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上掉馅饼?明朝王爷本无缘帝位,结果时来运转被尊为皇帝

天上掉馅饼?明朝王爷本无缘帝位,结果时来运转被尊为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99 更新时间:2024/2/20 21:28:33

这个说法有些道理,不过有些片面。明朝时有个王爷,就因为一系列巧合,被人送到龙椅上。天上真的会掉馅饼?这位明朝王爷名叫朱厚熜,他是兴献王朱祐杬的第二个儿子。朱厚熜出生在兴王府中,离皇宫非常遥远。朱厚熜本无缘帝位,结果时来运转被尊为皇帝,确实有一定运气因素在内。

朱厚熜的哥哥名叫朱厚熙,他出生后仅仅活了五天。因此,朱厚熜成了王府的继承人。12岁那年,朱厚熜因父亲病逝,继承爵位接管整个王府。两年后,明武宗朱厚照因沉溺享乐突然病逝。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朝中大臣必须尽快册立新皇,让明朝江山可以传承下去。

朱厚照去世时,没有留下子女。首辅杨廷和决定依照《皇明祖训》,以兄终弟及为原则,在其他朱家子弟中,寻找新的继承人。于是乎,朱厚熜这个被分封在外地的王爷,一下子成了皇帝的候选人。公元1521年,朝廷安排使团前去通知朱厚熜,让他来京城举行登基仪式。

《史记》里有一句话叫,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朱厚熜当时才十几岁,又是一个外地王爷,在朝中基本没有根基。还没有进京就跟大臣们出现了矛盾冲突,杨廷和等人认为,应该用对待太子的礼仪和规格,将朱厚熜迎进皇宫。朱厚熜却认为,他奉遗诏进京是做皇帝,而不是来做太子。

朱厚熜对自己的身份认知特别清楚,一点都不愿意退让。最终,皇太后出面调解,双方相互妥协,朱厚熜在郊外受笺,然后进入奉天殿继位。不过,朱厚熜跟大臣们的矛盾,并没有被皇太后彻底解开。正式登基成为皇帝之后,朱厚熜跟杨廷和等人因礼仪问题,爆发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仪之争。获得胜利后,朱厚熜在朝廷真正站稳脚跟,成了说一不二的皇帝。

更多文章

  • 徐达吃蒸鹅死,刘伯温吃御药死,朱元璋为何这么残忍?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徐达朱元璋刘伯温,明朝徐达和刘伯温的关系,朱元璋赐给徐达鹅肉将其害死

    建国后,朱元璋一边励精图治,一边屠杀功臣。其实,朱元璋防范和杀戮将领的嗜好,早在打江山时期就已经暴露了出来。朱元璋为了防止将领反叛,就规定:出征将领必须把家人留在京城做人质,同时还会派遣心腹去监军。当年,朱元璋的这个政策就起到了“反作用”,甚至逼反了一些将领,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邵荣造反。邵荣是朱

  • 朱棣为什么立行动不便的朱高炽为太子,而不立战功赫赫的朱高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为什么朱棣一定让朱高炽当太子,朱高炽是被朱高煦毒死的吗,朱高炽朱高煦谁厉害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棣假意将官属全部捆缚,让张昺、谢贵到府里查验。两个人进府以后,朱棣派送把他们擒获,连通叛变的葛诚、卢振一块杀害,当天夜里,朱棣攻下北平九门,并控制了北平城。(朱棣)朱棣为自己发动“靖难之役”,找了一个合适的借口,《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

  • 宋朝男子为何爱在头上戴花?一个与重阳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官人为什么头上戴花,宋朝重阳节习俗,宋朝人为什么重阳节要戴花

    不过,在遥远的宋朝,男人头上戴朵花,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而这一习俗,竟跟马上到来的重阳节有很大关系。下面,让我们回溯历史,看看宋朝男子头上簪花的习俗,以及这个习俗与重阳节之间的关系。一、宋朝男子爱簪花将花插在自己的头发或者帽子上,比较正规的说法是簪花。在描写宋代市井生活的名著《水浒传》中,施耐庵

  • 宋朝士兵每月可以领到多少薪水?以“厚禄”吸引勇武之人踊跃投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军职一览表,宋代士兵俸禄,宋朝低级军官官职一览表

    如果我们穿越到了宋朝,我们走在大街上可能会看到一些特别壮观的招兵队伍。他们这个招收的士兵,他们的要求是怎么样的呢?我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了解到那个时候他们需要经过体测,只有过了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军营。他们的体测一般包括量量身高,测试一下眼睛。身高要达到现在的1米7才算及格,你如果长到180cm,那么

  • 宋朝为何那么多“剩男”、“剩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剩女严重吗,宋朝剩男的现象,宋朝时期剩男剩女

    通过史料研究,发现宋朝的“剩男”、“剩女”问题的症结一致指向了一个制度,那就是科举制度。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延续了唐朝的科举制,其形式与唐朝大体一致,都是进士科最为重要。在宋朝考中进士科的士子通常都可以官至宰相,也正是如此宋朝的进士科又被称之宰相科。在唐朝进士科的录取率并不算高,通常每次不过二、三十

  • 姚广孝为何会成朱棣最信任的宠臣?他临死前唯一请求:释放一僧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姚广孝与朱棣的关系,姚广孝死前给朱棣说的什么,历史上朱棣和姚广孝的关系

    姚广孝于1335年生于一个世代行医的家族,他从小聪颖好学,才华横溢,诗词书画样样精通。14岁的他却选择了改行-出家为僧,法名道衍,期间,姚广孝结识了三教九流的人物。并拜了当时的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之学。洪武十五年,朱元璋的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挑选高僧入宫诵经,已是47岁的姚广孝被选中。然而,就

  • 因为这些原因,朱棣迁都北京,同时也给明朝留下了一大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上,明朝朱棣为啥迁都,朱棣为什么要把南京迁到北京

    我觉得,朱棣迁都北京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朱棣对北京有感情北京是朱棣的老巢,当然是原因之一。他10岁就被封为燕王,20岁就藩北京。他在北京生活多年,当然更习惯于北方的生活,对北京也更有感情。而且他是从北京起兵夺取天下的,自然把北京作为大本营。2.南京风水不好,不适宜作都城事实上,明朝君臣觉得南京不

  • 太子朱标为救老师跳入河中,侍卫救回,为何朱元璋将侍卫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标死前朱元璋杀了多少功臣,朱标死了之后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朱标死时朱元璋杀了谁

    宋濂是明朝初年著名的文学家之一,才高八斗,不过当时已经告老还乡,结果还是被胡惟庸案牵连进来。照说这样的人应该不会和谋反扯上什么关系,太子朱标也多次为宋濂求情,希望免掉老师的罪。不过朱元璋这个人生性非常多疑,抱着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走一人的策略,坚持要杀宋濂。太子朱标最后见苦苦哀求也没有效果,最后就跳

  • 在宋代,高丽派往宋朝的朝贡使团,都有些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时期的高丽有多强,北宋时朝鲜使臣,高丽朝贡图

    一、高丽使团中有明确记载判官建隆三年(962)十月,高丽国王王昭:"遣其广评侍郎李兴祐、副使李励希、判官李彬等来朝贡。”开宝五年(972),高丽遣使以方物来献:“进奉使内议侍郎徐熙加检校兵部尚书,副使内奉卿崔邮加检校司农卿并兼御史大夫,判官广评侍郎康礼试少府少监,录事广评员外郎刘隐加检校尚书、金部郎

  • 战国时期强弩射600步,明朝却只能射50步,是科技退化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50步弩射程,明代强弩有宋朝强吗,春秋战国时期的弩有效射程有多远

    其实对于《战国策.韩策一》和《天工开物》里关于弩的描述,虽然讲的是一个东西,但是描述的情况不再一样,这并不是科技退化了,而是其使用的方式不再一样。我们都知道,强弓劲弩是战国时期的主要杀器,各国也竞相研发,以至于把劲弩的射击距离一再提高。到了唐宋时,劲弩的发展到了顶峰。战国中后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