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被刘邦围攻,为何他没有选择突围,而是选择自刎江边?

项羽被刘邦围攻,为何他没有选择突围,而是选择自刎江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59 更新时间:2024/2/13 10:00:56

因为决策的失误,项羽功亏一篑,从即将继位的帝,变成了被刘邦追杀的存在。刘邦将项羽逼到了乌江的边上,项羽这时候没有选择渡江,更没有选择突围,而是选择用自刎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李晚芳: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迄今正襟读之,犹觉喑嗯叱咤之雄,纵横驰骋于数页之间,驱数百万甲兵,如大风卷箨,奇观也。

首先,项羽不突围,是为了士兵们考虑。当时刘邦这边的兵力是项羽的数十倍,项羽如果选择突围,他身边的士兵很有可能全军覆没。要知道,在项羽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还能追随在他身边的,基本都是对他无比忠诚的人。项羽不忍心让他们去死,所以决定自刎。士兵们将他的尸体献给刘邦,还能谋个不错的出路,这便是他最后能为士兵们做的事情了。

何去非:项羽之于力尝强矣,以其不知真力之所在,此所以亡。彼项羽以百战百胜气盖于一时,手袭天下以王豪杰而宰制之,自以天下莫能抗也。观其所赖以为资,盖有类乎力者矣。

至于项羽没有渡江,则是为江对岸的百姓考虑。在项羽没有崛起的时候,江东的百姓们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如果项羽选择渡江,那么刘邦肯定会在江东大肆杀戮,直到找出项羽为止。项羽或许能逃出生天,但那些无辜的百姓肯定会成为刀下亡魂。项羽不希望这种情况出现,所以他始终都没有选择渡江。

此外,项羽自身也没有反抗的欲望了。项羽的人生可以说是非常传奇,在对抗暴秦的时候项羽可以说是未尝败绩。可是在他距离成功仅剩一步之遥的时候,被人拉了下来,之后更是遭遇连败。

相信无论心态多么强大的人,都没有办法承受这么大的落差。原来的项羽的心态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可是经历了这么多挫折之后,项羽已经失去了战斗下去的勇气。他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而是觉得老天在针对他。他自认没有和苍天对抗的能力,所以选择认命。

退一步讲,即使项羽成功逃过刘邦的追杀,他也不可能东山再起了。之前的时候项羽能成功崛起,不仅是因为他的能力强大,更是因为大势所趋。当时的百姓对于暴秦非常痛恨,所以在项羽举起反抗大旗的时候,很多人都选择支持者。

可是项羽在击败暴秦之后,没有为百姓谋福利,而是变本加厉对百姓进行压榨。此时的项羽已经失去了民心,所以根本就不会有人投奔他。屠龙的勇者最终还是变成了恶龙,项羽的遭遇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有许多历史学者认为项羽的死是他咎由自取,这样的说法恰到好处,因为从性格上分析相遇就必定会在楚汉战争当中走向失败,首先项羽狂妄自大,这样的人适合去做一个执行者,而非领导者,领导者要善于从全局把控,调动各方面势力,然后将合适的人推在合适的岗位上去任用。

可是项羽总是逞个人英雄,他以为凭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攻城略地就可以执掌天下,但是他却恰恰失去了人心,尤其是谋士的见解。他手下原本有许多有才华的谋士,最终都离开了项羽。原因自然是项羽功高自傲,他不相信自己手下的人,更不愿意把权力交给手下的心腹大将。

正如韩信曾讲述的那样,项羽就是把手中的兵符把玩破损,也不会轻易的将他交给任何一位军事将领,从这方面看项羽多疑不信任手下的特点就奠定他不得人心,而且即使将领有很好的见解,也不会主动的告知项羽。

另一方面相遇不懂政治。他分封的异姓诸侯王使得国家没有恢复稳定反倒陷入了,这样的错误也使得国家很有可能再次爆发危机。

第3个方面项羽不擅长思考,不擅长反思,在刘邦进入四川汉中地区之后,项羽便自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他没有对刘邦的所作所为有任何详细的分析,只是单纯的认为刘邦不足为患了。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

更多文章

  • 项羽本有机会卷土重来,为何却在乌江毅然自刎?刘邦临死之际才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项羽为什么不肯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刘邦临死前谈项羽,项羽如果渡过乌江能否卷土重来

    而第一次改朝换代的那一段由汉代秦的历史,到后来其实就是由西楚霸王项羽以及被项羽封为汉王的刘邦之间的战争,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楚汉争霸”。项羽是楚国名将世家的后人,一开始占据“为无辜楚王报仇”的大义名分,再加上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以五万楚兵战胜四十万精锐秦军的无敌威名,在诸侯中声威赫赫,奉他为所有诸侯

  • 霍去病攻下4座重镇,汉武帝分别取上4个霸气名字,我国受益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近年来许多电视电影作品描述了汉族与匈奴的战争,人们也慢慢熟悉了那一段历史。其中也诞生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例如飞将军李广,大将军卫青等人,不过最让人崇拜的当属冠军侯霍去病,他年少成名,数次战役便彻底击溃匈奴,为后来汉族稳定的生存环境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不过许多人都不知道霍去病攻下过四座重镇,汉武帝还给它

  • 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终生不伐蜀国的原因,有3分是不敢7分是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懿知晓诸葛亮之死,诸葛亮和司马懿死前留一计,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马懿为何不战

    公元234年,诸葛亮人生最后一次伐魏,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百余天后病逝于军帐之中,一代名相就此落幕。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撤军回到成都之后才对外公开死讯,一时间诸葛亮病逝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此事不仅震惊当时与之作战的魏国,也成为了吴国人争相讨论的话题。通常来说,作为三国中实力最为薄弱的蜀国,在

  • 霍去病为何每次出征都能找到匈奴,而李广却总迷路,他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等到秦朝的时候,秦始皇为了能够防止匈奴的侵扰,于是就下令蒙恬在北方修筑了长城,让中原文明在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但是这个时候在对抗匈奴的时候,依然是以防御为主。 秦朝灭亡以后,汉高祖刘邦曾经尝试过去打匈奴,结果被困在了白登这个地方整整七天七夜,差点就把命都丢在那里了,于是西汉在

  • 陆逊为何能火烧蜀军连营七百余里?他在此之前做了一个铺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陆逊为什么火烧蜀军,陆逊为何大破蜀军,火烧连营陆逊完整版

    来看一看古人在战争中所具有的大智慧。请一起打开历史的画卷,共同煮酒论英雄吧。话说那著名的“夷陵之战”则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经过此战之后蜀汉悲痛的损失了大量的优秀中青年将领和谋士,直接造成了蜀国一方在继关羽失掉荆州后又一次的元气大伤。 这一战过后造成的人才的大量断层导致蜀汉在战事的中后

  • 为什么关羽看不起黄忠和马超,却看得起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马超黄忠,赵云马超黄忠组队能玩吗,关羽马超黄忠张飞赵云谁排第一

    首先,赵云跟随刘备很长一段时间。刘备名声大噪,建立蜀汉时,封五虎为将军。然而,封圣并不全是喜悦。关羽对马超和黄忠这五只老虎都有意见,但当他提到昭云时,却轻松地说:“子龙久随吾兄。”可见在关羽心中,也会被赵云当成自己的哥哥,那自然不会小看他。但其他人不一样,不但加入晚了,而且是秋将军,加上黄忠出身也卑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真正影响了三国历史走向的,是后面一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曹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山是谁说的,鬼才不死卧龙不出

    提到三国,“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便会映入人们的眼帘。其实,这句话并非是在史料之中出现的,而是由许多网友进行总结的。正是因为郭嘉的死和诸葛亮的出山是同一时间发生的,人们才对这个巧合做了一个总结。而且,真正影响了三国历史走向的,是后面一句。 当初,刘备是十分费劲才请得诸葛亮出了山。诸葛亮出山和郭

  • 诸葛亮病逝时年仅54岁,他究竟所患何病?现代医学角度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是什么病死,诸葛亮病亡时间,诸葛亮为何死于54岁

    古话有:“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群星璀璨,英雄辈出。要说天下之大势,必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了一统江山,各国纷争,可谓是“群雄并起”。三国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公元220年到280年间,著名人物如刘备、孙权等人称帝,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三国风云。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著名的曹操

  • 这个匈奴人比刘邦还无赖, 杀父亲, 给自己戴绿帽, 最终建立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匈奴和刘邦的关系,匈奴为什么不杀刘邦,刘邦和匈奴打架谁厉害

    但是要论无赖,有一个匈奴人,他比刘邦更无赖,他就是匈奴冒顿单于。 鸣镝杀父 冒顿是和刘邦同时代的匈奴人,匈奴头曼单于的长子,早年被立为太子,年轻时被派到月氏国做人质。后来头曼单于的宠妃给单于生了个小儿子,单于爱屋及乌,想立小儿子为太子,那么必须除掉冒顿,于是派兵攻打月氏国,被攻打的月氏国自然想拿冒顿

  • 谁说东吴没有猛将?这些人非常给力,其中4人可以比肩五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吴五虎将是哪五个人,东吴九大名将排行,东吴五虎将名单

    孙坚是一东吴的“开山祖师”,同时他也是位非常给力的武将。这位老兄从17岁开始出道,后来名满天下。18路诸侯讨董卓时,孙坚就是其中的一路老板,并且还被袁绍委派为先锋大将。那时勇猛的孙坚是大家公认的“江东猛虎”,他被诸侯们非常看好。 结果在与华雄一战时,汜水关前,袁术这个坑队友偏不给其粮食,于是孙坚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