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造就了朱元璋
朱元璋出生在元朝风雨交际之时,内部支脉打的水深火热,外部还有南宋虎视眈眈,在这种极其动荡、战乱频发的时代,是造就英雄的绝佳契机,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恰好给摇摇欲坠的元朝致命一击,如果元朝在鼎盛时期,朱元璋想拿下江山未必有这么容易,其实是历史给了他机会。
2、 朱元璋会审时度势
为什么说朱元璋会审时度势?这里从他最初的从军经历可以推断,朱元璋刚参军时,因为个人能力优秀,被火速提拨成一军首领,他顺风顺水的政治境遇遭到了伯乐郭子兴的嫉妒,于是他避开锋芒,率领着徐达、李善长这些心腹向南发展,他这一让步,不仅显得自己心胸宽广,更让他的发展范围不再受限,朱元璋也在这时培养了一批核心骨干,在当时皇帝翰林儿死后, 他得到了更多人的拥护。
3、 朱元璋做事杀伐果断
历史上大多数起义军会失败,和后期领导集团的腐化有关,朱元璋成为起义军的领袖后,制定了很多规矩,他这些规矩约束了属下也赢得了民心,即使是他的至近亲属犯错,也是一样严惩不贷,朱元璋刚正不阿的性格赢得了不少民望,后期起义军的队伍也是越来越壮大,另外朱元璋办事也是杀伐果断,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处置了很多威胁到他的功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内部权力混斗。
4、 成长的磨难,磨砺了朱元璋坚毅的意志
朱元璋的父母死于瘟疫,在灾乱频发的年代,他为了让自己生存下来,选择去寺庙出家,后来寺庙连基本的温饱也提供不了了,他就四处游走,沿街乞讨,同样是为了混一口吃的,他参加了当时叛乱者组织的红军,朱元璋前半生经历了生离死别,也了弱肉强食的生存现实,他长期颠沛流离、没有安全感的生活,促使他性格发生了很大改变,从脆弱变得坚毅,也从无知变得多疑,成长的磨难,磨砺了他的意志,所以朱元璋能坚持到中年登上皇位。
历朝历代爆发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唯独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摘得了胜利的硕果,这主要归功于他对时事的判断和规划,可朱元璋狐疑的性格也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了火种,,固步自封的边疆政策,让内陆与边疆族群失去了联络,让元朝陷入被边疆族群的威胁,从文明史来看,他也压抑了中华文明的成长,与世界主流背道而驰的发展策略,又显现出他眼界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