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刚杀了魏忠贤,大明朝就垮掉?原因明显,他不讲理

为何刚杀了魏忠贤,大明朝就垮掉?原因明显,他不讲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00 更新时间:2024/1/15 6:36:00

魏忠贤家境贫困,自幼入宫,天帝即位后,魏忠贤因其内人客氏深受皇上喜爱,魏忠贤因此飞上枝头变凤凰,在天启帝在位得天启年间一直享有很大得权力,一个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字的人得到重权,自然是肆无忌惮,滥用职权。

据史书记载,魏忠贤上位之后就打压东林党,东林党最大的党派,由一群人大夫组成,朝中大部分大臣都不满宦官得势,而魏忠贤此时就在朝廷垄断势力,笼络支持自己的人,打压反对的人,此时期许多人成了无辜的刀下魂。

魏忠贤还在不断的积蓄势力,持续笼络人心,最终接管东厂。东厂霸道横行,只要是魏忠贤有过节,或者魏忠贤记恨的人,不管真假,抓起来关押监狱,屈打成招。哪怕言语片刻议论魏忠贤都不行,东厂都将逮捕起来用刑。人们在路上都不敢随意议论魏忠贤,只能眉目示意。

魏忠贤这样做无非是挑起内战,加深矛盾,可是魏忠贤上台期间却也承担着保卫明朝的责任,没有将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此时的明朝,最大的威胁不是明朝的政权争斗、人民矛盾,而是北方的清军,正对明朝的都朝虎视眈眈。魏忠贤必然要保证清军不会攻打过来,就派大量的军队压制辽东的清军。

这也说明魏忠贤不仅仅着眼于国内的权力斗争,眼光还放眼海外,阻止清军进入关内,避免战争四起。要镇压关外叛乱的军队,自然需要大量的财务支撑。但是魏忠贤并没有加大赋税,在老百姓身上搜刮油水,而是在富庶的东南地区进行征税,适当增加工商税和海关税,从而丰盈了国库,支撑了远征辽东平乱的军队。

然而魏忠贤对江南地区进行征税,却伤害到“东林党”的利益,因为东林党纷纷将资产投入江南地区的商业,江南地区赋税增加,当然就触及到东林党派利益,东林党与魏忠贤矛盾更加深重,把魏忠贤视为祸国殃民的奸臣。

当天启帝去世,魏忠贤也支持崇祯皇帝登基,同时提醒崇祯皇帝千万不得重用东林党那群迂腐之臣,不然就将国家置于水深火热之中。可是崇祯皇帝登基之后,魏忠贤也自缢而亡,崇祯帝还将魏忠贤肢解,头颅悬挂城墙上,崇祯帝也不会听魏忠贤这个奸臣的一句话,登基之后就重用东林党。

东林党执掌大权之后,并没有站在国家利益而考虑,做出的一件件事情更是比魏忠贤还过分。江南的赋税取消,而把财政收入目标转为西北地区的老百姓身上,派兵到贫瘠的西北地区收税,人们苦不堪言,民众内部矛盾不断积压。

堂堂崇祯皇帝怎么会任凭东林党摆布,但是如果崇祯皇帝压根不知道其中缘由就说得清楚了。东林党这群文人,看起来是没有攻击力,但是却嘴巴过人,唬得崇祯皇帝团团转,让崇祯皇帝真的以为财务困难,崇祯皇帝本身就是个不敢作为,不想冒险的人,也不想落得祸国殃民的千古罪名。

可是因为国家国库不足,也难以支撑北方参军的战士们,后果容易想象,清军强大起来,明朝已经难以压制。看到这里已经明了,魏忠贤“不讲理”,却也不为名利,一切还是以国家利益为前,正是映证天启帝的那句话:“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而东林党压迫民众,欺瞒皇上,人们过得苦难不堪,他们的腰包倒是鼓鼓的。

人们对魏忠贤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只能通过历史材料了解人物形象,可是来只有胜利者才能书写历史,通过历史知晓朝代更替,大事件爆发,可是人物性格却可能会有书写者的主观臆测,令人不免唏嘘。至于魏忠贤是什么样的人,只能留待后人评说。

参考资料:

《明史》

《明季北略》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更多文章

  • 姜子牙的两句诗,却预言了秦始皇的江山,和他的身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姜子牙与秦始皇,姜子牙和秦始皇谁厉害,姜子牙对秦始皇的影响

    我们废话不多说,直接来看这两句“预言诗”。“串去中直传天下,却是春禾换日头”,这便是预言秦始皇嬴政“江山”和“身世”的两句诗。或许有朋友知道,这是西周时期流传着的两句预言诗,事实上,这两句诗也正是出自西周初年的一位高人之手,这位高人不是别人,而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相传,姜子牙曾经写下了一篇惊世骇俗的

  • 项羽唯一一次大哭中,随手写下了一首诗,如今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唯一大哭的诗句,项羽死后三大怪异现象,项羽写过多少首诗

    秦二世时期,统治阶层非常的昏庸暴力,百姓生活难以为继,各地出现了很多的起义队伍。项羽的叔叔也是起义军中的一支,后来在战场上被别人杀死,项羽成功领导了这支队伍,他在之后的战场上展现了自己出色的实力,甚至刘邦在这一时期一直都被他压制。项羽最出名的一场战争就是巨鹿之战,在这场战争中他依靠着5万士兵打败了秦

  • 秦始皇为何要称自己为“朕”?将朕字拆开,就得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往后都以朕自称吗,秦始皇自称朕对吗,秦始皇称呼自己为朕还是寡人

    众所周知,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王朝,于此同时,秦朝也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货币和车辙,从此之后,中原大地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除此之外,秦朝也做出了许多的创新,例如修建长城、建立郡县制、建立三公九卿制等等。从历史贡献上看,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而当时秦始皇也自认为自己的功绩

  •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哪三气?诸葛亮哭周瑜又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三气周瑜分别哪3次,诸葛亮三气周瑜说的什么,诸葛亮三气周瑜是哪三句话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和诸葛亮的关系也许从一开始便存在对比,但是这是影视剧《三国演义》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对于真实的对比,我们可以从更加专业的书籍中得到。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及发明家。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改造强弓连弩等等,散文代表有《诫子书》、《出师

  • 三国时期一桩神秘的刺杀案,影响了天下大势,罗贯中却没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研究《三国演义》的人一定能发现,罗贯中的内心更偏向蜀汉,所以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物的形象要好一些。书中的情节有真有假,需要辨别,有一桩发生于三国时期的隐秘刺杀案,罗贯中便没有详细告诉你。真实的历史细节很多,罗贯中没一一写进去也可以理解,但这桩刺杀案明明对历史产生了影响,疑云重重,罗贯中为何选择性忽

  • 木匠《鲁班书》为什么被禁?里面的几大经典技巧,诸葛亮学过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鲁班书解密秘诀,鲁班和诸葛亮恩怨,诸葛亮十个必学技巧教程

    鲁班在我国历史上对建筑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是他出的一本书,《鲁班书》却成了禁书,里面几大经典技法,有一个被诸葛亮学去了。现在很多电影电视剧,甚至就连动画片中都提到过鲁班,而鲁班制造最出名的工具莫过于那把鲁班锁了,但是后人却将《鲁班书》当做了成断子绝孙书,也有人说鲁班出的这部书,窥探天机太多,读了

  • 刘邦竖起讨伐项羽的大旗,紧紧抓住了一样武器,将项羽牢牢钳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晚年谈项羽不过乌江,老梁说项羽刘邦,刘邦最后是怎么瓦解项羽军心的

    然而后来的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主力,坑杀20万降卒,威震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而后不久,刘邦的先头部队攻入咸阳,秦王朝灭亡。既然项羽已经实现了"亡秦必楚"的梦想。功劳最大,兵力也最强的他,这个时候,已经无法容忍有一个"义帝"骑在他的头上了,于是阴使英布在送义帝乘船的途中,暗害了"义帝"。刘邦听

  • 项羽兵败后本来还有退路,为何自刎乌江?其实都是因为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一直都是历史上非常有能耐的人。比如说在巨鹿之战当中,以很少的兵力战胜了一支大部队。足以见得项羽非凡的领导才能,和他过人的胆量。经此一战他战神之名响彻四方,哪怕刘邦跟他比起来也逊色很多。项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军事领导者,刘邦与他的不同之处在于更侧重于政治方面。因此这样看起来的话,刘邦更容易成为

  • 张飞号称万人敌,为何总喜欢鞭打将士,经过分析有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于张飞的历史事件,历史真实评价张飞,历史上的张飞真能够万人敌吗

    刘备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你(指张飞)过度运用刑法,又随意鞭打将士,还把这些被打的人安排在身边办事,你这样做会自招祸害的!张飞不仅仅是在正史上,在《三国演义》中也记载了张飞两次鞭打他人的事情,一次是鞭打督邮,另一次是鞭打张达和范强,张飞的死就是因为鞭打张达和范强,而起发他们的报复,导致在睡梦中被杀,这都

  • 魏延墓里的秘密,一尊诸葛亮的石像竟长跪不起,真相让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延做忏悔状的文官石像,而这座文人石像在不少人看来便是诸葛亮。那么魏延墓前的两座跪马像到底有何含义呢?魏延墓前又是否真有过文人忏悔的雕像呢?魏延被杀之谜小说演义中,毫无疑问,诸葛亮便是杀害魏延之死的真凶。早在魏延归附刘备时,诸葛亮便曾有言,说魏延有“反骨”,后来诸葛亮临终时授杨仪马岱密计,终于将魏延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