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两大汉奸, 一个吴三桂, 另一人差点当上皇帝最后却成了带路党

明末两大汉奸, 一个吴三桂, 另一人差点当上皇帝最后却成了带路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85 更新时间:2023/12/10 7:52:22

要论名气,明末的汉奸恐怕无人能及吴三桂,但是另外一个汉奸带路党,虽然名气上比吴三桂差很多,但是他对明朝(南明)所起到的破坏作用不可小觑,即使破坏力比不上吴三桂,但也可以说仅次于吴三桂,他就是原大西军将领、国主、大明秦王、大清义王——孙可望

孙可望,是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重要将领之一,他出身贫苦,参加义军后被张献忠收为义子,是张献忠四大养子之首。他作战勇敢,且善用计谋,应该算是有勇有谋。

1646年底,张献忠在四川凤凰山与清军作战中中箭,不久牺牲。大西军失去了张献忠这面旗帜一度陷入彷徨,但是好在有四大养子在,大西军余部并没有溃散,之后四大养子相约称王,奉为首的孙可望为盟主领导大西军余部。

1647年,孙可望带领大西军余部经四川、贵州进入云南,攻占了云南并以云南作为大后方进行休养生息。在这段时间里面,孙可望展示出了他治国的本领,将云南一生经营得风生水起,生产得到恢复,百姓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云南成了明末乱世的世外桃源。

孙可望与大西军在云南修养生息了三年多,其间与四处迁播的永历朝廷进行了和谈,决定联手抗清。但是当时南明地盘很小,而且手上没有可战之兵,而孙可望则坐拥大西军余部数十万大军,所以永历皇帝只是孙可望用来压制李定国刘文秀等其他张献忠旧部的傀儡天子,而孙可望也获得了秦王的封号,一时间秦王的权势大过了永历皇帝。

1652年,大西军余部在李定国的率领之下出滇抗清,李定国军事才能十分突出,出滇之后先后在广西桂林和湖南衡阳两蹶名王(定南王孔有德和敬谨亲王尼堪),一时间天下震动,李定国威名远播,但是这引起了孙可望的不满,孙可望害怕李定国再立奇功,将来地位会凌驾自己之上,于是从中掣肘,不给李定国后续支援,二人由此产生嫌隙。

之后,孙可望对于权力的欲望更加膨胀,南明永历朝廷完全成了摆设,一切军国大事均报由秦王孙可望裁决,永历皇帝只是空有皇帝之名罢了。后来,孙可望在幕僚和下属的怂恿之下,打算连永历皇帝的虚名都收归己有,孙可望想逼永历皇帝禅位,自己登基称帝。

没想到南明朝廷还有忠臣,李定国出兵将永历皇帝从驻地安龙接到昆明,逃离了孙可望的掌握(当时孙可望驻贵阳),一时间原大西军两位主要将领、南明后期最为倚重的秦晋二王就要拔刀相向了,最先动手的是孙可望。1657年8月,孙可望亲率十余万大军从贵阳想昆明进发,“讨伐”晋王李定国,但是由于孙可望手下很多将领、官兵都不愿自相残杀,所以孙可望大军与李定国军一触即溃,孙可望弹压无效,只得随大部队溃逃回贵阳。

?溃逃之后的孙可望成了丧家之犬,原本自己实力范围内的守城将军们都不愿意接纳他,孙可望一怒之下投降了清朝。

得知消息的顺治皇帝喜出望外,要知道之前孙可望是当时南明第一号实权人物,手握永历朝廷实权,坐拥十数万能战善站的大西军余部,是清军继续南下的重要阻碍,如今却主动来降,不由得让人喜出望外。

清廷对孙可望的投降十分重视,为了给其他南明将士竖立一个榜样,清廷封孙可望为义王(满清一共只有五个汉人封王,孙可望是其一),而受到如此厚待的孙可望也决定为清廷卖命,虽然他手下已无十万大军,但是他在云贵一带经营十多年,对南明的军事部署和实力了如指掌,于是他成了清军南下的带路党。

最终,在这位优秀的带路党的帮助下,清军顺利南下,打破了原本在贵州、四川一带僵持的局面,从此南明局势再也不可挽回,永历朝廷只是在李定国的支撑下苟延残喘了三五年,最终永历帝被俘杀,李定国病逝,南明王朝走到了自己的尽头。

吴三桂为清军带路开了个头,而孙可望则为清军带路结了个尾,两个汉奸一头一尾彻底埋葬了大明王朝。最终孙可望也不得善终,在南明逐渐式微之后,孙可望失去了利用价值,受到了满清朝廷的打压与猜忌,最终忧愤而死(一说打猎时被射死)。

更多文章

  • 他号称文盲皇帝,一生仅作2首诗,却秒杀乾隆4万首,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首诗就是刘邦写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整首诗的意思就是说:“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这首诗的创作之初是因为英布造反,英布当初是刘邦称帝后分封的异姓王之一,英布以六为都城今安徽六安治下的地区包括九

  • 她是清末最美格格,倍受慈禧的喜爱,每次拍照时慈禧都喜欢拉上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慈禧最疼爱的格格,清朝女王慈禧照片,晚清太后慈禧

    也不知道是不是慈禧的母爱无处安放,晚年的她竟然时时刻刻把一位漂亮的女子带在身边,视如己出,但凡查阅慈禧晚年留下来的照片,超过一半以上都有这位女子的出现,她就是庆亲王奕劻的四女儿,人称最漂亮的“四格格”。历史上关于四格格的记载并不多,毕竟她只是奕劻12个女儿里的其中一个,但由于四格格从小就长得特别漂亮

  • 一生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为何却败在了袁崇焕的宁远城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宁远袁崇焕,宁远之战袁崇焕完整版,袁崇焕对努尔哈赤的态度

    欢迎观看编者导读:公元1622(天启二)年,由于王化贞和熊廷弼二人在防御广宁的战略上产生了分歧,最终导致被努尔哈赤伺机轻取。攻克广宁之后不久,努尔哈赤仍然是选择退回了辽东,在此之后的四年之间直到努尔哈赤发兵宁远,后金与明朝之间基本上都是采取着防守的战略。广宁失陷之后,朝廷先是逮捕了时任广宁巡抚的王化

  • 乾隆七世孙至今穿龙袍,号召百官公开祭祖,拇指上戴“帝王扳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除此之外,溥仪还被允许继续留在紫禁城居住,自己原先的仆人和宫女,也都可以听他调遣。这种妥协的局面,一方面稳定住了溥仪,另一方面也为清朝皇室子弟后来一系列高调的行为埋下了伏笔。例如,溥仪之妻婉容,曾在1923年进行过一次赈济灾民的捐款,相比于当时婉容的生活条件和经济地位,600元大洋实在不多。然而婉容

  • 《甄嬛传》里都是假的!清朝贵妇“做头发”可不简单,耗时又耗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甄嬛的30种头饰,清朝女人头发,甄嬛传的37款绝美头饰

    在课文《木兰辞》中,木兰在战场上赫赫威风,杀敌勇猛,营中几乎无一人发现木兰的女性身份。直到木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把头发弄好,把面妆理好后,伙伴们才纷纷惊讶地说道,“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古代,发型和发饰对女性来说都至关重要。越是大户人家,礼法规矩就越为严苛,对于还有着专门的部门负责

  • 在辽宁的这个村庄,村民全是清朝皇室后代,至今却拒绝与外界通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辽宁满族村落图片,东北满清皇族的村,清朝辽宁农村

    在溥仪宣布清朝灭亡以后,曾经存在了200多年的大清帝国,就这么从法理上消失了。但我们都知道,一个大帝国的崩溃,必然会掀起无数的风波,甚至还会一波三折。所以,小皇帝宣布退位了,但是张勋又复辟了,随后小皇帝长大了又建立伪满洲国了。总而言之,清王朝虽死,但是百足之重死而不僵,后来继续折腾了好多次。虽然在民

  • 她堪称晚清第一美人,百年前旧照都难掩美貌,却被慈禧耽误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晚清最漂亮的女子,慈禧晚清真实照片,晚清第一美人照

    笔者觉得不能一杆子打死一船人,比如婉容以及珍妃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美貌,即使在那种黑白色的照片里面都有着掩饰不住的美感。除了那些比较有名的美人之外,经常还有一个不算多出名的美人,她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是因为慈禧太后比较喜爱,所以被后人所关注着。在那些老照片当中,我们都能够看到她在慈禧的身边站着

  • 雍正的众多兄弟之中,为何只有十三爷胤祥,独得雍正信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十三爷胤祥与雍正,雍正为什么对十三弟胤祥好,雍正的十三弟胤祥死时多大

    允祥是康熙的第十三子,早年的允祥是很受康熙器重的,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康熙必将胤祥带往。不足20岁却受到皇上的器重,连八爷允禩的老师都认为他前途无量。然而,在康熙第一次废掉皇太子时,却受到牵连被圈禁起来,凭着康熙对他的器重,原本可以封王进爵的政治新秀就这样提前结束了自己在康熙朝的所有表演,直到

  • 雍正为何要杀年羹尧,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大,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可以不杀年羹尧吗,雍正必须得杀年羹尧么,雍正如何杀年羹尧

    说起年羹尧这个人来,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毕竟很多史书上都有非常多的关于他的事情的记载。但是说起这个人的死来,那么这件事情的争议可谓是非常的大的了。比如说当时他和雍正皇帝的关系也是非常之微妙的了。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年羹尧算是比较有才华和能力的一个人了,所以当时他也非常得到统治者的重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 雍正继位后残杀兄弟,亲弟弟都不放过,为何对13阿哥却大肆封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清宫戏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与四皇子争夺王位最激烈的是老八,其次是与老八关系最好的九弟。于是雍正登上王位,首先软禁了这两个人。不久之后,他们两人都死得很奇怪。大哥,二哥被发配去守皇陵并限制起活动,所以剩下的兄弟很难对他构成威胁。即使是同一个母亲的十四弟,雍正也不客气,但在任何事情上都有例外,比如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