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河月明》铁铉告御状,掀起了朱元璋与旧日功臣算新账的序幕

《山河月明》铁铉告御状,掀起了朱元璋与旧日功臣算新账的序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69 更新时间:2024/1/21 2:40:12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句说凤阳的花鼓词,在《山河月明》中被少年朱棣哀叹出来,太子朱标听后勃然大怒。

若不是朱棣在外恰巧遇到扮成小沙弥、九死一生上京告御状的铁铉,恐怕这触目惊心的事实仍被隐藏在暗处。

在剧中,铁铉原本是明朝监生,奉命与同僚一起前往淮西、河南实习,发现这一带的公侯权贵势力滔天,侵占民田,奴役百姓,稍有不如意就毁家杀人,当地百姓数年来屡次想要往上告发,却不料官官相护,告发的百姓悉数横死。铁铉和同僚兵分好几路,上京告发,却被当地官员诬赖成通缉犯,屡次三番下毒手。

虽然,铁铉上京告御状这件事,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只是《山河月明》的艺术加工,但贪官盘剥、权贵奴役百姓,这样的一段“血淋淋”的场景确实存在过。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细节,掀起了朱元璋与“旧日功臣”算新账的序幕。

01 朱元璋的反贪风暴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早年出身贫苦,当过和尚,遭遇过贪污腐败官员统治下的凄惨生活,懂得老百姓的生活艰难,成为明朝统治者后,他尤其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为了严厉打击贪污腐败行为,朱元璋颁布刑法规定——

“凡守令贪醏者,许民赴京陈诉。官吏受贿枉法者,一贯以下杖九十,每五贯加一等,至八十贯绞;监守自盗仓库钱粮者,一贯以下杖八十,至四十贯斩;贪污银子六十两以上者即枭首示众,并剥皮示众。”

从明朝法律来看,这治贪官的惩罚,不可谓不严格。“一贯以下杖九十”,明朝“一贯钱”大概是1000文铜钱,通过米价换算,放在今天,这“一贯钱”约等于1132元人民币。“每五贯加一等,至八十贯绞”,贪污80贯要处以绞刑。如若是监守自盗的官员,那就更严重,40贯就要斩杀。如果有官员胆敢贪污六十两(明朝一两白银可换1000个铜钱左右)以上,不仅斩首还要实施剥皮刑罚。

这样严厉的刑罚,按理说能让许多贪官望而却步,却不料“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仍然有很多人以身试法,而且数目颇多,这也直接导致朱元璋发动了著名的“洪武四大案”。

02 洪武四大案

其实在《山河月明》的另一幕,已经暗示了贪腐成风的现象:朱棣和徐达家的大女儿联姻,公侯们纷纷送来贵重的贺礼,除了徐达的俸禄是最高的,一年五千石;依次排列,韩国公李善长一年四千石,公爵一年三千石,侯爵一年一千五。可根据贺礼名单,公侯权贵们所送贺礼,最低都是二千石起步。

剧中的朱元璋起初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开了个玩笑说:“他们对我这四儿子的婚事可真重视,一份贺礼就搭上了他们一年的裹爵。”

可明眼人都知道,这些公侯权贵们,哪里会因为一份贵重的贺礼而降低生活水平?那么他们超出俸禄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相信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历史上的朱元璋,可是治贪反腐的极力践行者,他为了严厉打击甚至铲除贪官污吏,不惜发动了牵连数万人的“洪武四大案”。

在真实历史上,“洪武四大案”中,为首的是“空印案”,发生在洪武九年。根据史料记载,由于交通不发达,路上所需的钱粮、损耗不能提前预知,而文书必须准确,否则就要重新造册,为了避免麻烦,部门一贯使用“空印文书”。“空印”这一习惯从元朝遗留下来,明朝没有禁止,而空白盖印的公务文书却引发朱元璋的怀疑,认为官员结党营私,株连大量官员,其中包括株连十族的方孝孺。实际上,“空印案”实际属于冤案,并非是由真正的贪污腐败所引发的。

其次,是发生在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由于功勋高,恐镇主,李善长选择隐退,胡惟庸在老相国李善长的推举下,于洪武六年,担任右丞相。李善长原本是淮西朋党集团的领袖,选了胡惟庸接替自己位置后,胡惟庸开始结党营私,打压异己,独断专行。

可能是胡惟庸当右丞相好几年,野心勃勃的他有些飘,很多朝政大事他独断专行,匿而不奏,直到后面事发,以及涂节自首上告胡惟庸谋反,自此朱元璋开始彻查。除了谋反,贪污腐败、擅权植党等多项罪名被坐实,被胡惟庸牵连而被杀的人多达3万,其中包括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功臣”李善长。《山河月明》中,在淮西、河南多地侵夺良田的宋国公冯胜、郑国公常茂、永嘉侯朱亮祖等一干公侯,也都和这个案子脱不开干系。

剩下的两个案子,就是发生于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和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

郭桓是纯纯的贪官,他和各地方的官员结党营私,私吞税赋,降低朝廷的财政收入,最可恶的是,每次各地征收粮食,郭桓等人都要私吞掉一半,剩下的上交朝廷,他们贪污的粮食累积两千四百多万石,以其他名目搜刮盘剥老百姓的钱财,更是数不胜数。朱元璋彻查这件事,发现有大量官员牵涉其中,六部左右侍郎以下都处死,受到“郭桓案”牵连被杀的人,也达到数万人之多。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朱标太子妃的舅舅,他是个战斗力很强的人,为大明攻打北元、平定吐蕃之乱,以及平定西南,都立下了不小功劳。但由于他居功自傲,为人张扬跋扈,甚至曾僭越侮辱北元皇妃,逼人致死;尤其是太子朱标死后,朱允炆性情温和,朱元璋害怕孙子驾驭不了他,反受其害,就以谋反为名,将蓝玉斩杀,受牵连者将近2万人。

在“洪武四大案”中,牵涉官员甚广,而且有很多都是当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旧日功臣”,为了打击结党营私,治理贪污腐败,朱元璋已然不顾当年的情面。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果不是这样坚定治理贪污腐败,任由这些“旧日功臣”吃老百姓的肉,吸老百姓的血,那就真的应了“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了。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参考资料:《明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发明一种酷刑,只是一张普通纸,却为何没人能抗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发明的十大酷刑,朱元璋最狠的酷刑,朱元璋发明了最残酷的酷刑是什么

    于是,朱元璋立志要做一个受百姓爱戴的好皇帝,只是有时候事与愿违,朱元璋励精图治,却还是有贪官,而朱元璋对贪官恨之入骨,他发誓要尽除贪官,可惜贪官越除越多。朱元璋觉得砍头已经不足以威慑贪官了,因为这群人已经疯了,为了贪污钱财,甘愿成为刀下亡魂。于是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处罚办法,起名叫贴加官,有些影视剧中叫

  • 宋朝除岳飞以外,还有那些猛将能抵御金人?只有他得岳飞真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岳飞大败金人十万大军,宋朝最厉害的抗金名将,北宋末年抗金名将岳飞

    历史故事当中,武将们骁勇善战的形象总能给大家安心的感觉,他们镇守一方,保卫国家,宋代出现过不少的豪杰,除了精忠报国的岳飞,你还知道哪些宋代猛将呢?那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除了十分熟悉的人物之外,还有哪些杰出的宋代武将吧。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岳云,作为抗金名将的后代,他身上的热血和勇敢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岳

  • 你以为“张王刘李赵”是大姓?元朝末年这些汉族姓氏人差点被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朝真的杀张王刘李赵五姓人吗,张王刘李为何成中国四大姓,张王刘李哪个名人多

    而在汉族千百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中,占据人口绝对优势的张、王、刘、李、赵,为汉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中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显示,2007年张姓人口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位,共有8750.2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83%;2014年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王姓人

  • 明朝一高人,遇见两个小书生,说:日后一个进士,一个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十大奇人,明朝进士徐仕均,明朝湖南进士名录

    上面所说的高人的事迹正史野史多有记载,不用笔者赘述,笔者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明朝另一位高人的故事,此人虽然没有刘伯温等人的知名度,但是他在品鉴人才这方面的确是独具慧眼,令人不得不服,此人就是明朝初年的刘伯川。根据史料记载,刘伯川是泰和(今江西吉安市泰和县)人士,生活在元朝末年到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

  • 《资治通鉴熊逸版》: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值得一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资治通鉴熊逸版在线阅读,熊逸经典语录,熊逸讲透资治通鉴资源

    就历史来说,研究中国历史绕不开两座大山:司马迁《史记》和司马光《资治通鉴》。千年以前,司马光以《史记》为蓝本,结合其他相关史书,编写《通鉴》,主要的目的就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后得到宋神宗赏识,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而命名《资治通鉴》。宋神宗同样一语道破了此书与《史记》的不同

  • 宋徽宗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执意建造皇家园林,最终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徽宗对园林的贡献,宴山亭宋徽宗,历史学家评价宋徽宗

    一:为修建艮越,宋徽宗大兴花石纲艮越是北宋末期大艺术家兼皇帝宋徽宗修建的一座皇家园林。艮越是园林艺术之瑰宝,极尽奢华之能事。落成之日,宋徽宗还曾经亲自题写文章纪念这一盛事。宋徽宗早年一直没能有子嗣,这让宋徽宗很是着急,后来一个道士告诉宋徽宗,把都城汴梁的西北方地势垫高一些,就能子嗣繁茂。不知道这个道

  • 朱元璋所选的三位宰相,被刘伯温全盘否决了,最后三人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与刘伯温讨论宰相人选,朱元璋真的让刘伯温当宰相吗,朱元璋和刘伯温谈谁当宰相

    元朝时期出现了多次宰相把握大权架空皇帝的情况,这也是元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估计朱元璋也是想要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在朱元璋开国做了皇帝之后,还是设置了宰相辅佐自己的,后来他对宰相李善长心生不满想要换掉他,于是便找来刘伯温商量,看看让谁做宰相最合适。一、刘伯温否决朱元璋提出的人选朱元璋提出更换宰相的时候,

  • 明朝女婿岑猛为非作歹,被老丈人岑璋砍下头颅去邀功,没得到奖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宋岑猛,明朝土司岑猛事件,朝廷派来处理岑猛谋反之事的人

    身为归顺州土官(土官是元明清时期在西南、西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的岑璋很好奇:田州(在今广西百色、田阳一带)是自己女婿岑猛所管辖的区域,为什么赵臣不来自己这里(归顺州)征兵而去田州征兵?还有征兵为什么要带大批军队,难道田州即将有大事发生吗?岑璋很好奇,便设下酒宴,邀请赵臣来

  • 此人若不死,就没朱元璋什么事了,天下或许要改姓!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黑历史真相,朱元璋的大事记录,关于朱元璋的重大事件

    他就是朱元璋的义父郭子兴。在朱元璋做行脚僧的时候,郭子兴已经是一方义军的统帅了。他在元顺帝至正十二年,与孙德崖等五人联合起兵反抗暴元,占据濠州城。不过当时的义军大多是一群乌合之众,元兵攻来时他们齐心协力击退强敌,但是元兵一撤,他们谁也不服谁,私下里没少斗过。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时投靠了郭子兴,起初他只

  • 所向披靡的蒙古大军,为何灭南宋如此吃力,甚至花了45年的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蒙古攻打南宋损失多少,蒙古军队为什么要进攻南宋,南宋为什么能抵抗蒙古大军几十年

    南宋的历史,完全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抗金的历史,而第二部分则是抗蒙的历史。当我们回顾第二部分的历史时,便能发现,南宋军队在十三世纪,绝对可以被称为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这是因为,南宋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独自面对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达45年的时间。要知道,在当时以猛安谋克制立国的金朝,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