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则新闻,说上海博物馆有一副明末人物肖像画,因为没有落款所以一直无法确定是谁的画作,也无法确定画中的人物又是谁,后来经过专家论证确定了作者和画中的人物姓名,结果画中人物的十世孙驱车八小时前来祭拜,而画中的人物则是明末忠烈张林宗,而他的事迹也因为这则新闻让人想起当年他的那段光辉事迹。
张林宗后世拜祭画像
张林宗,原名张民表,号林宗,河南中牟人。河南在古代被称之为中原,中国古代史有一半就是中原史。少年时的张林宗侠肝义胆,孔武有力。在万历年间考中举人之后,可是参加会试却也没有金榜题名。等到他考了十次未过之后,便决定不再参加科举。他记忆力特别强,家中藏书数万卷,他能一一找出哪一本在哪,他还特别喜欢作诗,擅长草书。他还喜欢喜欢结交朋友,经常救济穷苦人家,再加上又没有功名做不了官,家境很快开始败落。而张林宗也常常跑到中牟城外,在南坡的河边划船赏风景游玩。
张林宗画像
明末崇祯年间,农民军四起,中华大地一片狼烟,北方到处战火纷飞。河南更是民不聊生、盗匪横生。1642年,李自成率兵围困开封府,眼瞅着开封府就要被攻陷,形势岌岌可危。张民表毕竟是举人出身,在当地素有威望。又因为其生性豪爽,结交了很多当地的朋友,张民表进入开封城协助守军守卫开封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张民表发现李自成所带领的部队纪律不齐,实则为盗贼之流,于是他修书一封,交给一个可信的亲近之人,让其报告给附近的明军左良玉部,张民表建议守城官员请求左良玉带兵速速赶到开封,在开封城的北面列阵迎敌,保卫黄河河道的顺利运行,也同时确保官兵的粮饷之路的通畅,这样朝廷接济的物资才能及时送达。虽然张民表对左良玉抱有极大的希望,但是最终左良玉也没能救得了开封。
李自成
已经七十三岁高龄的张民表每天都登上城楼,参与开封城的防守。后来,李自成挖开黄河,水淹开封,城破之后,张民表带着祖宗牌位和大量诗词手稿登上竹筏逃命,一路上到处都是求救的难民,张民表不忍见死不救,把这些难民都一一拖上竹筏,最终竹筏不堪重负沉没了,还好张民表带着众人登上了屋顶。但是最终缺衣少食,再加上张民表年事已高,最终被大水淹没而死。
黄河
自古以来,很多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大多选择明哲保身,失意的他们根本不会为王朝损失性命,甚至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去投靠造反者,比如投奔李自成的宋献策和牛金星,更有甚者,像洪秀全这种连举人都考不中的读书人选择揭竿而起,自立为王。正是有了张民表这样的举动,今天这幅画才显得日益厚重。
参考文献:《明季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