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这阙词豪迈奔放,回到金陵后再不提及,整天只念叨着两句诗

王安石这阙词豪迈奔放,回到金陵后再不提及,整天只念叨着两句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646 更新时间:2024/1/24 2:42:21

王安石是历史上第一位影响了国运大文人,但他也是一位传统的文人,他的失意得意烦恼忧愁都会在其诗词中找到影子。

今天我们就跟朋友们一起欣赏王安石的一阙词,这阙词可以说是王安石人生高潮时期的宣言,是他远大志向的宣示,全词豪迈旷达,读来令人振奋。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王安石《浪淘沙令》

这阙词写于王安石大刀阔斧的变法前夜。这个时候的王安石无疑是踌躇满志的,他一直盼望中的明君出现了,他一直盼望着的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王安石出道很早,24岁就中了进士。但是,朝廷封给他的官,都不是他想要的。这样馆那样馆的学士编修,这些他都看不上眼,他想要的能够让自己大干一番事业的官,要能自己说了算,要能改变大宋国运走向富强。

在皇帝身边起草诏书,这是无数文人都想得到的差事,司马光得到这个官时,心花怒放。而他却在为如何辞掉这个别人眼里的香饽饽而跟仁宗多次闹翻。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向仁宗上万言书,但石沉大海。他对仁宗这样的老皇帝失去了信心,现在,这个神宗正是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这位年轻人,就是他的明主,能够给他一个平台,施展平生抱负。如此,他如何不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呢?

这首词里,他写了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都是他自己的写照,代表了他的志向和抱负。一个是伊尹,商朝的开国功臣。他原是一名弃婴,作为奴隶陪嫁到商汤。后来汤王发现了他的才能,他也就得遇明主,成就了一番大业。

另一个是姜尚,也就是《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他的故事,中国人是人人皆知,渭水垂钓,80岁才出道,遇到明主周武王,灭商兴周,成就了八百年大周伟业。

伊尹和姜尚这两个人,跟此时的王安石非常契合。这两人都是在晚年才得遇明主,而此时王安石也已经49岁了,可谓是老之将至。

伊尹和姜尚,一个是奴隶一个是垂钓者,如果不是遇到了明主,也只能老死在山野之中。但是,伊尹遇到了汤王,姜子牙遇到武王,于是风云际会,谈笑之间,便建立了王业,如今千年过去了,谁敢跟他们比丰功伟绩!

这说的是伊尹吗,说的是姜尚吗?是,也不是,归根结底不是,说的是自己,说的王安石自己。他要力追伊尹超越姜尚,为大宋建立不朽功绩,名传千古享誉百世!

王安石确实也大刀阔斧去做了,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但是,事情并非如他所愿,虽然改革的红利从神宗起一直吃了好几代,但他变法的步伐总是遇到强力阻碍。

他之前尊敬的赏识的人,都变成了变法的绊脚石。而他又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他不想将这些人置于死地,但他们又拼命地反对他的新法。司马光那样的顽固分子也就罢了,苏轼也跟着起哄,欧阳修都不能理解他,这些大腕,让他很为难!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主要原因是他触动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其次跟他用人不当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变法的二号人物吕慧卿,德不配位,恋的不过是权柄,跟王安石为天下谋完全不同。后期,就是这个吕慧卿反咬他,让变法走向了末路。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安石是幸运的,因为他没有像他以前那些变法者一样,成为变法的牺牲品。即使是他的新法被废除了,即使是反对变法的对头们,对他的评价还是不低。皇帝也念念不忘他。

说到他的罢相,其实也不是罢相,都是他自己主动辞职的。王安石这一辈子,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辞职。宰相这样的官,也辞了两次,这就是所谓的两次罢相。

这就是王安石的精明之处,变法走不下去了,就不要逆天行事了,还是急流勇退吧,虽然心里痛苦至极,但还能怎么样?

王安石罢相回归金陵之后,再也没有提及自己曾经写的这阙词。而他整天念叨的,是这样的两句诗:

当年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他把这两句诗写成条幅挂在中堂,这两句诗每天都在为他抒发情怀。对于这两句诗,有人攻击王安石,说是他连诸葛亮都看不上。确实,王安石看不上诸葛亮,但这里不是这个意思。

王安石晚年最喜欢的这两句诗,不过是为自己做的一个总结。这里的诸葛其实说的是自己,是拿诸葛来说自己的。诸葛亮当年又做成了什么大事了呢?他鞠躬尽瘁得来的三国鼎立局面,不还是一统归晋了吗?他耗尽心血的蜀国呢,早就不复存在了。

这不就是说的自己吗?他呕心沥血的变法,也已经失败了,他重振大宋王朝的理想,也一样破灭了。跟诸葛一样,自己又做成了什么大事了呢?如此看来,诸葛真的不如终身就当一条卧龙,自己其实不也一样吗?终身在金陵隐居多好!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执意得到元朝“酒具”?并非珍贵,而是涉及民族尊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爱喝哪里的酒,朱元璋为什么认可元朝,朱元璋时期一两白银

    南宋自赵构建立后,并未强大到能收复失地,反而在南方“乐不思蜀”。后来又犯战略性错误,竟然帮助蒙古灭掉金朝,最后南宋被蒙古所灭。据史料记载,蒙古灭南宋后,忽必烈后来还得到南宋第五任皇帝宋理宗的头盖骨,并把此头盖骨当酒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宋皇帝头骨缘何成酒器?南宋第五代皇宋理宗赵昀,此皇帝并不是一个明

  • 洪武屠湘的历史迷雾:朱元璋为什么要血洗湖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顾名思义就可以看出来,就是因为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湖南大肆屠杀百姓,所以导致湖南人口骤减。所以为了平衡发展朱元璋就在江西强行进行了百姓移民填补湖南人口缺口,这次事件在很多的湖南人族谱中都有记载,但是关于“洪武屠湘”的原因却是众说纷纭的,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那么“洪武屠湘”的历史迷雾:朱元璋为什么要血洗

  • “靖康耻”到底多耻?三千妃嫔衣不蔽体、身披羊皮,皇后被辱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北宋末代帝钦宗之年号。公元1127年,宋朝城都开封被金攻克,带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对所获之人极尽羞辱,史称“靖康之乱”。因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一书,故金人灭北宋的“靖康之乱”家喻户晓。又因岳飞《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一句歌尽了爱国之情,靖康之乱便更为人熟知。那么“靖康耻”到底多耻?三

  • 包拯死后,21口棺材,从7个城门出殡!他在害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包拯死后下葬在哪,包拯死后为何准备二十一口棺材,包拯死后尸骨里藏了什么

    顾名思义,从这个名字的字面来看也不难看出包拯之所以这么受百姓喜爱的原因,那就是因为他是一个青天大老爷,为百姓们断了非常多的冤假错案,使的很多人能够沉冤得雪,这对于百姓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因此包拯在百姓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就变得神圣不可侵犯。但是为人不解的是包拯死后,21口棺材,从7个城门出殡!他在害怕什么

  • 赵构才56岁为何就自愿退位当太上皇?倦政不是主因,这点才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一场荒唐的兵变逼得赵构退位,为什么赵构退位了依然有权力,赵构为什么能成为实权皇帝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宋高宗赵构就心甘情愿地做了这个这个太上皇,56岁就让位给宋孝宗赵眘,难道他就不贪恋权位吗?赵构不贪权?那显然是不可能的,若他真不贪权,当年也不会授意秦桧,将一心忠国的岳飞冤屈而死。其实他提早放权是别有深意的。赵构在历朝历代的皇帝里,算是长寿皇帝,足足活了81岁才驾崩。56岁退位时他

  • 常遇春老婆做了这件事,被朱元璋酷刑杀害,为何给常遇春穿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会杀常遇春吗,常遇春为什么被处死,朱元璋常遇春之死片段

    ▲配图常遇春虽有万夫不敌之勇,但也有清官难断家务事,常遇春也搞不定家事。所以他老婆即使再无理取闹,他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他是蓝玉的姐姐,不看僧面看佛面。在古代三妻六妾已经是再寻常不过,但这个泼妇不但不让常遇春再娶,多看一眼其他女人也不行。面对老婆的刁难,常遇春也只好忍气吞声。但殊不知,一味

  • 水浒里让人细思极恐的一件事,历史上的宋江,可能压根不是宋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人暗示过宋江可宋江没听懂,水浒中对宋江的评价,水浒传中宋江的辛酸史

    首先要明确的是,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也确实在梁山泊一带发动过起义。但是与宋江一起发动起义的并没有像《水浒传》里写的那样,前前后后一共入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而仅有三十六人,这也正是小说中三十六天罡正星的由来,而且梁山起义仅仅维持了三个多月就被朝廷派来的军队给消灭了。当时梁山起义聚众不过万人,与朝

  • 为岳飞平反又两次北伐的宋孝宗,一心想收复失地却壮志未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宋孝宗:梅花香度远,自有一枝春 平心而论,宋孝宗赵昚是个被严重低估的皇帝,他在宋朝那么多的帝王中,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单项成就,排进第三是没有问题的,至少在南宋是头号明君,史书称他是“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当是良心之言;但实际上其声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上都很寂寞,就这点来说,也算是一位很悲催的君主了。

  • 元朝是不是我们的骄傲,别傻了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值得骄傲吗,世界上对元朝的评价,元朝为什么退步了

    女真灭北宋,中国先进文明南渡到长江流域,而蒙古灭宋,神州陆沉,先进文化几乎一扫而空,以前我们把安史之乱看做中国封建社会的分水岭,其实,应该从蒙古灭宋开始——北方游牧民族完全统治中国——以其尚未文明的统治方式统治中国。元代读书人的地位非常悲惨,到了“九儒十乞”的地步。儒家文明没有办法独立生存只有委屈于

  • 《大明风华》朱祁镇回宫全靠孙若微的神操作,朱祁钰扮猪吃老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祁镇回宫与朱祁钰的对话严宽版,朱祁镇朱祁钰大明风华,朱祁钰迎接朱祁镇回宫

    朱祁钰开始装的特别胆小,还有些傻萌。但是,他是在扮猪吃老虎。虽然朱祁钰确实力挽狂澜,展现了朱家人的魅力。但是,他确实也是觊觎朱祁镇的皇位。不过,一般人当上皇帝之后,都是不想再下来的。所以,作为观众其实很能理解他。而且,朱祁钰突然性情不定,在朝堂大吵大闹很可怕。而且,在魄力方面,朱祁钰也是比朱祁镇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