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真有那么好?一组数据让人大跌眼镜!

宋朝真有那么好?一组数据让人大跌眼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60 更新时间:2024/2/8 21:16:49

说起宋朝,在所有的封建王朝中,被当前历史学家公然为最好的朝代。

好在哪里?

首先,当然是士大夫民主政治,宋朝是所有封建王朝中唯一皇权与士大夫共治的朝代,士大夫对皇权确实起到了空前绝后的牵制和监督作用。其次是经济的高度发达,煤、铁全世界产量第一,人口过亿,全国竟然有七八千个集市。第三,高度开放,海外贸易等等都有长足发展。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号称十大传世名画的《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北宋京城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繁华的背后,却有一组让人意想不到的负面数据。

据历史记载,纵观两宋320多年的历史,竟然共发生了430多次农民起义,平均一年一次还有富余,而且更为蹊跷的是,起义次数竟然南北宋对半平分。

一边是说不尽的繁华,一边是此起彼伏的起义。

到底是什么原因发生这样的情况?

其实原因很简单,老百姓为啥起义?因为日子没法过,试想想,能够吃饱穿暖,谁愿意提着脑袋闹革命?

宋朝没出过暴君,这点比秦朝、隋朝强多了。但是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只有自己的难处,一场“杯酒释兵权”的晚宴,可不光光解除了武将兵权那么简单。

在解除武将兵权的背后,其实是有无与伦比物质保障的。

这些保障是什么?

就是土地,在中国农耕社会为主的封建王朝,有了土地就有了一切。

宋朝统治者为了安抚这些被解除兵权的武将,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封给他们大量的土地。

这些土地从哪里来?全国的土地都是皇帝的,皇帝说给多少亩就给多少亩,完全无可厚非。

土地都给了达官显贵,土地上的农民怎么办?老百姓只能当佃农,完全看着地主的脸色过日子,一直生活在最底层,到处给人打工的农民完全成了豪强地主的奴隶。

宋太宗时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时间是公元992年,当时的四川连年大旱,可谓是赤地千里,饿殍遍野,老百姓是度日如年。

就在这种情况下,“凡租调庸敛,悉佃客承之”。什么意思?就是说,虽然你们没有了土地,靠给地主老财打工过日子,可是遇到赋税徭役之类出钱出力的活儿,还得有你们这些佃客承担。

当然,理由是冠冕堂皇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吗”?这个时候让老百姓实现自我价值,满足爱国精神需求。

吃哑巴亏的老百姓自然对高官显贵横征暴敛、贪污腐败充满了怨恨。

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仅仅过了10天,就迅速发展到几万人。当起义军攻下彭山县也就是今天的彭州市后,愤怒的老百姓剖开县令齐元振的肚子再填满钱币,满足了这位大贪官对金钱的强烈欲求。

可笑的是,齐元振之前还被宋太宗树为全国廉政模范,多次号召全国的官吏向他学习。这宋太宗的“白内障”确实要好好治治了。

在宋太祖、宋太宗和宋仁宗三朝盛世,大小起义竟达到了上百次。

后来方腊起义,宋江起义算是比较有名头的起义了。

统治者在“家天下”的利益驱使下,在社会中坚力量达官显贵和老百姓之间,只能取其一端,繁华背后是无数百姓的血汗浇注,这也是封建王朝始终跳不出“兴衰率”的本质所在。

更多文章

  • 宋朝商业高度繁荣,为何商会却在明朝才得以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的商业政策,宋朝商业主要变化,宋朝商业发展最主要表现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过于重农抑商的朝代,在建立初期,宋太祖就诏令:“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宋太宗也诏令:“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细碎交易不得收税)。并严禁官吏勒索、刁难商贾,官吏如果“滞留(商人)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重者,

  • 宋朝历史上的3大“饭桶”,第1位一顿能吃10斤猪肉,自称从未饱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最突出的三个特点,宋朝最厉害的饭桶,宋朝历史上的奇葩事

    第一位是张齐贤。张齐贤是一个典型的吃货宰相。他到底有多能吃?自称从未吃饱过。史书记载他“健啖”,“体质丰大,饮食过人”,意思就是特别能吃,胃容量惊人,似乎永远没有饱和的时候。《邵氏闻见录》上记载:“张齐贤饮啖兼数人,自言平时未尝一饱。”他出身贫寒,很少有吃饱的时候,只有等到村里人哪家还愿,施舍斋饭,

  • 张三丰享年212岁,明朝16位皇帝曾寻找,只为长生不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三丰长寿的秘密,张三丰的死亡之谜,张三丰一生的故事

    在正史里,张三丰出生于1247年,这个时候朱元璋都还没出生,而有人曾考证说张三丰是在1458年去世的,当然这只是猜测,并没有实际证据。在《明史》中,又有了另一种说法,他是于1464年去世的,享年218岁。更玄乎的是,在清朝时也有传言,说是李涵虚在道光年间遇到过张三丰以及吕洞宾,如果这样看来的话,那张

  • 宋朝商业贸易发达,经济富有,为何富而不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最富有的地方,宋朝商业发达的地区,宋朝商业发展情况说明了什么

    宋代建筑艺术,较之汉唐,发生了相当巨大的变化,这是中国建筑最大的一次转型,它由汉唐的雄浑质朴、宏伟大气,转变为宋代的柔丽纤巧、清雅飘逸。最具特征的是,宋代建筑挑据,不似汉唐的雄浑稳重,而是翘立飞扬,极富艺术感,并且相当柔美细腻、轻灵秀逸。宋代建筑显然是一种世俗化亦贵族化的表现。这可以说是受到唐代晚期

  • 威震明廷近300年的锦衣卫,在明朝灭亡之时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被灭15万锦衣卫去哪,明朝的锦衣卫有多厉害,明朝末期有没有锦衣卫

    锦衣卫几乎活跃在明朝每个时期,可以说和明朝是“命运共同体”,但到明朝灭亡的最后时间里,威震明廷近300年的锦衣卫去哪里了?先来说下锦衣卫的老大,被称为指挥使的首领,明末最后一任指挥使名叫骆养性,此人最大的贡献就是揭穿三朝元老周延儒谎报军情。1644年3月,李自成率大军攻占了北京,骆养性被农民军抓获,

  • 太子朱标为救老师宋濂而跳河,为何救人的侍卫却被朱元璋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标被朱元璋吓得跳河,朱元璋为什么杀宋濂,宋濂墓

    话说当年胡惟庸案牵连甚广,连太子老师,大文豪宋濂也被牵连其中。宋濂何许人也,其乃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刘伯温、高启齐名,被人称之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作为一代大儒的宋濂,初期和中期虽然略有坎坷,但基本上是顺风顺水。无论在官场还是文场,皆是超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

  • 在明朝被锦衣卫追杀怎么办?学他把鞋子脱掉吧!这样就能活命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派出锦衣卫去日本,锦衣卫对明朝的浓缩史,锦衣卫对明朝有影响吗

    明朝朱元璋时期的胡惟庸案就是毛骧一手所为,不过后来他也因为犯了众怒被杀,而后面的一些指挥使仗着他们的权利,有人开始参与皇位的争夺,有人陷害大臣,有人贪赃枉法,锦衣卫在明朝就是皇帝的一双眼睛,但这双眼睛也有欺瞒的时候,他们会在皇帝与情报之间进行欺瞒,不过因此丢掉性命的锦衣卫也不在少数,锦衣卫是皇帝的一

  • 徐达攻占元朝皇宫,把一个酒碗献给朱元璋,朱元璋却放声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与徐达的恩怨,徐达哪年投奔朱元璋,朱元璋打徐达原因

    1368年,距崖山之战过了90年,一个叫朱元璋的汉人一统江南,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同年八月,明军在徐达等人的率领下,越过长江天堑,直逼元朝大都(今北京),元顺帝携后妃、太子逃到上都(今锡林郭勒盟),后又弃城逃往蒙古草原。蒙古在中原长达百年的统治终于结束,明朝取得了长城以内的统治权,收回了儿皇帝石敬

  • 宋朝时期杨家将威名远播,那靖康之耻发生时为何不见杨家将身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的杨家将真的存在吗,南宋时期的杨家将真的那么厉害吗,宋代历史有没有杨家将

    杨家将的故事,相信大家多少都听说过。毕竟前几年什么《杨门虎将》、《杨门女将》等题材的电视剧火的是一塌糊涂。忠义杨家将保家卫国的故事一直被后世歌颂。话说杨家将是宋朝时期非常厉害的一支队伍,为什么发生靖康之耻时,没有杨家将的身影呢?其实杨家将里面很多人物都是虚构的,真正历史上宋朝杨家将是有,但是只有三代

  • 宋朝以前没有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的夜晚,是如何御寒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的御寒衣物,宋朝之前真的没有棉被吗,宋朝以前平民御寒方式

    棉花并非华夏本土农作物。棉花这种农作物,并非华夏大地上土生土长的物种,棉花最开始是产于阿拉伯地区的,虽然棉花这种农作物引进中国的时间不短,但很少有人能够看到棉花的经济价值,只是把棉花当一种观赏植物。棉花是如何普及起来的?棉花的推广,离不开朱元璋,明朝时期,朱元璋通过政治手段强制让棉花大面积普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