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创立颇具传奇性,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十分卑微,早年更是在街上当过乞丐,不过他性格极为坚韧,凭借着优秀的个人能力成为一方诸侯,而后更是横扫群雄,击败南方各个军阀,建立大明王朝。而后朱棣发动兵变,夺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频繁讨伐北元残余势力,为明朝开疆拓土。
明朝后期,局势十分混乱,在起义军和清军的威胁下不堪重负,最后轰然崩塌。很多人都对明朝灭亡的原因议论纷纷,不过,在葡萄牙发现两封信,解答了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很多人对此都无法接受。
明朝后期国内的形势十分严峻,内部有着李自成带领的农民起义军,北方又有皇太极率领的满清军队,明朝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清军和明军的战斗极为激烈,彼时战场的规模在整个世界上都屈指可数,其实早在开战之前明军就已显露出败相,许多士兵完全没有战意,事实上明朝的确在正面战场节节溃败,只能凭借城池固守,难以对清军造成有效的打击。
不过此时明朝国内依然有许多有志之士,他们为了打败清军而苦思冥想,其中就有一位名叫徐光启的大臣。他觉得国内的局势太过复杂,无论经济还是军事都已经腐化,很难凭借自己的力量击溃敌人,完全可以借助一些外国的势力。他本人又了解一些西方的文化,知道西洋铳的厉害,于是向皇帝提出借助洋人的力量,以此来制约清军。
彼时葡萄牙已经在中国登陆,而且占据了澳门地区,他们的火铳威力极强,给明军造成许多麻烦。而后葡萄牙人和明朝关系逐渐缓和,双方还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可惜明朝官员较为固执,一直认为洋人不怀好心,还将他们全部赶了回去。危难之际徐光启便想到了葡萄牙人,他建议皇帝引进一些洋人的火炮,并且让葡萄牙的教官来进行指导,武装明朝的军队。
崇祯皇帝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专门下了一道圣旨,表示澳门是明朝的土地,既然葡萄牙有该地的统治权,也应该听从皇帝的命令。葡萄牙本身就在明朝得到了好处,自然也会帮一些忙,于是派出数十名教官带着许多先进火炮支援明朝。清军已经在正面战场上收获多场大胜,一度兵临北京城下,就在他们以为即将击溃明朝时意外发生,西洋火炮让八旗军队无力抵挡,最后兵败而归。
得胜之后崇祯皇帝十分高兴,赐给葡萄牙人许多奖励,双方的关系也进一步拉近。徐光启认为清军早晚会卷土重来,建议崇祯创立更多的火炮营,同时让葡萄牙人训练部队,加强明军的战斗力。崇祯见识到火炮的威力后自然不会反对,果断同意这个计划。很快在朝廷的授意下葡萄牙人开始训练,整体效果十分出色,明军在与清军的战斗中频繁获胜,给对方造成许多人员伤亡。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火炮军里面就有一人发动兵变,他杀死了军中的许多葡萄牙人,最后还带着整个火炮军投降皇太极,这也给明朝造成极大的打击。徐光启向崇祯皇帝建议重新组建火炮军,崇祯对此也表示同意,而葡萄牙人知晓后还派遣了三百二十名士兵带着诸多先进火炮前来支援。
徐光启就此还给葡萄牙人写了两封信,至今仍旧保存在葡萄牙地区。可惜这批部队还在半路上时崇祯就改变了主意,朝中有人认为葡萄牙不怀好心,担心他们在国内造成混乱,于是崇祯便将其遣散,当然最后明朝的结局是悲惨的,在李自成和皇太极的围攻下,根本不堪重负,崇祯也成为亡国之君。
虽然许多人都无法接受,但毫无疑问,这就是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由此可见在面对困难时需要灵活处理,面对远道而来帮助自己的人更要保持着最基本的尊重,否则终将面临严重的后果。
参考资料:
《论语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