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光义嫂子让他差点没当成皇帝,他即位后,是怎么对待嫂子的

赵光义嫂子让他差点没当成皇帝,他即位后,是怎么对待嫂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89 更新时间:2024/2/8 0:31:03

赵匡胤的皇后宋皇后,差点就没让赵光义当成皇帝,差点就改变了历史进程。那么,赵光义当皇帝后,是如何对待宋皇后的呢?

(宋皇后剧照)

宋皇后是赵匡胤第3位皇后。她的父亲宋偓不仅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还是宋朝的开国功臣。生母是后汉永宁公主,幼妹也嫁给名相寇准为妻。《宋史》上说她家是“近代贵盛,鲜有其比”。可谓家世显赫至极。

孝明皇后病逝后,赵匡胤于968年,将宋皇后纳入宫中,封为皇后。

当时,宋皇后才17岁,而赵匡胤已经42岁了。虽然年纪相差较大,但宋皇后却把赵匡胤照顾得无微不至。每次赵匡胤退朝时,她便“具冠帔候接,佐御馔”。因此很得赵匡胤宠爱,二人感情也极为深厚。

公元976年10月10日夜,赵匡胤召弟弟赵光义在宫中饮酒至夜深,并让赵光义留宿于宫中。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次日凌晨,赵匡胤却突然离奇暴崩。

宋皇后得知消息后,立刻命太监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

其实,当时赵匡胤有两个儿子,一个是赵德昭,还一个就是赵德芳。

由于赵德昭比宋皇后还大1岁,所以宋皇后在嫁给赵匡胤后,为了避嫌,和赵德昭关系非常淡薄。倒是比她小7岁的赵德芳,和她相处非常融洽。

不过,赵匡胤生前并没有立太子,这应当意味着赵光义、赵德昭和赵德芳都有继承帝位的权利,就看谁最先入宫了。古代为了说明继位的合法性,都要在大行皇帝的陵前继位。谁先入宫,在大行皇帝陵前跪拜,谁就可以宣称继承了皇位。

(赵匡胤剧照)

出于这个考虑,宋皇后才宣赵德芳赶紧进宫。

可是,让宋皇后没想到的是,王继恩却直接喊来了赵光义。

赵光义入宫后,立刻在大行皇帝陵前跪拜,并召集群臣。群臣见此,纷纷向赵光义下跪叩拜。于是,赵光义的帝王身份就这样定了下来。

宋皇后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在她看到赵光义出现后,在短暂的惊诧后,便立刻对赵光义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宋皇后其实没有孩子,他这里说的“母子”,是指她和赵德芳,她一直把赵德芳当成她的儿子。当宋皇后说了这句话后,便意味着,不仅认可赵光义继位一事,还希望赵光义能保护她和赵德芳。

当时,赵光义亦是悲痛不已地承诺:“共保富贵,无忧也。”

那么,赵光义兑现自己的承诺了吗?

赵光义继位后,立刻封赵德芳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不过,在赵光义继位的第六年,赵德芳却离奇去世。有野史说是被赵光义害死的,不过,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证据。

(赵光义剧照)

赵光义又是怎么对待年轻的嫂子的呢?

宋皇后的命运似乎就不那么美妙了。先是,赵光义以她只是皇嫂为借口,不尊她为皇太后,只赐封她为“开宝皇后”。到次年,赵光义把她迁出东宫,移居到无人去的西宫,从此后,再也没有理过她,宫中的什么事,也没让她参与。

宋皇后凄冷地在西宫度过了上10年光阴,于955年病逝而亡。

宋皇后去世后,按规矩,赵光义理当为她服丧。可赵光义不仅不肯临丧,还禁止大臣们前往祭奠。另外,宋皇后的葬礼规格,也远远低于前朝皇后该享有的礼仪规格。

大臣们对此很有异议,大学士王禹偁就上奏说:“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结果赵光义得知后,大怒,以“谤讪朝廷”的罪名,把王禹偁贬到了滁州。

更让人大惑不解的是,宋皇后本是赵匡胤明媒正娶的皇后,赵光义却既不让她与赵匡胤合葬,也不把她的牌位入太庙供奉。

那么,赵光义为何对宋皇后这么刻薄呢?

有人说,是因为赵匡胤去世后,宋皇后竟然打算让赵德芳继位,差点让他和帝位擦肩而过,这一点,惹恼了赵光义。还有人说,赵光义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贬低赵匡胤一脉,让他们对皇位不构成影响。

但就算是这样,都已经过去十年了。再说了,那时候,不仅赵德芳离奇去世,赵德昭也离奇去世了。也就是说,赵匡胤已经绝后了。赵光义怎么还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

(参考史料:《宋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赵敏:蒙古人,嫁给朱元璋的儿子,没有子女,殉葬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杀赵敏的儿子,朱元璋害了赵敏,朱元璋为什么要娶赵敏

    在他的笔下,有很多既美丽又智慧的女孩。如艳绝天下、冰雪聪明、博古通今、灵气逼人的黄蓉。如娇美俏丽、气韵动人、善解人意、聪明伶俐的阿朱。如八面玲珑、慷慨好客、善良忠义、亦正亦邪的郭襄。当然,还有赵敏。那个机智多谋、心思敏捷、精灵俊秀、直率豪爽的敏敏公主。赵敏是金庸笔下最受读者欢迎的女主角之一,很多人都

  • 《王阳明图传》: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感受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阳明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全集是王阳明自己写的吗,王阳明语录 图片

    这是五十六岁的王阳明最后的话语,能够直接这样说的人,历史上的人物并不多,如果知道王阳明是何许人时,就能明白他是当之无愧。冈田武彦在《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开篇悲壮并无限尊敬地写道:英明豪迈、文武双全,左手执卷讲学授业,右手抚剑叱咤三军,旷世罕见的大圣人、大豪杰、大儒学家王阳明没能最终逃过疾

  • 明朝最“短命”的皇后是谁?为何当了一个月就被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吴氏出身名门,父亲吴俊是羽林前卫指挥使。当初,明英宗亲自为皇太子朱见深选好的皇后候选人有三名,虽然明英宗死前没有定下来,但是倾向于吴氏。钱皇后经过仔细观察,也觉得吴氏更好一些,这和英宗的遗愿是一致的。于是,在太子朱见深登基为帝后,吴氏成为明宪宗的第一任皇后。别看吴氏年轻漂亮,朱见深还真的不喜欢她。他

  • 水浒传:宋江用70多个好汉性命换来的楚州安抚使,相当于如今何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水浒传里宋江的经典事件,水浒传宋江人物形象及主要事迹,水浒传宋江有哪些事迹

    征讨方腊结束之后,朝廷也没有吝啬,封赏了宋江一个楚州安抚使的职位,宋江一时间也是风光无限。但是这个职位真的值得牺牲七十多位兄弟而得来嘛,楚州安抚使放在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官职,值得宋江感激涕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安抚使之职首先来看一下安抚使之职。安抚使是地方官名,最早出现在隋朝,最初的权力也是非常

  • 明朝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何不见了,他们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一、创立锦衣卫为统治,无法控制终消减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期,锦衣卫官职开始出现,所属部门称为“拱卫司”,是明朝开创的独一无二的机构!锦衣卫的职责主要是帮助皇帝搜索情报且兼有逮捕审问的权利,除了皇帝以外任何人都在其逮捕审问缉拿的范围之内,包括皇亲国戚也包括朝廷大员!也因此成立了另一个机构“诏狱”。就

  •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吉思汗四次差点儿被饿死,成吉思汗十大绝招,成吉思汗东征日本人

    -----《沁园春·雪》众所周知中华文明上下5000文明史中,有两次是被外族入侵导致亡国,其一就是元朝时期,其二就是后金政权统治的清朝时期!因此在明朝《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说:““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意思是说中国人民自己的君

  • 年轻太后拉拢张居正,为权还是为色?张居正死后才真相大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居正被抄家妻妾下场,慈圣太后与张居正,张居正死后他还留有势力么

    不过,张居正见了他得下跪,因为他是大明皇帝明穆宗。明穆宗36岁便去世了,10岁的儿子朱翊钧登基,这便是明朝历史上的万历皇帝明神宗。朱载坖当时病危时也知道儿子太小,无法担任治理国家的重任,于是便封了3位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高拱、高仪与张居正。朱翊钧的生母李氏也“母凭子贵”,做了太后。可当时的李太后年仅

  • 清朝最特殊皇子,父亲、大哥、儿子、孙子都是皇帝,自己却是王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醇亲王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由于年龄较小,所以在道光年间没有参与皇位的争夺。由于他是皇子,而且没有参与夺位,所以咸丰继位后对他还算不错。咸丰继位后封他为郡王。不过他能力一般,远远不如自己的六哥恭亲王厉害。不过辛酉政变之后,奕譞开始转运了。当时慈禧看上了奕譞,理由很简单,奕譞的老婆是慈禧的妹妹,奕譞

  • 洪秀全为什么要在1861年两次修改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洪秀全的历史背景,洪秀全为什么要做皇帝,洪秀全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政权

    小佛觉得,要分析洪秀全改国号这个事,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其一需要从大环境出手,其二要了解洪秀全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态。洪秀全第一次改国号的时候是对外颁布了诏书的,在诏书中,洪秀全直言:我改国号是要告诉大家“天上地下人间,天父上帝独尊”,自己改国号为“上帝天国”是要显示自己对天父的尊敬。其实根本没

  • 甲午海战失败谁之过?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埋下大清灭亡的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慈禧太后修颐和园,甲午海战输给日本人的真正原因,慈禧太后如何看待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地图提起中日甲午海战,很多人无不咬牙切齿。在中国近代史上,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的确引起我们对于历史的深思。中日甲午海战发生在1894年到1895年,包括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海战三个阶段,前后历时不到一年时间,却让李鸿章一手建立,号称“世界第九,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甲午战争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