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山海关战败后,是否已失人心?从百姓的举动可知并非如此

李自成山海关战败后,是否已失人心?从百姓的举动可知并非如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4 更新时间:2023/12/15 22:53:28

自成剧照

关于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世人有很多评价。

有人认为李自成没有团结好士绅阶级,继续推行“追赃助饷”运动导致士绅阶层抱有很大的怨气。李自成从起义初期开始,到后来部队逐渐壮大,大顺军为了筹措军饷,一般都是采取大户、贪官追缴赃款而进行的,这就是所谓的“追赃助饷”。这个运动很快的团结了百姓,使很多贫苦百姓用户李自成的军队,甚至加入李自成的军队,可以说“追赃助饷”在大多数时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到北京后由于“追赃助饷”运动愈演愈烈,而且没有根据形势进行调整,确实起到了反作用,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大顺军战斗力低下、丢失民心的证据。

也有人认为是李自成的手下大将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导致吴三桂铤而走险。这是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但是这个说法似乎有为汉奸吴三桂洗白的意图。尚且不论刘宗敏是否真的霸占了陈圆圆,即便如此,恐怕吴三桂也不会为了一个美人而放弃到手的功名利禄。吴三桂最终选择了降清,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追赃助饷”的影响,他认为李自成并不能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只能铤而走险选择投靠清朝。

清兵

还有一种说法更加深得人心,那就是他们认为李自成的军队进入北京之后腐化堕落,导致军队战斗力急剧下降,而且不得民心,最终无法在北京立足。其实,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李自成的军队进入北京后,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动荡,而且李自成通过为崇祯皇帝夫妇料理后事获得了百姓们的一些好感,关于大顺军为非作歹的记载很多都是见诸于野史奇闻之中,很多最后被《明史》所采纳,所以时间久远之事很难考证。

但是,从一些记载中,我们反而发现了一些反例,说明李自成的军队非但没有丢失民心,恰恰相反,在李自成选择从北京撤退时,有一些百姓和官员反而选择了跟随李自成。

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四月二十七日李自成率大顺军撤退到北京,二十九日在北京举行了登基大典,三十日决定放弃北京,撤退回西安。然而,向西撤退的并不只是大顺军,“城中扶老携幼西奔者络绎不绝”,甚至有一些明朝投降的官员也选择了跟随李自成西撤。当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时,百姓们只知道李自成被吴三桂击败,而并不知道清军入关了,所以他们依然选择离开北京、向西撤退,只能说明一点,他们还是选择了跟随李自成,这也证明了李自成并没有丢失掉北京的民心,而这也不是李自成失败的原因。

北京城

当然,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有战略层面的,也有战术层面的,但是丢失民心绝对不是其中之一。

参考献:《南明史》

更多文章

  • 朱棣继位后,为何要费尽心机地抓捕全国的尼姑?尼姑做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父亲朱元璋把皇位给了朱允炆,朱棣一直耿耿于怀,毕竟靖难之役以后朱允炆就消失了,有人推测朱允炆是逃去了海外,于是有了下西洋这件事。另一种说法是朱允炆出家当和尚了,所以朱棣也同时在全国搜查和尚。 这些我们都能理解,可为什么朱棣又大肆逮捕天下的尼姑呢?他朱允炆能当尼姑不成?咱接着看。 朱棣上位以后

  • 李自成将崇祯围在京城, 这位明朝大将见死不救, 反而南下盖房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自成与崇祯和谈,李自成怎么对待崇祯的,崇祯时期李自成有多少大军

    1645年6月 刘泽清出身行伍,到崇祯末年已经累功至山东总兵,1644年李自成向京城进发,崇祯皇帝希望他能尽快带兵前去扼守真定,作为京城的屏障,但是他不服从,却反而统兵南下,所到之处抢劫一空后又将房舍等全部焚毁。五月十二日,他又带领数百人大掠瓜州。 崇祯皇帝 不仅如此,刘泽清还心胸狭窄,草菅人命,

  • 李自成和张献忠死后,为何李的皇后备受尊重,张的皇后却被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张忠和李自成什么关系,张忠和李自成最后结局

    明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这两位草莽出身的皇帝的结局,是正史或者野史中经常涉及和讨论的话题,即使在民间也深受演义和传闻的欢迎。比如李自成的下落,就至少有在湖北九宫山被农民杀死和出家为僧两种说法,而且尤其后一种说法更为民间广大百姓所接受,可能百姓们不愿意接受这位农民起义领袖以那种窝囊的形式死去。而张献忠的

  • 李自成为何功亏一篑?并非清军“无敌”,也非大顺军腐败失掉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怎么会败在清军手上,李自成为什么会被清军轻易击败,李自成为什么会兵败清军

    李自成剧照 有人认为是因为清军不可战胜,或者因为大顺军进入北京之后腐败了,又或者李自成等大顺政权领袖犯了骄傲轻敌的错误,在笔者看来,这些都不是大顺政权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些原因有的很片面,而有的则是错误的,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析。一、清军实力虽强,却不足以单独击败大顺军看过很多现代电视剧的朋友对清军八

  • 古代的农民起义大都失败了,为何就朱元璋能成功?原因主要有4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统治下的农民命运悲惨,朱元璋起义与农民起义有什么区别

    1、 历史造就了朱元璋朱元璋出生在元朝风雨交际之时,内部支脉打的水深火热,外部还有南宋虎视眈眈,在这种极其动荡、战乱频发的时代,是造就英雄的绝佳契机,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恰好给摇摇欲坠的元朝致命一击,如果元朝在鼎盛时期,朱元璋想拿下江山未必有这么容易,其实是历史给了他机会。2、 朱元璋会审时度势为

  • 朱棣起兵时借走朱权8万兵马,朱棣称帝后,是如何报答朱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借兵并许诺朱权平分天下,朱棣有杀朱权吗,朱棣怎么收服朱权的

    朱元璋极受郭子兴赏识,甚至他还将自己的养女马氏许给了朱元璋做妻子。朱元璋与马氏极其恩爱,当他成为皇帝之后,马氏也就成了皇后,而两人的长子朱标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太子。 早年的朱元璋英明神武,周围汇聚了一大批优秀将领和谋士,可到了晚年,朱元璋就开始只做两件事,一件事就是坑杀当年的功臣,另一件事就是给自

  • 朱棣五次亲征蒙古却收效不大,为何他还乐此不疲?有四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 那么明成祖朱棣的“武功”究竟如何呢?他五征蒙古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战果?本文将攫取一些史料来向大家展示朱棣的所谓“武功”。一征蒙古,战果尴尬朱棣第一次亲征蒙古是在他登基之后的第八个年头。永乐八年二月,朱棣率五十万大军出征蒙古,准备进一步荡平退居草原的蒙古人。但是,这次出征的动机似乎不没有那么强

  • 朱元璋:推出去斩了!少年满面笑容走向刑场,结果因此免罪还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斩将,朱元璋午门斩子是斩谁的,朱元璋因为什么被提拔

    答案自然是有的,明朝初年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周琬,他的父亲担任滁州牧这个职位,也就是滁州地方的行政长官,原本也是战战兢兢勤于政事,将原本被作为流放之地的滁州给治理得相当兴旺。我们知道欧阳修就曾经被贬到过滁州,并且在那里写下了“环滁皆山也”的千古名句,在古代这是一个有点封闭的地方,毕竟到处都是山嘛。

  • 朱元璋问道士自己寿命几何?道士:比我多一日,朱元璋: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问道士自己的寿命,朱元璋只比道士多活一天,是不是道士死的第一天朱元璋死了

    明太祖朱元璋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成功的农民起义领袖,推翻元帝国的腐朽统治,建立大明王朝,他的一生经历堪称传奇。朱元璋并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甚至比一般百姓还要不如,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别说上学了,连饭都吃不上,为养活自己,朱元璋很小就开始替地主家里放牛来换取食物。 元朝末期,不仅政治异常腐败,

  • 朱元璋赏给朱棣一名14岁少年,50年后,少年的名字闻名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1368年,朱元璋终于攻破元大都,统一天下,定鼎中原,成为了万人之上的皇帝。但此时的朱元璋依然无法高枕无忧,北边有元顺宗的北元威胁,四川有明玉珍的明夏王朝自立,云南又有梁王的藩镇割据,还有很多事情得朱元璋来操心。 因此,坐上龙椅之后的朱元璋并没有就此懈怠,而是立即开始攘外安内的工作。朱元璋先是将元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