳌拜,又为清朝争取过领土,签订《尼布楚条约》,看在他的功劳的份上,再次放过了他。

不知收敛终丧命,家人连坐晚节丢

康熙的宽容,并没有使索额图见好就收。赫舍里皇后临终前,为康熙皇帝生下了嫡皇子胤礽,康熙皇帝随即将胤礽立为皇太子,并且亲自带在身边教导养育。相比于其他皇子,胤礽得到的康熙皇帝的父爱是最多的。康熙皇帝希望太子学业有成,能够为国效力并建功立业,他认为他和太子不会和历史上其他的皇帝与太子一样父子不相容,可是历史上有一个怪圈,逐渐年老的皇帝和正值壮年的太子,矛盾是无法避免的。

随着太子的渐渐长大,尤其是开始学着处理政务之后,其他的皇子也渐渐长成,其中不乏有才能比太子优秀者,太子担心自己有被换掉的可能。崇尚节俭的康熙皇帝自然是无法容忍太子的行事作风的,并对太子抱有一线希望,希望太子可以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回头。不仅如此,太子对待兄弟们也是十分冷漠,十八皇子得了急性病时,太子表现的无动于衷,康熙皇帝想到自己生病的时候,太子没有焦虑之色,表现的平平无奇。其他皇子也向康熙皇帝上表了太子的诸多不良行为,使得皇帝对太子的厌恶和怀疑渐渐加深!

太子外祖家的索额图,此时已经是太子的坚实的支持者。索额图不但怂恿太子穿和皇帝服制相似的龙袍,而且怂恿太子趁皇帝病弱的时候,蓄意密谋造反。这下彻底激怒了一向宽容的康熙,任何一位统治者都不可能容忍他人取代自己的统治地位,但是太子密谋造反这件事情一旦宣扬开来,波及的影响太大,牵连的人太多,太子是必须废掉的,太子只是废而不杀,指使太子的索额图就没那么幸运了,康熙皇帝不仅杀了索额图,还杀了他的儿子。索家几代人的清誉和功劳都被索额图毁了。

结语:历史上很多治世能臣能够获得善终的结局,在于他们清楚的认识自己、认识皇帝,谦逊内敛、清醒克制,不骄功自大。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沾染贪婪,会逐步的堕落,直至酿成大祸,再想回头,已经悔之晚矣。在世人眼里,索家已经是位极人臣、安荣富贵的钟鸣鼎食之家。只要不出大错,这种荣耀会长久延续,可是索额图人心不足,总想着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最终导致将自己和全家都推进了万劫不复之地。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知足常乐,安稳度日才是真正的幸福。对此您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唐朝两支雇佣军争霸天下,狠角朱梁为何斗不过沙陀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就这样小心翼翼维持了百十年,唐朝政局不仅没有丝毫好转,反而是愈发混乱。到唐僖宗继位时的874年,历史上出现无数次的官逼民反再度上演,关东时逢大旱,而官吏横征暴敛,强制徭役,不断激化矛盾。老百姓流离失所,“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关内大饥,人相食”。唐僖宗乾符二年初,“盐贩

  • 西晋第二位皇帝:历经“八王之乱”,坐视西晋滑向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八王实力排行,西晋八王死后埋哪了,西晋的四个皇帝

    一首先,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司马衷生于曹魏甘露四年(259年)。彼时,虽然曹魏依然存在,却已经是行将就木了。对于司马衷的祖父司马昭来说,彻底架空了曹魏的皇帝,正在朝着完全取代曹魏的方向前进。咸熙二年八月辛卯日(265年9月6日),司马昭病逝,时年五十五岁,葬于崇阳陵。九月癸酉,司马昭被追谥为文

  • 哪个朝代的皇帝在位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应的皇帝,开元盛世是哪一个皇帝的年号,开元盛世在位的皇帝指的是谁

    不过关于唐玄宗李隆基,可以说是毁誉参半。如果从前期来看,他的确是一个英明之主,但到了后期昏庸无能,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可以说他对唐朝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儿子。一代女皇武则天在神龙政变后,被逼退位。然而这之后,大唐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动荡时期。起初是唐中宗李显的老婆韦后联合武三思等人祸乱

  • 玄武门之变的真正面目,主要在于李渊支持太子和齐王迫害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渊为何不能阻止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急忙禅位,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当时李渊在干嘛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宫李渊,先被立为太子,不久父亲李渊禅位于他,这场皇子之间的自相残杀,以李世民的最终胜利而告终。一般来说,玄武门之变,大多数人认为是因为李渊昏庸,一碗水端不平,所以兄弟失和,以致自相残杀。其实兄弟失和的背后,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的矛盾,才是

  • 玄武门兵变,如果太子李建成成功逃出,李世民还能继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为什么杀李渊,李世民李建成在玄武门决战,玄武门李建成结局

    李世民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唐国公李渊顺应时代潮流,起兵反隋,他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在反隋战争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二儿子李世民,手下人才云集,像秦琼、程咬金等瓦岗寨一众人员都投奔了李世民。在两个儿子的帮助下,李渊的唐军迅速推翻了隋朝,李渊称帝,建立了唐朝。李建成是李渊的长子,自然而然被立为太

  • 李渊退位前愤怒留下14个字,李世民嗤之以鼻,结果16年后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渊十四字遗言,李渊怎样让位给李世民的,李渊何时让位的

    李渊退位后留下了十四个字,李世民对李渊留下的字并不在意,但是十六年后这十四个字竟然应验了。那么李渊是真的无能吗?李渊留下的十四个字是什么呢?李世民杀兄上位,并且篡改历史李世民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位明君,对待国家非常负责,关心百姓民生,正是因为李世民对百姓的注重,使唐朝的社会秩序和谐稳定,使经济也更

  • 李世民权利没有皇帝大,他凭什么敢逼李渊下台?李渊:打不过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和李渊谁功劳大,李世民当皇帝后对李渊好吗,李渊是李世民什么人

    然而在事后,李渊不仅没有追究,反而还迅速传位给了李世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李世民又是用怎样的手段来逼迫李渊让出皇位的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打不过。征战天下公元617年,李渊招兵买马后正式发动兵变,一路挥师南下直至长安。在此次起义战争中,他的后代建功颇多,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就连女儿李秀宁与其

  • 霍去病年纪轻轻就名震天下,那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霍去病真正死因,马踏飞燕和霍去病,李广和霍去病在同一时期吗

    对于他的死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虽然有几种说法,但也都充满了疑问,因而霍去病的死因成了一个千古谜团。霍去病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但因为他是私生子,所以小时候的日子并不好过,他甚至在很长时间里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后来也是因为卫子夫成为了皇后,他也

  •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四伐匈奴全部惨败,十多万汉军惨死边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马踏飞燕和霍去病,麒麟阁十一功臣和霍去病关系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匈奴并未停止对汉边的袭扰,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河西走廊及西域地区的争夺和控制。因此,为了打击匈奴的扰边和确保西域,汉武帝统治后期,汉军曾经多次向漠北进军,而这些进军的结果,大多是难以启齿的失利或无果。图/漠北之战元狩六年(公元前 117 年),年仅24 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病故。汉

  • 同是恢复汉室江山,刘秀能成功刘备却失败了,三个细节注定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和刘秀的关系图,刘秀为何没刘备出名,刘秀为什么能恢复汉室

    乍一看这个问题确实是能发人深思,刘秀和刘备看起来都是白手起家,一路争取各个谋士将领加入而逐鹿天下。看似相同的奋斗道路,而为何两者的结局却又大相径庭?其实在我看来,中国历史上有志于复国的各色人等,大多以失败告终,而刘秀是一个特例,刘备才是常态。而刘秀为何能成功,可以用一句话解决。这就是范晔在《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