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竖起讨伐项羽的大旗,紧紧抓住了一样武器,将项羽牢牢钳住

刘邦竖起讨伐项羽的大旗,紧紧抓住了一样武器,将项羽牢牢钳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02 更新时间:2024/1/25 6:42:28

然而后来的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主力,坑杀20万降卒,威震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而后不久,刘邦的先头部队攻入咸阳,秦王朝灭亡。

既然项羽已经实现了"亡秦必楚"的梦想。功劳最大,兵力也最强的他,这个时候,已经无法容忍有一个"义帝"骑在他的头上了,于是阴使英布在送义帝乘船的途中,暗害了"义帝"。

刘邦听说这件事,当即抓住机会,为"义帝"发丧,袒露着左臂痛哭流涕,并为"义帝"举哀三天,并派出使者,通告诸侯:"天下共同拥立义帝,对他北面称臣,然而项羽却杀了他,如此大逆不道,我要出动关中的所有兵马,讨伐他。"

由此,楚汉相争的序幕正式拉开。

这便是刘邦讨伐项羽所列九大罪名的一个,但也很有效: 高举道德大旗,抢占舆论高地。

杀"义帝"这件事,可以说是项羽的一项重大的失策,正因为如此,让刘邦抓住了一次把握道德制高点的机会,从而占到了先手。

虽然说道德是一种看似虚无的东西,但是往往越是虚无的东西,越是拥有巨大的能量。《道德经》中便多次有“ 无形胜有形”的讲述。这也正是中国人向来强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原因。

对于权谋家来说,是操控道德,让它成为自己的工具。

项羽突破了道德的限制,却不懂得怎么样利用道德。而刘邦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异常敏锐。

自先秦以后,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个世界是脸谱化的。脑子里面只有好坏对错,并不能,也不想看透事物后面的真相。所以说一个人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就能征来“志同道合”的盟友,以及众多百姓的支持。

占据道德制高点,首先要标榜自己的无私。

其实刘邦和项羽,只不过是中国的一场内战而已,双方只不过是为了一己之利在斗争。然而刘邦却把握住了这次机会,把一场内战,标榜成为了忠君爱国的正义战争,项羽为了争权夺利而弑君,而自己为了讨逆而起兵。

这么一来,双方就有了好人与坏人的分别了。

其次,要对对方的人品进行攻击。刘邦主要是针对项羽的残暴这一点进行攻击,夸张描述他有多么嗜血。另外再针对"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攻击他的狭隘。毕竟,人们往往还是喜欢和推崇品德高尚的人。

最后一点,就是针对对方的支持者进行攻击。

虽然经历了前两轮的打击,但对方的支持者还是有很多。要让对方的支持者觉得再跟着这个老大混,是没面子、没前途的事,才能真正完成最后一击。

刘邦先是挖走了项羽阵营的很多人才,让项羽阵营的人才蠢蠢欲动。之后派出了陈平,拿着四万金,进入项羽军中搞离间,使项羽不信任大将钟离昧,逼走了范增

这么一来,项羽军中将士看到"亚父"都呆不下去,自然产生了失落情绪。

最后,韩信再用一招"四面楚歌",瓦解对方的精神斗志,从而产生绝望。然后项羽彻底溃败。

总而言之,虽然道德是很虚妄的东西,但是大众就吃这一套,能自如操纵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因此,我们多读读历史,其实好处还是多多的。现实中的很多难题难事,古人早就经历过了。很多处理事情的方法和经验,在过往的几千年历史中,往往有迹可循。

作为中国历史爱好者,一般绕不过两本大作:《史记》和《资治通鉴》。

当然,这些大作是文言文,很多人没有一定的功底可能读不进去。不过不要紧,头条现在有一套《白话资治通鉴》,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国文教授黄锦鋐领衔,27位教授合译而成,翻译准确度不成问题。通俗易懂,也不携带个人妄语,不是市面上的那些粗糙滥制之货。

家里常备这样一套书,没事的时候随手翻翻,就会发现,自己的见解和洞察力完全不一样了。自小穷困潦倒、没上过学的朱元璋,当年领兵作战,在困难时期,快吃不上饭了都还在捧着《资治通鉴》品读,终于开创大明朝。可见此书对人的全面能力的提升。

更多文章

  • 项羽兵败后本来还有退路,为何自刎乌江?其实都是因为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一直都是历史上非常有能耐的人。比如说在巨鹿之战当中,以很少的兵力战胜了一支大部队。足以见得项羽非凡的领导才能,和他过人的胆量。经此一战他战神之名响彻四方,哪怕刘邦跟他比起来也逊色很多。项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军事领导者,刘邦与他的不同之处在于更侧重于政治方面。因此这样看起来的话,刘邦更容易成为

  • 张飞号称万人敌,为何总喜欢鞭打将士,经过分析有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于张飞的历史事件,历史真实评价张飞,历史上的张飞真能够万人敌吗

    刘备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你(指张飞)过度运用刑法,又随意鞭打将士,还把这些被打的人安排在身边办事,你这样做会自招祸害的!张飞不仅仅是在正史上,在《三国演义》中也记载了张飞两次鞭打他人的事情,一次是鞭打督邮,另一次是鞭打张达和范强,张飞的死就是因为鞭打张达和范强,而起发他们的报复,导致在睡梦中被杀,这都

  • 魏延墓里的秘密,一尊诸葛亮的石像竟长跪不起,真相让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延做忏悔状的文官石像,而这座文人石像在不少人看来便是诸葛亮。那么魏延墓前的两座跪马像到底有何含义呢?魏延墓前又是否真有过文人忏悔的雕像呢?魏延被杀之谜小说演义中,毫无疑问,诸葛亮便是杀害魏延之死的真凶。早在魏延归附刘备时,诸葛亮便曾有言,说魏延有“反骨”,后来诸葛亮临终时授杨仪马岱密计,终于将魏延除

  • 三国时期,最强十大谋士,诸葛孔明也只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时期十大谋士排名,诸葛亮是三国最好的谋士吗,三国中最厉害的人诸葛亮

    第一名、郭嘉郭嘉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郭嘉实际上是曹操的第一谋士,也是三国中的第一谋士。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在曹操彻底

  • 秦始皇第二:汉武帝继承了大秦帝国的军国主义,为啥没有征服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秦能征服罗马吗,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军事上的不同

    原创不易请君关注一下吧汉武帝统治相当折腾,为什么没有亡国?司马光在其《资治通鉴》中对汉武帝刘彻执政期间的作为有这样的评论:汉武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但没有说清楚其原因,为何就没有亡秦之祸?就因为他最后两年悔悟了?还是祖父两辈给他留的底子比较厚?还是仅仅就是因为这小子运气好?这是武帝刚上位时的汉朝疆

  • 作为新朝建立者王莽的皇后,她最终的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王莽的皇后,帮助王莽篡位的皇后,王莽把自己女儿立为皇后又废掉了

    王莽,一个靠作秀作出来的皇帝,他建立的新朝仅仅存在了15年便分崩离析,但他的结发妻子孝睦皇后王氏,即使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王莽众叛亲离的时候,也仍然不离不弃的陪伴着他。那作为短命的新朝皇后,她的最终的命运是怎样的呢?一个悲惨的事实是,她成了王莽“皇帝梦”的政治牺牲品!王氏作为王莽的正妻,她的太祖乃是

  • 老师不会告诉你,司马懿最优秀的儿子,其实不是司马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与司马昭是什么关系,司马懿和司马昭是同一个人么,司马懿对儿子的评价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虽然比不了老爹,但在三国后期也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人!在司马懿离世之后,他们两也算是功绩显著,前有司马师消灭魏的残党,后有司马昭灭掉蜀汉。至于这两兄弟谁更厉害,客观分析来看,我觉得司马师更厉害,主要依据如下:第一,从二人平时处事方式来看,司马师主要是负责守卫魏都,掌握着都城的禁军,平时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什么焚书坑儒?汉朝建立后为什么又独尊儒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生了什么,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哪些举措

    为何要焚书坑儒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统一全国的文字、货币,使用统一制式的称量工具等,以此来促进各地的融合。始皇还将全国各地的有学问的人请到咸阳,让他们做博士,但是六国的人并没有真心承认这个国家。秦始皇即位的第三年前往山东封禅泰山,随行的儒生们因为封禅的过程而争吵不休,这让秦始皇明白六国没有真正的认同

  • 张孝祥:他是官场正义的化身,因替岳飞辩冤而遭秦桧排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孝祥和岳飞什么关系,张孝祥讲岳飞死因,岳飞和张孝祥谁厉害

    张孝祥:隔水毡乡腥,忠愤义填膺 宋词有豪放派,因有苏轼和辛弃疾扛鼎,风头似乎盖过了正道之婉约,其实,除了这二人外,要举出第三人的话,除了专门学过文史的,对一般人来说,至少还是要想一阵的。所以,尽管豪放派为大家津津乐道,但毕竟在整个词坛中,所占比例还是很小的。如果真要举例的话,这张孝祥,张元干和陈亮当

  • 宋朝坚持与邻为善,撒钱换和平,为何也逃不脱被灭的宿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宋都一景(《清明上河图》局部)不可否认的是,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封建朝代。许多人都主观认为,宋朝的灭亡,主要是因为国富兵弱,没有在军事建设上投入人力物力,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富国才可强兵,宋朝的统治者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花在强兵