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有些道理,不过有些片面。明朝时有个王爷,就因为一系列巧合,被人送到龙椅上。天上真的会掉馅饼?这位明朝王爷名叫朱厚熜,他是兴献王朱祐杬的第二个儿子。朱厚熜出生在兴王府中,离皇宫非常遥远。朱厚熜本无缘帝位,结果时来运转被尊为皇帝,确实有一定运气因素在内。
朱厚熜的哥哥名叫朱厚熙,他出生后仅仅活了五天。因此,朱厚熜成了王府的继承人。12岁那年,朱厚熜因父亲病逝,继承爵位接管整个王府。两年后,明武宗朱厚照因沉溺享乐突然病逝。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朝中大臣必须尽快册立新皇,让明朝江山可以传承下去。
朱厚照去世时,没有留下子女。首辅杨廷和决定依照《皇明祖训》,以兄终弟及为原则,在其他朱家子弟中,寻找新的继承人。于是乎,朱厚熜这个被分封在外地的王爷,一下子成了皇帝的候选人。公元1521年,朝廷安排使团前去通知朱厚熜,让他来京城举行登基仪式。
《史记》里有一句话叫,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朱厚熜当时才十几岁,又是一个外地王爷,在朝中基本没有根基。还没有进京就跟大臣们出现了矛盾冲突,杨廷和等人认为,应该用对待太子的礼仪和规格,将朱厚熜迎进皇宫。朱厚熜却认为,他奉遗诏进京是做皇帝,而不是来做太子。
朱厚熜对自己的身份认知特别清楚,一点都不愿意退让。最终,皇太后出面调解,双方相互妥协,朱厚熜在郊外受笺,然后进入奉天殿继位。不过,朱厚熜跟大臣们的矛盾,并没有被皇太后彻底解开。正式登基成为皇帝之后,朱厚熜跟杨廷和等人因礼仪问题,爆发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仪之争。获得胜利后,朱厚熜在朝廷真正站稳脚跟,成了说一不二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